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一觀展指南|到中圖重溫金庸經典,到藝博院看曆代花鳥精品

嶺南文化,灣區精彩。

——廣州——

五一觀展指南|到中圖重溫金庸經典,到藝博院看曆代花鳥精品

“藝海藏珍——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曆代繪畫精品展·花鳥篇”

時間:4月30日

地點:廣州藝術博物院

曆代畫家在花鳥畫中創作了一個個生機勃勃、千姿百态的理想世界,反映了中國人寄托于大自然的情懷與趣味。“藝海藏珍——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曆代繪畫精品展·花鳥篇”秉承“梳理藏品、挖掘藏品,為新館開展做籌備工作”的理念,挖掘展出館藏曆代花鳥畫中不為觀衆熟悉的佳作。此次展覽展出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曆代花鳥畫精品47件套(實物一百二十八件)。展覽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鳥蟲魚獸,第二部分為草木花卉,以展廳一二樓為分界,一動一靜,以此給觀衆們帶來不同的花鳥畫觀賞體驗。

五一觀展指南|到中圖重溫金庸經典,到藝博院看曆代花鳥精品

圖書館遇見普拉多——國王、畫家與他們的畫

時間:4月4日-5月15日

地點:廣州圖書館

29幅普拉多博物館精選的高清複刻繪畫作品将現身廣圖負一層大展廳,重制文藝複興時期至19世紀末西方繪畫藝術的璀璨。展出作品的創作時間橫跨15-19世紀,其中包括了普拉多博物館最負盛名的藏品、世界三大名畫之一《宮娥》,以及來自丢勒、提香、倫勃朗等歐洲文藝複興時期以來重要畫家的作品。展覽打破傳統的時間順序,讓畫作以新的空間邏輯與叙事方式與大家見面。觀衆可以代入國王或畫家的身份角色,從畫作中感受他們的“品味與個性”,比較“威嚴與世俗”的階層形象,窺見“曆史與藝術”的全景。經過館員團隊的努力,在策展顧問翟月的“助攻”之下,這一想法得以實作。面對29幅畫作,你可以在“觀看”的基礎之上,用圖書館的方式“打開”展覽,“閱讀 ”普拉多。

五一觀展指南|到中圖重溫金庸經典,到藝博院看曆代花鳥精品

殷勤·不負東風——陳永锵藝術展

時間:4月13日-5月13日

地點:廣東美術館第1/2/3/4号

陳永锵,廣東南海西樵人,現為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中國畫學會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創作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嶺南畫派紀念館名譽館長、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1973年以來,陳永锵的作品曆次入選全國美展,七十多次在國内外舉辦個人畫展。代表作品入編《中國當代美術全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嶺南美術出版社等出版畫冊二十九本,文集四本,詩集二本,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浙江美術館、上海美術館、黑龍江美術館、陝西曆史博物館、廣東美術館、廣州藝術博物院、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及國務院辦公廳、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廣州白雲機場、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等收藏。

本次展覽将為觀衆呈現陳永锵先生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的主要代表作品,并從其藝術早期,知命之年,花甲之年,以及年逾古稀的各個階段展開梳理,讓大家從作品中品讀這位對生活充滿細膩而真摯的熱愛的藝術家。

五一觀展指南|到中圖重溫金庸經典,到藝博院看曆代花鳥精品

《沙發上的影子》張平 300cm×120cm 布面丙烯 2020年

藥方——張平、黃大有、阿籽奶奶三人展及弘十四

展期:4月26日 - 5月22日

地點:廣東美術館5、6、8、9号展廳

“藥方”是可以治病救人的方子,也有衍生義: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不僅需要醫治肉身的藥方,也需要解救心靈的藥方,而藝術常常被視作這樣一劑良方。是以,此處的“藥方”,也是借助個人愛好來獲得快樂并自我救贖的方法。在生活節奏快、競争壓力大、心理疾病高發的現代社會中,本次“藥方——張平、黃大有、阿籽奶奶三人展及弘十四”希望通過一家門中的三個個案來探讨藝術創作的樂趣及其治愈心靈的“藥效”。

