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作者:任先生講曆史

這種宗教是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宗教之一,

這種宗教發端于阿拉伯半島,

這種宗教在起源上與基督教有着高度重合之處,

這種宗教會在自己的傳統節日“開齋節”中,禁食禁欲,摒棄一切雜念,

這就是伊斯蘭教。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伊斯蘭教的信徒,一般被稱為穆斯林,

伊斯蘭教的聖城——麥加、麥地那、耶路撒冷往往是兵家必争之地,

其中,耶路撒冷更是廣為人知。

那麼,近代以來耶路撒冷究竟遭遇多少戰争,又有何種重要地位?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有共同祖先嗎?阿拉伯帝國和穆罕默德又有怎樣的成長經曆?

本期為大家介紹,伊斯蘭教的相關故事。

歡迎大家點贊、轉發,并将自己精彩的觀點留在評論區嗷!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聖地之争:曆史上發生在耶路撒冷的戰争

曆史上,發生在耶路撒冷的戰争有很多,其中大多數都是宗教戰争。

尤其是近代以來,這片聖潔的土地上依舊不斷燃燒着戰火。

二戰後,在英國等西方國家的操控下,聯合國出台區域分割計劃,曾試圖将耶路撒冷劃分為國際區域,并在其附近分别建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這實際上是英國試圖在地緣政治格局中繼續維持自身大國影響力的伎倆。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1948年5月,英國正式結束對以色列的托管,以色列正式宣布建立獨立國家。

這讓周圍的阿拉伯國家感到極度不安,第一次中東戰争就此爆發,

憑借強大的全國動員,以及遍布世界(尤其是美國)的猶太人的支援,以色列戰勝了阿拉伯國家。而阿拉伯國家中的埃及卻因為戰争失敗發生政變,納賽爾上台。

此後,這片土地上又接連爆發了4次中東戰争。

世紀之交,美國曾試圖出面促進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的和談,但終以失敗結束。

新世紀并不會是猶太人的以色列和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的和平紀年,耶路撒冷的戰火依舊會持續。

不論是現實的民族主義也好,或者宗教上的教義沖突也罷,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并不能維持長久和平。

耶路撒冷這座失落的城池,也長久處于風雨飄搖的暴力狀态。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聖城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成為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共同誕生地

由于伊斯蘭教經典著作《古蘭經》和基督教經典著作《聖經》,都認為自身的教派産生于耶路撒冷。

不僅伊斯蘭教将耶路撒冷視為聖城,視為不可亵渎的精神家園,猶太教亦是如此看待耶路撒冷。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在諸如美國、法國、德國等絕大多數的西方國家中,基督教也幾乎是大多數國民的信仰,是國家的“正統宗教”,是以,在西方人眼中,基督教的誕生之地——耶路撒冷,當然是不能失去的,是必須争奪的。

而作為基督教最初“版本”的猶太教,有一批忠實的信徒——猶太人。

當然,伊斯蘭教也有一批從始至終都忠實的信徒——阿拉伯人。

關于信仰之争、關于聖城耶路撒冷之争,最終構成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交往的主旋律。

但事實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稱得上是同根同源的。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神話傳說: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分野

在阿拉伯半島的傳說中,信仰猶太教的猶太人,和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同根同源,他們的祖先都是希伯來人。

而說道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關系時,必然逃不開《聖經·舊約》中的故事。

《聖經·舊約》第一卷《創世紀》中記載,由于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不能生育,為了繁衍生息,撒拉便将自己的侍女——夏甲送給亞伯拉罕做妾。

不久之後,夏甲就生下一個孩子,取名為以實瑪利,意為“神聽見”、“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

然而,撒拉也在之後生育了一個兒子——以撒。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此時兩人為了誰才是正統繼承人的問題争鬥得不可開交。

以撒成為猶太人的後裔,以實瑪利也成了阿拉伯人的後裔。

除了神話傳說外,能證明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同根同源的證據還有很多,比如:

兩國各民族的Y染色體相似度極高;

兩個民族分别使用的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意思相近,比如“Erab”在希伯來語中的意思為“沙漠或沙漠居民”,而同樣的“Arab”的意思也是如此;

