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童女孩”李尚榮,5歲認識1000字,6歲登上央視,為何這麼牛?

作者:王哥曆史

引言

5歲的時候,大多數人還在和同齡的幼稚園小夥伴們一起玩耍,然而,總有與衆不同之人,有些孩子從小就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嶄露頭角,在河南,有個叫何雪豪的男孩,3歲的時候就開始沉迷于數字遊戲,4歲學習珠心算,5歲的時候就在世界級别的珠心算比賽中獲得了個人二等獎和團體二等獎的好成績,可以說是一個在數學方面有特長的“神童”。

曆史上,唐朝的駱賓王在年少的時候就展現了在文學藝術領域上的天賦,年僅7歲的他,觀察力就遠超常人,用細緻入微的筆調勾勒出一幅鵝戲水間圖,一首《詠鵝》被人傳頌至今。

“神童女孩”李尚榮,5歲認識1000字,6歲登上央視,為何這麼牛?

01

在天津,也有一位在文學上頗有天賦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李尚榮,她3歲開始讀古詩,5歲就認識了四千多個漢字,熟讀各類國學經典,還能夠觸類旁通,靈活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因為她小小年紀便能背誦幾百首古詩,被央視邀請登上“向幸福出發”等節目,因為活潑開朗、古靈精怪,很快被人們所熟知。

在她7歲那年,她登上了《中國詩詞大會》,在節目上的表現精彩絕倫,不僅讓許多家長歎為觀止,還讓許多小朋友也喜歡上誦讀古詩的樂趣。因為她的優秀表現,讓很多家長關注到了早教的作用,那麼,她的母親究竟是如何把這麼小的孩子培養得這麼優秀的呢?

“神童女孩”李尚榮,5歲認識1000字,6歲登上央視,為何這麼牛?

2008年,李尚榮在天津出生。她的父母都是進階知識分子,家庭中的文化氛圍濃厚,母親是一位聲樂教師,她在懷着李尚榮的時候,經常播放輕柔舒緩的古典音樂給肚子裡的寶寶聽,這是早教的第一步,經常聽古典樂,可以促進胎兒的大腦發育,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伶俐。

在李尚榮3歲的時候,母親就經常帶着她一起做着讀古詩的遊戲,母親用富有趣味的方式念上一句,然後她就帶着自己的了解,充滿感情地念接下來的一句,在做遊戲的過程中,漢字讀起來富有音律美,這讓李尚榮對于認識漢字有了莫大的興趣。

在不斷閱讀國學經典的過程中,她不僅喜歡上了拼讀漢字,更愛上了在閱讀時學到知識的快樂。由此可見,對于孩子的教育,并不需要父母懂得太多的知識和道理,而是要學會如何引導孩子産生對閱讀的興趣,在閱讀中,國學經典會告訴孩子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人,學會人生中的所需要明白的道理。

“神童女孩”李尚榮,5歲認識1000字,6歲登上央視,為何這麼牛?

02

想要孩子成材,就應該為孩子營造一個熱愛學習的氛圍。有很多家長朋友說自己的孩子不愛學習,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從小就沒有産生對學習的興趣,因而長大之後的讀書都是為了敷衍了事,應付老師或家長。

曾經,有一位“神童”的母親,她把孩子關在家裡,除了教科書以外,什麼都不給孩子看,以至于這孩子在5歲的時候認識幾千個漢字,被人稱作“神童”。國小、國中、高中的時候不斷跳級,最後總共讀了7年就畢業,最後雖然考上了不錯的大學,但是,不久後被學校開除,現在與社會生活格格不入,為了逃避現實而一度沉迷于網絡,如今過着普通人的生活。

“神童女孩”李尚榮,5歲認識1000字,6歲登上央視,為何這麼牛?

而因為興趣而愛上讀書的李尚榮的優勢明顯要高于被強行打壓天性的“神童”。在6歲錄制節目的時候,李尚榮對待古詩問題對答如流,出口成章,還常常有自己的見解,俨然一幅小大人的模樣,但是,又不乏小孩子的活潑天真,引得現場的觀衆和評委哈哈大笑,特别喜歡這個小姑娘。

随後,她就被邀請為國學經典配音,在1年的時間裡,她每天都得在錄音室裡工作6個小時,最後,她完成了33本古典書目的配音工作,用自己的聲音将國學經典帶給更多的孩子。

“神童女孩”李尚榮,5歲認識1000字,6歲登上央視,為何這麼牛?

結語

教育學家曾經說過,教育并不是粗暴的填鴨式灌輸,而應該是春風細雨式的熏陶感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如果父母平時就熱愛讀書,那麼孩子也會學習父母,捧起書本。

不過,孩子還是稚嫩的,需要父母耐心地去引導。多與孩子一起讀好書,在讀書中多一些言語互動和交流,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多陪孩子讀書,用有趣的方式互動,這樣慢慢地孩子就會發現閱讀的樂趣,從古人的智慧中學到為人處世的道理,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變得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