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哥白尼:疑似穿越者的曠世奇才,一個敢單挑上帝的男人

作者:智慧文史哲理學者

在那個“科學成了神學的婢女”的年代,許多學說都被歪曲和閹割了,被用來為封建統治服務。在中世紀的歐洲,很少有人了解古代科學典籍的真實内容。這時,科學工作者的一個重要課科,就是發掘古代的文化遺産。

古希臘的大天文學家托勒密,在公元二世紀時,總結了前人在400年間觀測的成果,寫成《天文集》(即《至大論》)一書,提出“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學說。這個學說一直為人們所接受,流傳了1400多年。

托勒密認為,地球靜止不動地坐鎮宇宙的中心,所有的天體,包括太陽在内,都圍繞地球運轉。但是,人們在觀測中,發現天體的運作有一種忽前忽後、時快時慢的現象。為了解釋忽前忽後的現象,托勒密說,環繞地球作均衡運動的,并不是天體本身,而是天體運動的圓輪中心。他把環繞地球的圓輪叫做“均輪”,較小的圓輪叫做“本輪”。為了解釋時快時慢的現象,他又在主要的“本輪”之外,增加一些輔助的“本輪”,還采用了“虛輪”的說法,這樣就可以使“本輪”中心的不均衡的運動,從“虛輪”的中心看來仿佛是“均衡”的。托勒密就這樣對古代的觀測資料作出了很精妙的解釋,但是偏離了實際。

在以後的許多世紀裡,大量的觀測資料累積起來了,隻用托勒密的“本輪”不足以解釋天體的運作,這就需要增添數量越來越多的“本輪”。後代的學者緻力于這種“修補”工作,使托勒密的體系變得越來越複雜,每個行星需要不止一個本輪,總數達80個以上的“輪上輪”,并且還要引入“偏心點”和“偏心等距點”等複雜概念。這就使它缺少簡潔性,而簡潔性正是科學家們所追求的。對天文學的研究也就一直停留在這個水準上。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說法,正好是“神學家的天空”的基礎。中世紀的神學家吹捧托勒密的結論,卻隐瞞了托勒密的方法論:托勒密建立了天才的數學理論,企圖憑人類的智慧,用觀測、演算和推理的方法,去發現天體運作的原因和規律,這正是托勒密學說中富有生命力的部分。是以,盡管托勒密的“地球中心學說”和神學家的宇宙觀不謀而合,但是兩者是有本質差別的:一個是科學上的錯誤結論,可以予以糾正;一個是愚弄人類、妄圖使封建統治萬古不變的彌天大謊。哥白尼對此作出正确的評價,他說:“應該把自己的箭射向托勒密的同一個方向,隻是弓和箭的質料要和他完全兩樣。”

哥白尼曾十分勤奮地鑽研過托勒密的著作。他看出了托勒密的錯誤結論和科學方法之間的沖突。哥白尼正是發現了托勒密的錯誤的根源,才找到了真理。

哥白尼認識到,天文學的發展道路,不應該繼續“修補”托勒密的舊學說,而是要發現宇宙結構的新學說。他打過一個比方:那些站在托勒密立場上的學者,從事個别的、孤立的觀測,拼湊些大小重疊的“本輪”來解釋宇宙的現象,就好像有人東找西尋地撿來四肢和頭顱,把它們描繪下來,結果并不像人,卻像個怪物。

哥白尼:疑似穿越者的曠世奇才,一個敢單挑上帝的男人
哥白尼:疑似穿越者的曠世奇才,一個敢單挑上帝的男人
哥白尼:疑似穿越者的曠世奇才,一個敢單挑上帝的男人
哥白尼:疑似穿越者的曠世奇才,一個敢單挑上帝的男人

哥白尼早在克拉科夫大學讀書時,就開始考慮地球的運轉的問題。他在後來寫成《天體運作論》的序言裡說過,前人有權虛構圓輪來解釋星空的現象,他也有權嘗試發現一種比圓輪更為妥當的方法,來解釋天體的運作。

哥白尼觀測天體的目的和過去的學者相反。他不是強迫宇宙現象服從“地球中心”學說。哥白尼有一句名言:“現象引導天文學家。”他正是要讓宇宙現象來解答他所提出的問題,要讓觀測到的現象證明一個新創立的學說——“太陽中心”學說。他這種目标明确的觀測,終于促成了天文學的徹底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