張平、黃大有、阿籽奶奶的作品代表了三種藝術創作方向:學術性的、遊戲性的,乃至純素人的。在三人不同的創作狀态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出藝術之是以為藝術的共性:通過對生命體驗真誠的、靈性的、感受性的表達,實作了生命的充實、自由和升華,因而讓人樂在其中。也許,這才是自古以來藝術共通的最核心、最可貴、最迷人之處,關乎生命,關乎性靈,關于快樂,一劑舒心暢神的“藥方”。

五一觀展指南|到中圖重溫金庸經典,到藝博院看曆代花鳥精品

意無盡——2020-2021中國國家畫院許欽松山水工作室教學成果作品展

展期:4月27日-5月15日

地點:廣東省文化館一樓展廳

“我在文化館辦展覽”系列活動是廣東省文化館自2020年起推出的一項品牌活動。活動通過無償提供展覽廳和相關設施,扶持個人或群體舉辦作品展覽,讓廣大人民群衆成為文化藝術活動的主角和創作者。

本次展覽由方旭東、許多思、萬測宇共同策展,将展現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許欽松近年來在中國山水畫領域的教學成果,展出許欽松及其學生共46位藝術家的山水畫作品60餘幅。

展出作品主要有兩類:一是師生寫生作品,二是師生借助寫生完成的作品。将兩類作品并置展出是一種很新穎的方式,一方面可使觀賞者領略寫生與創作的關系,另一方面也可使觀賞者對當下國家畫院許欽松山水工作室獨特教學方式獲得直覺的認識。

五一觀展指南|到中圖重溫金庸經典,到藝博院看曆代花鳥精品

凡物有光——許偉波作品展

展期:4月27日-6月10日 10:00-18:00,逢周一閉館

地點:尚榕美術廣州市天河區程介西大田基南10号(員村二橫路與臨江大道交叉口東南200米)

“凡物”既可指萬物,又包含平凡之物的意思。它對應了許偉波對于萬事萬物的态度,從自然界的動物到平常生活的“靜物”,物生物滅,雲卷雲舒,他都投入了充滿溫情的觀照,呈現出“物”的隽永光澤,而這光澤還有形塑藝術創造物的缤紛質材的璀璨。好的藝術本就帶有照亮尋常之物的魔力,許偉波的淵源有自、卻又取向多元的探索,或許就是在努力讓物泛起精神的輝光和情感的漣漪,點亮自己,也點亮觀者的心。

五一觀展指南|到中圖重溫金庸經典,到藝博院看曆代花鳥精品

俠骨文心共書香——金庸武俠經典作品專題展

時間:3月31日—7月10日

位址: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文明路總館一樓展覽廳

竹杖芒鞋,和風細雨;孤舟揚帆,朗日晴空。四時最好是三月,正宜俠者啟程,攜風伴雨。三月,也是金庸先生誕生的月份。自《書劍恩仇錄》啟程,到《鹿鼎記》結束,金庸先生用人生中的十七年,創作了十五部作品。這些作品,為讀者描繪出了一個包羅萬象的武俠江湖,讓人手不釋卷之餘,也能從中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為了銘記經典,弘揚“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武俠精神,在金庸先生誕辰98周年之際,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舉辦金庸武俠經典作品專題展,将展出金庸珍藏版圖書、字畫、印章以及其他周邊文創等展品,給“金迷”們帶來一次别開生面的江湖之旅。

