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國二戰後共損失35%的領土,為何耿耿于懷,是覺得無所謂嗎?

作者:曆史見聞君

一戰的開始到二戰的結束中間共隔着31年,在這短短的三十年間,德國掀起了兩次世界大戰,也慘烈的戰敗了兩次,不僅蒙受了經濟和人口上的損失,更是直接丢失了35%的領土。德國的領土,從一戰前的54萬平方公裡,銳減至二戰後的35萬平方公裡。德國丢失的領土,大多被劃分給了波蘭,可我們從未聽說過德國與波蘭有過領土紛争,德國也從未向波蘭提出過領土訴求,這是為何呢?難道德國嫌國土面積太大,不在乎這點土地嗎?

德國二戰後共損失35%的領土,為何耿耿于懷,是覺得無所謂嗎?

二戰後德國領土變化

一戰前,德國作為歐洲大陸的強國,殖民地和勢力範圍卻很小,雖然有強大的工業力量,卻沒有商品傾銷地。當時世界上大部分殖民地都屬于老牌殖民強國英國、法國,他們實行貿易管制,壟斷了自己殖民地的貿易。而其他市場龐大的國家,大多實行貿易保護政策。

德國的工業品沒有市場,為了獲得市場,他們一心想重建世界秩序。一戰在德國的鼓動下爆發了,從1914年到1918年,四年的戰争導緻歐洲一千萬人戰死,兩千萬人受傷。

法國人在西線戰場上留下了150萬青年的屍體,從凡爾登到土倫的每一個家庭,幾乎都有人在戰場中喪命,法國東北部成為一片焦土,工業和農業遭到重創,産量不足戰前的一半。

德國二戰後共損失35%的領土,為何耿耿于懷,是覺得無所謂嗎?

一戰前的德國疆域

長期處在德國軍事陰影下的法國極力要求給予德國嚴厲的懲罰,戰敗的德國任人宰割,他們需要背負永遠無法償清的戰争賠款,和被解除武裝,法國在他們的領土萊茵河西岸駐防,他們還丢失了八分之一的領土,共計8.8平方公裡,和損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一戰後到二戰前,德國經濟徹底被戰争賠款拖垮,貨币貶值極其嚴重,最嚴重時,43萬億德國馬克隻值一英鎊,失業率高達30%。建立立的魏瑪政府被德國人視為戰勝國強加給他們的,甚至被視為賣國賊、走狗。

一戰讓法國滿目瘡痍,而德國的工業體系卻仍保持完整,人口數量仍是法國的1.5倍,新增人口是法國的兩倍。對戰勝國的仇恨和受民族自尊心驅使,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德國又發動了二戰。

德國二戰後共損失35%的領土,為何耿耿于懷,是覺得無所謂嗎?

俗話說再一而再再而不再三,德國接連兩次掀起世界大戰,給世界各國帶來了極大的損失,二戰過後,為了再沒有下一次,戰勝國不僅讓德國的領土從47萬平方千米減為35萬平方千米,讓其又損失了25%的領土;英、法、美、蘇四國還将德國分為了四部分,由四國各占領一部分。

最初德國并沒有分裂,由一個“盟國管制理事會”治理事務。在1948年6月,英、法、美占領的三部分成立了西德,蘇聯對此事表示抗議,說三國想讓德國陷入分裂狀态,于是在6月月底,另一部分成立了東德。随後,德國又陷入了長達五十餘年的分裂之中,西德加入了歐盟和北約,東德加入了華約。

後來,東德亂了,無數人想要逃到西德,柏林牆就建立起來了。又後來,東德無法阻止群眾逃離到西德,幹脆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柏林牆又形同虛設;再後來,東德發現情況有點失控,又禁止群眾逃離到西德。

德國二戰後共損失35%的領土,為何耿耿于懷,是覺得無所謂嗎?

于是東德各地數百萬人是以舉行了大規模示威,東德政府迫于壓力隻好集體辭職。後來通過選舉,新政府上台,西德開始與東德商議統一之事。

統一遇到了不小的阻礙,英、法、美那邊,德國承諾統一後不退出歐盟和北約就解決了。可蘇聯那邊不同意,因為德國統一是東德并入西德,這樣的話華約将要少一個成員。于是德國為了統一,對蘇聯做出了巨大的讓步,其中包括:

德國兵力不得超過37萬人。德國承諾永遠不擁有核武器、生化武器、化學武器,原東德地區成為無核地區,任何國家的核武器和運載工具不能出現在東德地區。蘇聯駐軍回國的一切費用由德國承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德國表示,在已統一的領土之外,沒有任何德國領土尚未加入德國。

德國二戰後共損失35%的領土,為何耿耿于懷,是覺得無所謂嗎?

這就表示,德國隻承認當時兩德擁有的領土才是德國的領土,一戰和二戰後丢失的土地,德國并不承認那是他們的領土。

1990年11月14日,德國與波蘭簽訂了一項條約,确認一戰和二戰後德國割讓給波蘭的領土屬于波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