天天看點

AMG不講武德,F1技術搭載到量産車上,來自電動渦輪的降維打擊

文/秦明

就在前不久,梅賽德斯-AMG釋出了新款SL43的官方圖檔,除了本身具備AMG的超跑屬性外,還搭載了F1賽車的電動渦輪技術,這也是電動渦輪技術在量産車型上的首創。光從參數上看,它就擁有284kW的最大功率和480N·m的最大扭矩,最高時速能達4.9s。雖然AMG SL43定位是高性能敞篷跑車SL級的入門車型,但奔馳卻為它搭載了電動渦輪技術,渦輪通過一個 48V的電氣系統運作。

AMG不講武德,F1技術搭載到量産車上,來自電動渦輪的降維打擊

普通渦輪和機械渦輪

普通渦輪增壓的工作原理很簡單,發動機排出的廢氣驅動排氣端渦輪葉片轉動,進氣端葉片也跟着轉動,進而壓縮新鮮空氣進入發動機,普通渦輪隻由發動機廢氣驅動,是以在轉速較低時,排除的廢氣量并不足以推動渦輪,就帶來了渦輪遲滞現象,這也是普通的廢氣渦輪與生俱來的缺陷。

AMG不講武德,F1技術搭載到量産車上,來自電動渦輪的降維打擊

為了減少渦輪遲滞,就有車廠想到了機械渦輪增壓技術,但機械增壓最大的問題就是它使用發動機自身的動力來帶動工作,是以當發動機轉速上升時,它吸收的發動機動力也越來約到,反而在高轉時會對發動機起到了反作用。

AMG不講武德,F1技術搭載到量産車上,來自電動渦輪的降維打擊

電動渦輪工作原理

電動渦輪既能在不損耗發動機能耗的前提下,還很好地解決了渦輪遲滞現象。電動渦輪是靠電力來驅動渦輪旋轉的,這點和普通渦輪有明顯差別。目前使用電動渦輪增壓的發動機,通常是離心式,安裝在傳統渦輪增壓後面,即進氣路線的後半段,對經過渦輪增加後的進氣進行再次加壓。在發動機低速運轉時,排氣流量還帶不動渦輪增壓器的葉輪時,由電機先驅動電動渦輪介入工作,提供增壓。在發動機轉速提升起來後,發動機排出的廢氣足以驅動廢氣渦輪,此時廢氣渦輪就可單獨工作,電動渦輪停止轉動,以節約電能。

AMG不講武德,F1技術搭載到量産車上,來自電動渦輪的降維打擊

電動渦輪的優勢

電動渦輪技術提高了發動機怠速和轉速範圍内的響應能力,能讓渦輪增壓發動機也做到動力随叫随到,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内,使扭矩達到最大值。即使你将油門松開,電動渦輪增壓器也會始終保持增壓壓力,無論是起步還是高速超車,都可以随時爆發峰值扭矩,渦輪遲滞現象的消除無疑會給駕駛者帶來更激情的動力體驗。

AMG不講武德,F1技術搭載到量産車上,來自電動渦輪的降維打擊

電動渦輪前景如何?

有人會說,現在已經是電動車的時代,這些都将成為過去,的确新能源時代已經降臨,許多技術會逐漸被淘汰,但電動渦輪技術反而會更加期待新能源時代的到來。随着油電混動、車身電子系統的逐漸發展,目前許多車廠都統一采用48V锂電池,以此滿足供應各種各樣的汽車電子裝置的正常運轉。剛好48V的锂電池,能夠帶動更高轉速的電動渦輪,是以,電動渦輪技術的道路已經鋪平。

并且各國排放法規日益嚴格,各個車企對于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要求也越來越高,而燃油效率比較低下的機械增壓将逐漸被淘汰,電動渦輪增壓低速扛槍高速隐退的工作模式自然具有更低的油耗。

AMG不講武德,F1技術搭載到量産車上,來自電動渦輪的降維打擊

而随着混動技術不斷深入布局,電動渦輪增壓也将會大展身手。如今混合動力汽車已經突破3300萬輛,或在全球新車占比達到30%。為了提升小型化發動機的動力表現,70%以上的混合動力汽車使用的是渦輪增壓技術。而電動渦輪增壓技術不僅能夠實作更好的燃效和燃油經濟性,還能帶來更順暢的動力輸出,相信也會更受消費者追捧。

寫在最後:

雖然目前搭載電動渦輪增壓技術的車型還隻是在量産車AMG SL43上首次搭載,這和電動渦輪成本較高離不開關系,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電動渦輪增壓技術不斷成熟并推廣,以及相關配件的生産成本降低,電動渦輪時代的到來也并非沒有可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