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妫川文集》喬雨的兩篇跋

引言:《妫川文集》序(摘錄)

在喬雨的積極奔走努力下,2018年夏天,中國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專門為延慶設立了“妫川文學發展基金”。資助妫川作家出版圖書,同時設立妫川文學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激勵、支援延慶作家和文學愛好者進行文學創作,發表出版文學作品,沖擊國内外大型文學獎,進而促進延慶作家創作出具有時代意義和世界視野的精品力作。這對延慶的文學藝術發展,是一件功在當今、澤被後世的事情。據了解,這個基金會成立後作用顯著,已經為19位作者正式出版了個人文學專集和評獎。以上這些都為本次大型叢書《妫川文集》的誕生,奠定了堅實而重要的基礎。

本次編輯出版的《妫川文集》,是對延慶文學創作的一次大檢閱和彙總,也是延慶經濟和文化共同繁榮發展的一個标志,更是當代延慶文藝工作者留給曆史的文學藝術記憶。本文集精選了喬雨、石中元、陳超、華夏、遠山、謝久忠、郭東亮、周诠、林遙、張和平、淺黛等11名作家的文學作品,以個人單集的形式出版,彙成文集。

以上摘自于:胡昭廣:飛雪迎春到——《妫川文集》序。 胡昭廣,北京市原副市長,中關村科技園區第一任主任,(香港)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京泰集團董事長,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顧問。

《妫川文集》喬雨的兩篇跋

《跨越心牆--喬雨詩文作品選》跋

木心說,中國人一上來就受了苦,吃了虧。然後因為苦,出了文學、詩歌、哲學、倫理。他還說,始終不肯背叛自己的人,即使吃了很多苦頭,最終卻可以笑着。

(一)

我接觸詩歌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是一個詩歌的黃金時代。那是個有詩和遠方的時代。在社會大變革的時代背景下,春潮湧動,百舸争流。文化複興,詩歌先行。歸來派與朦胧派隔江對歌,“複出詩人”與“崛起詩人”并駕齊驅。“詩窮而後工”的歸來派詩人力作疊出。艾青、公木、白桦、流沙河、熊召政……王者歸來,厚積薄發。朦胧詩人另辟蹊徑,開宗立派、風頭正勁,占盡半壁江山。“正義的守望者”北島,“被埋沒的詩人”食指,用“黑色眼睛尋找光明”的“童話詩人”顧城、走出白洋澱的芒克和多多,以及舒婷、江河、楊煉、海子……一時詩壇群星璀璨,姹紫嫣紅。

那是一個白衣勝雪的年代。國門初開,歐風美雨潛入,校園歌曲方興未艾,詩社雨後春筍,大江南北以詩論道此起彼伏。嶽麓山上,保叔塔下,未名湖畔,黃埔灘頭,青年學子海棠結社,行過酒令又填新詞。“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那是個憑着一首朦胧小詩就可以讓漂亮女孩“拼将一生休,盡君今日歡”的時代。那是一段有詩,有歌,有夢的美好時光。

我的第一本詩集《孤山聽雨》在這個背景下醞釀、研磨,終于在1997年秋天出版,收錄了《沿你低垂的目光》《星空的旋律》《酒光》《重疊的樂章》《封凍的淚湖》《飄逝的雲影》《天堂印象》等 54 首詩歌。它們創作于1987年—1997年,十年耕耘,朝花夕拾。這是一個由稚嫩逐漸走向成熟的10年。有情窦初開的悸動,初涉世事的感悟,對未來生活的憧憬。也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掙紮與風格多變的嘗試。技巧上也是飄忽不定,忽而熱情洋溢,追求一瀉千裡的奔放;忽而欲說還休,熱衷一唱三歎的委婉。感性多于理性,白描多于想象,而想象是文字化蝶詩歌的翅膀。但這些都無法阻擋青年詩人對生活的熱情,藝術的追求和對未來的憧憬與渴望。

十年後的2007年出版了我第二本詩集《潭柘寺的夏如古井》,收錄了《記憶千年》《潭柘寺的夏如古井》《邊城吟》《東臨碣石》《讓靈魂自由地飛》《詠菊》《生命是一種緣》等新詩46首。較于前一本詩集偏重對生活的體味、人生的思考與曆史的回望,更注重真情實感的注入而非技巧的雕琢。就像《随園詩話》中說的:“詩寫性情”。

