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牛!他退役後甘當“定時鬧鐘”激勵同學,宿舍4人全部考取碩士研究所學生

作者:星星飛翔

退役大學生士兵張轶軒回到江蘇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後,自覺傳承軍隊優良傳統作風,利用部隊一日生活制度引領同學全力複習備考,同宿舍4人全部考上碩士研究所學生——

日前,在江蘇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該院化學工程學院1801大學班退役複學大學生張轶軒所住宿舍4名同學全部成功考研“上岸”的消息引爆校園。

其中,張轶軒以高出錄取線69分、初複試綜合成績第四名的優勢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另外3名舍友在他近一年的激勵督導下,也以優異成績被各自心儀的大學錄取。據了解,張轶軒所在班共35人,其中8人考研成功,他住的宿舍就占到“半壁江山”。

牛!他退役後甘當“定時鬧鐘”激勵同學,宿舍4人全部考取碩士研究所學生

張轶軒服役時軍裝照。

牛!他退役後甘當“定時鬧鐘”激勵同學,宿舍4人全部考取碩士研究所學生

張轶軒入伍時照片。

“我的成績在班裡隻算中等,備考過程中也想過放棄,但張轶軒實在是太‘卷’了,無論前一天學習多麼辛苦,第二天他總是能按照原定計劃起床鍛煉、學習。在自習室,他總是第一個到、最後一個走。他就像一個‘定時鬧鐘’,每天提醒我們該學習了。我很感謝他,是他的示範和鼓勵讓我堅持到了最後。”成功考取南京工業大學碩士研究所學生的舍友陳鑫宇感慨道。

牛!他退役後甘當“定時鬧鐘”激勵同學,宿舍4人全部考取碩士研究所學生

張轶軒的考研筆記。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是揚州市邗江區人武部的征兵挂鈎高校,據邗江區征兵辦的同志介紹,從小崇拜軍人的張轶軒,2016年聯考後,選擇保留學籍參軍入伍到中部戰區陸軍某部。服役兩年間,張轶軒訓練刻苦,處處争先,先後兩次受嘉獎、一次被評為“優秀義務兵”。在部隊參加軍校考試時,取得全旅文化課筆試第十名的好成績。滿懷希望的他,在一次訓練中腰部不慎受傷,影響到軍事訓練考核成績,最後不得不遺憾放棄。雖然沒有實作軍校夢,但兩年的軍旅生活讓他磨煉了意志,強健了體魄,培養出濃烈的集體榮譽感。

牛!他退役後甘當“定時鬧鐘”激勵同學,宿舍4人全部考取碩士研究所學生

張轶軒和同學們在自習室集中學習。

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退役複學後,他始終保持部隊的優良傳統和良好作風,堅持按部隊一日生活制度學習、生活,尤其個人衛生幹淨整潔、物品放置有序,到點睡覺,按時起床,成為老師和同學們眼中的自律達人。4年來,他共完成78門課程學習,其中25門課程取得優秀,先後獲得江蘇省英語口語職業技能大賽三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江蘇賽區一等獎,5次獲得學校獎學金。憑借優秀的學習成績和日常言行,他被大家一緻推舉為“舍長”。

牛!他退役後甘當“定時鬧鐘”激勵同學,宿舍4人全部考取碩士研究所學生

張轶軒被揚州市邗江區人武部聘為征兵宣傳志願者在大學校園開展征兵宣傳。

去年3月,張轶軒深思熟慮後決定報考碩士研究所學生。同時,具有強烈集體意識的他還說服3名舍友共同考研、共同進步。備考伊始,他就雷打不動地每天早晨6點起床,跑步運動1小時後回來叫醒舍友一起複習,晚上10點休息,每天學習時長達12個小時。張轶軒還借鑒部隊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自習室定期制作勵志“黑闆報”,經常“一對一”和舍友談心引導,防止大家“時緊時松”“半途而廢”。

去年八九月份,揚州出現新冠疫情,學校推遲開學,待在老家無錫的張轶軒就與舍友建立網上學習群,仍然每天準時呼叫舍友一起學習,有時4人還在“線上”熱烈互動交流,有效保證了集中學習“不斷線”,提高了學習效果。

牛!他退役後甘當“定時鬧鐘”激勵同學,宿舍4人全部考取碩士研究所學生

張轶軒所在班級考研成功的8名同學集體合影,其中張轶軒宿舍4人占“半壁江山”。

“考研就像是一場新的‘戰役’,標明一個目标,制訂每日計劃,注重勞逸結合,堅持不懈地嚴格執行,好的結果也是水到渠成。”張轶軒自信地向東微君介紹,他很慶幸在最好的年紀選擇當兵,是寶貴的軍旅生活讓他成長很多,尤其對于學習上的困難,他從不會逃避躲開,而是選擇直面它戰勝它。

牛!他退役後甘當“定時鬧鐘”激勵同學,宿舍4人全部考取碩士研究所學生

張轶軒近照。

據該學院武裝部負責人介紹,這幾年,張轶軒還注重結合自身經曆向身邊同學宣傳大學生入伍優待政策和當兵的好處,在他的影響鼓勵下,先後有10多名同學攜筆從戎。

退役大學生士兵張轶軒,好樣的!

(東部戰區 文、圖丨韋幹熙、田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