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4年周總理奉命前往張治中家,指名要見保姆:你還記得毛主席嗎?

作者:老貓逛影視

54年的一天,毛澤東得知周恩來準備前往張治中家,特意囑托他:“你此次探望文白先生,務必要幫我找一個人。”

周總理疑惑不解,“主席,你要我找誰呢?”

毛澤東笑着回答道:“張家的保姆,你還記得嗎?當年她可沒少照顧我們,你此番前往,代我好好感謝她。”

受毛主席之托,周總理來到張治中家,見到了那位和善的保姆,親切地問道:“你還記得毛主席嗎?”

張家保姆當年做了什麼呢,為何她能得到毛主席的感謝?

54年周總理奉命前往張治中家,指名要見保姆:你還記得毛主席嗎?

與共産黨交好的國民黨将領

蔣介石手下的國民黨素來與共産黨不和,他們将共産黨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但在衆多國民黨進階将領中,有一人顯得尤為格格不入。

他曾向他的部隊下令,決不可傷害共産黨人,是以他被國民黨人稱為“革命叛徒”。

這個特立獨行的國民黨軍官就是張治中。

張治中是安徽巢縣人,家境貧寒,辛亥革命爆發後,他應征入伍。

每每奔赴戰場,他都抱着誓死的決心,淞滬戰役爆發後,他毅然前往,面臨生死難料的嚴峻情形,他飽含深情地寫下遺書,“正是國家存亡之際,治中身為軍人,不忍苟且偷生,但求馬革裹屍,衛我家園......”字字句句都是對家鄉的熱愛和無怨無悔的報國之志。

在淞滬戰役中,張治中能力出衆,指揮有方,共殲滅日軍六萬餘人,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

54年周總理奉命前往張治中家,指名要見保姆:你還記得毛主席嗎?

張治中

他不僅嚴格要求自己要為祖國做出貢獻,還盡心教育子女,培養他們愛國愛民的精神品格。

張治中的女兒張素我在1935年遠赴英國讀書,不料兩年後,她多次收到父親的來信,信中寫道:國内情況危急,他希望女兒能夠回國,參與到抗日救亡的運動中來,收到父親電報後,張素我便回國參加到抗日戰争中來。

在張素我心目中,父親雖然是國民黨,但卻是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大英雄,後來她回憶道,小時候父親常常撫摸着他們的小腦袋,告訴他們一定要刻苦學習,日後要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而她也一直銘記于心,一生關愛婦女和兒童,熱心教育,恪守父親的教誨。

正如張素我所說,張治中雖身居國民黨高層,但他并不與共産黨交惡,他堅定不移地擁護孫中山先生提出的“聯共”政策。

當時儲安平所創辦的《觀察》雜志,集結了一大批自由主義作者,他們放言論事,筆鋒犀利,針砭時政,這些進步人士痛斥國民黨的腐敗統治。

蔣介石得知此事後震怒,下令查封上海《觀察》雜志,逮捕相關人員。

而在這個危機關頭,張治中參與此事和談,回南京後又解救了關押在上海警備部中的多名進步人士。

54年周總理奉命前往張治中家,指名要見保姆:你還記得毛主席嗎?

張治中家庭合影

不僅如此,他還多次上書蔣介石,斥責國民黨對共産黨的不當行為,力主國共合作,共抗外敵。

1941年,他直谏蔣介石,不應采取“溶共,反共,限共”的方針,批駁對共産黨進行打擊剿滅的行動。

在第一次反共高潮“皖南事變”之後,他針對此事的惡劣影響,上萬言書,建議蔣介石派定人員與共産黨協商,以求修複國共破裂的關系,可惜他的建議并沒有被蔣介石所采納。

國民黨重慶談判的最佳人選

1945年抗日戰争勝利之後,飽經戰争之苦的百姓熱切盼望能夠休養生息,但國民黨統領蔣介石,卻一直沒有放棄打擊消滅共産黨的想法。

為了拖延時間,做好内戰的充足準備,同時也迫于當時國際和國内的壓力,國民黨企圖利用“重慶談判”,将内戰的責任全部推給共産黨。

這個辦法讓蔣介石十分得意,他料定毛澤東不敢孤身前來國民黨的大學營,若是他不來,便是拒絕和談,挑起内戰,若是他來了,自己也可以借此讓共産黨交出軍隊,友善日後對付他們。

是以,蔣介石多次緻電延安,邀請毛澤東前往重慶,共商國是,以求和平大計,并且将電報刊登到報紙上,大搞輿論。

當時國共形勢緊張,群眾懼怕戰争爆發,而蔣介石的這一舉措,讓中間人士看到希望,他們紛紛緻電中央,希望毛澤東能夠前往重慶,進行國共和談,促成國内和平。

54年周總理奉命前往張治中家,指名要見保姆:你還記得毛主席嗎?

