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發型真是“陰陽頭”嗎?别被電視騙了!他們的發型其實是這樣

作者:leekathy雜談

在清宮劇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被劇中梳着長長的發辮,玉樹臨風的角色所吸引,認為清朝的發型很帥,然而在現實并不像劇中所展現的那樣美好,曆史上的清朝人也并非是這個樣子。

清朝發型真是“陰陽頭”嗎?别被電視騙了!他們的發型其實是這樣

清朝主要以滿人為主,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文化風俗與漢人還是有一定差別的,漢人主張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是以不會輕易剪掉頭發,然而滿族是遊牧民族,為了能夠友善騎馬狩獵,就必須剪一個既容易搭理又不易被風吹散的發型。

清朝發型真是“陰陽頭”嗎?别被電視騙了!他們的發型其實是這樣

故而會将前額的頭發給剃光,但是此時的發型并不是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那種陰陽頭,而是金錢鼠尾辮,這種發型是将頭頂四周的頭發全部剃光,隻留下一小撮頭發在頭頂,然後編成辮子,并且辮子的粗細不能超過銅錢孔洞的大小,否則就是不合格。

一直到大清入關後,這種發型也依舊保持着,那麼他們又是怎麼演化成後期的陰陽頭的呢?在滿人入關後,為了穩固統治,指令全國的人都要統一改成滿族的發型,遵守滿族的文化習俗,否則就要重罰,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風俗,起初一些人并不願意。

清朝發型真是“陰陽頭”嗎?别被電視騙了!他們的發型其實是這樣

但是當權者為了樹立威信,強硬地讓他們剃成金錢鼠尾辮,其中有一個叫丁泉的人,因為剃的不符合要求便被關進了大牢,一些反抗者甚至被直接處死,有了這些前車之鑒後,人們開始有了畏懼,也就遵守指令了。

其實,梳什麼發型從來都不重要,隻是當時滿人對清朝的統治并不完全,本多反清複明的人蠢蠢欲動,他們為了穩固政局才強硬的讓他們遵守滿族的規矩,後來随着清朝的根基漸漸穩固,反對的人越來越少,滿人也就不在發型上斤斤計較了,于是民間開始漫長的發型改革。

清朝發型真是“陰陽頭”嗎?别被電視騙了!他們的發型其實是這樣

清朝安定後,人們居住在城都,很少會像遊牧人民那樣騎馬打獵,是以也不在意頭發是否遮擋視線,而且金錢鼠尾辮本就是為了友善才存在的,它本身并不好看,也不符合大衆的審美,于是人們嘗試着将細長的金錢鼠尾辮留成豬尾辮,讓辮子變粗,後有留成了牛尾的大小。

但是無論辮子有多粗,映襯在光秃秃的腦袋上都不好看,是以人們開始留長的頭頂四周的頭發,不過這樣一來,就和滿族的發型完全不一樣了,一些滿人還是希望能有自己民族的風俗在。

清朝發型真是“陰陽頭”嗎?别被電視騙了!他們的發型其實是這樣

思索再三下,人們将額前一半的頭發剃去,留下後面的頭發編成粗辮,這樣一來,既改變了原來的發型,又保留了滿族發型的風格,至此,陰陽頭的發型就誕生了。

在近幾年爆火的清宮劇中,大衆看到的男性角色都是統一的陰陽頭發型,其實這是錯誤的,因為電視劇要保證服化道的美觀,像金錢鼠尾辮那樣的發型,不符合大衆的審美,并且這樣的發型很容易拉低主角的顔值,為了保證收視率,才有了大衆所看到的樣子。

清朝發型真是“陰陽頭”嗎?别被電視騙了!他們的發型其實是這樣

在清朝,人們對這個發型是十分不滿的,尤其是漢人,這個發型是讓他們感到屈辱的存在,是以那段時間因為發型問題,爆發出了很多沖突和慘案。

從發型的轉變我們可以觀察到人們的審美是在不斷進步的,也間接地證明了文化具有滲透性和傳播性,滿人試圖用他們的風俗習慣同化其他人,殊不知每一個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必然規律,強硬的手段隻能改變表象,卻無法改變根本,是以他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自己原來的樣子。

清朝發型真是“陰陽頭”嗎?别被電視騙了!他們的發型其實是這樣

在當今的時代下,人們擁有發型自由,穿搭自由,各民族之間不同的文化特色形成了多元化的美學風格,這不僅是人類審美的進步,也是社會和諧發展的标志。值得一提的是,無論主流審美如何,人們都應該尊重史實,還原曆史真相,隻有不忘曆史,才能從中吸取教訓,繼而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