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海市場的爆品可能性:可以教育消費者,先從産品感覺差異開始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當一個新産品出現的時候,使用者從接觸到接受需要一段時間,很多人将這段時間稱為“消費者教育”。但是,近些年來,很多品牌花了大價錢和精力,也沒能很好地完成消費者教育。本文作者認為,想要教育消費者,首先得做好産品的感覺差異。具體怎麼做呢?一起來文中看看吧。
紅海市場的爆品可能性:可以教育消費者,先從産品感覺差異開始

很多人都知道,“教育消費者”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并屢屢為此叫苦。我在近2年的時間裡也這麼認為。最近,對此有新的感受。因為,好像不是所有的産品真的到了需要“教育”的這一步。

《國産淩淩漆》裡的名場面很多,其中之一,是周星馳跟袁詠儀初次見面時,他拿出各種所謂“特工用具”,“你以為是大哥大,其實是刮胡刀;你以為是刮胡刀,其實是吹風筒;你以為是吹風筒,其實是刮胡刀;你以為是鞋子,其實是吹風筒。”

紅海市場的爆品可能性:可以教育消費者,先從産品感覺差異開始

這個場景是典型的“周氏無厘頭”。但是,如果将他放在産品感覺的層面來看待的時候,實際上是一個極端例子——用完全不相幹的産品形态來呈現極大的差異性。

在最近的一些工作中,我開始反思一些過去的觀念。其中之一是:避免“教育消費者”。

在過去經年中,我也陷入了人雲亦雲的觀念陷阱,認為“教育消費者”是需要花大價錢從認知上去與消費者溝通。但是,并沒有去想為什麼需要“教育消費者”。

始作俑者可能是喬布斯的那一句:不要迎合需求,要創造需求。

我們不小心陷入了這樣的邏輯裡:我的産品賣不出去——消費者觀念有問題——我要教育——我教育不了。

這種情況并非沒有,但我認為很少。而真正的情況是,絕大多數産品并沒有到需要“教育消費者”的地步。

而假設,一款産品真的有“教育”的使命,我的建議是,先從産品的感覺差異開始。如果實作了這一點,離爆品也就不遠了。

今天,站在營銷的角度,探讨一下紅海市場爆品的打造可能性。

01 産品感覺差異是什麼?

有人問過“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哪一個詞可以精準地定義營銷?”科特勒不假思索地回答:“需求管理。”

當我們足夠了解消費者需求的時候,才決定了我們使用什麼方式來針對這些需求打造産品。

而在營銷中,産品差異和産品感覺差異,是不同的。

咖啡發展至今,口味已經發現了越來越多的變化,但實際上,産品本身的差異并不大,其真正的産品功效——由咖啡因帶來的提神,依然是最主要的。

在食品/餐飲行業,營銷中很喜歡拿食材的原産地來作賣點。

在科技産品行業,營銷中也很喜歡堆各種各樣的資料,去強調其科技含量和“彪悍度”。

是因為,産品差異,未必能讓消費者感覺到。

使用者能感覺到的差異,有兩種:一種是傳播上的,一種是使用體驗上的。

金典有機奶是伊利自2006年以來就開始打造的高端子品牌。在一開始,其強調的産品賣點是“0污染0添加”。但是,在近年的品牌營銷中,其開始不斷強調乳蛋白含量。從一開始的“每100克含3.5克”,到今年繼續在推的“每100克含3.8克”。

紅海市場的爆品可能性:可以教育消費者,先從産品感覺差異開始

這是典型的傳播上的感覺差異。

每100克裡的0.3克的差别,消費者肯定無法從使用體驗上感受到。但是,這0.3克的提升,實際上傾注了伊利背後極大的堅持,也投入了巨大的成本。站在品牌傳播和營銷的角度,這是值得宣傳的。

隻是,這是一種頭部玩家的打法。這是真的在使用大預算,建立行業高标準,真真正正地“教育消費者”。

預制菜的火熱,目前來看,是行業端的助推大于消費端的熱捧。這得益于産業鍊的更新,有進一步提升預制菜産品本身品質的功勞。但是,從目前的産品使用上來看,還沒有任何一家的預制菜可以堪比“現炒”。

未來預制菜這個行業跑出的龍頭,一定是研發出了堪比“現炒”産品的品牌。這是産品使用上的差異。

從爆品的打造邏輯上來看,産品使用體驗上帶來的差異感覺,一定大于傳播所帶來的。

而回到菲利普·科特勒的營銷體系中,産品的使用體驗,才能比對消費者需求。這是營銷的起點。

02 為什麼要從産品上制造感覺差異?

