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3年兩村械鬥,步炮協同激戰34小時,千名軍警出動難以控制場面

作者:鑒史風雲錄

中國人的武德到底有多充沛?兩個村子械鬥,竟然出動了五千餘人,雙方連續激戰三十四小時,不僅炸藥子彈滿天飛,甚至連火炮這種大殺器都亮了相,硬生生将群架打成了一場中型戰争。為制止他們,出動了上千名武警戰士和兩架直升機,甚至還在全國頒布了禁槍法令。

好家夥,兩個村子就能鬧出這麼大動靜,這要是換成兩個鎮,那還不得打上淩霄寶殿?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沖突,竟然能讓兩個村子打成這樣?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起震驚全國的“馬井格勒戰役”。

1993年兩村械鬥,步炮協同激戰34小時,千名軍警出動難以控制場面

馬井戰役發生在1993年,對戰雙方分别是湖南彬州市的馬田村和井崗村。作為一對彼此仇視了上百年的老對頭,這兩個村子之間的故事,那可真是一天一夜都唠不完。

早在百年前,兩村就因為争奪生存資源,産生了大大小小多場械鬥。不過,由于這都是舊時代無法避免的鬥争,是以大家也都不太會往心裡去,農忙時掙水搶地打得不亦樂乎,但到了農閑時,兩村之間該走動還走動,該通婚還通婚。總之就是一種亦敵亦友,非常微妙的關系。

然而,總有那攪屎棍,喜歡打破衆人約定俗成的平衡。這不,上世紀二十年代的馬田村,就出了這麼一位大奇葩。

這位奇葩自幼酷愛讀書,長大後得了蔣介石青睐,被收進國民黨軍中做了參議員,權利嘛,大概相當于一個團長那麼大。

老話說得好,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這位大奇葩,從山溝溝裡的泥腿子,突然變成了當官人,而且還是個不小的官,那肯定得回老家顯擺顯擺啊。于是,他帶着一支隊伍,十分嘚瑟地回到了馬田村。

說來也巧,他回來的時候,正趕上農忙時節,倆村子正因為水源問題争得不可開交。本來嘛,這種事讓兩個村子自己解決就完了,等過了農忙,大家自然會化敵為友。但這位富貴還鄉的大奇葩,一看有顯擺自己的機會,當即來了精神。他竟然玩了一手公器私用,聲稱井崗村窩藏罪犯,對井崗村實施了慘無人道的大血洗。

1993年兩村械鬥,步炮協同激戰34小時,千名軍警出動難以控制場面

血洗過後,井崗村不僅失去了大量生存資源,還死了27位壯勞力。要知道,那時候一個村子攏共也沒多少人,一下子死去27人,這足以讓井崗村變成家家戴孝的傷心之地。

自這以後,井崗村和馬田村,就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原先大家在械鬥時,都是點到為止,但血仇出現後,每次械鬥不死幾個人,雙方是絕不會停的。幾次下來,雙方手上都沾了血,越打眼越紅。

血仇越積越多,迅速惡化到了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地步。馬田村和井崗村之間不僅不再通婚,甚至就連走在大路上,都有可能被對方的人攔下來揍一頓。

這種劍拔弩張的情緒,在1993年達到了頂點。93年農忙時節,雙方再次因為一口水井大打出手,馬田村不幸落了下風。械鬥結束後,馬田村村民咽不下這口氣,重新組織了一批人,拿着鋤頭鐵鍬等工具,沖進井崗村一處工廠,将裡面的設施産品砸的稀巴爛,給井崗村造成了約一萬元的損失。

1993年兩村械鬥,步炮協同激戰34小時,千名軍警出動難以控制場面

井崗村得知此事後,也不甘示弱,村長一嗓子喊來了上百号村民,浩浩蕩蕩向馬田村沖去,先後砸毀了對方三家商鋪。鋪子被砸,馬田村也不慫,當即又派出壯勞力,跟井崗村狠狠幹了一架。井崗村為報複回去,派壯勞力24小時守在村口,就等着馬田村自投羅網。

