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破釜沉舟的長安新能源—電動化的未來 是深藍色的

至此,長安旗下又多了一個專攻新能源市場的子品牌。深藍也将和CHN平台聯盟、主攻高端市場的阿維塔,以及轉型電氣化的UNI品牌一起,成為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的開路先鋒。

破釜沉舟的長安新能源—電動化的未來 是深藍色的

放眼國内,像長安這種“頻開小号”的玩法并不鮮見,吉利、上汽、東風、廣汽、北汽等國内汽車巨頭,都依靠這種形象上刻意保持距離的“電動化品牌”,來引領未來的電動化轉型。無論是高端、中端還是入門級,都要在增量潛力遠未觸頂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卯足了力氣。

而走過了幾十年自主造車征程的長安汽車,這一次會成為未來少數活下來的車企之一嗎?

加速優勝劣汰,世界需要新品牌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每當有一個新品牌橫空出世的時候,就總會有媒體同行在開頭問上一句:“這個世界還需要一個新的汽車品牌嗎?”

放在格局穩定的燃油車時代,這樣的疑問還是有意義的,畢竟後來者需要在成熟的市場生态中,找到短期内不被替代的生态位,做出與别人不同的風格,才有機會活下來。

破釜沉舟的長安新能源—電動化的未來 是深藍色的

但在如今這個變革的時代,恐怕沒人會抱着這樣的眼光去看待新品牌如雨後春筍冒出。電動化和智能化所描繪出的未來出行圖景,内涵之豐富,老一輩的傳統車企已經不足以穩坐釣魚台,靠着油車時代積累下的資本過安生日子了。

眼看隔壁宴賓客,眼看自己樓要塌,在這個優勝劣汰按下快進鍵的世界,沒有人會等着老品牌跟上這一切的。

破釜沉舟的長安新能源—電動化的未來 是深藍色的

這個時候再來看看長安汽車,會發現一向低調的新能源業務在阿維塔誕生之後,終于成為了長安汽車下定決心轉型的戰略方向。而除了占據品牌形象和利潤空間制高點的高端品牌,還有體量巨大、潛力不可小觑的10-30萬級主流乘用車市場,需要長安用盡全力去搶占先機。

破釜沉舟的長安新能源—電動化的未來 是深藍色的

目前來看,吉利幾何、上汽飛凡、廣汽埃安代表傳統車企率先駐紮于此,新勢力出身的小鵬、哪吒、威馬等也有一定的市場号召力,原先主攻高端的蔚來和特斯拉,也對這一領域垂涎已久,時刻準備下放技術發揮規模效應。長安若想要在這裡有所作為,單開一個與阿維塔保持差異化,同時用智能化撬動燃油平替市場的新品牌,無疑就顯得恰如其分。

破釜沉舟的長安新能源—電動化的未來 是深藍色的

事實上,長安對于深藍的價值定位也正如前面所說——創新重構、萬物互聯、體驗随心、低碳生活,并将目标使用者瞄準Z世代群體。這一代消費者對前衛設計的接受度更高,對互聯化的要求也遠高于老一輩,并且格外重視使用者體驗以及創新基因。并且面對電動化帶來的續航焦慮,他們也并非予以一味的體諒,而是更希望提供更多樣的選擇,進而能夠立足于生活實際做出精準決策。

對于低調行事二十餘載的長安新能源團隊來說,和這樣的消費者做朋友,将是能夠大展拳腳的絕佳良機。

All in電驅,全能源出擊

要想實作戰略轉型,光靠喊口号表決心是不夠的,“技術立本”才是整座未來大廈的根基。技術強不強,關乎根基穩不穩。而長安為此已經準備了二十多年,如今也到了厚積薄發的時候。

破釜沉舟的長安新能源—電動化的未來 是深藍色的

從技術路線來看,長安深藍的全電數字平台核心就在于“電驅”二字。以基于EPA1平台打造的首發車型C385為例,在産品力上主打四高屬性:純電驅動高效率、後驅/四驅高性能、域控內建高智能、三層防護高安全。

破釜沉舟的長安新能源—電動化的未來 是深藍色的

其中電驅之高效,在長安深藍這裡分為兩部分。其中新一代七合一超集電驅系統采用了八層扁線繞組、轉子雙V拓撲構型、超低阻導線、自适應控制算法、低阻力拓撲結構優化五大核心技術,實作了≥95%的系統最高效率。在結合充電效率、電池充放電效率、能量回收效率等諸多因素之後,長安深藍可以把動力系統電效率做到高于行業主流水準的78%。

