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娃被人“霸淩”還忍氣吞聲,媽媽僅用一招,學校再也無人欺負女兒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總會有沖突,孩子也一樣,大人尚且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制止被欺負,可孩子就不一樣。一旦容易被人欺負,那走到哪裡都會被欺負,想想自己疼在手心的寶貝,被人欺負有多令爸媽心痛。

娃被人“霸淩”還忍氣吞聲,媽媽僅用一招,學校再也無人欺負女兒

靜靜人如其名,是一個很安靜的5歲女孩。媽媽逢人就誇,女兒懂事聽話,養育起來不操心。隻是這看似優點的地方,卻成了靜靜難以啟齒的恥辱。

靜靜的同桌是個男孩子,正是班級裡有名的小淘氣包。小淘氣包看靜靜很内向,就幾次故意挑釁靜靜。

男孩總是随意找借口,一會嘲笑靜靜是“啞巴”,問話也不回答。一會又怼靜靜是“盲人”,根本看不見他這個大活人,正在跟他說話。面對小男孩的無理取鬧,靜靜次次都忍讓妥協。次數多了,小男孩開始變本加厲。

娃被人“霸淩”還忍氣吞聲,媽媽僅用一招,學校再也無人欺負女兒

淘氣包男孩有一回上課時,覺得很無趣,就在下面搞小動作,故意拿彩色筆往靜靜身上亂畫。沒想到,靜靜氣哭了,都沒有告訴老師。就這樣,小男孩更大膽了,逐漸對靜靜動手動腳。有時候推搡靜靜,有時候言語挖苦靜靜,更多的時候是聯合班裡其他的男生,一起說靜靜的壞話,讓其他同學排擠靜靜。

這樣的日子持續久了,靜靜也吃不消了。靜靜感覺很壓抑,越來越不愛說話了,有時候還會偷偷抹眼淚。媽媽發現了靜靜的異常,仔細詢問靜靜後,得知了事實,這可把媽媽氣壞了。

娃被人“霸淩”還忍氣吞聲,媽媽僅用一招,學校再也無人欺負女兒

媽媽決定用一招反擊回去,讓欺負女兒的人再也不敢欺負人了

媽媽帶着靜靜,主動找到了幼稚園園長,并說明了情況。

在一次班級活動上,媽媽還請老師主持公道,讓那個淘氣包子的男孩,主動給靜靜道歉,承認自己的錯誤。不然媽媽就強迫學校,必須開除這樣品行惡劣的小孩。

娃被人“霸淩”還忍氣吞聲,媽媽僅用一招,學校再也無人欺負女兒

好在,一切都很順利地進行,老師還給靜靜調換了新同桌。自此後,靜靜在學校裡,終于沒人再敢随意欺負她了,靜靜又開心起來。

你可能不知道,你的孩子正在經曆着“被欺負”,卻無人給做主

在幼稚園裡有一種潛規則就是,一個老師照顧一群孩子。如果孩子有事,不主動告訴老師,老師又不在事發現場,那麼自然無法替孩子做主。而且,多數老師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則,不張揚班級醜事,就把事情壓下去了。

娃被人“霸淩”還忍氣吞聲,媽媽僅用一招,學校再也無人欺負女兒

當然,一些負責任的幼稚園老師,确實會仔細觀察每個孩子,根據孩子的近期表現,積極發現問題。在老師得知有的孩子被欺負後,也會主動替孩子做主采取一些措施,改變小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的現狀。但畢竟,這樣的好老師也沒有三頭六臂,不可能每時每刻都主動盯着被欺負的孩子。

另外,小孩子在學校裡發生的事情,尤其是一些不好的體驗,被欺負的記憶,孩子都不好意思跟爸媽說。多半的孩子都是心情受到嚴重影響,不想再去幼稚園了,被爸媽主動追問才得知了孩子被人欺負的事實。

娃被人“霸淩”還忍氣吞聲,媽媽僅用一招,學校再也無人欺負女兒

試想一下,孩子在外人面前被欺負了,卻無人給娃做主,這是多麼無助的場面啊!是以,爸媽積極對孩子進行“反霸淩”教育,真的非常有必要。這件事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處,爸媽們該盡早進行,别等被欺負的孩子輪到自家娃,爸媽再後悔家庭教育沒到位。

如果孩子被人欺負了,這一招就能讓孩子成為“不好惹”的人

這一招很好學,任何爸媽都能努力學會。就是像靜靜的媽媽一樣,選擇無條件站在孩子身邊,替孩子主持公道,伸張正義。

爸媽可以主動找學校老師

說明情況,調查事實,請求老師和學校上司給個說法。這樣小孩子被公平公正地對待了,心靈也能得以安慰。

娃被人“霸淩”還忍氣吞聲,媽媽僅用一招,學校再也無人欺負女兒

對那些愛欺負人的小孩子,這種解決方法的震懾作用,也很明顯。

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好惹的人

比如,讓孩子擴大社交圈,積極交朋友,别總是一個人玩。身邊的小夥伴多了,維護孩子的人就多了,霸淩者小孩也不敢輕易動手了。

爸媽要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反霸淩教育

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這才是重中之重。隻有孩子能清楚的意識到,别人有意圖對他進行霸淩,有霸淩的行為産生,孩子才能積極的反抗,盡早擺脫霸淩者的欺負,維護好自身利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