沒過多久,就有一位馬田村村民遭了殃。

這天,馬田村李姓村民拉着一車豬油,想要路過這裡,井崗村直接攔下這人,不僅推翻了他的豬油車,還開口百般羞辱。馬田村村民哪裡忍得下這口氣?當場和他們争吵起來。井崗村一看,還敢頂嘴?給我打!幾位壯小夥一起動手,當場将李姓村民打成重傷。

事情傳回馬田村後,幾名馬田村村民又闖進井崗村工廠,造成了不小的破壞。在這般你來我往的較量下,雙方沖突迅速被激化,兩個村子不約而同推出武器,準備幹場大的,一勞永逸。

這可不是電影情節,而是發生在1993年的真實事件。馬田村和井崗村百年積怨爆發,為徹底解決對方,雙方村長心有靈犀,共同選擇了實體超度這個辦法。

9月11日,兩村不約而同關閉了學校和工廠,全村老幼集結一處,聽從村長指揮。雙方都拿出了全部家底,給所有壯勞力配備了武器,給婦女老人兒童都配置設定了後勤任務。一切準備就緒後,馬井格勒戰役,正式打響!

1993年兩村械鬥,步炮協同激戰34小時,千名軍警出動難以控制場面

馬田村率先發起進攻,炸藥子彈不要命地往井崗村發射。井崗村也不是善茬,迅速開始了反擊。這一刻,中國人骨子裡的血性徹底被激發,沖突再無調和可能。

雙方青壯年依托山地,墳包,丘陵,不停迂回攻擊。先用土炮手榴彈大範圍掃除敵人,再用土槍梭镖收人頭。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立即補上。左面撐不住了,右面迅速調人支援。從天空望去,兩村就像提前商量好了一般,統一用着經典的三三制隊列,玩着穿插切割包圍戰術。專業程度簡直能甩黑叔叔八條街。

1993年兩村械鬥,步炮協同激戰34小時,千名軍警出動難以控制場面

當然,前線隻是戰争的一部分,更熱鬧的,還要數村内後勤部。按照雙方部署,村内壯年婦女全部被分去運送物資。這些常年幹農活的婦女們,擔一挑大糞飛奔二裡地都不用喘氣,運送起物資來,那更是腳下生風。

老人和孩子也都不閑着,轉移傷員就是他們的活兒。一旦村口有人負傷,他們就負責将人擡去戰地醫院。戰地醫院由學校操場改建,藥品來自村部衛生室。至于醫生,那就更不挑了,甭管人醫還是獸醫,隻要有點手藝,統統拉來做軍醫。

好家夥,這哪是村民啊,這分明就是沒穿軍裝的部隊嘛。

馬井戰役剛一打響,縣裡就知道了消息。為避免出現不可挽回的後果,當地迅速派人前來調節。然而,殺紅了眼的村民誰也不願意停手。想勸架?可以,我們的談判人員都是些大着肚子的孕婦,一碰就倒的老人,你們慢慢談。

1993年兩村械鬥,步炮協同激戰34小時,千名軍警出動難以控制場面

調解人員都是讀書人,哪裡說得過農村婦女?幾番辯論下來,不僅沒能勸住雙方,反而被一群老弱病殘圍在村裡走不了。無奈,他們隻能跟上級聯系,希望調來更多的從業人員。

調解人員在求援,馬田村和井崗村也在求援。兩個村子儲存彈藥有限,半天後,都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尴尬境地。為了徹底打倒對方,他們紛紛開始向隔壁村子求援。

那年月,誰跟誰都能攀上點親戚,親戚被打,哪有不出手的道理?一接到求援,周圍幾個村子立即出動,紛紛攜帶武器人手前來增援。很快,戰争再次進入白熱化。有了周圍村子的加入,這場戰鬥的規模也迅速壯大起來,很快就波及到了周圍十幾個村子,近五千人。

井崗村這邊拉來的人手略少一些,很快就又陷入了沒有彈藥的尴尬境地。眼看馬田村就要打過來了,井崗村無奈,隻得派人冒死沖出包圍,向當地求救。

看到戰争規模正在朝着不可控的方向發展,當地也急了,所有人不管文職武職,全部派發手槍到村裡拉架。但可惜當地從業人員太少,根本無法有效制止戰争。

眼看井崗村即将淪陷,村民們也紅了眼,個個抱着必死之心,輪起手邊武器就沖了上去。子彈打完了換大刀,大刀砍鈍了就用石頭,總之,幹一個不虧,幹兩個賺了。抱着這種心态,雙方戰鬥再次進入白熱化。