五一觀展指南|到中圖重溫金庸經典,到藝博院看曆代花鳥精品

“小瓦當,大世界”——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瓦當專題展

時間:3月31日-10月12日

地點:南越王博物院王宮展區

瓦當,俗稱瓦頭、筒瓦頭,是古代建築檐頭筒瓦前端的遮擋,也是中國建築體系特有的構件,起着保護檐椽不受風雨侵襲和美化建築外觀的功能,被譽為中國古代“屋檐上的藝術”。本展覽為南越國宮署遺址考古資料整理與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精選出一百餘件在遺址出土、從秦漢至明清時期的瓦當。展品涵蓋了雲紋瓦當、文字瓦當、獸面紋瓦當、蓮花紋瓦當等種類。展覽通過“椽檐之美” “萬裡同風” “巍巍王居” “蓮花滿開” “安居樂業”五個單元,帶領觀衆走進古代廣州的瓦當世界,領略各個曆史時期嶺南屋檐的風貌。

——深圳——

五一觀展指南|到中圖重溫金庸經典,到藝博院看曆代花鳥精品

塵外千年——定州靜志寺、淨衆院塔基地宮出土文物展

時間:4月7日-6月5日

地點:深圳南山博物館

1969年定州,5月,發現了瘗封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的靜志寺塔基地宮;同年12月,又發現了北宋至道元年(995年)的淨衆院塔基地宮。這兩座地宮總計完整出土800餘件文物珍寶,其中包括佛骨舍利、宋代壁畫和極品定瓷,是研究大陸佛教史和宋代考古的重大發現。從北宋初年被封藏,到20世紀60年代被重新發現,兩個古老的塔基地宮已在俗世之外度過了千年的光陰。它們見證過浮圖林立、香火鼎盛的時代,也在戰亂與數次廢佛活動中曆盡風雨;精巧富麗的佛物,也承載着衆生安樂、一切有情的樸素願望。如今靜志寺、淨衆院塔已無存,而文物仍在靜靜訴說着曆史的故事。本次“塵外千年——定州靜志寺、淨衆院塔基地宮出土文物展”分為“舍利莊嚴”“佛教造像”“香具法器”“供養品”四個單元,讓觀衆一覽定州現存佛教遺存的風貌。

五一觀展指南|到中圖重溫金庸經典,到藝博院看曆代花鳥精品

“美麗新世界”——李舜個展

展期:4月9日-5月29日 周二-周日 10:00-19:00

地點:飛地藝術空間 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創意園北區B4棟1樓東

這次創作的緣起可以追溯到2019年,李舜要在洛杉矶辦個展,那是他從未去過的城市,是以他預先用Google地圖的街景模式去了解它,用類似古人卧遊的方式逛了一遍洛杉矶,有種“足不出戶、遍觀千裡”的感覺。在近期,李舜通過對全球史的再關注下,以一個全球主義者而非強調區域之分的視角回看當年的大師們比如梵高、布魯蓋爾、丢勒的經典作品的時候,發現他們當時的創作必須放在他們所在的曆史語境中重新審視才是有意義的。

五一觀展指南|到中圖重溫金庸經典,到藝博院看曆代花鳥精品

叒境——郭顯君個人作品展

展期:4月15日-5月8日 10:00-18:00,逢周一閉館

地點:祥山藝術館 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西環路88号

許慎《說文》:日初出東方暘谷,所登榑桑叒木也。

叒木,是東方自然之神木,太陽初生之地;叒境,是蘊藏東方精神性的内在境域,也是郭顯君重要的精神主脈。

唐代畫家張璪提出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創作理論,他強調藝術之美在于師法自然的基礎,是藝術家對現實世界實作的内心感悟和思辨轉化,而郭顯君的藝術,其作品和語言的形成同樣是由内向外的自然衍生、氣質彌散,可以稱之為“心源外化”的過程,是以本次展覽以“叒境”為題,喻示郭顯君藝術的獨特性。

