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動物莊園》《一九八四》能風靡世界,離不開美國中情局的推廣

提起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大家都會想起他的兩部重要的小說:《動物莊園》和《一九八四》,都是反極權主義的經典名著,奧威爾也被稱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部小說之是以能風靡世界,其實有一個強大的幕後推手,就是美國中情局,也就是說,這其實是美國“文化冷戰”的“武器”。

《動物莊園》《一九八四》能風靡世界,離不開美國中情局的推廣

喬治·奧威爾1903年出生于印度,印度當時屬于英國的殖民地,他的父親就是在印度當基層官員的英國人,但在奧威爾出生後第二年,母親就帶着他回到了英國。

值得一提的是,奧威爾其實對資本主義并不感冒,他痛恨資本體系下對平民百姓的壓榨剝削,而是對共産主義頗有興趣,認為那是人類走向光明的唯一實作途徑,是以,不論是他的思想主張,還是筆下的作品,都帶有濃厚的反極權右翼标簽,他本人也被英國情報部門嚴密監視,一直到他去世。

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奧威爾親曆過兩次戰争,第一次是西班牙戰争,第二次就是二戰,目睹了戰争給人們帶來的種種創傷,再加上共産主義在蘇聯的“極權專斷”,使得奧威爾的理想世界崩塌了,于是他懷着譏諷批判的心态,在1944年寫出了《動物莊園》一書。

這本書将故事環境設定在一家農場,将農場主看作是資本和極權主義的化身,将各類動物視為革命者和各色群衆。盡管動物們最終取得了勝利,趕走了農場主,并建立了一個理想社會,但因人性的弱點加上權力的誘惑,動物們之間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争權奪利,最終讓這場革命以失敗告終。

《動物莊園》《一九八四》能風靡世界,離不開美國中情局的推廣

這本書寫完後,奧威爾投到了多家出版社,但都遭到了拒絕,一直到第二年,二戰結束後,才終于有一家出版社同意了出版。

不過,即使出版了,在當時也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反應很平淡。

《動物莊園》隻有幾萬字,在體量上隻能算一篇中篇小說,奧威爾也沒有太在意,又開始創作另一部重要的小說,就是《一九八四》。

至于為什麼叫《一九八四》,原因也很簡單,就是這本書完成于1948年,原來的名字叫《歐洲的最後一個人》,出版社認為不好,奧威爾就幹脆改成了《一九八四》。

這個書名可謂神來之筆,一是紀念這本書創作于1948年,二是寓意這本書是一本關于未來的政治寓言小說,免去了不必要的麻煩,又被人們留下了想象空間。

這本書出版後,同樣沒有引起很大的影響,奧威爾也因為積勞成疾,在1950年病逝,年僅47歲。

《動物莊園》《一九八四》能風靡世界,離不開美國中情局的推廣

那麼,這兩本書後來為什麼突然風靡世界,成為影響至今的經典名著呢?其實背後離不開美國中情局的推動之功。

起源于1947年的美蘇冷戰,範圍非常大,不隻是雙方軍事、經濟、科技、國力的對抗,在文化領域也展開了無孔不入的滲透,比如美國中情局主導的“文化冷戰”,就是非常重要的戰場。

美國打“文化冷戰”的終極目的,除了表面上向世界各國宣傳美國文學、占領文化陣地之外,還在于向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推廣美國所謂的“普世價值”,其中最大的看點,就是美國人一直在标榜的“自由”、“民主”。

1953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就聲稱:“要摧垮社會主義對自由世界的威脅,必須是而且可能是和平的方法。那些不相信精神的壓力、宣傳的壓力能産生效果的人,就是太無知了。”

《動物莊園》《一九八四》能風靡世界,離不開美國中情局的推廣

是以,在美國中情局的推動下,利用一切媒介手段,向社會主義國家陣營施加影響力,比如報刊、書籍、電影、音樂等等,而像一些作家筆下帶有濃烈反共色彩的作品,也成為了中情局進行“文化冷戰”的法寶,比如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的《從蘇聯歸來》、英國作家阿瑟·凱斯特勒的《正午的黑暗》等等,之是以能出版并得到迅速傳播,都離不開美國中情局的資助。

同樣,喬治·奧威爾的《動物莊園》《一九八四》也是如此。

1950年,奧威爾去世後不久,他的家裡就出現了中情局的人,與奧威爾的遺孀就《動物莊園》的出版發行及相關改編達成一緻,在支付巨額資金後,相關權益便歸中情局所有。

《動物莊園》之是以能進入中情局的眼中,原因無非在于書中所提及的反極權主義,中情局可借此對社會主義國家陣營發起文化攻勢。

在《動作莊園》原版的基礎上,中情局還做了非常大的篡改,使其更加符合自身的價值觀訴求,是以,不論是圖書還是拍攝出來的電影,都與原版相差甚遠。

《動物莊園》《一九八四》能風靡世界,離不開美國中情局的推廣

比如《動物莊園》最大的内涵,其實是提醒人們如何避免走入極權主義的死胡同,防止一樁樁慘劇如輪回般上演,但是經中情局篡改後,變成了如何反對極權主義,以及追求那些所謂的“自由”與“民主”。

經過中情局的運作後,《動物莊園》被翻譯成了多種語言,開始在全球大量發行,根據其改編的電影、話劇、動畫等等,也都在全世界展開了轟炸式的宣傳。

比如在東南亞地區,就引發了強烈反響,英國情報機構駐外人員稱:“《動物莊園》中文譯本在東南亞地區非常成功!”

需要重點提及的是,《動物莊園》和《一九八四》在華人群體中反響尤為熱烈,好評如潮,被無數“公知”奉為經典,甚至有人聲稱:“多一個人看奧威爾,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不得不說,美國中情局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實作了他們的目的。

(參考資料:《帝國權威的檔案——帝國、文化與冷戰》《文彙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