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地球日,傾聽七位藝術界的創新者如何以親身經曆回應環境危機

作者:藝術眼ARTSPY
在地球日,傾聽七位藝術界的創新者如何以親身經曆回應環境危機

NASA為2022年世界地球日制作的海報

2022年4月22日是自1970年來第53個世界地球日(Earth Day 2022),全球超過190個國家、每年近十億人參與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以紀念現代環境保護運動(the modern environmental movement),并為新興的環境意識提供一個發聲的場所,在這一天将環境問題置于所有人的眼前。

在世界地球日的官方網站上,2022年地球日的主題為"投資我們的星球","這是改變一切的時刻——商業環境、政治環境,以及我們對氣候采取行動的方式。現在是拿出不可阻擋的勇氣來維護和保護我們的健康、我們的家庭和我們的生計的時候了。對于2022年地球日,我們需要(大膽地)行動,(廣泛地)創新,(公平地)實施。這将需要我們所有人的努力。全員參與。企業、政府和公民--每個人都有責任,每個人都要負責任。為地球建立一個夥伴關系。"

與此同時,當國際藝術界聚焦威尼斯雙年展,威尼斯的海平面上升導緻其水位比曆史上的任何時候都要高,并将在2100年前消失。找到最終的保護方案已是刻不容緩,不然我們将在這一世紀目睹一座曆史古城的終結。此外,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環保主義者、活動家、政治家和藝術家一直都在為了環境保護而付諸行動。

在地球日,傾聽七位藝術界的創新者如何以親身經曆回應環境危機

位于墨西哥的SFER IK,圖檔來源:Azulik

2021年11月,來自近200個國家的代表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參加為期13天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暨《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以下簡稱COP26)。美國特使約翰·克裡稱, 這是 “世界各國共同行動起來最後最大的希望”,也是在數十年承諾之後,遏制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上升的最後希望。

為了紀念這一時刻,《藝術新聞》國際版會見了七位博物館創新者,他們擔任不同的角色,在一個通常行動緩慢的領域推動氣候行動。從展覽規劃到收藏品的環境控制,再到餐廳菜單,這些訪談為如何實際應對一個星球問題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案例研究。如果存在一個貫穿其中的重要資訊,那就是博物館也必須準備好改變。公共機構的上司者敢不敢迎難而上?

瑞典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館長

吉特·厄什庫格

請格蕾塔·桑伯格來策劃一個展覽嗎?為什麼不呢?

在地球日,傾聽七位藝術界的創新者如何以親身經曆回應環境危機

吉特· 厄什庫格,圖檔來源:?sa Lundén / Moderna Museet

吉特· 厄什庫格(Gitte ?rskou)是瑞典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Moderna Museet)的館長。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該館一直以舉辦先鋒展覽和擁抱實驗而聞名。其位于斯德哥爾摩和馬爾默的兩個博物館,将2022年計劃的重點放在藝術家現場創作的展覽上。

在地球日,傾聽七位藝術界的創新者如何以親身經曆回應環境危機

瑞典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我們認為,目前的氣候狀況需要立即采取行動,一種激進和緊迫的做法将在我們合作的藝術家和其他合作者身上釋放新的能量和力量。與其運輸藝術作品到博物館,瑞典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将優先考慮與藝術家在博物館現場的緊密合作,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原則。

多年來,我們一直緻力于博物館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戰略,現在我們的工作重點是盡量減少碳足迹。我們扪心自問,是否應該運輸藝術作品,我們應該印刷什麼,以及我們如何在餐廳提供更可持續的食物。

我們想利用當地的資源,讓藝術家和公衆可以自由支配。我們将繼續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但我們将要求他們在當地工作,而不是運送作品。

我們會請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策劃一個展覽嗎?為什麼不呢?"

蛇形美術館普遍生态學策展人

露西娅·彼得羅烏斯

緻力于環境議題,會給機構帶來更大的、新的可能性

在地球日,傾聽七位藝術界的創新者如何以親身經曆回應環境危機

露西娅 · 彼得羅烏斯蒂,圖檔來源:Thadd?us Salcher

在過去的多年中,露西娅 · 彼得羅烏斯蒂(Lucia Pietroiusti)一直擔任倫敦蛇形美術館普遍生态學策展人。她現在正在把普遍生态學研究所發展成一個新的獨立機構。2019 年,她策劃了威尼斯雙年展上獲 得金獅獎的立陶宛國家館,那是一部以室内海灘為背景的生态歌劇。

在地球日,傾聽七位藝術界的創新者如何以親身經曆回應環境危機

蛇形美術館

“2017年,我開始起草普遍生态項目,這是一個将蛇形美術館的公共項目重組為一個長期的、系統變革的提議,以創造一種圍繞着環境議題的目标感。這是個實驗,也是一種原創形态,我們想看看是否有新的可能。