兩個民族諸如行割禮等生活習俗相近。

盡管阿拉伯人和猶太人是近親,也沒阻止他們日後走向水火不容的境地。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先知臨世:穆罕默德的崛起之路

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分野,最終演化為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這兩種宗教的分野。

作為與基督教、佛教齊名的伊斯蘭教,是在穆罕默德的主持下建立起來的。

伊斯蘭信仰者目前遍布西亞、北非,東南亞等地,全球達到8億人。

公元570年,穆罕默德出生于麥加城古萊的一個貴族家庭。

但是在穆罕默德曾祖父時期,他們的家族就已經開始沒落了。

不僅家族沒落,穆罕默德的童年過得也十分悲慘:

他的父母在穆罕默德年幼時期就已經離開人世,于是穆罕默德一直跟他的祖父生活到8歲。

從12歲開始,穆罕默德開始跟随自己的叔父學習經商技巧,也正是這段經商經曆,讓穆罕默德親眼見證了阿拉伯社會的現狀,也體悟到了基督教以及猶太教的教義。

穆罕默德心中升起了某種救世理想的理想,但是迫于生計,一直沒能付諸實踐。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一切在穆罕默德25歲這年迎來轉機。

這一年,穆罕默德娶了一個富商遺孀——蒂徹。

正是蒂徹為穆罕默德帶來了富足、美滿的物質生活,這讓穆罕默德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也提高了穆罕默德的社會層次,讓穆罕默德有機會接觸到更多有學識有财富的人。

知識和财富的增加,讓穆罕默德有更多的機會遊曆四方,也是在此過程中穆罕默德越來越了解阿拉伯同胞的痛苦。

阿拉伯農曆九月的一個晚上,穆罕默德正在麥加的希拉山打坐冥想,潛心思考如何将阿拉伯同胞從水深火熱中拉出來的時候,穆罕默德看到天使傳授他來自安拉的旨意:真主安拉任命他為先知。

真主的旨意經過彙編,最終形成《古蘭經》。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從這天起,穆罕默德作為安拉派遣到人間的使者和偉大的先知,正式建立伊斯蘭教。

以麥加為基地,穆罕默德逐漸擴大他的傳教範圍:起初人們大多對伊斯蘭教的教義持懷疑态度,信徒局限于麥加的上層人物,後來,憑借着穆罕默德超常的辯論能力和上司能力,伊斯蘭教義逐漸深入到商人貴族和社會下層人士,逐漸抓住了阿拉伯人的民心。

然而,由于伊斯蘭教的某些教義觸動了當時政權的既得利益,對于穆罕默德的迫害開始。

迫于無奈,穆罕默德離開麥加,逃往麥地那。

穆罕默德繼續在麥地那傳教,伊斯蘭信徒範圍進一步擴充,伊斯蘭教的軍隊也開始建立。

在麥地那,穆罕默德曾同麥加貴族進行3次繼續鬥争,均大獲全勝。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至此,一個統一的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逐漸建立起來,阿拉伯人民長期以來的統一願望基本得到實作。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與世長辭。

此後,随着阿拉伯這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不斷發展,伊斯蘭教的影響力也逐漸在阿拉伯半島逐漸擴大。

帝國的興起:阿拉伯帝國與倭馬亞王朝

穆罕默德死後,伊斯蘭教阿拉伯國家經曆了最初的四大哈裡發時期,或稱“正統哈裡發時期”,繼而進入倭馬亞王朝時期,阿拉伯國家逐漸發展強盛。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倭馬亞王朝是由穆阿威葉在公元661年創立的王朝,也是伊斯蘭阿拉伯國家的第一個世襲王朝。

倭馬亞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穆罕默德在世傳教時期。

那時候,倭馬亞家族就已經是麥加的貴族,阿布·蘇富揚更是其中的貴族代表,此人以堅決的立場反對穆罕默德而聞名,也正是此人的迫害,迫使穆罕默德不得不從麥加出逃到麥地那。

與此同時,倭馬亞家族當時的另一個重要人物——奧斯曼·伊本·阿凡卻剛好相反,他是穆罕默德最堅定的追随者。

由于穆罕默德去世之前,并沒有明确日後繼承人以何種方式産生,是以,穆罕默德一世去世,整個教派内部就因為哈裡發的人選産生問題産生了嚴重的分歧。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公元644年,奧斯曼·伊本·阿凡正式成為第三任哈裡發。

