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OpenHarmony的兩年:從一棵樹,到一片森林

OpenHarmony的兩年:從一棵樹,到一片森林

深響原創 · 作者|陳文琦

在網際網路世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軟體開發模式,一種是封閉的、垂直的、集中式的閉源開發模式,一種是并行的、點對點、動态的開源開發模式。借用開源運動“旗手”Eric Raymond的比喻,前者是封閉的大教堂,後者是開放的集市。

在“集市”裡,開源代碼的程式暴露在千萬名程式員眼下,bugs無處藏身,調試和貢獻也是集衆智、采衆長。看似自由、松散的組織形式卻蘊藏了更強的生命力,孕育了Linux這種成功的世界級作業系統。

若用一句話表述開源項目的優勢——衆人拾柴火焰高。

開源的魔力,也在OpenHarmony身上逐漸展現出來,尤其是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行業的當下。

兩年前,OpenHarmony開源項目以華為HarmonyOS(鴻蒙作業系統)的基礎能力為雛形建立;兩年後,開放、自由、強調社會協作的OpenHarmony已經成為加快建設各行業、各智能終端數字底座的有力助推器。

華為鴻蒙作業系統的生長的土壤正是OpenHarmony。這片土壤由華為以及衆多貢獻者、開發者共同滋養、耕作,人人都在土壤上建造屬于自己的作物。而且在這片土壤之上,植物之間互相聯結,最終形成一個龐大、有機的生态系統。

兩歲的OpenHarmony持續進化,森林已郁郁蔥蔥。

OpenHarmony的兩年:從一棵樹,到一片森林

成長

3月30日,OpenHarmony疊代更新到了OpenHarmony 3.1 Release,這已經是其兩年來的第四次疊代了,多個領域關鍵特性得到優提升,OpenHarmony 3.1 Release版本已具備支撐複雜帶屏标準系統裝置和應用開發的基礎能力。

在分析OpenHarmony快節奏疊代之前,我們需要先看看它的初始,厘清概念。

2020年、2021年,華為分兩次把鴻蒙作業系統的基礎能力捐獻給了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一時間還産生了“鴻蒙上交國家”這樣的誤會。

事實上,基金會是在民政部注冊的非營利性獨立法人機構,主要的作用是,整合其他參與者,對項目進行開源社群治理,并提供商标保護、開發運維等工作。

為此,基金會聯合包括華為、博泰、京東、中科院軟體所等在内的7家初始共建機關一起成立了項目群工作委員會。

OpenHarmony更類似于AOSP(Andriod Open Source Project,安卓開放源代碼項目)。任何組織機構或是個人都能從下載下傳使用安卓的源代碼,并結合自身産品特性開發作業系統,比如小米的MIUI,OPPO的ColorOS。

一個開源項目的成功,不僅需要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前瞻性,也需要各層級廠商和開發者的參與和貢獻。

首先,在技術層面,OpenHarmony是一個分布式作業系統。其與普通網絡作業系統的差別在于,它以全局方式管理系統資源,為使用者任意排程網絡資源。當使用者送出作業時,分布式作業系統能夠按需在系統中選擇最合适的處理器,而使用者甚至不會意識到多處理器的存在。

其整體遵從分層設計,從下向上依次是核心層、系統服務層、架構層和應用層。

OpenHarmony的兩年:從一棵樹,到一片森林

OpenHarmony技術架構圖

從2020年的OpenHarmony 1.0 LTS版本、OpenHarmony 2.0 Canary,到最近的OpenHarmony 3.1 Release,項目本身的技術能力經曆多次疊代,各個層級的特性和支援能力都在的增強,從核心層Linux核心、LiteOS核心,到系統服務分布式硬體、分布式資料、分布式安全能力,再到架構層的應用架構、圖形架構、UX設計。

總結來看,OpenHarmony的技術優勢主要有三點:統一OS,彈性部署;硬體互助,資源共享;一次開發,多端部署。

簡單了解其意義,即是,基于此,OpenHarmony可以做到一套系統能力、适配多種終端形态。對于應用開發者而言,統一的軟體架構打通了多種終端,使得應用程式的開發實作與不同終端裝置的形态差異無關,大大降低了開發難度和成本。

按餘承東的話說,“萬物互聯時代,沒有人會是一座孤島”。在構想之中,每個人、每個裝置都會是萬物互聯大陸的一部分,OpenHarmony的這一優勢能力與萬物互聯時代相輔相成。

與此同時,在開放、協作、創新的社群環境中,OpenHarmony生态建設初成型,開發資源和工具也在不斷豐富,形成積極的正向循環。

一個完整的作業系統生态包羅萬象:晶片、模組、開發版企業提供硬體支援;開源作業系統社群版本提供基礎系統能力;ISV(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獨立軟體開發商)、OEM廠商基于社群版本、晶片、開發闆開發功能更豐富強大的行業發行版、軟硬體解決方案或智能終端;應用開發廠商開發配套應用;最終供企業客戶和個人消費者使用,并創造價值。

