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陽光之下》書評丨新時代紀檢幹部形象的精彩描畫

反腐倡廉多年以來都是廣大群衆關心的熱點話題,團結出版社出版的《陽光之下》作為一部反腐主題的小說作品,一經出版即受到了許多讀者的廣泛關注,也收到了衆多讀者的好評。

陽光之下

肖仁福

這部小說不僅直擊社會熱點話題,而且完整展現了紀檢幹部群體的工作内容和責任擔當,也豐滿描畫了被留置人員的初心和理想在紙醉金迷和權欲熏心中逐漸轉變和消逝的真實過程。

讓我們一起閱讀一篇《陽光之下》的書評,感受這本小說對于新時代紀檢幹部形象的精彩描畫。

新時代紀檢幹部形象的精彩描畫

——讀肖仁福長篇小說《陽光之下》

文 張建安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之文學,新時代呼喚反映新時代的優秀作品。如何表現好這波瀾壯闊而又錯綜複雜的社會大變革,如何把這精彩的生活圖景進行藝術性呈現,是當下作家們苦苦思索的問題。

近幾年,肖仁福與紀檢人零距離接觸,還深入留置點見證反腐真實過程。作家查閱了大量内部檔案,頻繁接觸留置對象,精心創作出50餘萬字的反腐力作《陽光之下》。

小說以彥州市紀委監委一線審查調查人員為主角,通過對他們與腐敗官員較量過程的逼真描寫,展現紀檢監察人的忠誠與擔當、英勇與智慧,對紀檢監察人複雜豐富的内心和情感世界的描寫,再現了立體鮮活的紀檢監察工作場景和反腐敗鬥争的驚心動魄,讓人耳目一新。

閱讀作品,我們發現紀檢監察機關既要查辦貪腐,還要擔負起廉政宣傳教育、純風化俗等多重職責,小說在突出故事主線的同時,也融進了紀檢監察人的日常生活和常态人生,多方位展示紀檢監察人的群像,使人物更真實豐滿。

而對于落馬官員,作者也沒把他們寫成天生的壞人。他們也曾有理想有抱負有作為,隻是随着地位的提升,手中權力的加大,忘記了初心使命,走向黨和人民的反面,直至進入留置室,在組織教育和幫助下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小說《陽光之下》生動準确地塑造了一群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在書中,作家深挖人物心理,細緻刻畫人際關系,展現出人性的堅韌與豐厚。作家因為有深厚的現實生活基礎作鋪墊,在構思《陽光之下》時,緊緊圍繞黨的宗旨意識,設計人物、展開情節,力求寫出豐富而可信的正面人物。

如主人公俞波濤,在工作和晉級受挫的時候,也曾灰心喪氣,準備放棄原來的事業追求,後在親情和黨組織的感召下,幡然醒悟,回返正軌。他與大學初戀同學餘慧娴相遇,也怦然動心,但他能抗拒誘惑,沒有背叛妻子,越雷池一步。在與留置審查對象鬥智鬥勇過程中,也曾有疑惑和猶豫,但最終還是堅持原則,沒有退縮。

又如,黎秉鈞身為省委常委、紀委書記,清廉孝母,對黨忠誠,他有定力、有正氣、有韌性,是一位好學習、善思考,信念堅定、處事果決的進階上司幹部。他對局勢的判斷和把控非常到位,牢牢抓住了辦案的主動權。

在查找周俊才和曹寄青的案件遇到困難和阻撓的情況下,曾守賢建議先把情況向中央紀檢委彙報,對周曹采取置留措施,以防止他們狗急跳牆,也使省委書記鄭乃宣不便阻擾。但他覺得,還是要先把周曹涉案線索進一步理清摸實再置留為好,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正确的。彥州市紀委書記曾守賢也是一位忠誠堅定、清正廉潔的優秀上司幹部。

其他如奚連江等正面人物,也盡量避免了簡單化處理,紀檢監察人群像因而顯得立體而豐富多彩。

小說中的反面人物塑造也很成功。

如主要人物曹寄青,作為彥州市的常務副市長,他敢闖敢幹,貢獻越來越大,政治地位越來越高,可他竟然随着權力的增大而漸漸膨脹起來,一邊撈好處,一邊尋求靠山,以期爬到更高位置。如此一來,簡直不能自持,最終犯下大錯。

另一個人物周俊才是個實幹型官員,因政績觀出現偏差,一味強求地方經濟效益,忽視人民群衆訴求,被唯利是圖的開發商及其背後勢力所左右,惹下“蛤蟆燈”群體事件,差一點釀成大禍給黨和政府形象帶來巨大的傷害。

此外,還有衆多女性人物,包括女幹部、女醫生、女商人以及處于社會底層渴望尋找上升通道的各色女性,也寫出了她們的複雜和多樣。

小說的叙述文本是傳統的,叙述速度和節奏掌握得很好,或鋪陳,或點染,或白描,于通俗中見詩意見哲理,于平實中見大智見大巧。加之其語言文字通俗、幽默風趣,可讀性強。

肖仁福的叙述模式和風格符合絕大多數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和審美心理,是以獲得較為廣泛的閱讀群體。

《陽光之下》描叙的故事既有對現實生活的反思,又飽含熱切的理想主義精神,文學性十足、抒情性飽滿,流露出濃郁的詩性情懷。作品小處入手,大處着眼,具有鮮明透亮的現實品格和從容溫情的浪漫情懷。

來源:文藝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