他走馬上任之後,立即扶植自己的家族,将帝國内的各個要職盡數安排上倭馬亞的家族成員,此舉無疑招緻阿拉伯帝國社會内部極大的不滿。

雖然人們仍然記得,先知穆罕默德曾遭受倭馬亞家族的驅逐和迫害,但沒有人能阻擋奧斯曼在任時期極大擴大倭馬亞家族的勢力。

公元656年,奧斯曼遇刺身亡,其侄子——即前面所說的叙利亞總督穆阿威葉,極力反對阿裡·伊本·艾比·塔裡蔔成為第四任哈裡發,因為穆阿威葉認為,即使阿裡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但是在奧斯曼被刺殺的原因徹底查清楚之前,不應該繼任哈裡發。

以此為緣由,伊斯蘭世界爆發了大規模的綏芬之戰。

穆阿威葉後來擔任大馬士革總督,後來又取得了叙利亞的統治權。

憑借“神裁”的方式,穆阿威葉獲得了綏芬戰役的勝利,擊敗了阿裡,并在四大哈裡發時期的最後一任哈裡發遇刺身亡後,順利當上哈裡發。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公元679年,穆阿威葉破壞哈裡發選舉制度,改為世襲制度,宣布自己的兒子葉齊德為哈裡發的正式繼承人。

實際上,倭馬亞王朝的建立,産生了伊斯蘭宗教中不同教派的分立,是葉派和遜尼派的對立就此開始。

簡單來說,承認穆阿威葉為代表的倭馬亞王朝合法地位的伊斯蘭教派,被稱為“遜尼派”;

而反對倭馬亞王朝合法地位的伊斯蘭教派,被稱為“什葉派”,什葉派堅持認為,哈裡發的繼承人,應該從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婿,及第四任哈裡發——阿裡的後裔中産生。

然而,由于阿裡的長子——哈桑,在穆阿威葉在位時期遭人暗害而殒命,是以什葉派改為扶植阿裡的次子——侯賽因為哈裡發。

可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公元682年,侯賽因在穆阿威葉之子葉齊德在位時期遭人暗害而亡,而痛下殺手的,通常被認為是倭馬亞王朝軍隊。

阿裡的兩個兒子的慘死,激起了什葉派信徒的嚴重不滿。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尤其是穆罕默德的最初信徒——阿蔔杜拉·伊本·祖拜爾,迅速在麥加建立了反對倭馬亞王朝的反對政權。

可好景不長,麥加的什葉派政權最終還是被倭馬亞王朝軍隊剿滅,但是什葉派的影響卻沒有被徹底鏟除過。

此後,什葉派行動轉由地下進行。

除了什葉派,倭馬亞王朝還有另一支伊斯蘭教反對勢力——哈瓦利吉派,這支教派,主要是由反對綏芬戰争中阿裡的不作為而脫離阿裡陣營的信徒構成。

可以說,支援倭馬亞王朝的遜尼派,同反對派——什葉派和哈瓦利吉派持續不斷地沖突,是倭馬亞王朝走向衰敗的一大原因。

教派持續沖突導緻國家長期不穩定,因為倭馬亞王朝對什葉派和哈瓦利吉派的不斷鎮壓起到了反效果,導緻兩派不斷反抗鎮壓。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在此過程中有多位倭馬亞王朝哈裡發慘遭暗殺,哈裡發更疊速度極快,這對一個國家來說是緻命的。

在疆域方面,從倭馬亞王朝建立開始,阿拉伯帝國的對外擴張也進入新的高峰。倭馬亞統治的領土面積之廣,甚至将中亞和印度、賴比瑞亞半島都涵蓋進來。

那時候除蒙古帝國還沒有興起,是以可以說倭馬亞王朝是當時世界上領域最廣的王朝。

但正是因為領土面積太過廣泛,超出了國家承受範圍,導緻了戰略透支的問題,倭馬亞王朝也在最強盛的時候走向衰敗。

在文化建設方面,倭馬亞王朝時期在耶路撒冷和大馬士革等地修建的圓頂清真寺、阿克薩清真寺、倭馬亞大寺。

最終,在先知穆罕默德的叔叔的後代——阿布·阿拔斯-薩法赫的操縱下,利用遜尼派與什葉派、哈瓦利吉派之間的沖突,通過波斯人阿布·穆斯裡姆手中的軍事力量成功推翻倭馬亞王朝。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至此,伊斯蘭阿拉伯帝國最輝煌的時期之一,走向了尾聲。

