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銷量持續攀升背後,安全隐憂頻現,小鵬汽車将駛向何方?

繼“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失靈”一事登上熱搜後,近日,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接到深圳市民黃先生投訴,其購買的一輛小鵬P7在購買後的第二天就出現了方向盤偏轉等問題。

此外,在一個名為“小鵬電池質保維權”的QQ群内,有超過200名消費者投訴小鵬汽車更改電池保修政策、出現電池鎖電、刹車失靈等問題。與蔚來、理想汽車并肩跻身國内三大“造車新勢力”的小鵬汽車,憑借智能化、高成本效益等特點受到追捧,銷量持續攀升,随之而來的,還有不時出現的車輛駕駛、電池等方面的安全隐憂。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馮雲雲 杜姿霖 實習生 顔子恒

小鵬汽車CEO何小鵬(資料圖)

提車次日方向盤就出現偏移?

“開車的時候發現車子總往左邊跑,去測試後發現是方向盤向左偏轉了15°。”家住廣東省深圳市的黃先生于2021年9月8日在深圳市龍崗區小鵬傳遞中心購買了一台小鵬P7,令黃先生沒有想到的是,新車在第二天就出現了方向盤偏轉的問題。

黃先生告訴記者,從出現問題到完全擺正方向盤,他斷斷續續調整了小半年,“提車第二天就出現這樣的問題,我甚至懷疑他們的車輛是否通過了出廠前的品質檢測。”

方向盤問題解決後,黃先生的車輛卻又出現右側前臂異響和空調異味的情況,經過檢測,導緻車輛出現右側前臂異響的原因為螺絲松動。黃先生對此表示:“螺絲松動對車輛來說不是小問題,直接對我駕駛車輛造成了安全隐患。”而針對空調出現異味,小鵬汽車則向黃先生提出了更換空調蒸發箱的解決方案。“更換空調蒸發箱需要拆車,我剛買的新車就要拆車維修,我沒有辦法接受。”黃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目前的訴求是要求小鵬汽車退車。

天眼查資訊顯示,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為小鵬汽車主體公司,控股方為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帶着黃先生面臨的問題及訴求,記者緻電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小鵬汽車”),其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吳女士回應本報記者稱,“對黃先生用車的不良體驗表示歉意。”針對黃先生提出的退車訴求,小鵬汽車方面表示将按照國家三包法規和随車保修/保養手冊條款來處理。記者了解到,截至本報發稿,黃先生與小鵬汽車仍未就退車一事達成一緻。

三年虧損超百億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近年來,國内新能源汽車消費蓬勃發展,越來越多消費者像黃先生一樣,因為看中成本低、不限行等特性,選擇購買新能源電動汽車。

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352.1萬輛,今年前兩個月,大陸新能源汽車産量已達82萬輛,同比增長1.6倍。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則預測,2022年國内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有望突破600萬輛,市場滲透率在22%左右。

與一衆傳統汽車品牌相比,小鵬汽車、蔚來、理想汽車等車企被稱為“造車新勢力”,近年來銷量一直穩居前排,其中小鵬汽車于2021年7月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

小鵬汽車日前公布的2021年财報資料顯示,去年小鵬汽車總收入達209.88億元,較2020年的58.44億元上升259.1%。其中汽車銷售收入為200.42億元,較2020年的55.47億元上升 261.3%,增長主要由于汽車傳遞量在2021年增加所緻。

财報顯示,2021年,小鵬汽車車輛總傳遞98155輛,較2020年的27041輛上升263%。蔚來全年傳遞量為91429輛;理想汽車2021年傳遞量為90491輛,小鵬汽車新車傳遞量以微弱優勢居首。

值得關注的是,在過去一年取得良好成績的同時,小鵬汽車的虧損也在持續擴大。财報資料顯示,2021年小鵬汽車全年淨虧損為48.63億元,同比增長了78%,記者注意到,從2019年開始,這一虧損已經持續了3年,虧損總額近百億。按照财報資料中的虧損數額與傳遞總量來計算,平均傳遞一輛小鵬汽車要虧損近5萬元,蔚來和理想汽車的資料則分别為4.4萬元和0.35萬元。

業内人士表示,小鵬汽車虧損擴大主要是因為同期研發和銷售服務費用大幅提升,從财報來看,小鵬汽車2021年全年研發投入41.1億元,營銷和行政管理支出達到53億元,同比增長81.7%。也有業内人士表示,供應鍊管理能力的短闆是導緻小鵬汽車虧損擴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市場需求持續旺盛

