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将積墨藝術發揮到極緻,真正實作了山水畫的“渾厚華滋”

“站在來支鋼巨幅積墨山水畫面前,你會像聽《悲怆交響曲》末樂章一樣被一派情感大氣場所籠罩、所震撼、所征服、所感動!畫面裡的那種莊嚴感和崇高感,激發你的無疑就是藝術的中國精神!”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原副主任、《美術》雜志原主編王仲這樣感慨道。

4月17日,“傳承與開拓——來支鋼水墨藝術展”在中國國家畫院開幕。展覽由廣東美術館、李可染畫院、《中國美術報》社聯合主辦,深圳市來支鋼積墨山水畫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承辦,以“傳承與開拓”為主題,共展出來支鋼經典作品百餘幅,是畫家從藝四十餘年的藝術創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彙報展示。現場嘉賓、媒體、收藏家、藝術愛好者及全體從業人員等百餘人濟濟一堂,氣氛熱烈。

展覽開幕式由《中國美術報》社長、總編王平主持。中國國家畫院院委、著名畫家李寶林先生和中國畫學會原副會長、著名美術理論家孫克先生共同宣布展覽開幕。其後的學術研讨會,由著名美術理論家王镛主持。

他将積墨藝術發揮到極緻,真正實作了山水畫的“渾厚華滋”

開幕式嘉賓合影

他将積墨藝術發揮到極緻,真正實作了山水畫的“渾厚華滋”

學術研讨會現場

早年,鄒佩珠先生親筆題寫的“傳承與開拓”主題,既是對來支鋼的勉勵,也是對他的殷殷期待,更是畫家來支鋼這麼多年來始終秉持的藝術初心。從藝四十年來,他深入研習傳統積墨畫法,繼承龔賢、黃賓虹、李可染等前輩積墨山水名家之長,熟稔了積墨語言規律,在繼承中發展、在寫生中創新、在琢磨中提高,逐漸形成了來式風格。他作品中氣勢磅礴、宏大莊麗、空濛氤氲的山水和空靈飄動、姿态逍遙的煙雲,展現出自信雄強的時代精神和豐富的精神内涵,堪稱當代積墨山水畫家的典型代表。

本次展覽,畫家來支鋼帶來了這些年精心創作的百餘幅尺幅多樣、風格跳躍、卻又意境淳美的佳作,充分展示了他的繪畫藝術才華,冥冥之中正應合了兩千年前,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與集大成者曹子建的詩意:“文若春華,思若湧泉;發言可詠,下筆成篇。”。

他将積墨藝術發揮到極緻,真正實作了山水畫的“渾厚華滋”

雲道圖 960x250cm 2015年

他将積墨藝術發揮到極緻,真正實作了山水畫的“渾厚華滋”

藝道 249x1134cm 2009年

他的作品如《藝·道》、《大潮》、《黃山煙雲》等尺幅超大、氣勢磅礴,在表現山石、雲、水等方面遙繼南宋李唐的剛猛一路,大開大合,盡顯雄渾剛強之氣勢。

富春山居圖 50x1000cm 2019年

他将積墨藝術發揮到極緻,真正實作了山水畫的“渾厚華滋”

江雪 249x31cm 2021年

同時,他的另外一批手卷作品《富春山居圖》、《大江東去》、《江雪》等則通過細膩的積墨筆法将天、地、水、霧等自然景觀的渾融浸潤、氤氲空濛表現出來,令畫面呈現出元氣淋漓、潤澤精微的質感……觀之,水霧蒸騰、缥缈環繞,頗有一番緻敬古意的仙家韻味,令人遊于其間而忘塵于外。

他将積墨藝術發揮到極緻,真正實作了山水畫的“渾厚華滋”

晨雲漁歌 97x60cm 2017年

他将積墨藝術發揮到極緻,真正實作了山水畫的“渾厚華滋”

藏雪 70x46cm 2021年

另外使人眼前一亮的是他的寫生獨幕喜劇,雖尺幅小巧,卻趣味天成,畫家将感覺和筆力渾然一體,一氣呵成,流露出一絲源自“道”之本能的自然率真。

來支鋼說,我作畫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變”、“活”。“真”是我藝術追求的态度,藝術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純真之氣、純淨之心。

來支鋼以積墨氤氲的手法畫煙雲,既有氣勢也有厚度,且與中國文化藝術中,道家一直以來追求的天人合一、人文和諧思想相合。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态中。”畫家來支鋼攜他的水墨作品以形媚道,以一顆真誠之心,為觀者再現了一份摯純的自然水墨世界。

他将積墨藝術發揮到極緻,真正實作了山水畫的“渾厚華滋”

黃山煙雲 180x500cm 2010年

他将積墨藝術發揮到極緻,真正實作了山水畫的“渾厚華滋”

聖域 1375x250cm 2020年

他将積墨藝術發揮到極緻,真正實作了山水畫的“渾厚華滋”

雲卷巨瀾奔騰急 97x60cm 2017年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知名美術評論家陳傳席認為:“來支鋼畫雲、山真是古今一絕,既有氣勢也有厚度,它的雄渾厚重,恰恰符合新中國的氣象。我覺得來支鋼的《藝·道》是當代山水畫的一個代表,尤其符合時代精神。”

知名美術理論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镛則表示:“來支鋼先生的當代積墨新山水畫,在當代中國山水畫創作當中,開創了一個新的樣式。已經實作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現代轉化。他把‘積墨’發揮到了極緻,把山水真正做到了渾厚華滋的效果,用積墨法彌補了宋人山水渾厚的不足,這一點也是他個人的創造。”

據悉,展覽将持續至4月23日。

南都記者 黃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