圍繞環境問題,我們策劃了引人注目的活動,如名為《魚心中的圓圈形狀》的一系列專門讨論人類意識的論壇和活動。我們在這些活動中進行對話是基于這樣一個理念:緻力于環境議題,并不意味着一個機構将陷入困境,實際上這會給它帶來 更大的、新的可能性。

你會突然間發現機構已經成長為一個藝術家和觀衆的社群,他們向你反映你的機構的形象,一個對環境有長期使命的機構。這有助于機構在各個層面進行改革,從規劃和外聯到資金和基礎設施。”

墨西哥建築師和生态酒店經營者

愛德華多·内拉

當請求神靈允許我們在此創造一個藝術空間時,我們承諾不砍掉一棵樹

在地球日,傾聽七位藝術界的創新者如何以親身經曆回應環境危機

愛德華多·内拉,圖檔來源:Tribaliasocial

愛德華多·内拉(Eduardo Neira ),又名羅斯(Roth),是一位自學成才的建築師和生态酒店經營者,在墨西哥生活了20餘年。2018年,他完成了尤卡坦半島靠近圖盧姆的藝術空間SFER IK的建設。用當地材料搭建的建築結構融入了周圍的景觀。SFER IK将于明年2月在新藝術總監馬塞洛·但塔斯( Marcello Dantas)的帶領下重新開機。

“我們的旅程并非一帆風順,而是像一條蜿蜒的道路,越過神聖的土地,我們在從公有土地所有者手中買下這塊地時曾承諾要尊重它。當請求神靈允許我們在此處創造一個藝術空間時,我們承諾不砍掉一棵樹,也不會對周圍的水源産生負面影響。

整個尤卡坦半島都建在一層薄薄的多孔石灰岩上,其中有被掩蓋着的洞穴和火山灰,這些地方很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來自大衆旅遊業的污染。我們依循本地景觀的輪廓,是以藝術中心沒有平坦的地面或傾斜角。我們使用澆注的混凝土和豐富的木質藤蔓作為材料,二者皆有多種用途。藤蔓占該地區可再生資源的20%。我們的水是循環利用的。我們的目标是零廢物,以及未來達到零碳。當你走過起伏的空間表面時,你就成為了景觀的一部分。”

在地球日,傾聽七位藝術界的創新者如何以親身經曆回應環境危機

位于墨西哥的SFER IK,圖檔來源:Azulik

"此前,我們已經展示了研究氣候變化影響的藝術家或裝置——特别是對世界這一地區或美洲其他地區的影響。Cecilia Bengolea和Sissel Tolaas都研究了我們家門口的加勒比海所遭遇的挑戰,以及森林砍伐和沿海地區非常普遍的馬尾藻(海草)增長之間的可能聯系。

在關閉期間,我們重新審視了我們支援下一代藝術家的計劃。當地的孩子們将有機會嘗試和恢複各種技術,如陶瓷、編織和使用酒店的廢舊床單進行紡織工作,同時由馬塞洛監督居住(Marcello)。"

倫敦藝術團體"烹饪部門"

與博物館餐廳合作,讓更多人成為"成為氣候食者"

在地球日,傾聽七位藝術界的創新者如何以親身經曆回應環境危機

倫敦藝術組合Cooking Sessions, 圖檔來源:Ruth Clark

丹尼爾·費爾南德斯·帕斯誇爾(Daniel Fernández Pascual)和阿隆·施瓦貝(Alon Schwabe)組成的倫敦藝術團體 “烹饪部門”(Cooking Sessions)是2021 年五位被提名特納獎的藝術家之一。

他們最近發起了一個名為 “成為氣候食者”(Becoming CLIMAVORE)的項目,與22家英國博物館餐廳合作,去除菜單上的養殖鲑魚, 并引入用環保的沿海食材制作的新菜肴。這是兩人在斯凱島(Isle of Skye)發起的 “氣候食者” 倡議的延伸,旨在推廣應對氣候危機的新飲食方式。

“‘成為氣候食者’項目是一種思考如何保護氣候的方式——利用特納獎創造一個與博物館和餐廳合作的更廣闊的平台,并重新設想飲食方式。這個想法超越了公衆來到博物館,嘗試菜肴并在家裡重新制作食譜。重要的是博物館和餐廳首先進行了氣候相關的讨論。

很多時候,應對氣候緊急情況的責任都落在了個人身上,但我們認為,現在需要的是機構和政府内部更系統的變革。這是一個長期項目——參與機構的食品供應正在擴大,預計随着時間的推移會發生變化, 以解決氣候危機的更多表現形式。

澳洲的美術館文保專業人士

阿曼達·帕利亞裡諾

推進更有氣候意識、更節能的收藏管理方法的試驗場

在地球日,傾聽七位藝術界的創新者如何以親身經曆回應環境危機

阿曼達· 帕利亞裡諾,圖檔來源:昆士蘭美術館

阿曼達· 帕利亞裡諾(Amanda Pagliarino)是澳洲布裡斯班昆士蘭美術館和現代藝術館的文保和登記負責人。近年來,她為澳洲文化材料保護研究所起草了新的、不那麼嚴苛的環境指導方針,目前已在全國範圍内采用。該方針是一種更有氣候意識、更節能的收藏管理方法的試驗場。