五一觀展指南|到中圖重溫金庸經典,到藝博院看曆代花鳥精品

從前慢

時間:4月16日-5月29日

地點:深圳市南山區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

萬一空間即将呈獻展覽“從前慢”,精選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的名人手劄,有如梁啟超,徐悲鴻,陳寅恪,張大千,趙無極,王世襄,啟功,吳昌碩,陸小曼,蔣碧薇與張道藩等三十餘位曆史文藝界重要人物的私人往來書信,并從愛情友情、文人交遊等種種角度進行梳理,使得我們能通過私人對話感受時人的性情襟度、缱绻情意、時代風流,管窺人們的共同情感,見微知著卻曆久彌新。

五一觀展指南|到中圖重溫金庸經典,到藝博院看曆代花鳥精品

墨花輕飛——8090一代水墨畫家聯展

展期:4月29日-5月25日

周日-周四10:00-22:00,周五-六10:00-22:30

地點:中國華潤大廈藝術中心

深圳市南山區科苑南路2888号深圳灣萬象城B1

花心起墨暈,春色散毫端,對屬于千禧世代的8090後水墨藝術家來說,二十一世紀的新生代水墨,已經跳出了傳統與當代的簡單二分法,進而走向了形式更加混沌多元共生的時代。純觀念的解構水墨的宏大叙事已經退潮,具有個體語言性的水墨新生命,以其清新的姿态,嶄露頭角,如墨葆欲放。

五一觀展指南|到中圖重溫金庸經典,到藝博院看曆代花鳥精品

時空的遊弋——李建華個展

展期:4月29日-5月29日 9:30-17:30,逢周一閉館

地點:滿京華美術館

深圳市大鵬新區葵鵬公路106号藝象iD TOWN

本次展覽呈現李建華的多個主題系列作品,包括早期的“緻敬經典系列”、初獲創作生涯聲譽的“小黃孩系列”、奠定個人成熟風格圖式的“書香門第系列”、浮現内心夢境和恢弘場景的“動物景觀系列”“花海系列”、回歸精神世界本源的“中國山水系列”。

李建華創作“小黃孩”系列前後持續了有六七年的時間,大概從2005年開始,2009年開始就有了一些比較明确的“小黃孩”的形象符号。“花海”系列是李建華的新作之一,尺幅更加恢弘巨大,以一種特别而浪漫的人造景觀去達到某種理想世界的視覺畫面。李建華的“中國山水”系列創作始于2020年,策展人覺得這一系列是藝術家最近幾年内心世界的平衡和調和,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向了自然、純粹的山水景觀本身的反映。

——東莞——

五一觀展指南|到中圖重溫金庸經典,到藝博院看曆代花鳥精品

踏卷尋芳——解構《膚公雅奏圖詩畫卷》展

展期:4月20日起 8:30-17:30,逢周一閉館

地點:袁崇煥紀念園綜合展廳東莞市石碣鎮崇煥東路38号

“踏卷尋芳——解構《膚公雅奏圖詩畫卷》展”是袁崇煥紀念園策展團隊圍繞一幅著名明代畫卷《膚公雅奏圖詩畫卷》而設計制作的原創展覽。展覽展出文物百餘件,包括明代兵器、玉器、陶瓷器、書畫等,其中許多館藏文物是首次展出,此外,展覽還得到廣東省博物館的大力支援,借出各類珍貴文物十七件。

《膚公雅奏圖詩畫卷》是明末崇祯年間,嶺南名士們送别二次啟複的袁崇煥,于廣州光孝寺雅集,由趙焞夫作畫,陳子壯、邝露等十九位粵中名士題詩而成的詩書畫合卷。它被譽為“粵中書畫劇迹”,具有珍貴的文獻史料價值,可以說是明末嶺南雅集詩書畫合卷中最著名的一幅。本次展覽是《膚公雅奏圖詩畫卷》首次來到袁崇煥的故鄉東莞展出。展覽從畫卷背景、詩畫解析、人物關系、後世流傳四個方面對畫卷進行了全面解構,力求向觀衆全面展示該畫卷的全貌。

南都記者 周佩文 實習生 周正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