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官方漲價2萬後,有人去買黃牛的原價車

漲價、漲價、再漲價,是今年新能源車開市至今的主題。

據不完全的統計,今年已經有超過20家車企的50餘款電動車漲價,少則三四千、高則兩三萬,其中包括很多熱門車型,如比亞迪海洋系列漲價3000~6000元、成本效益神器五菱宏光MINI EV漲價4000元、特斯拉Model Y漲價2.1萬元....此外小鵬、理想、哪吒、零跑、極氪、埃安紛紛入列。漲價具體情況,可點選閱讀《車價瘋漲後,今年我還該不該買車?》。

官方漲價2萬後,有人去買黃牛的原價車

原本打算今年買車,遲疑了一會兒再重新整理頁面,發現訂單又漲了、提車又晚了。

同一時刻,手握訂單的車主忽然發現,新車還未到手竟成『理财産品』。

有人歡喜有人愁,于是,黃牛出來解圍了。

供不應求,必有黃牛

因為晶片供應短缺、電池成本提升,加上疫情導緻停工。電動車市場供不應求,價格越來越高,提車時間也越來越晚。

供不應求,必有黃牛。

官方漲價2萬後,有人去買黃牛的原價車

近期,閑魚、小紅書及各大汽車論壇,出現大量特斯拉、小鵬、比亞迪等熱門車型的轉讓交易。這些轉讓并非單純的二手車,要麼是剛剛出廠的全新車,要麼是準備提車的新車訂單。

官方漲價2萬後,有人去買黃牛的原價車

這些訂單從何而來?

因産能關系,各家都有下定的訂單還在等待傳遞,漲價後,這些訂單就成為倒手資源。低點下定,高點轉手。

這裡面有黃牛,也有準車主。

黃牛從準車主手中,加價回收這些訂單,然後再以更高價格賣給現在想訂車的使用者;又或是,個人買家本打算買車自用,但因為所訂車型漲價,看到了差價收益,随之萌生轉單想法:能轉出去,就當白賺一筆,轉不出去,就自己照常提車。

粗略浏覽閑魚:轉讓一個特斯拉訂單,即可賺取3000~20000元的差價;蔚來ET7,每單可加價5000~10000元;小鵬P7也在年前價格上加價8000多元轉讓,其中還包括3000度免費充電的權益,相較官方仍便宜上萬元;還在排隊極氪001的訂單,視下定時間不同,也有5000~10000萬元的加價;甚至比亞迪秦PLUS DM-i也有加價3000多元轉讓,比官方漲價6000元更便宜。

總之,就是根據車型轉單方式、下單價格、提車時間、選裝配置等情況不同,轉讓訂單的加價也不同,1000元到20000元不等,但原則是:加價不會超過官方漲價後的價格。

我們發現,官方漲價幅度最大的車型,轉讓資訊也越多,譬如說特斯拉,一個『準備傳遞』的Model Y訂單,轉讓價5000元起步,賣家表示不接受任何還價。

其實花費5000元,就可以多省2~3萬元,還能跳過4~6個月的等待傳遞期,直接就可以提車,相當劃算。這是少有的“黃牛賺了,賣家也賺了”的交易。

價格更低、提車更快

黃牛為何有市場?

想象一下:你現在買車,還需要等半年後才能提車。但是你發現二手平台,有人花更少的錢,還比你更快提到車,車還都是全新未使用的。能不心動嗎?

黃牛抓住的就是這兩點:(1)價格比官方低;(2)提車比官方快。

譬如特斯拉2022款Model Y後驅版:2021年11月下訂時,價格為28.07萬元,如今官方價格已經漲到31.69萬元。就算你花費1萬元,從黃牛手中轉單,依舊可以比官方價格便宜2.6萬元。

不僅如此,現在下訂Model Y還要10~14周才能交車;而去年11月的訂單,已經快到傳遞時間了。

官方漲價2萬後,有人去買黃牛的原價車

買相同的商品,比你便宜,還比你快。這就是黃牛。

新銷售模式的漏洞

轉讓訂單,加價插隊,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燃油車早就這麼玩了。

一直以來的豐田埃爾法、雷克薩斯ES,最近的寶馬4系、坦克300,都是加價訂車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

但新勢力的漏洞,和燃油車還不大一樣。

在傳統經銷商的體系下,車廠負責生産,經銷商負責銷售。車廠會制定一個官方指導價,經銷商根據市場反響,在指導售價的基礎上有小範圍的自主定價權。

但是電動車企不同,尤其是主打新銷售模式的新勢力們。

首先,它們倡導的是直營直銷模式,價格完全透明,且越早下定就能獲得越多的優先權益,這通常是件好事,但一旦價格大幅波動,前期的訂單就會變成黃牛眼中的保值品;其次,新銷售模式為減少成本,盡量避免庫存,按訂單順序生産、傳遞,如果産能跟不上終端訂單的增長速度,就會大幅拉長傳遞周期,讓插隊提車成了新的機會。

官方漲價2萬後,有人去買黃牛的原價車

這一次電動車的集體漲價,不僅範圍廣、幅度大,而且本身就已經受到産能制約,市場供不應求。這些都讓消費者轉向了非正常管道購車。

官方當然是反對的

黃牛的出現,打破了品牌對定價權的把控。尤其對新勢力而言,它們之是以堅持自營,很大一個因素就是将定價權視為品牌力象征。

打擊黃牛,并不是廠家願不願意賣車的問題,而是對定價體系的執着,保護品牌形象、服務品質、市場信譽等。2020年8月,拼多多就出現過補貼購Model 3的新聞,但直接被特斯拉強行下架。

