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教授太瘋狂:變賣公司放棄事業,4次申請綠卡隻為成中國人

作者:慢聊史海

1992年,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潘維康做出了一個驚人舉動:申請中國綠卡。上世紀的中國留學潮剛剛興起,自願來中國居住生活的外國人非常少,更不用說想擁有中國籍的外國人了,簡直就是寥寥無幾。

美國教授太瘋狂:變賣公司放棄事業,4次申請綠卡隻為成中國人

潘維康

但潘維康卻不一樣,他在社交平台上公開表示:世界的經濟中心不在國外,而在中國,不管怎麼說,我終身都願意留在中國。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992年年末潘維康第四次申請中國綠卡時終于稽核通過,成為新中國建國後福建省第一位獲得永久居住權的外籍人士。

為什麼潘維康會如此喜愛中國呢?這一切都要從40多年前說起。

1、初識中國

美國教授太瘋狂:變賣公司放棄事業,4次申請綠卡隻為成中國人

20歲的潘維康

1967年,年僅20歲的美國男孩潘維康在美國空軍部隊服役期間,被派往台灣執行任務。民風淳樸的台灣在潘維康心裡留下了極其美好的印象,當時大陸與台灣關系緊張,解放軍空軍部隊時不時會在台灣半島撒些宣傳單。

某天,潘維康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撿起了腳邊的宣傳單,他對海峽對岸另一邊的世界産生了濃烈的興趣,很想有時間親自去看一看中國的其他地方。

美國教授太瘋狂:變賣公司放棄事業,4次申請綠卡隻為成中國人

在台灣的潘維康

五年之後,潘維康在台灣認識了自己的妻子華裔女孩蘇珊·瑪麗,倆人行為相投,對中國文化都十分熱愛,甚至自己的兩個孩子都取的是含有中西文化特殊含義的名字。

服完兵役後,潘維康和妻子一起重回美國,在家鄉經營着一家證券公司,每年淨收入可達70萬美元。之後潘維康又進入美國瓦爾登大學攻讀管理學博士,并在1988年順利拿到博士學位證書。

美國教授太瘋狂:變賣公司放棄事業,4次申請綠卡隻為成中國人

潘維康

在此期間潘維康并沒有忘記自己想要去中國看一看的心願,隻要一有空他和妻子便會學習中國漢字研讀中國史書。皇天不負有心人,很快潘維康就從一位朋友口中得知,自己獲得了前往廈門大學進一步學習中國文化的機會。

他當即變賣公司,放着好日子不過,帶着妻子蘇珊和兩個兒子來到了中國廈門。踏上中國大地的那一刻,潘維康覺得身邊一切都是那麼新鮮。為了更快地了解廈門這座城市,他置辦了一輛三輪車,閑暇之餘一家四口便會騎車将廈門市内逛個遍。

美國教授太瘋狂:變賣公司放棄事業,4次申請綠卡隻為成中國人

一家四口

當時很少有外國人會在中國定居,路人看着潘維康一家時不時會露出驚訝的表情,潘維康對此毫不在意,他憑借自己的真誠熱情和鄰裡快速的打成一片,僅在廈門大學學習了四個月後,就能用中文和當地人無障礙的進行溝通交流。

2、申請中國綠卡

經過一年的學習,潘維康在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取得優異的成績,并成為本校MBA管理課程的首位外籍教師。當時MBA在中國還是個新玩意,潘維康為了講好課自己親自操刀,結合國外最新教學理念編寫授課教材,為中國本土MBA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美國教授太瘋狂:變賣公司放棄事業,4次申請綠卡隻為成中國人

正在上課的潘維康

當時的廈大教授每月工資隻有570元人民币,和他在美國當總裁時的工資比起來簡直是杯水車薪,但他沒有半句怨言,一幹就是30年。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幽默風趣、真誠熱情的潘維廉深受廈大學子的喜愛。潘維廉本人也熱衷于和這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探讨關于學業、生活等各方面的問題。這麼多年的朝夕相處中,他發自内心地愛上了廈門,愛上了中國。于是潘維廉做出一個驚人的舉動——申請中國綠卡,在中國永久居留。