十年創作46首詩歌不能算高産,一是因為我的愛好廣泛,不能集中精力與詩歌。二是一些素材用于散文詩創作而詩歌常常處于“無米之炊”的狀況。這裡也存在一個讓我感到郁悶的問題,就是一個點燃創作激情或是激發出靈感的題材是用詩歌表現還是以散文詩描繪?往往讓人頗費周章。也有同一個題材被詩歌與散文詩并用的時候,那一定是令人心潮澎湃,非要淋漓盡緻地宣洩不可的事情。如《山花的故鄉》與《大青山下有一片遼闊的草原》,詩歌《邊城吟》與散文詩《邊城吟》等。

這本詩集出版引來一些目光和評論,在此摘錄三位作家的詩評:中國詩歌學會秘書長、著名詩評家、《中國詩歌報》社總編張同吾先生:

“《潭柘寺的夏如古井》這部詩集中含兩類作品,其一是曆史尋蹤和文化流韻,其二是心靈探微和情感花束。前者是長河奔流,詩書漫卷,神思飛躍,煙雨迷蒙……後者紅葉耀眼,雲淡菊香;亦真亦幻,如夢猶醒,這是神思天運的詩行,是真正意義上詩的完成。由于喬雨受到古典詩詞的熏陶,在充滿現代意識的詩情中,流動着古典詩詞的神韻,哪怕是狀寫域外風景,也在鮮明的語言節奏中,包容着中國式的沉邃和凝重,讓人能夠沿着羅馬古道和威尼斯水巷,走向哲學的宏奧。”

著名作家、詩人,《中國改革報》社長、總編馬役軍先生:“我得承認,讀完喬雨的這部新詩集,對他的認識又有了新的飛躍。從新詩集裡可以看到他随着閱曆、年齡、思維方式的不斷變化,他創造了超越自我的一種深沉的浪漫。10年的播種,樹已成林,此刻不僅僅是一種風景,更是一種境界;不僅僅是一種宣洩,更是一種诠釋。”

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散文詩學會會長柯藍先生:“喬雨這本新詩集不僅寫出了他走過的世界名都大川和他在祖國西陲的風霜雨雪,而且專注剖析了多夢人生,寫出了《記憶千年》和《邊城吟》那麼大氣的長詩,……新詩集表現出的寬容和豁達,已超過喬雨的年齡了。如果這些真誠的頓悟,在今天物欲橫流、斯文掃地的時候,能驚醒喪失的社會良知該多好。”

2008年由香港中華書局出版《故園的冷月如水》,收錄了舊作與新詩近130首。算是對我詩歌創作的總結,因為此後的精力移情别戀予紀實攝影了。人生要做的事很多,餘下的時間卻很短。“隻憐香雪梅千樹,不得随身帶上船。”

(二)

散文詩創作應該是在詩歌意猶未盡時的延續。散文詩因其兼顧了散文的描寫性和詩的表現性,具備了“詩的凝煉與節奏,散文的舒展與自由”的特點,選題豐富多彩,形式短小靈活,内在充滿思考與哲理的深刻。既适合月窗下低吟悄唱,又适合曲水流觞時扣劍而歌。

真正的散文詩,一定具備詩歌的靈動,散文的自由,小說的叙事,戲劇的張力,音樂的節奏。優秀的散文詩,一定具有畫面感和帶入感。畫面感讓作品立體而豐滿。而帶入感是作品優秀與平庸的分水嶺。隻有帶入才能與讀者産生共鳴,進而開啟延展與想象的空間。才能發現體會作品裡的思考,寓意和哲理的内涵。

我創作散文詩幾乎與詩歌同步,甚至更早些。1985年我得到一本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六十年散文詩選》,售價2.25元,僅印制了12000冊。該書精選了“五四”以來六十五年間一百位作家的散文詩佳作,幾乎囊括了現代所有散文詩代表人物,有劉半農、魯迅、許地山、李廣田、何其芳、焦菊隐、徐志摩、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冰心、郭風、柯藍、聞捷、流沙河、舒婷等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作品。這本書把我帶入了一個新穎、神奇的世界,從此我養成了以散文詩體寫日記的習慣,如《在寂寞中穿行》《相忘于江湖》《過客》《林海》等。

