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則天的“玄武門之變”

作者:醒悟9568

一個80多歲的老爺子居然提前颠覆了武則天的統治,當然了武則天當時也是80多歲了。估計這是中國曆史上年紀最大的造反者和被造反者。發動這次政變的老人家就是當時武周的宰相張柬之。為什麼叫神龍政變呢?就是因為武則天當時的年号是神龍,是以這次政變在中國曆史上被稱為神龍政變。為了保證這次政變萬無一失,他可是集齊了七顆龍珠啊,什麼李顯,李旦,太平公主,左右羽林軍,朝廷内外的骨幹大臣全都搞定了,是以80多歲的張柬之那是精神抖擻,意氣風發地發動了政變呢。首先,他們摸清情報,特别是宮中的情報,武則天和二張有沒有警覺呀?過不久呢,從宮中傳來消息,明确地告訴他們,武則天跟二張沒有任何的發覺,一旦有情況,宮中會有内應進行控制,這下心裡有底了,接下來怎麼辦呢?整個政變從外圍抓起,控制政府機關嘛。那麼由誰來接管政府呢?是相王李旦領着大将袁恕己,領着整個南衙的衛軍控制了政府機關,這就是成功的基石啊。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要把太子李顯請出來親自坐鎮,直接拿下玄武門,然後攻進禁宮,殲除二張,這才是計劃的核心環節。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呐,萬萬沒有想到啊,整個計劃執行的第一步就出現了關鍵問題。問題出在哪兒呢?在于太子李顯。本來太子李顯呢派了一個人跟他們進行聯絡,也知道計劃的大緻情形,但是真動手的時候,左右羽林軍已經到了太子府了,太子李顯突然猶豫起來了。為什麼開始猶豫呢?因為李顯在考慮啊,自己的利弊得失啊。對于太子李顯來講,如果不發動這場政變,按部就班地靠,等個一兩年,皇位也是自己的,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損失,一旦發動政變了,不成功怎麼辦呢?完全有可能身敗名裂,現在所有的既得利益全沒了,未來當皇帝的機會都沒有了,這是很可怕的一個事情啊。也難怪,李顯,他本身就是驚弓之鳥,當年就當過太子,後來又當皇上,結果呢,被他親生母親武則天給廢掉了,以為自己再也沒有機會了,但是沒想到啊,狄仁傑和這些大臣不斷地勸說武則天回心轉意了,他又回來當太子了,這種情況下,難免李顯是患得患失,更重要的是,就在前一段時間,就因為兒子,女兒和女婿發兩句牢騷,全都被賜死了。如果政變不成功,自己的下場會比他們更好嗎?恐怕不會吧。換成各位,您處在這個位置,想一想,不僅是自己身家性命的問題,這可是一大家子,上上下下人的性命都在這一刻呀。是以李顯的猶豫啊,完全可以了解。我們可以對比一下,當年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時候,那可是身經百戰的人物啊,發動政變之前也是猶猶豫豫,反複斟酌,最終才決定動手的。你等到李顯這個時候,他有李世民那種大智大勇嗎?不可能。是以他猶豫是非常正常的,不猶豫才是非常奇葩的事件。李顯這邊一猶豫啊,把發動政變這些将領給晾着了,進退兩難呢。為什麼呀?你想想,外面一群士兵盔明甲亮在那站着呢,這種情況下要撤回去,所有人都看着他,馬上就被武則天知道了,沒有一個人有好下場的。李顯沒問題呀,我就說不知道這個事兒啊,他們來逼我,我不幹,你看看他親生母親,估計不會怎麼處理,即使處理也頂多是被貶,但是我們不一樣啊,那就是滿門抄斬呐。來時候好好的回不去了,這下可太難了。就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啊,太子李顯的驸馬王同皎專門站出來說話了,他說殿下,你想想這些年你受了多少苦,本來皇位是你的,先皇已經把皇位傳給你了,沒想到你無緣無故被廢了,遭受了這麼多苦難,好不容易啊,我們今天迎來一個機會,首先能夠剿滅二張,為朝廷剪除奸臣,更重要的是,你現在肩負的是什麼責任呢?這是李唐王朝的江山社稷呀。現在的情況,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十萬火急呀,火燒眉毛啊,哪怕您到那照個面兒站腳助威,我們拼死拼活,這也可以呀。為什麼大家苦口婆心地勸李顯呢?他要不出面,大夥兒不就是真造反了嗎?他去了就是清君側,性質完全不同,這個大旗必須要豎起來。結果呢,人家李顯沒接這個招兒,他怎麼講啊?他說消滅二張,剪除小人這事兒确實應該做,沒問題,我支援你們,但是咱們采取暴力的做法不太合适嘛。你萬一把我母親吓着怎麼辦呢?