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寸山河一寸血——紀念抗日戰争中陣亡的靜甯籍将士

作者:甘肅民營經濟網

77年前的抗日戰争,是偉大的中華民族奮起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争,也是靜甯人民與整個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的重要曆史時段。在抗日戰争偉大程序中,身處後方的靜甯,是國際援華物資的重要運輸線、糧秣補充地和抗日兵源輸出縣。

一寸山河一寸血——紀念抗日戰争中陣亡的靜甯籍将士

靜甯人民在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全面抗戰路線的旗幟下,同仇敵忾、衆志成城,在捐糧、捐物、捐款的同時,不少熱血青年積極報名參戰。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他們勇敢地參與到了抗戰激流中,以血肉之軀抵抗侵略者的瘋狂進攻,為民族和國家負傷、流血、犧牲。靜甯籍軍人的足迹遍布喜峰口、盧溝橋、娘子關、忻口、太原、平型關、綏遠、台兒莊、中條山、淞滬、棗宜、常德等全國抗日戰場,以鮮血和生命譜寫可歌可泣、喋血疆場的悲壯篇章。綏遠戰役犧牲的49名平涼籍将士中,靜甯籍達41人。共産黨員、山西霍縣遊擊大隊排長王耀成在與日軍作戰中英勇犧牲,其事迹被當地人編成歌謠傳頌:“王排長,王耀成,他是甘肅靜甯人。參加八路軍整五年,他是抗日的大英雄。”老紅軍餘新元,參加過的平型關、黃土嶺、狼牙山等戰鬥和百團大戰被編入曆史教科書。靜甯雷大屈岔抗戰老兵屈玉堂,從1933年2月參加長城喜峰口抗戰開始,盧溝橋事變時任連長苦守南苑,台兒莊戰役時任騎兵營長臨沂阻擊,任中校師附随張自忠在湖北抵禦日寇,參加抗戰11年之久。參加甯都起義的方錫齡,是靜甯威戎南關人,後輾轉至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27師任少校團副,1937年7月8日增援盧溝橋抗戰的29軍,血戰将近一月;任營長後防守娘子關,給日軍以重創;浴血台兒莊,方錫齡所在的第二集團軍三個師3萬多人,27000人為國捐軀……。

靜甯縣參加抗戰的準确人數,民國檔案雖有大量資料,但年份不全、鄉鎮不全,不足為據。依據甘肅省新兵招募處(後更名為甘肅師管區籌備處)資料:國民政府軍政部配置設定甘肅應招募兵額每月5000名。按新縣治改革後的66個縣匡算,平均每個縣年提供兵員約900多人。八年抗戰期間像靜甯這樣的人口大縣,提供兵員保守估計應在5000人到7000人之間。另據“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所編《八年抗戰之經過》中,附表10“抗戰期間各省曆年實征壯丁人數統計表”所列甘肅抗戰時期輸出兵員383857人,平均每縣約5800多人。由此可以看出,兩項測算結果大緻相同。

一、《靜甯縣志》中的靜甯籍抗日陣亡将士

按上述方法計算,在抗日戰争期間,靜甯縣至少有5000多名熱血男兒奔赴前線,但遺憾的是,大多東去抗日再無音訊,戰死(或流落)他鄉,沒有留下姓名和任何資訊。多年來,靜甯縣的抗戰陣亡将士以1993版《靜甯縣志》為準。《靜甯縣志》第四章《名錄》中,第一次整理出《國民黨抗日陣亡将士》102人,有姓名、職級、部隊編号、籍貫、陣亡時間和陣亡地點,此資料與甘肅省檔案館藏“甘肅省民政廳卷宗”檔号15-2-213完全相同。2014年版《中國共産黨靜甯曆史》摘引《靜甯縣志》資料,按照中共黨史編著體例,将題目“國民黨抗日陣亡将士”修改為“靜甯籍抗日陣亡士官”;在部隊番号前加“中國軍隊”。其名錄如下:

一寸山河一寸血——紀念抗日戰争中陣亡的靜甯籍将士

萬常福 萬得元 馬義祥 馬士倉 馬占倉 馬正才 馬有倉 馬孝忠 馬秉乾 馬得山 馬德良 支經幫 王占元 王志興 王定立 王金元 王振剛 王維谟 史跟連 史鎮國 田喜秀 白永昌 任有成 關佐漢 關德倉 劉有子 劉宗權 劉秀武 劉起雲 劉福成 孫随願 孫耀祖 朱餘福 何五才 何永義 何玉海 張文富 張占林 張永勝(下士) 張永勝(中士班長) 張永福 張伯兆 張國維 張忠孝 張彥彪 張貴堂 張得勝 張銀堂 張随伍 李世明 李正榮 李生桂 李歲娃 李作昌 李芳田 李得功 李得成 李清蘭 楊芳泰 楊振亭 楊福成 楊福成(重)楊福昌 楊福勝 沙蘊珍 蘇壽山 卲有堂 陳為月 陳秀英 陳進才 單興忠 受天祜 姚得林 胡有甲 趙冬貴 趙永祥 趙秉朗 唐進喜徐榮時 賈得利 賈聚賢 高風嶺 高積榮 高銀石 曹志林 閻望魁 強根生 董生财 董詩明 蒽彥彪 謝應欽 韓正祥 雷志俊 靳孝仁 靳尚榮 慕進先 蔡福倉 樊世雄 潘世和 魏文卿 魏得福 玉太

一寸山河一寸血——紀念抗日戰争中陣亡的靜甯籍将士

該《名錄》中, 兩個“楊福成”不僅姓名相同,而且職級、部隊番号、籍貫、死亡時間、死亡地點均相同,疑重複,故1993版《靜甯縣志》靜甯籍國民黨抗日陣亡将士應為101人,加上黨史史料明确記載的共産黨員王耀成,總數應為102人。不知姓氏的“玉太”,靜甯民國政府檔案顯示為“梁玉太”。

二、蘭州八路軍辦事處紀念牆上的靜甯籍抗日陣亡将士

蘭州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館長、甘肅省抗戰史研究專家袁志學,與省檔案館、省委黨史研究室、蘭州大學曆史學院等機關專家學者合作,梳理出甘肅省抗日陣亡将士2998名,在蘭州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設立紀念牆,為甘肅儲存了珍貴的抗日戰争曆史史料,其中靜甯籍抗日陣亡将士126人。(見下圖)。

一寸山河一寸血——紀念抗日戰争中陣亡的靜甯籍将士
一寸山河一寸血——紀念抗日戰争中陣亡的靜甯籍将士

在靜甯籍的126名抗日陣亡将士中,除了《靜甯縣志》所記載的101人外,新增25人:

一寸山河一寸血——紀念抗日戰争中陣亡的靜甯籍将士

丁克懷 王萬全 王占虎 王永昌 史友義 孫友才 祁彥蒼 張天祥 張國柱 李占榮 李秀武 李俊山 楊占林 揚生林 楊富崗 蘇金發 卲炳元 苗國玉 趙明明 徐向永 崔顔彪 焦玉成 梅占魁 靳德輝 臧雨川

一寸山河一寸血——紀念抗日戰争中陣亡的靜甯籍将士

三、民國靜甯縣政府(48号全宗)檔案中的抗日陣亡将士

在靜甯檔案館,館藏的民國靜甯縣政府檔案,約有10500卷,内容豐富,包羅萬象,不乏靜甯人民參與抗戰的第一手資料,但由于時間久遠、紙質品質差等原因,缺失和蟲蛀損壞嚴重。加上國民黨靜甯政府撤退時的人為毀壞,現有檔案連貫性不強。2011年以來,國家實施“國家重點檔案搶救”項目,經過檔案館從業人員10多年的搶救修裱,已整理可供查閱檔案4200多卷。

靜甯縣黨史辦和靜甯檔案館組織黨史工作者通過查閱抗戰時期《軍事委員會撫恤委員會死亡官兵請恤冊》《陸軍戰時士兵陣亡證書》《軍事委員會撫恤委員會駐陝撫恤處代電》《甘肅省靜甯縣抗戰陣亡将士遺族姓名調查冊》《撫恤金證書》等原始資料,梳理出《靜甯縣志》和蘭州八路軍辦事處資料之外的靜甯籍抗戰陣亡将士170人,其名錄如下:

一寸山河一寸血——紀念抗日戰争中陣亡的靜甯籍将士

馬永吉 馬進華 馬士倉 馬 秀 馬有娃 馬士良 馬映川 馬地利子 馬歲娃 馬月留娃 馬有德 馬登秀 馬六保 馬海成 馬汗明 馬滿倉 邊成祿 尤俊烈 尤六娃 尤永永 王福朝 王占林 王金剛 王三有 王有才 王銀倉 王孝廉 王國猷 王國烈 王向南 王正海 王正正 王漢山 王滿子 王狗子 王保全 盧占江 田鬥鬥 田自俊 司向坤 司緻遠 古長泰 古德忠 任 回 闫登魁 呂發昌 安好仁 呂文華 安鎖娃 安貫個 劉春榮 劉留娃 劉寶正 劉摸福 劉映福 劉歲安 劉滿船 吳仲祿 鄒有全 祁國界 何 永 張更演 張全娃 張仲奎 張鴻吉 張正才 張海玉 張百元 張翰子 張仁信 張萬義 張廷壁 張永祯 張廷全 張文傑 張廷滿 張萬镒 張克勤 張克明 張 祿 張三定 張狗娃 張作棟 張子學 李金昌 李繼忠 李 氏 李子生 李生榮 李存神 李具忠 李伍世 李三德 李生福 李應芳 李彥才 李潤魁 李具倉 楊茂林 楊船船 楊思建 楊中良 楊望學 楊維良 沙胡子 汪 氏 杜廷有 杜貝兆 陳茂生 陳國柱 陳占武 陳為月 陳有貞 陳繼昌 陳來娃 陳良洲 單祥吉 單突忠 柳廷義 範具才 羅具倉 羅銀華 羅世子 羅明章 姚順續 趙榮身 趙進倉 趙守德 趙具元 趙拾生 趙生意 趙天祿 趙茂盛 趙吉利 趙弟子 柴大闖 柴岩闖 柴友蘭 柴瑾林 徐雷堆 徐自清 賈建安 高清廉 高俊德 崔榮華 崔長憨 席滿堂 席富平 程世發 程國祥 程 國 程 恒 程書書 曹福榮 曹緒江 曹國愛 董榮文 謝占魁 謝銀堂 謝大椿 靳玉林 靳萬福 靳孝仁 赫德榮 景福壽 景滿口子 裴保堂 魏元昌 傅彥桂 傅堆堂

一寸山河一寸血——紀念抗日戰争中陣亡的靜甯籍将士

綜合上述資料,靜甯籍抗戰陣亡将士總數應該為297人。當然,這個數字僅是靜甯全部抗戰陣亡将士的一小部分,大量的抗戰亡殁者湮沒在曆史的塵埃中,他們的姓名我們今天已無從考證。還有些塵封在尚未搶救修裱的民國檔案裡,有待于我們進一步挖掘。

今天我們整理的這份為抗戰捐軀的297名将士名錄,留給我們的不僅是靜甯籍勇士的英名,而是我們靜甯人民的集體記憶。當積貧積弱的中國遭遇日本帝國主義列強們踐踏和欺辱時,靜甯的熱血男兒挺身而出,他們以自己的胸膛迎向日寇的刺刀,把悲壯的背影留給同胞;他們義無反顧地走向死亡,把生機留給家鄉父老;為了國家和民族,血戰到底,誓死不退,甯可戰至最後一卒,最後一滴血,也未曾屈服……為了民族自主和國家獨立,他們在風華正茂的年齡,把最寶貴的青春獻給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時代。他們同全國數百萬抗戰将士一道鑄就的中華民族偉大的凝聚力和抗戰精神,值得我們永遠追頌!

一寸山河一寸血——紀念抗日戰争中陣亡的靜甯籍将士

查檔整理:李忠良 呂周周 梁 啟 李亮良

來源:靜甯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