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糧價暴漲60%,17億人挨餓!糧食危機背後誰是最大赢家?

作者:一心博士
糧價暴漲60%,17億人挨餓!糧食危機背後誰是最大赢家?

視訊請見下面連結:

糧價暴漲60%,17億人挨餓!糧食危機背後誰是最大赢家?

今天,你幹飯了嗎?魯迅先生曾說過,人類的悲歡并不相同。有人幹飯幹得歡,有人挨餓望眼欲穿。

2022年5月、6月,世界糧食計劃署就連續釋出預警,人類正面臨二戰之後最大的糧食危機!超過17億人正在承受着饑餓的折磨!不僅第三世界的人民,連歐洲發達國家也成了糧食危機的主角?這可真是“地主家也沒餘糧了”

一、糧食危機究竟是二戰後最大,還是根本就是假?

二、為啥說糧食危機是歐洲喊聲大,遭殃亞非拉?

三、為啥說一個國家就算有耕地有人力,也不能保證不挨餓?

本期視訊,博士就和大家一起解密下《糧食危機是假的?!》

有多缺?印度都hold不住?

2020年以來,以新冠疫情爆發為起點,全世界接連遭遇疫情、蝗災、火山噴發、洪災一系列,連環套連環似的打擊。

糧價暴漲60%,17億人挨餓!糧食危機背後誰是最大赢家?
糧價暴漲60%,17億人挨餓!糧食危機背後誰是最大赢家?

其實關于缺糧這件事兒,2020年聯合國就開始預警了!然鵝,現在已經2022年了,這危機不但沒解除,反而深化了。

瘟疫、戰争、饑荒、死亡,此情此景,仿佛在沉浸式體驗天啟四騎士大片,誰看了不說一句相當的Tranditional……

面對這場已經被“廣而告之”的“危機”,全球掀起了一場“食品保護主義”。

截至5月中旬,有近30個國家對食品、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貿易采取了限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俄羅斯、烏克蘭、印度、印尼、伊朗、土耳其、阿根廷、埃及、哈薩克斯坦等。

俄羅斯小麥出口世界第一,烏克蘭小麥出口世界第三,兩家沖突一打響,全球30%的小麥出口受影響。

糧價暴漲60%,17億人挨餓!糧食危機背後誰是最大赢家?

烏克蘭是想賣賣不了,黑海港口被封,2000萬噸糧食運不出去,急得差點借道波蘭;俄羅斯則是主動限制糧食出口,減少對部分國家的糧食供應。哎!我看誰順眼就賣誰,我看誰不順眼就不賣誰!

是以啊,嚷嚷着全世界一起制裁大毛的歐盟就成了不順眼的那個。但人家顯然沒啥自知之明,一邊表示“皿組”的制裁我要繼續,一邊說“自由”的糧食你還得賣我。我不能挨餓!不然哪有力氣制裁你啊?用最狠的語氣說最慫的話,我人都傻了!這屬于是梁靜茹都給不了的勇氣!

而我們隔壁的印度,這次則更是讓人意外。

5月13日,印度以國内糧食安全為由,宣布停止小麥出口,緊接着又宣布停止出口糖、棉花。

糧價暴漲60%,17億人挨餓!糧食危機背後誰是最大赢家?

一石激起千層浪,印度是世界第二的小麥生産國,盡管國内有近2億人口常年挨餓,但一直堅持出口糧食,今年初莫迪老仙還說要出口1000萬噸小麥,我自己超越自己。然而豪言壯語剛說沒幾天就反轉了?這波糧食危機果真這麼嚴重?連“心大”的印度都要hold不住了嗎?

歐美國家也表示我不了解,但我大為震撼。七國集團(G7)馬上就聯名譴責,我們制裁大毛你不跟也就算了,居然連糧食也不賣了。說好的新興大國、鐵杆盟友呢?印度則表示,我們新德裡氣溫都50度了,水稻、小麥眼看着減産,就不興我家裡存點糧?

市場規律告訴我們,供給減少将帶來價格上漲。事實也果然如此,世貿組織(WTO)的資料顯示,今年6月國際小麥價格上漲了59%,葵花籽油價格上漲了30%,而玉米價格上漲了23%。

歐洲國家剛“享受”了一波天然氣漲價後,又體驗上了食品價格上漲,縱然是老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是有點hold不住了。

英國首相約翰遜就開出大招,号召女王的子民們“少吃飯多減肥”。

糧價暴漲60%,17億人挨餓!糧食危機背後誰是最大赢家?