《宋詞人物》《風蕭蕭兮易水寒》《端午斷想》《聽陳雷激古琴随想》《遠去的紅塵》是與古人對話。《曆曆青山在水一彎》《一夢醒來》《月滿霜天》是感慨人生短暫如白駒過隙,要隻争朝夕的自勉。還有一些反應曆史時刻的作品,如1997年初登港島見證香港回歸祖國時創作的《青山遮不住》,發表在香港《中國散文詩》刊物上。十年後創作了姊妹篇《我看青山多妩媚》發表于《中國政協》紀念香港回歸十周年特刊。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創作的《五環旗在鳥巢飄揚》。還有為“三千孤兒入内蒙古”主題系列活動創作的《大青山下有一片遼闊的草原》等。

1996年春天,我有幸結識了中國散文詩學會會長、當代散文詩旗手柯藍老先生。随後被聘為中國散文詩學會副會長,參與了柯老在香港創辦(香港)中國散文詩刊等工作。在柯老的教誨與鞭策下,我的散文詩創作熱情高漲,數量與品質更上一層樓。《宋詞人物》首發于2001年5月22日《中國青年報》,2010年經由南京國際關系學院教授、著名翻譯家王殿忠老先生(《茶花女》《法蘭西遺囑》翻譯者)推薦在《讀者》雜志上刊登,後收入國家教材。《端午斷想》《清明寒雨霏霏》《四季歌》等多篇散文詩被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創立的《愛的分貝響亮》欄目制作成朗誦作品播放。2012年農曆龍年,應邀為《妫川》雜志撰寫的龍年首卷語《妫川賦》被延慶區政府刻碑立于妫水河畔。柯老駕鶴西去後,我把他寫給我的書信連同我出版的散文詩集捐獻給了中國現代文學館。也算對柯老在天之靈的告慰吧。

“我從衆多的人生道路上,走過來。我隻是這個偉大群體中的一個影子。我不擾亂任何平靜,我不引起任何不安,我隻是走過。

我如同一個遠方的星星悄悄地出現。如同一朵白雲從天空飄過,從人生的海洋飄過……”——柯藍語。

(三)

我寫的散文多以遊記為主,也寫随筆和雜文獨幕喜劇,很少。

古時的文人騷客,賦閑雅士大都喜歡登山臨水,訪寺尋僧。“行萬裡路”是古代對優秀散文家的基本要求。潘耒(1646-1708)說:“五出塵之胸襟,不能賞會山水;無濟勝之支體,不能搜剔幽秘;無閑曠之歲月,不能稱性逍遙。”

“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劉勰語)。古時聖賢追求功成,名遂,身退的境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江南名城古鎮裡星羅棋布的“退思園”便是佐證。功成名遂而隐身鬧市或賦閑鄉野都不失為明智選擇。當然也有屢試不第的讀書人,賦閑是沒得選擇。

寄情山水,寂寞了廟堂卻成就了山水遊記。柳宗元《永州八記》,範仲淹的《嶽陽樓記》,蘇轼的《記承天寺夜遊》,王安石的《遊褒禅山記》,姚鼐的《登泰山記》等,已經為遊記設定地标,後人難以超越。優秀的遊記具備知性與感性。所謂知性,就是遊曆的地方風土人情,曆史沿革加上筆者的思考與感悟。所謂感性,就是以感觀經驗代替直覺表述。佛家強調以眼、耳、鼻、舌、身、意感悟世界,好的遊記一定是視覺、嗅覺、聽覺并用,觸、感、思并行。

“長安何處在,隻在馬蹄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開始,我先後遊曆了歐洲、澳洲等地,寫出《漫步藍色海岸》《水中搖曳的威尼斯》《澳洲觀星》《鏡頭裡的火車》等。2000年在台北近觀國民黨黯然下台,創作了《跨越心牆》《北投溫泉》。2003年赴澳門小住,在澳門科技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寫了《澳門的秋天很冷》。2002年至2004年赴甘肅挂職鍛煉,華夏文明發源地厚重的文脈撞擊着靈魂,一時思如泉湧,詩歌、散文詩和散文三炮齊發,一口氣創作了詩歌《西出陽關》《邊城吟》《故園的冷月如水》,散文《走進甘肅》《渭水河畔話天水》《嘉峪關随筆》《夕陽山外山》《我所養的一盆吊蘭及其他》,散文詩《邊城的梅雨》《飛來蜻蜓飛去蜻蜓》《想你在邊城》等多篇。

我一直追求左手寫詩、右手寫散文,左右逢源大開大合的創作狀态。用詩歌放飛思想,用散文沉澱思考。真正達到“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境界。著名作家、詩人餘光中說:“散文,是一切作家的身份證。詩,是一切藝術的入場券。”三十年探索下來,卻發現距離目标反而愈加遙遠,恐怕還有三十年的探索路要走。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為妫川文學發展做出努力和貢獻的人們!