在地球日,傾聽七位藝術界的創新者如何以親身經曆回應環境危機

澳洲布裡斯班昆士蘭美術館

“多年來,文物保護界一直在讨論為藏品環境規定非常嚴格的相對濕度和溫度參數的這一現實。50或55±5%相對濕度和21±1℃的溫度正常範圍對空調系統的要求很高。如果稍微放寬松一些,你就能獲得驚人的能效。

我們面臨的挑戰在于,當為展覽借展時,這些參數是被法律協定捆綁的。這涉及到具有高價值和文化意義的作品,以及保險和賠償的複雜性,是以在談論不同氣候區和地區的溫度和相對濕度要求時有很多顧慮。一直以來很難找到變革的動力。及時的做法是鼓勵文保工作者擁抱新的藏品管理實踐,并将技術和藏品護理資訊提供給他們的館長或董事會,因為除非有了館長或董事會的支援,你不能推動改變。”

私人博物館環境管理總監保羅·圖基

以專業綠色團隊,使用更少的資源實作可持續發展,為機構節省時間和金錢

在地球日,傾聽七位藝術界的創新者如何以親身經曆回應環境危機

保羅·圖基在格倫斯通博物館環境管理處,圖檔來源:保羅·圖基

保羅·圖基(Paul Tukey)是美國收藏家米切爾和艾米麗·羅爾斯(Mitchell and Emily Rales)私人博物館格倫斯通(Glenstone)博物館的環境管理總監。該機構位于美國馬裡蘭州波托馬克市一處230英畝的莊園内。作為藝術、建築和自然相結合的體驗, 格倫斯通博物館于2019年專門開設了一個環境中心。

在地球日,傾聽七位藝術界的創新者如何以親身經曆回應環境危機

傑夫·昆斯,"Split-Rocker",2000年,在格倫斯通

“在格倫斯通,我們的理念是,每個人都應該參與可持續發展計劃,我們才能取得成功。我們有一個綠色團隊,定期開會,幾乎每個部門都有代表。每個員工在開始工作時都必須參加可持續性教育訓練。

我們專注于八個領域:有機土地管理、郊區景觀的重新造林、入侵物種管理、水和能源保護、回收利用、流域恢複和堆肥。其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在沒有化肥和殺蟲劑的情況下管理周邊景觀超過11年,并成為向國際博物館設施管理者協會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useum Facilities Administrators )報告資料的博物館中,能源效率最高的之一。

與其他機構共享資訊是我目前工作的主要重點。我們一直在努力向前推進。使用更少的資源實作可持續發展,更加深思熟慮,最終為每個機構節省時間和金錢。”

藝術家巴勃羅·溫德爾

通過能源供應商的微小轉變,

讓資金可以回到藝術領域本身

在地球日,傾聽七位藝術界的創新者如何以親身經曆回應環境危機

巴勃羅·溫德爾與海倫·特納(Helen Turner),E—WERK Luckenwalde的兩位負責人,圖檔來源:? Lukas Korschan for The FACE

巴勃羅·溫德爾(Pablo Wendel)是一位藝術家,也是兩個由生态可持續性驅動的項目的創始人:高性能電氣(Performance Electrics),一個為德國家庭和機構提供藝術項目産生的能源的非營利組織,以及一個由柏林南部廢棄的煤炭發電站改建的藝術中心 E-WERK Luckenwalde ,該中心如今已完全轉換為基于碳中性生物質運作。

“我第一次産生用藝術發電的想法,大約是十年前。當時,我正以短暫的、非物質的藝術艱難謀生,付不起工作室租金和電費。我就開始用再生材料來建造自己的工作室和可再生能源的基礎設施。

在地球日,傾聽七位藝術界的創新者如何以親身經曆回應環境危機

E-WERK Luckenwalde中心的引擎室,圖檔來源:? Ben Westoby and E-WERK Luckenwalde

在 ‘高性能電氣’和 E-WERK Luckenwalde 中心,我們使用觀念藝術的方法,如風力雕塑和太陽能闆裝置創造能源。這是審美體驗的問題。我們将利潤重新注入文化理念,打造更可持續的項目。

當人們把能量提供者換成我們,他們就是在支援藝術。博物館是能源消費大戶,他們花在這上面的錢比花在藝術項目上的錢更多。通過能源供應商的微小轉變,資金可以回到藝術領域。在E-WERK ,我們想用舊的煤站作為一個形象,将它轉化為一個社會進步的案例。即使隻有一小部分藝術家和工程師參與,我們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我真的相信在更大的範圍内推行是可能的。”

撰文 / Hannah McGivern,Albert Ehrnrooth,Tom Seymour,

Elizabeth Mistry,Frances Forbes-Carbines ;

翻譯 /童亞琦

(文章來源于TA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