從開發資源方面看,一些直覺的資料可以佐證OpenHarmony的拓展。

開發資源包括适配晶片、開發版、三方庫、開發文檔、教程,及相容性測評等。OpenHarmony目前已有11款主流晶片支援,年底這個數字将會達到35;開源社群已上線90+JS三方庫,滿足開發者動畫、網絡、工具、圖像等多方面能力基礎需求,到年底将增至300+,覆寫24類典型行業應用領域;開發樣例301個,開發者可以快速上手;OpenHarmony上線了相容性測評平台,為生态夥伴提供測評服務,目前已有44款産品通過測評。

作為一個兩歲的開源項目,OpenHarmony無疑還是一個初生牛犢,但是其成長速度飛速,技術優勢和生态力量功不可沒。

OpenHarmony的兩年:從一棵樹,到一片森林

滋養

誰需要OpenHarmony?為什麼?

萬物互聯、全行業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是既定的大方向。其實消費者端的感覺已經很強烈,從智能手機到音箱、智慧屏、電視、可穿戴裝置互聯。但是,我們還僅僅處于黎明破曉時分,不止在消費電子領域,萬物互聯将賦能各行各業,醫療、金融、能源、工業、交通、教育等等。

這将是個漫長的進化過程。從裝置次元看,各個智能終端系統、各個品牌裝置的系統隔離,存在壁壘;從行業次元看,各行業數字化程度不一,行業know-how鴻溝大,也給資料流轉、系統融合帶來困難。

正因如此,一個統一的作業系統底座必不可少,OpenHarmony身上承載了許多期待。

OpenHarmony這片土壤,正在滋養各行各業。軟體發行版、商業解決方案加速落地,商業應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智能手機方面,華為HarmonyOS 2是一個案例。去年,華為正式釋出面向萬物互聯時代打造的全新智能終端作業系統HarmonyOS 2,截止目前,搭載HarmonyOS的華為裝置數已超2.2億,這中間包括手機、電視、音箱、手表等。

在智能家居方面,家電巨頭美的是OpenHarmony的夥伴之一。去年10月,美的釋出美的物聯網作業系統1.0,這是智能家居行業内首個基于OpenHarmony 2.0開發的分布式物聯網作業系統。該系統可以實作多品牌、多産品之間的互聯互通,為裝置間自主協同、雲端一體化、AI互動賦能等問題提供全新的解決方案。在消費者端,這是一個即插即用,高效率的平台,對開發者而言,開發環境更便捷,應用生态更強大。

OpenHarmony也拓展能力至其他産品領域。2021年11月9日,科通芯城集團旗下服務于晶片産業的技術服務平台科通技術推出首款基于OpenHarmony開發的智能BMS電池管理系統。

智能BMS電池管理系統基于國産晶片、結合OpenHarmony解決方案,主要應用于智能動力電池産品,将廣泛應用在新能源汽車、電動單車及工業電力系統中。智能BMS電池管理系統将使動力電池的性能與安全性均取得大幅提升,同時做到多元通訊傳輸功能和雲端實時資料管理,進一步實作動力電池低功耗和智能化應用。

在快速變革的金融領域,智能物聯網作業系統服務商深開鴻3月釋出了面向金融行業的KaihongOS發行版,以OpenHarmony為技術底座,支援智能POS、雲音箱、掃碼終端等多種金融支付裝置。據了解,該發行版本具備分布式架構、核心級安全、高性能IPC和确定時延四大技術優勢,能夠為多種金融終端的智能化、互聯與協同提供統一的裝置語言,得以實作一套系統全場景适用。

OpenHarmony的兩年:從一棵樹,到一片森林

4月25日OpenHarmony技術日現場

目前,80多款軟硬體産品正在通過OpenHarmony相容性測評,包括超30款開發闆/模組、8個軟體發行版、50+款商用裝置。技術不落地,隻是空談。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和企業進入OpenHarmony的“朋友圈”,不斷拓展和深化其技術力量,在社會協作中,不僅将更多價值帶給消費者,而且助推全行業的數字化變革。

生态是開源系統的護城河。OpenHarmony需要更多的合作夥伴,從上遊硬體支援,到下遊應用,直到突破所謂的“臨界規模”,使用者因為應用的豐富度加入,而開發者又因為使用者的數量級而開發,彼此吸引,繼而形成飛輪效應,AOSP就是一個恰如其分案例。

兩年經曆四次疊代,百餘個軟硬體應用,OpenHarmony的速度已經顯而易見。OpenHarmony的生态之戰已經開啟,對手或許不是其他開源作業系統,而是時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