喬雨、2021年夏至于聽雨軒

注:此文載:喬雨主編《妫川文集》、北京出版社、2022年1月版

二、《鏡頭裡的日子—喬雨紀實人像攝影集》(攝影集)跋

這次出版的《鏡頭裡的日子—喬雨紀實人像攝影集》一共收入了294幅作品,時間跨越20年,鏡頭搖過了30餘個國家和地區。作品主要表現過去20年外面世界人們的生活狀态,普通百姓的喜怒哀樂和他們的精神面貌。

我自2000年出版第一本攝影集《天涯隻履》到現在整整過去20年了。這期間又陸續出版了《行闆如歌》《行走中國》《鐵路沿線的風景與面孔》攝影集。在倫敦、巴黎舉辦過個人攝影作品展,都是以紀實攝影的創作形式來表現。

我喜歡紀實攝影這種創作形式。思考,行走,預判,抓拍一系列操作讓我癡迷。貼近生活,自由創作,不造作,無需言語,通過畫面傳遞思想。老子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語言有局限性而思想卻沒有。文字的邊界就是人們認知的邊界,而鏡頭卻直面人生,伸向遠方。

紀實攝影作品一要真實,二要有思想,三要傳遞性強。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真實是紀實攝影的生命線。優秀的紀實攝影作品可以犧牲掉藝術性,但是一定要保證真實性。紀實攝影家其實在充當社會發展見證者與記錄人的角色。這就需要貼近生活,靜下心來去觀察,通過鏡頭來記錄民生百态,時代變遷。用鏡頭去發現具有一定社會意義與曆史文獻價值的畫面,捕捉動人的瞬間。既不矯揉造作,也不嘩衆取寵,無論美好或是醜陋,無論偉大或是渺小都要真真切切的存在。通過真實的作品使人們産生共鳴,引發關注,喚起社會良知,為曆史留下痕迹。

“鏡頭裡的日子”系列的視角對準普普通通的人群,真實反映普通人的喜怒哀樂,百态人生。鏡頭裡那位年邁的嬷嬷,聖母般地坐在教堂的大門裡,夕陽通過高大的教堂玻璃彩色花窗撒在老嬷嬷的臉上,既溫暖又慈祥。常年的勞作使得她腿腳已經衰老,但她堅持一天天地坐在那裡,信仰的力量讓她一定要為人們做點什麼,因為她堅信,服務社會大衆就是服務上帝。

鏡頭搖過紐約疲憊的警察,結隊默默潛行的日本僧侶,模裡西斯街頭制作冰沙的長者與等待的少女,布拉格廣場上執著地尋找新聞的記者;鏡頭搖過布達佩斯大飯店忙碌卻有條不紊的餐廳招待,墨爾本草坪上安靜讀書的女孩,烈日下一絲不苟吹風笛的蘇格蘭少年,巴厘島上隻能容下四個人乘坐的郵政小飛機在裝着郵件,搬運工竟然是駕駛小飛機的飛行員……

他們或她們,忙忙碌碌的生活在這個星球的各個角落。沐浴同樣的陽光,走過同樣的歲月,卻經曆不一樣的人生。“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他們或她們有過憧憬,潇灑過青春,忍受過痛苦與絕望,分享過快樂與成功。從上一代人那裡傳承着血脈和精神,向下一代傳遞着愛與希望。星移鬥轉,周而複始。人們都在盡到自己的本分,如此才使得地球村千百年來生生不息,欣欣向榮地走向光明。

拍出有思想的作品是我一直探索的課題。用有思想的鏡頭去穿透社會是我的追求目标。而拍出有思想的作品首先要有思想。這個思想應該根植于社會的責任感、使命感和人類良知。也就是佛家講的常懷慈悲心。鏡頭是冰冷的,良知卻是溫暖的。是以才能實作思想到哪裡鏡頭就搖到哪裡,如此拍出的作品才會有意義,有生命。

歐洲,街頭長椅上,秋風蕭瑟,一位年長的旅行者手拿幹癟的面包,深情地望着面前孤獨的鴨子,不時與鴨子分享已經不多的面包。旅行包放在身邊,是歸來,亦或是啟程?