改變一個人的認知,内因大于外因。

而“體驗的差異感覺”,更靠近内因,“傳播的差異感覺”,更像外因。

從營銷結果上來看的話,“體驗的差異感覺”,會帶來更多的複購率。

這是因為,消費者需要新體驗。

在紅海市場中,除非有新的技術革命,實際上産品本身的差異已經沒有太大的差別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使用者對解決方案的需求,從“有”轉向了“特”。

一個很典型的行業是服裝。人們對服裝的需求,沿着“遮衣蔽體”——“身體舒适”——“展現審美”——“展現個性”的路徑,一直在往更“特”的方向演進。

除非未來真的出現了可穿戴裝置與服裝的完美融合,否則以目前的技術手段而言,産品的差異感覺依然重要于産品差異。

而服裝行業中,也一直有“傳播的差異感覺”和“體驗的差異感覺”兩種。一種就是不斷宣傳自己的服裝材料怎麼怎麼“黑科技”,而另一種,就是直接讓消費者感覺到我是不一樣的材料。

孰優孰劣,高下立判。

要注意的是,新體驗是一個很重要的決策動機。或許這個動機被很多人嚴重低估了。

往大了說,人類的發展曆史,就是在對新體驗的不斷追逐下而演進的。人類這種奇怪的生物,經常難以忍受一成不變的環境和現實。在對新體驗的追逐下,我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東西來實作這種需求的滿足。

往小了說,在有明确購物需求時,新體驗也是一個排名前三的決策動機。

我的團隊曾經就咖啡和奶茶兩個行業做過定量的使用者調查。在有效樣本之中,對新産品的好奇,就都在決策動機中排名第二。

而在新風系統這個行業,我們也做過定量的使用者調查。彼時,我們預設的決策動機中,價格、服務、實力等應該排在前三的。出乎預料的是,新功能排進了前三。

紅海市場的爆品可能性:可以教育消費者,先從産品感覺差異開始

當然,這與年齡正相關,年齡越低的人,對新體驗的需求更強。

除了使用者需要新體驗之外,在傳播上,“體驗的差異感覺”也比“傳播的差異感覺”更好。

盡管媒體已經借助網際網路發展到了一個有史以來(看起來)最蓬勃的階段,但是,對媒體這樣的傳播者而言,新話題依然稀缺。

“傳播的差異感覺”是喂不飽傳播者們的。

對傳播者而言,最大的共赢是,内容爆的時候,我自己也爆了。這遠遠大于收一次錢所做的軟廣。

而傳播者在進行傳播時,對傳播标的物需要進行“賣點梳理”。如果梳理下來,發現這些賣點都僅僅處于“傳播層面”,那麼這個内容要爆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03 怎麼實作?

至于如何從産品上實作“體驗的差異感覺”,我認為有兩個方面值得探讨:

首先,這個“體驗的差異感覺”要打在剛需上。

要對産品本身能實作的需求進行一個梳理,劃分層級。有一些需求已經被市場驗證過了,而有一些未必。

華為在9 月 6 日的釋出會上釋出了華為 Mate50 系列。

從公開資料來看,華為Mate 50确實實作了在被卡脖子的情況下最好的狀況。手機産品,是最容易出現“傳播的差異感覺”大于“體驗的差異感覺”這種狀況的。尤其對女性使用者而言。

各類手機新品釋出會上,穿着牛仔褲的釋出人們,都會堆上大量的資料,晶片型号、攝像頭參數、電池參數,等等。可是,這些資料是否可以被消費者感覺到呢?

華為的曆次Mate系列,都實作了“體驗的差異感覺”這件事。也就是說,消費者隻要拿到手,都能立刻感受到,“噢,這個确實不一樣”。

這一次的Mate 50,其中一個點是,支援北鬥衛星消息。

紅海市場的爆品可能性:可以教育消費者,先從産品感覺差異開始

這是一個看起來好像平時用不到,或感覺不到的差別。

但實際上,一旦用到的時候,使用者一定變成“華為忠粉”——比如,各種災難現場時。這是一個妥妥的剛需,盡管其排名可能比攝像頭的剛需更靠後。

其次,不用面面俱到,打透一個差異。

“體驗的差異感覺”又有兩種,一種是産品本身的,另一種是從新需求裡建立一個新場景。

空刻之是以能成為全網的意面預包裝品類第一,在我看來,并非某些自媒體總結的“創新品類/品類融合”,而還是在“體驗的差異感覺”層面做到了極緻。

不論堂食、外賣,還是自己在家做,意面依然是意面。空刻實作的“體驗的差異感覺”是,比餐廳的稍微差一些,但比過往的意面預包裝優秀太多,消費者是吃得出來的。對預包裝食品來說,飽腹是剛需,但口感也是剛需。

紅海市場的爆品可能性:可以教育消費者,先從産品感覺差異開始

從新的需求裡建立新場景的典型例子,是王老吉。

在王老吉提出“怕上火”之前,實際上沒有這個“飯後來一瓶涼茶”(除了兩廣之外)的需求和場景。王老吉從“傳播的差異感覺”入手,先建立出新需求和新場景,消費者才能體會到“體驗的差異感覺”。但前提是,王老吉把這個需求和場景打透了。

是以,把“産品感覺差異”做好,尤其是“體驗的差異感覺”,是紅海市場中打造爆品的一種可能性。

05 總結

  • 産品差異使用者未必能感覺到,在紅海市場中,産品感覺差異更重要。
  • 在産品感覺差異中,“體驗的差異感覺”比“傳播的差異感覺”重要。
  • 打造“體驗的差異感覺”,需要從剛需入手,并且打透這個差異。

專欄作家

源記物語,微信公衆号:源記物語,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侍空互動」&「初芒新消費」創始人。專注新消費品牌,探尋品牌、營銷、營運的底層邏輯。

本文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