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媒又炒“決戰日”,稱俄烏兩軍在烏東大規模集結,北約歐盟表态

作者:孫緒聞

俄烏沖突仍在持續,美媒稱俄烏兩軍各自的增援部隊正在烏克蘭東部地區大規模集結,最大軍事沖突可能在不久後到來。

這和西方媒體之前炒作的“俄烏開戰日”似乎是同一個套路,隻不過目前的局勢比一個多月之前還要複雜百倍,如果再爆發一次大規模沖突,那麼戰場就不隻是在烏克蘭了,整個歐洲都有可能卷入一場浩劫。

是以對于美媒這次炒作,歐洲的态度應該要更謹慎一些才是,但令人遺憾的是,歐洲和北約的最新表态卻無疑又給局勢添了把火。

美媒又炒“決戰日”,稱俄烏兩軍在烏東大規模集結,北約歐盟表态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進階代表博雷爾在4月11日證明,歐盟希望通過“軍事方案”解決烏克蘭沖突,并讨論擴大對烏克蘭的援助。幾乎在同時,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也透露拟在東翼進行永久性的軍事部署,以應對歐洲“新的現實情況”。

北約和歐盟雙雙作出強硬表态,一緻表達了将在軍事層面加強投入的計劃,這顯然并非巧合,畢竟之前歐盟在向烏克蘭進行軍事援助的問題上,态度還是較為謹慎的,不願因過度刺激俄羅斯而導緻戰略誤判,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歐洲的态度正在悄悄發生轉變。

且不論博雷爾所謂的“軍事方案”是指援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還是以招募雇傭兵為由向烏克蘭投送兵力,這些舉動無疑都會激怒俄羅斯,并且可能會導緻沖突進一步更新的嚴重後果。

美媒又炒“決戰日”,稱俄烏兩軍在烏東大規模集結,北約歐盟表态

之前俄烏雙方舉行了5輪會談,但在烏克蘭和西方輿論大規模炒作“布恰事件”後,談判中取得的成果已經蕩然無存,烏克蘭再次背棄承諾表示尋求加入北約,雙方已經做好了“掀桌子”的準備。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9日聲稱,該國已準備好了在東部地區與集結的俄羅斯軍隊進行一場“艱苦的戰鬥”,并呼籲西方國家在新的沖突開始之前為烏克蘭提供更多的軍事援助。這番表态可以被了解為是在新沖突爆發前的“戰前動員”,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媒炒作的“最大軍事沖突”似乎并非是空穴來風。

烏克蘭擺出這幅接招的架勢,實際上也是在賭俄羅斯不會在現階段發起大規模的進攻,因為目前俄軍的火力主要還是集中在頓巴斯地區,軍事行動的主要目标還是在“去納粹化”階段,在這個目标完成之前不會啟動下一階段任務。

美媒又炒“決戰日”,稱俄烏兩軍在烏東大規模集結,北約歐盟表态

但烏克蘭也不願被動出擊,是以想通過擾亂俄軍的既定計劃,進而将主動權掌握在己方手中。與此同時,澤連斯基還有意借此争取與俄軍談判的籌碼。

現在的局面雖然緊張,但總體還是可控的,因為雙方都還有談判的意願,在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俄烏雙方都是邊打邊談的狀态。烏總統辦公室顧問就聲稱,澤連斯基要在“烏克蘭在烏東地區擊敗俄羅斯之後”再與普京會面,他認為這樣将支援烏克蘭的談判地位。

但俄羅斯能夠做出背水一戰在烏克蘭鋪開“軍事行動”的決定,就已經證明了俄羅斯此番必定要達到既定的目标——讓烏克蘭“去納粹化”和“非軍事化”,否則不會就此罷手。

美媒又炒“決戰日”,稱俄烏兩軍在烏東大規模集結,北約歐盟表态

烏克蘭若是想讨價還價恐怕沒那麼容易,除非能夠在軍事上形成壓倒性的優勢,但從俄羅斯國防部公布的戰報來看,烏克蘭從蘇聯繼承的部分武器裝備已消耗殆盡,幾處軍事設施也已被俄羅斯定點清除,現在的烏克蘭戰力全靠美歐在背後輸血支援。

在歐盟和北約此番表态之前,美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多批次武器,美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接受采訪時聲稱,美國正在夜以繼日地向烏克蘭提供援助,幾乎每天都有武器抵達烏克蘭,目的旨在“削弱和孤立俄羅斯”。

美西方國家一邊煽動輿論對俄羅斯進行口誅筆伐,一邊卻持續向烏克蘭手中遞刀加劇局勢的惡化,到底誰才是造成今日之局勢的幕後真兇,國際社會看得一清二楚。

美媒又炒“決戰日”,稱俄烏兩軍在烏東大規模集結,北約歐盟表态

冷戰已經結束了數十年,但在21世紀的今天國際社會卻再一次陷入對戰争的恐慌情緒中,這可以稱得上是人類曆史上的一場悲劇。然烏克蘭問題有着複雜的曆史經緯,北約的五次東擴極大地壓縮了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将後者逼至絕境。

我們主張任何國家的合理安全關切都應該得到尊重,戰争無情、槍炮無眼,俄烏沖突中最大的受害者是無辜的群眾,面對目前的局勢,中國始終用自己的方式在止戰促和,我們真心希望局勢能夠早日緩和,沖突能夠盡快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