要不要重慶談判?共産黨對此展開了激烈的讨論。

這實在是一個兩難境地,如果主席去了國民黨的大學營,安全難以保證,可若是不去,豈不是成全了蔣介石的計謀?

經過反複研究,中央最終決定,毛澤東同志要前往重慶,參加此次談判,但同時也需做好“和”與“戰”的兩手準備。

蔣介石這邊也在考慮代表團的合适人選,而始終堅持國共合作的張治中無疑是最佳人選。

是以,蔣介石任命張治中為代表團的首席代表,派他迎接中共代表團。

張治中乘坐專機從重慶赴延安迎接,而此次與毛澤東的會面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張治中在回憶錄中寫道:“在1945年之前,他對毛主席是沒有什麼印象的,反而因為國民黨的虛假宣傳,讓他對毛主席有所懷疑,但是在那次延安會面後,他改變了對毛主席的印象,此後是越接觸,了解越深。”

54年周總理奉命前往張治中家,指名要見保姆:你還記得毛主席嗎?

重慶談判期間,中共代表團住在八路軍紅岩辦事處,張治中考慮到此處位于郊區,與重慶各界人士交往多有不便,便向周恩來提議道,“若是潤之先生不嫌棄,我的桂園是一個好住所。”

桂園是張治中的官邸,地方寬敞,裝置齊全,便于辦公和會客,最重要的是可以保證毛澤東一行人的安全,張治中認為這十分适合作為中共代表團的住所,早前便将住宅收拾妥帖,和家人搬到一處小院子裡。

得知張治中如此妥帖地安排,毛澤東十分感動,便沒有再推辭。

他誠摯道:“文白先生如此厚意,我們便恭敬不如從命了,隻是對于尊夫人和您的孩子,我們深感歉意。”

張治中擺了擺手,笑道:“哪裡的話,您能住在那裡,便是我們全家人的福氣了。”

雙方哈哈大笑,氣氛十分融洽。

54年周總理奉命前往張治中家,指名要見保姆:你還記得毛主席嗎?

張治中

張治中派自家保姆好好照顧毛澤東,老保姆跟随他多年,為人認真負責,有她在毛澤東身邊,他也能放心許多。

在毛澤東住進桂園後,保姆一直盡心盡責地照料她。她心思細膩,為了能使毛澤東在桂園住得更舒服些,她特意提前向人打聽毛澤東的起居習慣,精心準備好每天的飲食。

她做事勤快,幹活認真,雖然她所做的都是一些平凡之事,但她并不懈怠,她的工作得到了中共代表團的一緻贊揚。

而且她不僅能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還十分善解人意,常常是毛澤東還沒告知她要做什麼事情,她就已經貼心地完成了。

更為難得的是,保姆雖然讀書不多,卻能把很多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條,毛澤東曾笑言,自己從老保姆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

重慶談判期間,因為她的精心照料,毛澤東在桂園的生活十分舒心,是以也時常感念着她的恩情。

此時的張治中正在談判場上忙前忙後,他希望國共雙方能夠停止内戰。

54年周總理奉命前往張治中家,指名要見保姆:你還記得毛主席嗎?

不料,蔣介石根本就沒有好好和談的打算,他用三封電報極其“誠懇”地把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叫到重慶,卻連提案都沒有準備。

他們隻好從初步的拟定提案開始一步步推進,最終曆經43天時間,雙方唇槍舌戰,經過多輪談判,才簽訂了“雙十協定”。

談判結束之後,張治中也忍不住松了一口氣,這些天從中調和的艱難,恐怕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然而談判雖然結束了,但是張治中卻始終無法徹底放心,因為他聽聞有軍中特務要對毛澤東不利。

以防夜長夢多,張治中決定再次親自護送毛主席傳回延安,在機場上他見到了熱情迎接毛澤東的人民群衆,張治中從他們的表情上,感受到了人民對共産黨領袖的擁護和支援,這是此前在國統區從未感受過的群眾們的信任。

他認為共産黨深受人民喜愛,而國民黨中還存有反共主張是愚蠢之舉。

1949年4月,張治中率領國民黨代表團,前往北平參與和平談判,但因簽訂的協定被南京政府所否決,代表團歸途渺茫。

對此,毛澤東訓示力求代表團成員全部留下,但須經過他們同意。為了争取将張治中留在北平,毛澤東時常前來拜訪,與其促膝長談,做他的說服,周恩來還秘密将其家人接來,打消了他的後顧之憂。

54年周總理奉命前往張治中家,指名要見保姆:你還記得毛主席嗎?

