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五年過去了,iPhone到底創新在哪裡

十五年過去了,iPhone到底創新在哪裡

(1)何為創新,何為工業科技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家都以瓦特蒸汽機為标志。

1698年,英國人托易斯·塞維利發明了蒸汽抽水機,主要用于礦井抽水。

1705年,紐科門及其助手卡利發明了大氣式蒸汽機,用以驅動獨立的提水泵,被稱為紐科門大氣式蒸汽機。這種蒸汽機先在英國,後來在歐洲大陸得到迅速推廣。瓦特一開始是做蒸汽機維修的,他修理的就是紐科門大氣式蒸汽機。

後來瓦特于1765年發明了設有與汽缸壁分開的凝汽器的蒸汽機,并于1769年取得了英國的專利。

1774年瓦特和伯明翰一間鑄造廠老闆馬修·博爾頓合夥,瓦特以專利入股,将自己設計的蒸汽機投入大規模制造。

1782年瓦特的雙向式蒸汽機取得專利,同年他發明了一種标準機關:馬力。

從1698年到1782年,快100年過去了。

是以,為啥大家以瓦特蒸汽機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标志,主要原因有三個:

  • 1取得知識産權專利
  • 2以知識産權專利入股進行财富變現
  • 3創立标準

這也就是為啥美國以五月花号到達美國為美國曆史的開始,而不以之前的殖民到達美國為美國曆史起點。

(2)智能手機簡史

iPhone手機于2007年釋出,被業界人稱為:智能手機時代的開啟、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開啟。

Symbian智能手機作業系統是釋出于1999年。2001年,諾基亞釋出了第一款基于Symbian OS的智能手機。

2003年,摩托羅拉釋出了第一款基于Linux OS 核心的智能手機。大家想想,2008年,Google釋出了基于Linux OS核心的安卓智能手機作業系統。

2006年,黑莓公司釋出了第一款基于BlackBerry OS智能手機作業系統的手機,強大的電子郵件收發服務迅速讓黑莓手機在商務人士群體中風靡。

2006年,HTC多普達公司釋出了第一款基于Windows Mobile 5.0的智能手機。微軟後來發展了三條産品線,分别是應用于嵌入裝置的WinCE、應用于PDA掌上電腦的Windows Mobile、以及應用于智能手機的windows Phone。

2007年,iPhone釋出。2008年,iPhone 3G釋出,支援3G資料傳輸,支援應用商店。

(3)我的智能手機經曆體驗

我是2004年買的第一款智能手機,是摩托羅拉的E680:Linux核心作業系統

大螢幕。可手觸點選操作、虛拟鍵盤、手寫文字識别,可在網上尋找App,并通過USB資料線傳輸到手機上,然後點選軟體檔案就會自動安裝。

中國是1987年開通移動通信的,一開始隻支援模拟電話,即咱們所說的大哥大。後來才支援數字電話,即咱們所說的二哥大。

1999年,工信部開始允許國産手機入網。中國國産手機從1999年開始大爆發。

我1999年來北京工作,當時中國移動不能讓外地身份證辦理北京的移動手機電話号碼,是以我隻能辦理了一個聯通的手機号碼。

中國的2.5G是2004年釋出的,當時可以收發彩信。咱們現在看到的GPRS信号,就是2.5G。我過去在客戶處工作較多,客戶處對于電腦接入他們内部網極為嚴格,是以我過去就多用E680手機和公司同僚進行郵件和消息通信。

不知道2004年算不算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開啟。

當然,中國2008年為了迎接科技奧運開始釋出3G牌照。而且2008年正好趕上iPhone支援3G、安卓作業系統釋出,是以大家都認為2008年才是智能手機時代的開啟、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開啟。

其實,智能手機時代可以從2001年諾基亞釋出Symbian手機開始。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可以從2004年2.5G GPRS上網開始。

