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已無生命體征!開門瞬間爸爸痛扇自己耳光:藏在家的“惡魔”,奪走我寶貝

作者:上觀新聞

初夏,坐落在杭州市拱墅區朝晖二區的杭州市職業病防治院,被周圍茂密的綠葉掩映着,顯得格外幽靜。

這天一早,像以往的無數個早晨一樣,醫院美沙酮門診迎來了許多“老熟人”。他們大多各自牽着一條狗,慢吞吞地走着,眼神中透着一股沉沉暮氣。

來到門診視窗,熟稔地與醫護人員打個招呼,開始口服藥物。就診結束後,他們一般會在周圍找個空曠的地方,幾個人幾條狗,互相談心,一坐就是大半天。

聽起來很悠閑,對嗎?然而,杭州市職業病防治院美沙酮門診的患者,其實都是有吸毒史的戒毒治療人員。

他們曾墜入無邊無際的黑暗深淵,至今,都還在拼命往上爬,想要抓住久違的陽光。

他們波瀾不驚的外表下,是一個個痛苦撕裂的靈魂。

因好奇踏出第一步

從此墜入無際黑暗深淵

許多吸毒者的前半生,與普通人并無二緻:按部就班地長大、上學、工作、戀愛、成家……

生命的轉折點,可能就發生在一次與朋友的聚會上。“我有一個好東西,你要不要試試?吃了之後超級舒服!”朋友這麼說,于是TA心動了。

TA或許不知道這是毒品;或許心裡“有數”但耐不住好奇心;又或許很自信——“我就嘗嘗看,憑我的毅力,不可能會上瘾的。”

一口,就這麼一口,TA立馬墜入深淵,從此暗無天日,苦苦掙紮,難再回頭。

杭州市職業病防治院美沙酮門診主任楊萬裡說:“從醫11年,我發現很多人真的沒有充分意識到毒品有多可怕。像海洛因,就是一次性上瘾的。”

每一位吸毒者都有各自的辛酸血淚——

有人是以破産離婚;有人是以流産、終身不孕;有人是以崩潰自傷、自殘;有人是以身體孱弱,病逝于監獄……

曾有這麼一位吸毒者,他原以為吸毒隻是自己的一個“小愛好”,隻要不影響到别人就好了。為了更友善吸食,他甚至藏了一些毒品在家中,趁家人不注意就偷偷吸上幾口“過把瘾”。

有一天,他回到家,發現自己幼小的孩子倒在地闆上,已經沒有生命體征,他放毒品的容器已經被打開……那一瞬間,他崩潰了,狠狠扇了自己幾個耳光,痛哭流涕。

毒品這個殘酷的惡魔,以他親生寶貝的生命為代價,讓他看清了它的利爪,“我從未覺得自己的面目如此可憎、不堪。”

雖然各有各的悲慘遭遇,但如今這些患者們感歎的都是同一句:美好的青春、美滿的婚姻、大好的前程被自己一時的好奇沖動毀于一旦!悔啊,悔啊……悔不當初。

心理戒斷持續終生

回歸正常之路荊棘密布

杭州市職業病防治院美沙酮門診成立于2005年,是杭州市四個國家級門診之一,專門為阿片類吸毒者提供戒毒藥物維持治療。門診患者當中,年齡最大的69歲,最小的34歲;治療時間最長的17年,最短的3年。

這些患者是在戒毒所經過強制戒毒,甚至在監獄經過勞教後,由公安或社群戒毒會轉接到醫院來的,往後餘生,他們每天都要接受藥物治療。如果中斷,他們很可能會重新染上毒瘾。

“毒品上瘾分為身體依賴和心理依賴,從戒毒所出來的人盡管已經生理戒斷,但心理依賴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找毒品甚至成為本能,有的人一輩子都戒不掉。” 楊萬裡表示。

人們常說毒瘾難戒,關鍵就是“心瘾”難去。吸毒者在反複吸毒後,會在精神或心理上形成一種近乎瘋狂的對繼續使用毒品的強烈渴望,比普通人更容易受到毒品的吸引,是以戒斷又複吸的大有人在。

楊萬裡透露,他就遇到過反複四五次染上毒品的患者,最後身體完全透支。“有的患者好長時間不來,影響到治療過程和效果,後來他們抵抗不了毒品的誘惑,很有可能就複吸了,警察發現後又将其送往戒毒所。”

因每日都要來醫院服藥治療,這些患者的生活自然與正常人不同,由于心瘾,他們回歸正常生活的路途更是荊棘密布,随時都要憑借毅力與自己作鬥争。

“吸一次毒,可能要戒一輩子!是以毒品千萬不能碰,不然它可能會成為一輩子打在你身上的标簽,成為你終生背負的沉重枷鎖。”楊萬裡呼籲道。

大部分為“孤家寡人”

靠狗狗給予陪伴和慰藉

杭州市職業病防治院美沙酮門診的大部分患者是獨自居住狀态。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裡,他們為擷取毒資,織就無數謊言,耗光了親朋好友的信任,最後工作丢失、家财耗盡、妻離子散,成為真正的“孤家寡人”。

為排遣寂寞,他們大多都會養狗,有的人甚至養了好幾條,還會救濟不少流浪狗。每次來就診時,他們都會牽狗狗過來,服藥時,狗狗就在旁邊乖乖陪伴着他們。

“悠悠已經成為了我的夥伴和家人,它不會戴着有色眼鏡看我,給了我溫暖的陪伴和心靈的慰藉。”一名患者如是說,“我需要它,它需要我,我也需要它的需要。”

就診完後,他們往往會找個空曠處,與其他“同病相憐”的患者一起聊聊家常,分享喜怒哀樂,打發漫長時光。隻有在這個小圈子裡,他們可以互相傾訴而不會被當成另類看待。

楊萬裡感歎道:“雖然我們醫護人員會為情緒脆弱的患者提供心理幹預,聽他們傾訴心事,但無法提供持久的陪伴。他們很需要他人的了解和支援,然而讓大家重新接受有吸毒史的人又談何容易。是以我認為,他們養狗可能是期待一種情感補償。”

今年6月26日是第35個國際禁毒日,楊萬裡籍此提醒大家:一定要遠離毒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交友謹慎,好奇心不要太強,增強禁毒意識,讓毒品交易沒有生根發芽的土壤!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許紫瑩 何麗娜 通訊員 楊善嘯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李林蔚 題圖來源:笪曦 攝影 圖檔編輯:朱瓅

來源:作者: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