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偉達被禁的A100晶片,清華、中科院都曾斥巨資購買

作者:新智元

編輯:Aeneas 好困

【新智元導讀】美國要禁的A100,對科研的影響可能比想象中還大。

看得出來,今年美國的小心思多得很,對大陸科技的圍剿,又加緊了一步。

荷蘭的ASML一早就屈服于美國的壓力,禁止了極紫外光刻機(EUV)的出口,而較老的深紫外光刻(DUV)系統也差點慘遭毒手。

7月,美國國會通過《晶片與科學法案》,撒出527億美元巨款,誰同意不資助中國,美國就幫誰在美國本土建晶片廠。随後,又兩度斷供針對不同工藝水準的晶片設計自動化軟體(EDA)。

而就在上周,英偉達的A100和H100晶片,和AMD的MI250晶片,都收到了美國政府的出口禁令。

英偉達被禁的A100晶片,清華、中科院都曾斥巨資購買

大陸科研也被「鎖死」?

大陸的科研機構,都曾斥巨資購買這些被禁晶片。

如果這些晶片被禁,大陸的科研機構在執行圖像和語音識别等任務時,就會面臨重重困難。而這些任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軍事上,都非常重要。

首先,圖像識别和自然語言處理,是我們使用智能手機時很常用的功能。此外,它們還具有軍事用途,比如搜尋用于武器或基地的衛星圖像,以及過濾用于情報收集的數字通信。

美國在這個時候整這麼一出,「卡脖子」的信号真的很明顯了。(雖然這個禁令想讓中國超算行業難受,但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企業在禁令下也不會好過。)

英偉達被禁的A100晶片,清華、中科院都曾斥巨資購買

有媒體查閱了過去兩年的十幾個公開的政府标書,可以看出,這招「卡脖子」可以算是對大陸高端科研的緻命一擊:大陸最具戰略意義的研究機構,對英偉達的A100晶片需求都很高。

其中一份标書顯示,清華大學去年10月曾斥資超過40萬美元,購買了兩台英偉達伺服器,每台搭載4張A100。

英偉達被禁的A100晶片,清華、中科院都曾斥巨資購買

清華大學A100伺服器采購項目公開招标公告(2020年)

同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花費約25萬美元,購買A100晶片。

今年7月,中科院大學人工智能學院花費了約20萬美元購買高科技裝置,包括部分搭載了A100的伺服器。

11 月,廣東暨南大學花費了超過93,000美元購買英偉達的伺服器,而同校的智能系統科學與工程學院僅在上個月就花費了近100,000美元購買了8張A100。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也正在考慮使用英偉達的伺服器,來提高從地理資料建立三維圖像的能力。标書顯示,「拟建的NVIDIA DGX A100伺服器将配備8顆40GB記憶體的A100晶片,這将大大提高資料承載能力和計算速度,縮短科研流程,更快更好地取得科研成果。」

誰能擔此重任?

對方出招了,我們該如何反擊?

有一位投資銀行的分析師這樣預測:會有人試圖改用本地圖形處理單元(GPU)的替代品。這是個辦法,但是也存在bug:無法相容在人工智能領域廣泛使用的CUDA架構。

一位就職于人工智能伺服器公司的員工表示:「禁令對Nvidia的影響将是巨大的,因為它占了國内GPU市場的80%左右,而AMD在中國的GPU産品市場佔有率相當有限。是以對于我們這些做通用人工智能GPU的人來說,在工業市場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英偉達被禁的A100晶片,清華、中科院都曾斥巨資購買

業内人士稱,總的來說,這項禁令可能會給我們深刻的警醒,讓我們認識到加速采用國産GPU的必要性。随着大環境裡中美科技戰的更新,更多的大客戶會要求元件的本地化。而最近的禁令一出,會有越來越多的客戶有這樣的意識。

而從最近的輿論來看,這個重任幾乎都壓在了壁仞科技,以及剛剛釋出不久的BR100上了……

英偉達被禁的A100晶片,清華、中科院都曾斥巨資購買

但整體而言,目前的國産晶片單品距離英偉達和AMD還相去甚遠。

而如果想通過「拉滿」舊世代顯示卡的方式繞開的話,則會産生新的問題——成本也會随之「拉滿」。

也就是說,更多的機櫃,更多的能源,更多的占地,以及更多的人力等等。

新時代的「沃爾夫條款」

就在昨天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

會議上審議通過了5份檔案,其中一份就是《關于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的意見》。

會議指出,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

要把政府、市場、社會有機結合起來,科學統籌、集中力量、優化機制、協同攻關。

要加強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堅持國家戰略目标導向,瞄準事關大陸産業、經濟和國家安全的若幹重點領域及重大任務,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術突破口,重點研發具有先發優勢的關鍵技術和引領未來發展的基礎前沿技術。

要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上司,建立權威的決策指揮體系。

要建構協同攻關的組織運作機制,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創新資源,強化跨領域跨學科協同攻關,形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大合力。

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加快轉變政府科技管理職能,營造良好創新生态,激發創新主體活力。

今天的曆史,仿佛是昨日的重演。

2011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沃爾夫條款,禁止NASA與中國的航天機構進行技術交流。

英偉達被禁的A100晶片,清華、中科院都曾斥巨資購買

11年後,中國有了自己的國際天宮空間站。

誰能說今天的晶片禁令,不是另一種「沃爾夫條款」呢?

參考資料: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banned-us-ai-chips-high-demand-chinese-state-institutes-20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