聖城的“誕生”:麥加、麥地那、耶路撒冷

在伊斯蘭教的發展,和從四大哈裡發到倭馬亞王朝及之後的多個時段内,伊斯蘭教逐漸形成了幾個遠近聞名的聖城。

那麼這幾座城市會被奉為聖城?

  • ▶麥加

首當其沖的一座聖城便是麥加,這是理所當然的。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畢竟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加出生,他也在麥加的希拉山洞中頓悟,之後創立了伊斯蘭教,并開始大規模傳教。

麥加見證了穆罕默德從幼兒到中年的全部過程。

麥加作為一座坐落于波斯帝國和拜占庭帝國交界處的城市,戰亂不斷,阿拉伯人們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

但是麥加當地崇拜多神教的貴族,難以容忍信奉一神教的伊斯蘭教,于是開始對穆罕默德進行迫害。

迫于無奈,穆罕默德隻好離開麥加,出走麥地那。

此後,麥地那也成為伊斯蘭教的聖城。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麥加克爾白)

  • ▶麥地那

麥地那作為先知穆罕默德的逃亡之處,和穆罕默德成功崛起的地方,理所應當具有極高的地位。

在麥地那,穆罕默德成功地通過傳教和聯盟的方式,成功統一了麥地那,緩和了當地的尖銳内部沖突,給麥地那帶來了和平。

不僅如此,麥地那的統一過程中,各種勢力都被統一于穆罕默德的身邊。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在穆罕默德的指揮下,來自麥加的侵略勢力成功被擊退。

公元627年,麥地那正式完成統一。

公元628年,穆罕默德帶領信徒前往麥加朝觐,并借此機會緩和同麥加的關系。

但是穆罕默德并沒有成功。

随後,在公元630年,穆罕默德便帶兵攻打麥加,并成功完成征服大業。

至此,在麥加和麥地那兩座聖城的基礎之上,穆罕默德基本統一了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帝國也由此建立。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麥地那)

  • ▶耶路撒冷

與麥加和麥地那的故事有史可考形成對比的是,耶路撒冷能成為聖城,是因為一個獨特的神話故事。

公元621年,穆罕默德在被麥加貴族迫害,和伊斯蘭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穆罕默德試圖借助直接與神靈溝通的形式,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繼而擺脫當時的困境。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根據穆罕默德自己的說法,公元621年7月底的一個夜晚,穆罕默德見到了接受真主安拉指派,來到人間的天使吉蔔利勒,和神獸布拉克。

在神獸的幫助下,穆罕默德轉瞬間便來到了位于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

在這裡,穆罕默德登上了登霄石,來到了七重天。

在七重天上,穆罕默德看到各種神迹,也聽到了真主安拉的種種教誨。

一夜過後,穆罕默德重返麥加,并以此夜的教誨為藍本,向人們宣傳伊斯蘭教。

穆罕默德在耶路撒冷登上登霄石的經曆被稱為“夜行登霄”,這天成為了穆斯林的傳統節日——登霄節。

而耶路撒冷作為“見證過”先知穆罕默德和真主安拉見面的城市,也理所應當地成為了伊斯蘭教的聖城。

為何耶路撒冷千百年紛争不斷?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恩怨情仇

(耶路撒冷)

小結

伊斯蘭教的信徒遍布全球,影響極其廣大。

當然,這一影響并不是完全正面的,

尤其是近年來伊斯蘭宗教極端主義非常猖獗,

這也就意味着,倘若不對宗教教徒進行正确的引導,僅憑宗教一己之力也能将世界攪得天翻地覆。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麼?歡迎大家點贊、轉發,并在評論區留下你精彩的觀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