官方漲價2萬後,有人去買黃牛的原價車

面對黃牛,蔚來表示:黃牛交易存在騙局的可能性,公司政策不支援購買第三方訂單,不是通過Fellow或APP下單,後續可能會産生問題。

小鵬表示:小鵬汽車的産品訂單均進行身份證明名關聯,合同前均需核實身份資訊後方可進入傳遞環節。如有客戶取消預訂,車輛訂單将重新納入統一管理。如消費者因私人交易産生任何争議或權益受損,小鵬汽車将不承擔任何責任。

此外,特斯拉、比亞迪和零跑等品牌客服均表示,訂單一經下定,除非是直系親屬或配偶,否則無法變更車型車主資訊,以此限制訂單轉賣的現象。

為限制黃牛轉賣,特斯拉還要求購買多輛的車主簽署《不轉賣承諾函》,要求車主承諾提車後365天之内,不可将任何車輛向任何第三方過戶轉讓或實際轉讓,如果違約需支付車輛開票價格20%的違約金,否則特斯拉有權限制違約車輛綁定賬戶變更以及超級充電等服務。

官方漲價2萬後,有人去買黃牛的原價車

不過這個做法飽受争議,有律師機構表示,特斯拉的《不轉賣承諾函》法律上是無效的,車輛傳遞到車主手中,财産所有權已經轉移,消費者對自己的财産可以自由處置。

總之,官方使出渾身解數,對黃牛倒賣的限制作用十分有限。

黃牛轉單的幾種方法

雖明令禁止,但利益之下,總有人願冒風險。

新能源市場的黃牛轉單,大緻是以下幾種方式:

有黃牛透露,雖然品牌官方強調不可轉單,但實際中,可以讓品牌的Fellow(銷售顧問)暗箱操作。“其實Fellow不會管那麼多,本來就有很多使用者交完定金後悔,或者後續沒錢交全款了。誰買不是買呢?有人提車就行,成單越多、提成越高。”黃牛說到。

也有個人買家,通過租用購買訂單名額名義來完成轉讓。“相當于我們之間有一份名額使用協定,我沒有名額,而是以購買者名額的名義下訂單。申請時,隻需提供雙方簽訂的名額使用協定、名額确認書、制表人身份證等相關資料即可,”某個人賣家表示,“這并不是我想出來的,是客戶專員告訴我的。”

即使一些推出“首任車主”權益的車企,在實際操作中也阻擋不了轉讓訂單。有黃牛表示:“首任車主的認定,依靠購車發票、機動車輛登記書來證明,但在購車發票開具前,轉讓訂單隻有一線銷售才會知曉,在沒有鎖單變成大定前,訂單和權益都不會受到影響。”

除了直接轉讓訂單,另一個方式就是走二手交易,即新車過戶。原訂單主人拿到車、上完牌,再将行駛證和登記證過戶給買家,這個過程中,車輛并不會使用,是以有黃牛聲稱可以“手拉手過戶,全程不碰車”、“不成功、不要錢”。

可以說,新能源的黃牛市場,原車主、黃牛、廠家銷售、新買家都參與其中。

黃牛交易的風險

因為缺乏法律限制,黃牛交易基本上隻能靠個人信譽的“你情我願”。能不能找黃牛?該不該找黃牛?做決定之前,請先了解清楚與黃牛交易的風險。

上文說到,這波黃牛轉讓主要有兩種方式:(1)轉讓訂單;(2)新車過戶。

前者,是賣家更改下訂時的資訊,将訂單直接轉讓給買家,買家最終與廠家完成交易。這個方法的好處,是買家為訂單履約人,也是首任車主。存在的風險是,被官方發現轉單行為後,可能會被直接取消訂單。

後者,是将未使用的新車過戶給買家,此時買家為第二任車主。存在的風險是,會失去首任車主的權益,過戶降低保值。且在交易過程中,車輛在賣家名下,如果賣家和買家不能線下一起辦手續,需要郵寄資料,這時賣家有可能突然反悔或者臨時要求加價。這裡就存在詐騙風險。

盡管有買家會要求在合同中寫明:如若賣家逾期未配合過戶,需按新車出租行情向乙方賠償違約金。但賣家真的違約,買家想要維權成本也非常高,往往都是不了了之。

總而言之,黃牛交易存在不小的風險,而且往往由買家來承擔。決定前需要慎重考慮。當然,如果有熟人交易會友善很多。

如何解決黃牛問題

短期内,新能源市場的黃牛還會一直存在。即使成本、供求恢複穩定,但到今年年底還會有最後一次補貼退坡,那時至少還有一波漲價。

轉讓訂單、有利有弊,黃牛之間的惡性競争,會搶占訂單資源、擾亂市場定價,因無法得到市場監管,很多人借助黃牛之名、行詐騙之事。存在較大風險。

但是更省錢、不用等,是消費者的基本需求,隻要這些需求在,黃牛就不會消失。

換個角度來說,黃牛在哪個行業、哪個階段出現,黃牛的市場熱度和加價力度,其實也可以作為廠家的參考,進而觀察市場供求關系、價格波動等問題。

官方漲價2萬後,有人去買黃牛的原價車

說到底,相較官方訂單而言,黃牛的體量也就是小打小鬧,與黃牛大動幹戈,再勉強也是治标不治本。根本辦法,還是廠家提升産能,并且保持穩定的售價,才能不給黃牛可乘之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