發達國家尚且如此,一些開發中國家更是直接進入了“武德充沛”的階段。

伊朗因為糧食漲價影響進口,部分主食價格飙漲超300%,甚至引發暴亂;斯裡蘭卡自3月以來,貨币貶值80%,食品價格上漲約57.4%,為了平息能源、糧食短缺引起的動亂,當局被迫頒布“就地槍決令”。

整個就是,甭管你吃面包、米飯還是飛餅,這次挨餓幾乎是掃射的。但你可能不知道,“糧食危機”會讓人哭,但也能讓人笑!因為糧食危機是人道主義災難的同時,也是有些人賺錢暴富的機會!

天下苦ABCD久矣?

沒錯,它們就是全球糧食貿易的主導者!讓我們舉起雙手,打出它們的名字!A!B!C!D!

也就是ADM、 邦吉(Bunge)、 嘉吉(Cargill)、 路易·達孚(LouisDreyfus)!

糧價暴漲60%,17億人挨餓!糧食危機背後誰是最大赢家?

過去的2021年,因為全球糧價的加速上漲,國際四大糧商的業績也跟着水漲船高。

來,上資料!在2021财年,ADM取得了120年來最好的業績,營收達到852億美元,增長32%;其他三家糧商同樣也是收入、利潤大幅增長,作為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尤其亮眼。

糧價暴漲60%,17億人挨餓!糧食危機背後誰是最大赢家?

而四大糧商賺錢的背後,就隐藏着全球糧食危機的真相!

首先,讓我們來搞清楚一個問題,全球真的缺糧嗎?

從2018年到2021年,全球糧食總産量連年上漲,分别為26.5億噸、27.1億噸、27.8億噸。

即便是天災、沖突爆發的2021/22年度,全球的糧食産量仍預計達到28億噸。嗯,沒降反漲!按照全球總人口估算,平均到每個人仍然有710斤,每天大概2斤,怎麼看都是不會餓死的樣子!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總量不缺,又為啥出現危機呢?又為啥價格暴漲呢?來,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名詞——結構性短缺!可以了解為,在總量充足的前提性下,相對的、局部的“短缺”。

首先糧食問題事關生死,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糧食儲備制度。

比如我們采取的是宏觀調控+市場的模式,可以通過大量投入儲備糧調節價格,而歐美呢則是普遍全盤交給市場……

那麼,号稱國際糧食市場“幕後之手”的ABCD,就登場了。這四家跨國糧商掌握全球80%糧食貿易,可以通過控制糧食貿易的産業鍊,從上遊原料、中遊加工到下遊供應,影響糧食定價。

在商言商,市場遵循的規則是價高者得,是以你就會看到歐洲國家買糧買的貴,而斯裡蘭卡呢可能壓根就買不到……

而經過這隻“幕後之手”的調節後,糧食還是那些糧食,但價格卻水漲船高,ABCD呢則可以擅用規則,狠狠的發一筆“球難财“。

當然,如果這些糧食真的是被調節到貧困人口的飯碗裡,無論怎樣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來看還是可以接受的。但事實并非如此,越來越多的糧食在被應用于生物燃料的生産。

2022年4月,美國總統拜登緊急宣布,擴大生物燃料銷售,以遏制不斷飙升的汽油價格。翻譯過來就是說油價太貴了,我們搞搞乙醇吧。

糧價暴漲60%,17億人挨餓!糧食危機背後誰是最大赢家?

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的乙醇生産國,2021/22年度生産生物燃料就消耗了1.7億噸糧食,占糧食總消耗量的47.4%。

可能你會說,亞非拉人民都要吃土了,燈塔居然還在用糧食制作生物燃料牟利?這世界的參差是否過于參差了?

誰說不是呢?但是你也不能說人家用糧食搞科研,降低生産成本不對!畢竟人家家裡有礦,屋裡有糧。你隻能說古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今有“市場調價,實力決定一切”。

隻要燈塔不要一邊用3:1的比例瘋狂燒糧煉“油”,一邊譴責我們囤積糧食,那其實也不必過多評價!畢竟我們也沒吃他家大米。

糧食在手 話語權我有?

什麼石油燃料碳排放太高,什麼生物燃料更環保,其實呢?

嘴裡都是主義,心裡都是生意。

而生意背後呢?又是赤裸裸的權力!

人類的曆史是一部生存史,吃飯是永恒的話題。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經說過:“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全人類”。

糧價暴漲60%,17億人挨餓!糧食危機背後誰是最大赢家?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

這句話我了解,并且依舊大為震撼!