破釜沉舟的長安新能源—電動化的未來 是深藍色的

至于高性能,後置後驅單電機的運動基因自然不必多說,很多廠商也以此作為提升産品定位的硬通貨。C385的單電機版本最大功率達到190kW,實測百公裡加速僅需5.9s。如果對性能還有更高要求,大可以選擇支援雙電機四驅拓展的高階版本,配合着H臂多連杆獨立懸架系統,以及低重心的50:50前後黃金軸荷比,能享受到的刺激程度隻增不減。

破釜沉舟的長安新能源—電動化的未來 是深藍色的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深藍十分重視電驅對于駕駛體驗的重要性,但是對于電力的來源并未拘泥于BEV這一條路線。誠然C385純電動版能夠把CLTC工況續航做到700+km的水準,但是面對消費者近乎無止境的續航焦慮,長安深藍依舊拿出了氫電版和增程版兩套相容方案。

前者不僅在續航上旗鼓相當,還具備3分鐘超快補能。後者則具有200km+的純電續航和1200km+的綜合續航,并且能夠将饋電油耗控制在4.5L/100km以内。

這種盡善盡美,力求滴水不漏的行事作風,顯然可以看做長安面對轉型時仍留有幾分審慎在心底。但在這個“變革不徹底,就是徹底不變革”的浮躁環境下,此處的審慎大可以看做對未來的精準把控。

畢竟在電池尚未迎來革命性的技術突破之前,電驅化已經展現出足夠的競争力,隻要符合市場發展的大方向,能源的選擇應該交由消費者自己負責,而不是選擇性放棄一部分使用者。

不破不立,志行千裡

在智能化方面,長安深藍的技術突破同樣值得深挖。EPA1平台采用了最新一代的域控電子電氣架構,分為車控域、座艙域、自駕域三大闆塊,搭載最先進的高通8155晶片平台,支援全域極速OTA無感更新,最高可實作L4級智能駕駛。

破釜沉舟的長安新能源—電動化的未來 是深藍色的

相比燃油車時代愈加繁多的ECU晶片,與複雜度越來越大的CAN/LIN總線組成的分布式架構,域控電子電氣架構的內建度更高,資料處理更加高效精準,更能滿足未來科技發展賦予汽車的更多智能化屬性。

破釜沉舟的長安新能源—電動化的未來 是深藍色的

為了應對資訊化時代的安全隐患,長安深藍的EPA1平台在提供全方位的實體防護之外,還将資料安全視作重中之重。通過五層縱深防禦政策+一套完整覆寫車端、雲端、移動端的隐私保護政策,構築起保護隐私的資訊安全屏障。

破釜沉舟的長安新能源—電動化的未來 是深藍色的

這樣的突破,是長安汽車在市場變局下、消費需求更新中,先于時代的主動出擊。昔日百萬級的燃油車市場基盤,雖然讓長安跻身一線中國品牌,但相較之過于低調的新能源業務也沒能提供強有力的新增長點。一台純電微型車占到新能源銷量的七成,利潤本就微薄不已,若不能及時跳出看似親民走量的甜蜜陷阱,隻會讓自己接下來的新能源之路陷入被動。

破釜沉舟的長安新能源—電動化的未來 是深藍色的

值得欣喜的是,長安一口氣拿出的轉型戰略,不僅有着足夠的技術實力做支撐,同時還将會伴随着多達36款新産品陸續投放市場,将技術紅利以全矩陣出擊的态勢,逐漸滲透到純電、插混、氫電等能源類型,轎車、SUV、皮卡、商用車等車型品類,以及入門級到高端豪華全級别領域的主流消費市場。

破釜沉舟的長安新能源—電動化的未來 是深藍色的

這種萬箭齊發的架勢,背後是長安時刻緊繃的危機意識,也是“2025新能源産銷105萬輛、2030新能源産銷270萬輛”野心所在,更是電動化激烈轉型下的時不我待。面對着過去從未有過的汽車産業大變局,如何在空白的畫布上繪制出屬于自己的深藍圖景,有決心更有實力的長安想必不會讓消費者失望。

更多原創熱點汽車資訊可關注58汽車微信号:wubach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