感念恩情,周恩來特意登門感謝

張治中與周恩來是故交,他們都曾任過黃埔軍校的教官,在黃埔軍校中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之間的交往,是黨内人士和黨外人士真誠合作的典型代表。

而早在重慶談判之時,張治中便感到見到毛澤東,就像是見到了老朋友一樣,他那和藹,謙遜的态度使張治中倍感親切。

自從張治中留在北平之後,他與毛澤東,周恩來的交往日益密切,他們常常聚在一起交談,平時也會互相拜訪。

毛澤東在與人交談時,曾談到張治中字的由來,他風趣地說道:“張治中原來當警察,是以取字警魄,後來警察不當了,便從警字中取‘文’,魄字中取‘白’,便字文白,看來他還是台灣字的提倡人啊。”

54年的一天,周恩來準備拜訪張治中,毛主席得知後,特意囑托道:“你此次前去,除了探望文白先生外,我希望你還能幫我找到一個人,她就是當年的張家保姆,人家當年對我們的照料,我們還沒來得及好好感謝呢。”

周總理道:“主席,您放心吧,我一定會找到她,好好感謝的。”

54年周總理奉命前往張治中家,指名要見保姆:你還記得毛主席嗎?

等來到了張治中家中,周恩來如願見到了那位曾盡心盡責照料毛澤東的保姆。

保姆有些緊張,她沒想到她這樣的小人物,周總理和毛主席還能記挂着。

周恩來溫和地沖她笑笑,親切地問道:“您還記得曾在桂園居住的毛澤東嗎?”

保姆十分激動地回答道:“當然記得,隻是沒想到他如今成了這麼偉大的人。”

一番交談之下,周恩來了解到保姆有一個心願,她想找到她的兒子。原來,她的兒子早年參了軍,可至今音訊全無,下落不明。

聽到保姆的話,周恩來笑着安慰她說:“您放心,我們一定幫您把孩子找到。”

保姆聽到周恩來的回答,十分感激,她鞠躬感謝道:“那就太謝謝您了!”

周恩來扶起保姆,笑着說:“您别客氣,我們要好好感謝您當年的照顧。”

與保姆寒暄幾句過後,周恩來便向張治中告辭離開。

在與毛主席商議過後,他立即派人在軍中調查保姆兒子的下落,這件事很快便有了答複,他們找到了保姆的兒子,他還在部隊工作而且早已當上了軍官。

後來在毛澤東與周恩來的安排下,保姆得以與她的兒子團聚。

54年周總理奉命前往張治中家,指名要見保姆:你還記得毛主席嗎?

愛國将領張治中

張治中曾為國民黨高層,卻又和共産黨十分親近,看似十分沖突,實則正應了周恩來對他的評價,他既複雜又簡單,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個愛國主義者。

1945年10月,張治中前往新疆處理暴亂問題,周恩來得知後,委托他解救被新疆反動軍閥所逮捕的共産黨員。

到達新疆後,他很快采取了措施,他下令改善被捕人員的夥食,準許他們在獄中自由活動,還送來書籍以供閱讀。然後他多次緻電蔣介石,陳詞懇求按照“雙十協定”,釋放這些共産黨員。

在得到蔣介石的準許後,他親自前往獄中,釋放被捕的黨員。

然而張治中知道蔣介石不會這麼輕易地放人,為了能安全地護送他們回到延安,張治中多次叮囑下屬人員,要對車輛,藥品,醫務人員等做出具體安排。

在這一批被捕黨員動身傳回之前,他提前向國民黨有關軍政人員發出信函,強調這些人都是蔣介石同意釋放的,又派下屬一路關照,以防不測。

除此之外,他特意派屈武代表他,為這些同志送行,在他的努力下,被捕的100多位黨員安全傳回延安,中共骨幹力量得以儲存。

54年周總理奉命前往張治中家,指名要見保姆:你還記得毛主席嗎?

張治中

張治中一生為國為民,為和平而不斷奔走,在促進民族團結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我們緻敬這樣的革命先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