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運20向塞爾維亞傳遞飛彈後,北約鼓吹中國威脅論,并拉攏日韓抗華

作者:孫緒聞

據觀察者網報道,日前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接受采訪時表示,北約正考慮在歐洲東翼邊境部署永久駐軍,以應對俄烏沖突。與此同時,他再次鼓吹“中國威脅論”。斯托爾滕貝格聲稱,考慮到中國全球第二高的國防預算,以及強大的核能力,這對北約構成安全挑戰,計劃将“中國日益增長的威脅”納入到北約的“戰略方針”檔案中。

也就是說,北約這個冷戰時期的軍事聯盟,不僅針對俄羅斯,現在還對華“下戰書”。必須說明的是,中國今年的軍費預算雖然相較去年增長了7.1%,但占據GDP的比重仍然偏低,而且大陸面臨的外部安全風險也在急劇上升,是以這是完全合理的,不容外界指摘。

運20向塞爾維亞傳遞飛彈後,北約鼓吹中國威脅論,并拉攏日韓抗華

此外,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也進行了解釋,中方之是以增加國防預算,不僅是為了應對當今更加複雜的安全挑戰,同時也是為了履行大國的責任。一言以蔽之,中國增加軍費是為了适應國際形勢,在確定自身安全的同時維護世界和平。

而反觀北約成員國美國,根據拜登政府上個月向國會送出的2023财年國防預算草案,美國軍費總預算已經達到了8133億美元的“天價”。中國與之相比,簡直不值一提。然而,北約及外媒卻集體無視了這一點,反而對所謂“中國威脅論”進行大肆炒作。

運20向塞爾維亞傳遞飛彈後,北約鼓吹中國威脅論,并拉攏日韓抗華

不僅如此,北約還禁止中國飛彈前往塞爾維亞。不過,這一問題已經被大陸克服。9日、10日連續兩天,12架運20飛入歐洲領空,向塞爾維亞傳遞紅旗飛彈。本來中國軍機向塞爾維亞運送軍事物資屬于兩國正常合作,但是到了西方國家嘴裡,就變成了對歐洲的“威脅”。

美聯社宣稱,這是解放軍在“歐洲進行的武力展示”,展示了中國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力,可能會加劇巴爾幹地區緊張局勢。顯然,北約以及美國想給中國先扣上一頂擾亂地區和平穩定的帽子。但必須說明的是,這頂帽子由北約來戴才合适。

運20向塞爾維亞傳遞飛彈後,北約鼓吹中國威脅論,并拉攏日韓抗華

在中國運-20出動給塞爾維亞送貨之前,北約在塞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接連兩次出動戰機伴飛塞爾維亞民航客機,并以後者作為掩護闖入了俄羅斯領空。這對普京政府和武契奇政府而言,無疑都是巨大的軍事挑釁,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擦槍走火。而這也再次展現出了北約的“雙标”做派。

當然,中國需要警惕的還不止如此,北約已經将觸角伸向了日本和南韓。就在前不久,北約首次邀請了4個亞太國家,澳洲、紐西蘭、日本和南韓參加北約外長會。近年來,北約不斷東擴已經觸及了俄羅斯的根本利益,而在挑起俄烏沖突之後,他現在很顯然還想将中國拉下水,進一步侵犯大陸權益。

運20向塞爾維亞傳遞飛彈後,北約鼓吹中國威脅論,并拉攏日韓抗華

需要強調的是,截至今日,北約依舊欠着中國一筆血債。在23年前,北約悍然對南聯盟持續進行了78天的轟炸,投下一萬多噸炸藥,發射3000多枚飛彈,導緻包括三名中國記者在内的數以千計的無辜平民喪生,數十萬人流離失所。

至今美國和北約都沒有對此進行切實檢討。在他們沒有對自身的罪行進行反思并承擔責任前,他們沒有任何權利和資格,去指責中國,指責任何其他國家破壞世界和平,北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劊子手”,才是破壞全球和平穩定的罪魁禍首。

運20向塞爾維亞傳遞飛彈後,北約鼓吹中國威脅論,并拉攏日韓抗華

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曾指出,北約作為冷戰産物和全球最大的軍事聯盟,秉持舊的冷戰思維大肆擴張區域和領域,并且大搞陣營對抗,違背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和全球人民的共同心願。北約應當對此進行檢討,早日摒棄冷戰思維,通過和平對話的談判方式,去建構均衡、有效、可持續發展的歐洲安全機制。

如果北約一再不知悔改地進行挑釁,中國的拳頭也不是吃素的,人民解放軍捍衛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的決心不可動搖。北約若想試探中國底線的話,最好先做足心理準備,掂量清楚了再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