最新資料中,傳遞量提升這一态勢仍在延續。小鵬汽車2022年3月份及第一季度智能車傳遞資料顯示,小鵬汽車在2022年一季度共傳遞34561輛智能汽車,同比增長159%,其中三月份實作了15414輛車輛傳遞,同比增長了202%。

值得關注的是,汽車傳遞量翻倍的同時,仍有不少消費者對交納定金後無法按時提車表示了不滿。記者注意到,在黑貓投訴平台中就有消費者表示,今年1月份訂的車,5月仍未實作配車及傳遞,該類投訴也并非個列。

針對該現象,吳女士回複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國内疫情,行業面臨着供應鍊的極度緊張,給生産帶來了極大的不确定性。”對于何時能傳遞車輛,該負責人稱公司正在積極采取措施解決供應問題,并且與各級供應鍊保持密切資訊溝通,以增強對超期風險的預判,在能力範圍内,保障車型的生産和傳遞。

今年3月份,小鵬汽車再次調整車輛售價,加價10100元到20000元不等,原因為受上遊原材料價格上漲導緻,漲價後的小鵬汽車平均售價處于20萬元左右。根據最新補貼政策,2022年新能源汽車将會在去年補貼基礎上滑坡30%,截至今年12月底,補貼政策将正式終止,這也意味着購買新能源汽車将付出更大成本。

盡管新能源汽車價格走勢持續向上,但從小鵬汽車的實體銷售情況來看,市場格局仍在日益增長。财報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小鵬汽車共開設了357間營運中門店,覆寫129個城市,建立超級充電站772座,覆寫208個城市。此外,小鵬汽車還在廣東肇慶、廣州和武漢建立了三座工廠,其中廣州工廠和武漢工廠仍在建設之中,産能目前主要集中于廣東肇慶工廠。

智能化背後暗藏隐憂

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的一大賣點,是智能化和科技感。小鵬首款車型上市開始,就憑借語音助手、輔助駕駛等表現,成為智能汽車的擁趸。

在企業規模取得良好發展的同時,小鵬汽車也在進一步推動企業科技化程序。何小鵬曾公開表示,小鵬汽車将在2026年完成向無人駕駛的過渡。而目前,市面上的小鵬汽車大多仍處于L2—協助駕駛級别。

追求智能化、科技感的背後,快速發展的小鵬汽車也面臨安全隐憂。記者了解到,黃先生反映的小鵬P7的相關安全問題,并非首次出現在公衆視野中。4月11日,一小鵬P7車主在駕駛中與前方橫停的側翻車輛發生碰撞的事件登上熱搜。盡管小鵬汽車對此回應稱,事故原因為駕駛員未保持對車輛前方環境的觀察并及時接管車輛所緻,不過事故發生後,智能汽車對靜止物體的識别能力也再一次引發關注。

不少車主提出這樣的疑問:若智能汽車對靜止物體的識别擁有較大失敗機率,那是否會對駕駛員生命财産安全造成威脅,對于靜止物體的識别問題,未來小鵬汽車是否會徹底解決?帶着消費者的疑問,記者采訪了小鵬汽車相關部門。截至發稿,小鵬汽車未針對上述問題進行具體解答。

除去靜物識别問題,在此前的媒體報道及相關投訴中,小鵬汽車存在的電池鎖電、汽車自燃、刹車失靈等問題也多次出現在大衆視野。以電池起火為例,小鵬汽車在财報中将這一問題列為風險因素。“在罕見情形下,锂電池以冒煙冒火的方式急速釋放其所藏能量,并可點燃周圍物料及其他锂電池。我們的電池具備強勁的安全功能及強大的熱管理能力,但與此同時無法保證電池總會安全運作。”

采訪中,有業内人士表示,智能汽車安全駕駛的基礎與核心,并非大衆傳統印象中的硬體系統,而應當是軟體,“在研發過程中,軟體安全實際上來自于廣泛的場景大資料積累和算法的更快速疊代。”

未來,當軟體上的強大與硬體上的保證相統一後,能否有新的“火花”産生,進而實作真正的安全駕駛,仍需持續觀望。

也有專家建議,建立智能汽車監管體系,此舉為業态創新營造寬松環境的同時,也可兼顧法律監管和防控風險,更好地保障消費者的人身财産安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