(4)iPhone到底創新在哪裡

大多數群衆認為:iPhone手機釋出才是智能手機時代的開啟。

2001年,喬布斯推出MP3播放機iPod。2003年推出配套的iTunes Store,這就是iPhone應用商店的靈感來源。

2007年,喬布斯又推出了iPod itouch,我們一般稱作iTouch,因為它其實不是咱們說的MP3 iPod,而是本質是不帶電話功能的iPhone,它已經有了應用商店,它本質就是PDA掌上電腦。其實iTouch加個電話功能就是iPhone啊。是以你看喬布斯玩的這個套路:iPod-iTouch-iPhone,iTunes Store-App Store。

「iPhone到底創新在哪裡,群衆們有一些典型的感性回答:

iPhone手機硬體多漂亮啊

iPhone作業系統多易用啊

iPhone尋找、下載下傳、購買、安裝應用多友善啊

iPhone高性能、高穩定、高安全」

我想了想,iPhone手機漂亮、易用,這有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想了想,iPhone尋找、下載下傳、購買、安裝應用,确實比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智能手機要友善,這确實得益于蘋果公司的應用商店。

我想了想,iPhone高性能、高穩定、高安全,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吧:

第一原因得益于iPhone的軟硬一體化設計。

第二個原因得益于iPhone嚴格的應用商店管理營運和iOS權限管理,試想微軟Windows沒有嚴格的應用商店管理,是以一堆流氓軟體插件偷偷下載下傳偷偷運作互相擠兌。

第三個原因得益于iPhone并不保證相容性,你看Windows為了保證應用的向下相容性以及支援更多的硬體,多了那麼多屎山糞山代碼。iPhone軟硬體一體不用支撐廣泛的硬體,iPhone老搞斷層相容性,如果你不購買新手機就不能安裝新作業系統不能用最新版本的App。我每次換代iPhone都是因為硬體不支援新作業系統新版本App了。

有專家說,iPhone的App開發,可比Symbian和摩托羅拉Linux智能OS強多了。我想了想,iPhone App開發用的是蘋果公司的Object-C,諾基亞Symbian和摩托羅拉Linux智能OS開發App用的是C++。Object-C和C++應該在開發App上半斤八兩吧。那專家說iPhone的App開發強太多的,難道指的是Xcode開發IDE好?

還有一些專家說,iPhone手機是把手機當作掌上電腦來做的,以電腦功能為主,以手機通話為輔。而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做智能手機,是以手機通話為主,以電腦功能為輔。我咋覺得這話也适合于中國的SaaS廠商和中國轉型SaaS的軟體廠商呢?這讓我想起喬布斯1997年一回到蘋果公司,就把蘋果公司的掌上電腦項目牛頓給喊停了。不過1997年同時,Palm公司釋出了Palm PDA掌上電腦,風靡一時。但是喬布斯在2007年又推出了iTouch。這孰對孰錯呢?

還有的專家說到了iPhone的硬體創新:

傳感器

高清大螢幕。多點觸摸技術

傳感器這事吧,早就很成熟。不過也确實是iPhone首次把這麼多傳感器都放進手機裡。算是組合創新吧。

高清大螢幕,這隻能算工程改進。不過多點觸摸技術算是創新,屬于互動技術的創新。就如同喬布斯在1979年去施樂實驗室第一次看到圖形互動界面一樣,1983年喬布斯推出了Lisa電腦實作了圖形互動界面。蘋果公司在互動方面确實一直保持很高的警覺性和積累。我在2006年買iPod的時候,也感覺iPod的圓盤控制這種互動設計實在太棒了。

是以,蘋果公司把多點觸摸互動技術、iPod圓盤控制互動設計全都申請了專利。

(5)尾聲

我昨天寫了一個朋友圈消息:我說最近這20多年來,科學停滞,工程日益成熟且精細,導緻了成本最低、應用可規模化。這正好是中國人的優勢。

  • 1想想iPhone:
  • 2晶片高性能、低功耗、低散熱
  • 3傳感器
  • 4高清大屏
  • 5多點觸摸互動技術
  • 6iOS和硬體一體化設計
  • 7應用商店

莫不都是組合式改進式工程級創新。

再想想特斯拉汽車,不也是麼?

十五年過去了,iPhone到底創新在哪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