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藏高原冰川下綿綿延延一片一片的野生桃花林,壯哉,大地之蝶

作者:新銳散文
青藏高原冰川下綿綿延延一片一片的野生桃花林,壯哉,大地之蝶

西藏的原始野生桃花林,漫山遍野,恣肆盛開,震撼人心……冰川高原有三大原始野生桃花林,于靜谧中氤炫着大自然的芬芳……

波密桃花溝。作為最早盛開的桃花,波密的桃花不僅開得早,而且規模空前。其中坐擁數十萬株野生桃樹的波密桃花溝曾獲得中國最大桃花谷的吉尼斯記錄認證。幾十萬株平均樹齡300多歲的野生桃樹,疏密相間散立在山谷田園之上,與雪山、江水、濕地、湖泊相輝映,綿延數十公裡。公路延伸,夾道桃林逶迤,冰川遙迢,漫步異景,陶陶醉然…

青藏高原冰川下綿綿延延一片一片的野生桃花林,壯哉,大地之蝶

嘎拉桃花帶。作為林芝桃花旅遊節的主場地,嘎拉桃花帶散射着桃花芬芳的王者之氣。嘎拉桃花帶雖然規模上略次于波密桃花溝,但三面環山,面朝尼洋河谷的桃花田園,别緻優雅。三月的林芝雖然尚存寒意,卻已是花的海洋,一樹一樹的桃花溫柔妩媚,争奇鬥豔。林芝的桃花廣闊鮮麗,天空的湛藍是其最好的背景,還有那些星羅棋布的藏族民居,也成為花海中和諧的點綴。桃花溝将雪山、桃花、河流融繪成一幅絢麗的油畫。桃花溝還是高原上的一處生态氧吧,空氣清新,高原缺氧一掃而光。高原江南,名不虛傳。

青藏高原冰川下綿綿延延一片一片的野生桃花林,壯哉,大地之蝶

雅魯藏布江野生桃花岸。雅魯藏布大峽谷是全球最大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在這裡拐了個大彎,群山環抱,守護着這裡的原始生态。雅魯藏布江兩岸的野生桃花與當地人和諧相處,千年滄桑,和瞌共生。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原生居民,遵循着不成文的風俗,對于每棵桃花樹,順其自然,從來不事修剪,任其恣意生長。而巍然聳立于雅魯藏布江江畔雲霧中的山峰,如同進軍西藏骁勇善戰的将士,守望着這片世外桃源的甯靜。

青藏高原冰川下綿綿延延一片一片的野生桃花林,壯哉,大地之蝶

無獨有偶,筆者曾于發表在網絡平台《首都文學》的随筆《心儀草原》中,描述過大西北的野生杏花奇景:位于新疆伊犁河谷阿吾拉勒山南麓的杏花谷,受到伊犁盆地整體氣候環境的影響,氣候濕潤,水汽充沛。加之南向敞開的馬蹄形谷地,既屏蔽了西北向的山風,又攬抱着來自東南方向的充裕的陽光,形成一個半封閉的小環境。得益于此,三萬多畝原始野生杏樹林能夠繁衍至今。那起伏有緻酷似素描的優美的人體曲線的舒緩丘坡上,綿綿延延綠草如茵,在綠色飽和的大背景下,一簇簇一片片盛開的杏花漫坡遍野,在綿延千裡的天山山脈的懷抱中,散發着妩媚的美的震撼力……

從太空空間站腑瞰,青藏高原冰川下綿綿延延一片一片的野生桃花林,是一隻色彩斑斓的巨型蝶翅吧,而千裡之外,天山山脈伊犁河谷三萬多畝的野生杏花林,是另一隻五光十色的巨型蝶翅吧……當下時興無人機航拍,如果用遙感遙測衛星上的廣角相機拍攝,一定會有一隻大象無形的栖息于想象中的大地之蝶的數位影像,呈現于人們的腦際吧……

衆所周知,西藏戰役是1950年1月至1951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一部,在西北軍區部隊配合下,以軍事、政治攻勢進軍西藏的戰略行動。1950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軍奉中央軍委指令,進軍西藏,曆經110多天,穿越橫斷山脈,翻越4000米以上雪山12座、6000米雪山4座;橫渡金沙江、怒江等大小江河數十條,最艱苦的行程是從怒江、邊壩到太昭與拉薩河谷之間,不但山高水急,特别是通過“窮八站”前後這一段路程中,連續翻越丹達山、魯貢拉、冷拉山等4座5000米以上的大雪山。騾馬極度疲勞,因草料不及,死亡三分之二;随軍運輸的牦牛隊距離本隊更遠,後方補給接濟不上,部隊在半饑餓的狀态下行軍,幹部戰士體力急劇下降,加之高山缺氧,呼吸困難。疲勞、饑餓、高原病時刻威脅着每個人的生命。一些幹部、戰士長眠在進軍途中,據原十八軍司令部偵察科參謀王貴回憶,十八軍軍長張國華把3歲的小女兒帶上進軍西藏動員大會主席台,向全軍将士現身說法,堅定表示一家三口一起進軍西藏,同甘共苦、患難與共。遺憾的是,張國華的小女兒在進藏途中夭折,成為十八軍進藏年齡最小的“革命烈士”……

是的,1949年10月,人民解放軍二軍四師和戰車五團裝甲車營作為入疆先頭部隊,從甘肅玉門出發,驅車西進。次日,二軍軍指、五師離開甘肅酒泉向新疆進發。二、六兩軍的騾馬大隊也随即由酒泉西行。随後,蘇聯支援的運輸機抵達酒泉,幫助運送入疆部隊。幾萬人馬,數路大軍,猶如滾滾洪流,奔騰向西,向新疆展開了氣勢磅礴的大進軍。1954年10月,中央政府指令駐新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第六軍大部,第五軍大部,第二十二兵團全部,集體就地轉業,脫離國防部隊序列,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産建設兵團”,接受新疆軍區和中共中央新疆分局雙重上司,其使命是勞武結合、屯墾戍邊。一師、二師、六師隸屬兵團建制,編屬兵團上司。兵團由此開始正規化國營農牧團場的建設,由原軍隊自給性生産轉為企業化生産,并正式納入國家計劃。

成立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時,359旅的旅部和主力、李雲龍的新一團的大部等等都去種地了,甚至劉志丹當軍長的紅28軍集體脫下軍裝當了農民……

在黨的生日來臨之際,《英雄贊歌》在耳邊起:“……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的确,随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國,正在發生着由蛹變蝶的絢麗嬗變……

壯哉,大地之蝶!

美哉,中華之蝶!

青藏高原冰川下綿綿延延一片一片的野生桃花林,壯哉,大地之蝶
青藏高原冰川下綿綿延延一片一片的野生桃花林,壯哉,大地之蝶

作者簡介:張天鵬,筆名:啄殼。軍隊退休幹部。長期涉獵“科學哲學”與美學探索,曾在《大科技》雜志發表原創性科學哲學類文論,并在《前沿作家》、《中國文化報》、《散文》、《青年作家》、《小小說選刊》、《西狐文學》、《西部散文學會》等報刊及網絡平台發表科學人文與文學及攝影作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