1993年兩村械鬥,步炮協同激戰34小時,千名軍警出動難以控制場面

第二天,戰場形勢發生了極大變動,馬田村占領了附近煤礦,搶走了大量炸藥雷管。這下,沒了物資之憂的馬田村,更加咄咄逼人,直接擺出了一副要血洗井崗村的架勢。

井崗村這邊傷亡慘重,眼看就要撐不下去了。無奈,他們隻能再次拼命沖出包圍,跪求當地進行調解。

當地早在戰争打響的第一時間,就向上級機關發了求援信号,隻是,軍隊調動是需要時間的,已經落入下風的井崗村,還能撐到軍隊到來嗎?

湖南馬田村和井崗村械鬥,不僅全民皆兵,炮彈齊飛,甚至連周圍十幾個村莊都被拉進了戰場。後來,彈盡糧絕的井崗村跪求當地調解,但當地從業人員無論是人數還是武器,都比不過馬田村。要不是武警戰士及時到來,恐怕井崗村就要重蹈百年前被血洗的覆轍了。

考慮到馬井戰役動靜太大,上級機關直接調來了一千名全副武裝的武警戰士。戰士們駕駛兩架直升機,往兩個村子火力點投擲煙霧彈催淚彈,強行制止戰争。

火力點一拔除,戰士們迅速沖進村内,控制了所有人。至此,這場持續了34個小時的戰争才算拉下帷幕。

據事後統計,馬田村和井崗村的這場械鬥,規模已經達到了中型戰争的标準。雙方參戰人數達到了五千餘人,相當于兩個團。雙方攻擊上百人受傷,十幾人重傷殘疾,八人死亡。總共繳獲土炮車四輛,土炮95門,土槍57支,土制手榴彈255枚,雷管2590枚,炸藥233公斤。

1993年兩村械鬥,步炮協同激戰34小時,千名軍警出動難以控制場面

好家夥,想當初李雲龍打平安縣城,也不過才一門意大利炮,馬田村和井崗村,這是打了一場讓李雲龍都流口水的富裕仗啊。

看到這可能有人要問了,兩個村子湊齊幾千人不奇怪,可他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武器?還這麼齊全呢?

這就要說到那個年代的時代背景了。六七十年代,為應對美蘇核訛詐,我們有意将國民培養成全民皆兵的狀态,像三大法寶《民兵手冊》《赤腳醫生手冊》《軍地兩用人才之友》,都是國家編撰,用來加強老百姓戰鬥力的。那時,槍支彈藥管理非常松泛,正規軍工廠出産的,老百姓不能買。但民間私窯燒制的,卻基本不受管束。當時,每家每戶都備有幾把長短杆子,甚至有些地方全靠這種私窯拉動就業,這種情況下,别說土槍了,隻要允許,土坦克都能給你整出來。這種風氣一直流傳到九十年代,人們從來沒有意識到過不禁槍的壞處。馬井戰役的爆發,讓人們第一次開始環顧世界環境,思考槍支問題。

當時,蘇聯水晶已經爆了,我們也已經有了全世界種蘑菇,極限換家的能力,那種需要我們全民齊上陣的戰争,幾乎已經不可能爆發了。

1993年兩村械鬥,步炮協同激戰34小時,千名軍警出動難以控制場面

再繼續培養戰鬥力,不僅沒有用武之地,反而會加大治安管理難度。而槍支,也勢必會被一些心懷歹念的人,用在不正确的方向上。

為了保證整體社會安甯,國家考慮再三後,最終做出決定,實施全面禁槍。

有意思的是,一些地方記錄在冊的槍支是兩百萬,但禁槍法令頒布後,老百姓們交上來的,竟然有五六百萬。由此可見,當時民間私制土槍已經多到了何種程度。

事實證明,禁槍是一個非常正确的選擇,法令實施以來,槍擊案件大大降低,老百姓的生活品質有了明顯提高。在這裡,讓我們感謝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