對不對?天子他老人家的身體很重要,我看不如這樣,今天先散了,咱先回去,咱回去再商量,琢磨琢磨,今後有一個更穩妥的方法,這不是更好嗎?大家一聽李顯說出這種話,全都懵了,不知道該怎麼接了,下一步到底怎麼辦呢?就在這樣一個萬分關鍵的時刻,大将李湛這位可是霹靂火的脾氣呀,實在等不及了,直接跟李顯講了,他說現在所有的将帥宰相是抛家舍業,不顧性命地在跟着您幹呢,在這種情況下,你要不出來,大家就可能受到最嚴酷的酷刑,而且現在還有5000士兵就在門口站着,如果您不去,你自己出去跟他們解釋。這個話說完,李顯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您看這一幕像什麼?像不像?曆史上另一次事件,就是在馬嵬坡前,也是唐朝的衆将士逼迫唐玄宗必須要殺掉楊貴妃,而且要親自監督一樣的狀态呢。是以我們早就說過,大唐的很多将士身上有一種血性在流淌啊。就在這種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大家伴簇擁伴駕着李顯出了太子府。為什麼大家要駕着李顯呢?因為怕他變卦呀,中途再跑了怎麼辦呢?另外,突然發動政變,腳底下有點軟也是事實,李顯腿軟到什麼程度呢?上馬的時候自己踩馬镫上不去,是衆将給他抱上去,這才在馬上坐穩,被大家簇擁着慢悠悠地奔了玄武門。就在玄武門這邊,宰相張柬之領着軍馬,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盼着太子李顯的出現呢。為什麼叛太子李顯出現呢?直接領兵攻打就行了嗎?不是因為這地方有守軍,不放他進去。守護玄武門的是誰呢?叫做殿中監天歸到。這支軍隊啊,非常特殊,名義上在左右羽林軍之下,但實際上是歸皇上直管的,很多事情他能直接向武則天彙報,為什麼呢?皇宮的安全由皇帝直接控制,如果武則天身體好的時候,他經常會跟這些将領做一些交流,布置整個工作,不可能讓這種事情發生,他年紀大了,沒有這個精力了,朝政都很難處理了,也沒有精力處理這些事情,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田歸道必須堅守他的陣地呀。張柬之這個老爺子一點兒都不含糊啊,領着兵丁來的時候直接親自來見田歸道,怎麼講呢,他說你馬上把這個兵馬挪開,而且把你的兵馬交給我指揮,我要幹什麼你知道嗎?我現在要清君側,斬除二張,你說說你恨不恨二張?田歸道,啊,其實也不喜歡二張,但是二張跟他也沒什麼冤仇,二張也管不了的軍隊呀,但是他也沒有必要跟着張柬之幹這種事情啊,你有什麼指令啊,你憑什麼讓我幹這個事情啊。張柬之就明确地講啊,說太子李顯馬上就駕到,我看你怎麼辦。田歸道聽到這兒就半信半疑啊,你說太子李顯親自到,人呢?在哪兒呢?張柬之蒙了,說好太子這個時間就該到的,但是人在哪兒呢?張柬之也不清楚太子們發生什麼事兒,規定的時間都過了,遲遲不見太子啊,是以他們正在焦急地等待呢,等的時間越久,田歸道越懷疑太子如果真不來的話,我絕對不能開這個門,雙方就可能是兵戎相見的,動不好就變成真正的造反了,張柬之也擔不起這個責任呢。就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太子李顯出現了,周圍的士兵緊緊地圍住他,從正向看好像是拱衛,另外一個角度看也有點像綁架,就是這麼一個狀态。田歸道這是認識太子李顯的,他心裡非常清楚,這就是未來的皇帝呀。我下一步該怎麼辦呢?把自己兵馬都交給對方?那不可能。想了再三,田歸道作出決定,我可以把玄武門讓開,但是我的兵丁不參與你們任何行動,其實這對張柬之來說就已經足夠了,打開玄武門裡面就沒有什麼兵力了,我也不需要你出兵了,是以田歸道一打開大門, 80多歲這個老爺子張柬之啊,威風凜凜地帶頭沖進了皇宮,這些盔甲整齊,刀槍耀眼的軍隊一進到皇宮裡,這些宮女太監哪見過這陣勢啊,轉身就要往裡跑回去報信兒啊,這個時候應該是太平公主發揮作用了,旁邊立刻跳出幾個宮女來,直接拿刀就把報信兒的宮女殺掉了。皇宮内前殿的局勢迅速就被控制住了,然後大隊人馬直奔武則天休息的迎仙宮。迎仙宮的外殿住的是張易之和張昌宗哥倆,這哥倆根本沒有想到能夠大兵壓境啊,完全沒有準備,跑的機會都沒有,直接被抓到了太子李顯的面前。太子李顯還沒等發問呢,張柬之明确地說趕緊殺,立刻斬首。二話不說,兩個人就人頭落地呀,為什麼下手這麼快呀,就怕夜長夢多呀。還沒等太子李顯緩過神兒發表什麼感慨呢,這邊殺氣騰騰的張柬之領着大夥直接奔向武則天的寝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