日本,一對年輕的夫妻在自家的店鋪裡忙碌了一個上午,午餐隻是一盒小小的便當。男人用一隻手端着,兩人一邊說着話一邊你一口我一口的吃着。隻要有愛,小小的便當就足以撐起一個家庭風雨兼程。

布拉格,夜幕降臨,人們點燃蠟燭為逝去的親人祈禱,一個小男孩一條腿跪在地上,無比虔誠地點燃一支蠟燭,燭光打在少年的臉上映出超越年齡的堅毅……

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晴空萬裡,具有158年曆史的哈蘭德沃爾夫造船廠早已煥然一新,卻單單留下了建造出那艘著名郵輪泰坦尼克号的船塢。一位年邁的紳士身着老派西裝策杖在船塢前走過,仿佛穿越回到110年前下水初航的那一天……留下鏽迹斑駁的老船塢要告訴後人什麼?

被譽為20世紀現代主義攝影的拉幕人,美國著名攝影家莫霍利·納吉說:“一張照片的價值不能僅用美學的觀點去衡量,還必須從對人類和社會在視覺上的表現強度去判斷”。一位稱職的攝影家要深入社會,用眼睛觀察,用頭腦思考,用鏡頭捕捉,用作品訴說。

紀實攝影另外一個社會功能是傳遞。英國攝影師彼得·亞當斯認為,好的影像在于情感的深度。影像的意義不僅在于留住瞬間,它飽含着攝影者的觀察與思考,它所傳遞出的語言和情感,是能夠被不同國家群眾所了解的,是無國界的。我深以為然。

在150年前,有一個英國年輕人約翰·湯姆森,帶着新發明的照相機不遠萬裡來到中國。他此行的目的就是用鏡頭如實地記錄中國的城市、鄉村、山川、河流和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他雇了八個人扛着笨重的木質照相機和器材行走在中國的城市與鄉間,在中國行走了三年,拍攝了三年。三年以後,他帶着1200張攝影作品回到了倫敦,然後出了一本轟動世界的攝影集——《中國與中國人》。他後來被西方譽為紀實攝影之父。

自那以後一百多年,有無數的英國人、歐洲人因為看了他的作品而了解中國。還有很多人因為看了他的作品而決定去了遙遠的中國。可以說這個人是中英攝影交流的先行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在約翰·湯姆森離開中國150年後的2017年夏天,在中英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45周年之際,我帶着我的攝影作品來到倫敦,來到約翰·湯姆森的故鄉舉辦《行走中國》攝影展。我就是想通過自己的攝影作品來向約翰·湯姆森,向所有為中英文化交流,為中英世代友好作出貢獻的人們緻敬。

攝影展一共選了150幅作品,時間跨越30年,鏡頭覆寫了大半個中國,作品主要表現過去30年,在中國日新月異變化下,普通百姓的喜怒哀樂和精神面貌。英國皇家攝影學會主席邁克·彼查德先生在開幕式上說:“喬雨先生的攝影作品延續了我們攝影界藝術題材的傳統,即通過攝影将世界人民連接配接在一起,展示不同地區、不同群眾的風貌。”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說:“在中英兩國關系進入‘黃金時代’的時候,喬雨充滿詩意、創意和情誼的作品走進英國,登陸英倫,對中英兩國文化交流,對兩國攝影交流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在這次影展以後,我被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授予終身會員。

這就是傳遞的力量。就像奧運火炬,奧運聖火象征着光明、勇敢、團結和友誼。而這些象征需要傳遞出去才有意義。奧運聖火從希臘奧林匹亞取得火種後,接力傳向世界各地,奧林匹克精神随之遍地開花、深入人心。

我熱愛祖國,是以我盡情地拍攝祖國的山川河流,人生百态。我也愛世界,是以我不停地旅行,拍攝人類共同的家園和芸芸衆生。紀實攝影,應該是一種記憶的積累,是民族記憶的沉澱,以記憶來凝聚力量,激勵人們實作自己的夢想。這應該是紀實攝影的社會功能和曆史責任。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為妫川文學發展做出努力和貢獻的人們!

喬雨、2021年夏至于京城聽雨軒

注:此文載:喬雨主編《妫川文集》、北京出版社、2022年1月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