那麼,又是誰控制了糧食呢?不如看看ABCD的歸屬,除了路易·達孚字首法國,其他三家全部在美國。

不過這一次,讓燈塔所向披靡的,不是航母飛彈、不是皿組茲有的故事,而是貨真價實的高效率!

首先,是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燈塔是世界上唯四耕地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裡的國家,中部大平原占據國土面積的20%,放眼望去就一個字,平!特别适合收割機開過去的那種平。

其次,是超級發達的石油農業。和印度仍然廣泛采取的傳統古法人工不同,燈塔的農業是典型的全機械化的大農場操作。妥妥的科技是第一生産力!

最後,是超高的農業補貼。燈塔對于農業的補貼起源于1930s的大蕭條。

2020年,美國農業的淨收入達到1196億美元,同年拜登政府的農業補貼創下了465億的曆史新高。粗略估算,農民40%的淨收入來自于當局的直接補貼。

這就讓燈塔在國際糧食市場一直擁有超強的競争力。舉個栗子,今年一季度,燈塔是我們最大的大豆進口來源國,其每噸大豆的均價在俄羅斯、烏克蘭、加拿大幾個大豆出口國中最低,更明顯低于國産大豆。

并不是說我們的農民工作不努力的意思,而是說燈塔大豆這種高效産業化帶來的價格優勢,意味着在國際農産品市場的話語權。

大豆均價:美國3837元/噸;加拿大:4223元元/噸;

非轉基因大豆均價:美國3781元/噸;俄羅斯3783元/噸;加拿大4714元/噸;烏克蘭4865元/噸

5月13日國産大豆期貨價格在6000元/噸左右。

糧價暴漲60%,17億人挨餓!糧食危機背後誰是最大赢家?

衆所周知,石油是美元霸權的根基,其實美元還有另外一個價值注腳,那就是糧食。糧食是國際期貨市場明星級大宗商品,而燈塔作為最大的糧食出口國,在期貨市場擁有足夠大的籌碼影響國際糧價,并且實作套利,畢竟玩金融人家是專業的。

而在國際貿易間呢,燈塔同樣是套路滿滿,比如利用低價農産品占領新興市場,直接把本土産業打垮,就算耕地再多也注定被一招撂倒;或者通過采購貿易影響他國經濟,比如通過聯合果品公司的水果貿易影響中美洲。曆史上還曾經通過咖啡貿易影響巴西。

畢竟武功再高,也要吃飯,腦子再好,還要吃飯。是以,這所有安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安全就是飯碗的安全了。

不過目前來看,别管是歐洲糧食危機,還是燈塔的糧食“話語權”,對我們的影響都不太大。

首先,不管别人家減産不減産,我們的糧食産量已經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不用擔心沒得吃,被人卡脖子。

其次,不管你愛吃米飯還是面,平時吃的95%的谷物(水稻、小麥)都是國産。而我們進口的糧食則主要是大豆和玉米,主要是用來做飼料的。

是以任你國際怎麼漲,國内不能說一點影響沒有,但也不至于hold不住。

不過,顯然我們的追求不止是糧食安全,在國際貿易、期貨市場,在農業能夠擷取更多影響力的領域裡,有一天我們也能開拓出不同的天地……

好了,本期内容到這裡就結束了,我們下期見!

參考資料:

1. 解決斯裡蘭卡危機,印度角色吃重 張潇予

2. 對俄制裁遭“反噬”,英國群眾忍饑挨凍,約翰遜:少吃飯多減肥 蔣平

3. 歐洲小麥價格創新高,美國:印度請三思 劉程輝

4. 危機逼近?全球糧食市場再度“拉響警報”! 中國基金報

5. 被俄封鎖黑海港口,“歐洲糧倉”烏克蘭出口糧食犯難!拜登支招…… 李澤東

6. 全球第二大糖出口國印度限制糖出口,對中國影響多大?觀察者網

7. 美國、巴西、歐盟3億噸糧食變燃料,全球谷物價格指數創曆史新高央視财經 樊宏偉

8. 聯合國糧農組織:5月全球食品價格攀升 已上漲至近十年最高水準 楊崇

9. 白皮書:大陸糧食儲備能力顯著增強 胡璐

10. 5月份國民經濟運作呈現恢複勢頭 國家統計局

11. 2022年一季度糧食進出口資料 海關總署

12. 2021年大陸糧食進口量1.65億噸,創曆史新高 海關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