美國教授太瘋狂:變賣公司放棄事業,4次申請綠卡隻為成中國人

潘維廉

在日益開放的現代社會看來,外國人申請在中國永久居留是件稀疏平常,但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會有這種想法的老外寥寥無幾,潘維廉則是新中國成立後福建省第一位拿到中國綠卡的外籍人士。

為了拿到在中國永久居留的資格,1992年他第一次試着申請中國綠卡,沒想到直接被拒。但他越挫越勇,随後又陸續遞交申請數次,終于在第四次申請中稽核通過,得到了寶貴的綠卡。

美國教授太瘋狂:變賣公司放棄事業,4次申請綠卡隻為成中國人

一家四口在廈門

潘維廉的事迹被媒體報道後,1994年他收到了幾封匿名信件,指責他不應該一味盲目地誇贊中國,因為廈門地處東南沿海經濟發達,而中國内陸的很多城市還非常落後貧窮。這一下激發他的求知欲,決定周遊全國,親眼看一看中國各地風光。

美國教授太瘋狂:變賣公司放棄事業,4次申請綠卡隻為成中國人

面包車

說幹就幹,他先是買了一輛能坐15人的巨型面包車,精心改裝成能住人的房車。并拿自己最喜歡的《西遊記》做類比,把這趟旅行稱作“孫悟空取西經”,準備妥當後,潘維廉和妻兒開始了這趟向西而行的自駕遊。

美國教授太瘋狂:變賣公司放棄事業,4次申請綠卡隻為成中國人

駕車的潘維廉

曆時三個多月,潘維廉自駕路程超過了20萬公裡,足迹遍布中國大江南北,最遠到達甯夏、青海等大西北地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潘維廉直言甯夏給他留下的印象最深。

“那裡真的太偏僻了,老百姓生活很困苦。但是他們非常樂觀,自己嘗試着建學校、建醫院,還琢磨出很多掙錢的新方法,這真的很棒。”

美國教授太瘋狂:變賣公司放棄事業,4次申請綠卡隻為成中國人

甯夏

這趟旅途大大開闊了潘維廉的眼界,各地毫不相同的風土人情讓潘維廉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他認為西方對中國的認知存在着巨大的偏見,優秀的中國文化需要被世界人民正确的了解。

于是他開始研讀史書,更加深入系統的鑽研中國優秀文化,最後把這些内容都提煉成精華,出版了《我不見外——老潘的中國來信》一書。他把這本書還寄給了習近平主席,主席了解了潘維廉的事迹後,感慨得回信道:謝謝你把人生寶貴的時光獻給了中國的教育事業,這份濃濃的廈門情、中國情令人動容。

美國教授太瘋狂:變賣公司放棄事業,4次申請綠卡隻為成中國人

《我不見外——老潘的中國來信》

在日常生活中,潘維廉也總會不厭其煩得和學生們分享自己在這趟自駕遊中的所見所聞,從一個外國人的視角出發,講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深切地熱愛這中國這片土地。

此後他終生緻力于向外國宣傳廈門、宣傳中國。在他給美國家人寄出的1500多封信件中,用诙諧幽默的英文繪制了衆多關于中國風俗節日的漫畫,讓外國人能一眼看懂中國。鑒于潘維廉的感人行為,1999年廈門政府為其頒發“廈門榮譽市民”稱号。2020年5月17日,他被評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美國教授太瘋狂:變賣公司放棄事業,4次申請綠卡隻為成中國人

感動中國人物

當初最反對潘維廉久居中國的父親,将兒子這麼多年的努力全都看在眼裡。2004年潘維廉回美探親時,一向嚴肅的父親意外得開口服軟,他緊緊抱住潘維廉,非常開心的表示兒子這些年來在中國的所作所為令他感到驕傲。

如今潘維廉在中國已經居住了50多年,他的兩個兒子早已長大成家立業,他的妻子蘇珊在今年2月10日突發心髒病不幸去世,潘維廉一人繼續在廈門過着簡單幸福的生活。他對記者說:1988年初次來到廈門,本隻想待個一兩年就回家的,沒想到這一來就舍不得走了。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親曆者,他希望自己還能參與廈門下一個四十年的建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