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生物學家凱文:“武夷山是我在中國看到的生态最平衡的地方”

作者:台海網
美國生物學家凱文:“武夷山是我在中國看到的生态最平衡的地方”

武夷山國家公園腹地伯木村周邊生态景觀(無人機拍攝)

台海網9月6日,據福建日報報道,武夷山發現動物新物種的消息,引起全世界極大關注。2月,國際權威動物分類學期刊《動物分類學》在福建省武夷山區發表了一種廣角犀屬Megophrysombrophila新發現的發現。7月5日,外交部福建省全球推廣活動在北京舉行,餘安迪及其發現者凱文·R·信使(Kevin R. Messenger)出現在宣傳視訊中。

Kevin是阿拉巴馬農業機械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的外籍教授。8月22-24日,他再次來到武夷山國家公園開展科研活動,記者得以跟蹤零距離觀測。對于武夷山新物種的發現,凱文說這是"偶然的喜悅",有偶然,但通過兩天兩夜的後續采訪,記者認為,機會是讓人做好準備。

美國生物學家凱文:“武夷山是我在中國看到的生态最平衡的地方”

凱文主動向公衆傳播蛇知識

第10次到武夷山科學考試,展現超誘導自然能力

8月22日,.m剛過8點,凱文從南京乘高鐵抵達山東武夷站。這是凱文第10次參加武義山科學考試。

驅車約2小時即可到達深山五一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晚上在桦樹村,天空燦爛,群山漆黑,隻有車頭燈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凱文突然說:"住手!他跳下車,迅速跑回去。原來,他在路邊發現了一條蛇。

"小心,鐵頭,毒藥!"凱文借助專業工具蛇鈎,仔細觀察:毒蛇不時成團,有時全身呈S形,嘴裡吐出蛇字,眼睛從冰冷惡毒的光芒中流露出來......而凱文欣賞蛇的表情,非常高興,仿佛遇見了他的老朋友。

在凱文的要求下,一行人進入了星村七英裡的自然村,直到11點多.m才到達武夷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但凱文一把行李收起來,就拿起裝備,獨自一人出去了。"晚上是科學考試的最佳時間。他說。

8月23日清晨,記者跟随凱文等人前往武夷山國家公園桃園峪開展科研活動。桃園生态勘測路線2.6公裡,沿江分布着豐富的蘭花植物。在桃園回龍瀑布周圍,每立方厘米的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高達89000,可稱為"天然氧吧"。凱文說,清澈的溪流中有成群的魚,他第一次在溪流中看到這麼多魚。

一路上,記者看到了凱文"快眼"的力量。在雜草叢中,在一堆枯枝和樹葉中,隻要有一點點噪音,凱文就能準确判斷,手拉手。他輕輕地抓起百合棘輪、鱗狀蛞蝓、樹蛙等小動物,拍照放回山裡。

回程時,一行人站在桃園石橋上休息,發現兩隻青蛙躺在小溪的一塊岩石上,背上的大青蛙是一隻瘦青蛙,有人說:"青蛙媽媽抱着一個小嬰兒。凱文笑着說:"他們是生孩子。"

記者欽佩凱文對自然生态的超強感覺能力,好奇地問道:"你是怎麼練習眼睛和手的?"

凱文說,他的父親和妹妹是一名獸醫,受到家庭的影響,他從3歲起就熱愛大自然,從3歲起就與動物接觸,學習生物學并研究兩栖爬行動物。他曾到18個國家進行科學考察,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在野外,看到300多種蛇,接觸過無數的兩栖爬行動物,它們的習性非常了解,是以反應能力比較強。

美國生物學家凱文:“武夷山是我在中國看到的生态最平衡的地方”

凱文拍攝了一種新的青蛙,雨神角。

晚上去探索雨神喇叭發現的地方,想着會挂上"老朋友"

8月23日,8點.m,凱文等人乘公共汽車前往桐木村。這是凱文第29次挂斷電話。宿醉是生物學界的一個著名地方,也是凱文新研究的祝福之地。

夜晚很涼爽,星星閃閃發光。在與吊村村民詹建奎見面後,凱文戴着大燈,左手手電筒,右手蛇鈎,一行人到茶園、竹林、小溪、小水坑、石堆等地方尋找雨神角。他時不時停下來回憶起雨神霍恩的景象。

2013年5月,凱文第一次來到武夷山,隻發現了平時挂角。同年6月,凱文第二次去武夷山,看到了另一隻他認為也是普通物種的角蜻蜓,他拍了一張照片放了出來。

回到美國後,他比較了一下照片,驚喜地發現照片上的角與常見的挂角和輕肩角不同,很可能是新物種。

帶着疑問,2014年6月,他和朋友霍利斯·達恩再次來到武夷山。然而,他們發現了四個人并進行了初步鑒定,但不足以得出結論。2015年6月,凱文再次前往武夷山,在那裡發現了18個人,并獲得了足夠的樣本量。

他和他的朋友們已經确定了遺傳學,形态學和聲學,有證據表明該物種與其他物種顯着不同。根據證據和研究,他們撰寫了科學論文,報告了這些發現。2018年12月,他們的論文被國際權威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接受,并于2019年2月正式發表。

這次回到雨神角的地方,凱文想再次見到這位"老朋友",但一直沒見過。

凱文說:"田野科學工作,沒有收獲是常态,但不要輕易放棄,也許好運氣已經落後了。他說,2014年6月對神秘号角的搜尋在前五天一無所獲,直到第六天發現了兩個,第七天發現了兩個。

深夜走在林地和溝渠裡,記者們深受驚吓,手電筒照亮的虹膜外,是一片黑暗混亂的狂野世界。凱文說:"不要害怕。夜晚的動靜對我來說是一個機會,我經常在雨夜發現神秘的喇叭,是以給它一個詩意的名字——雨神角。"

凱文小心翼翼地翻找着可能隐藏着雨神角的覆寫物,他毫不猶豫地卷起身子,放下了它。盡管夜幕降臨,凱文還是恢複了草皮和移動的石頭,他說:"動物經常回到它們的栖息地,是以盡量不要改變原來的環境。比如竹葉綠蛇,如果你在某個地方吃過青蛙,它們往往會回到那個地方等青蛙。是以,我經常在老地方尋找蛇和青蛙。"

搜尋了近3個小時,隻發現了黑背白環蛇、武夷湍流蛙、肥蜻蜓等動物,沒有看到雨神角的景象。凱文被建議播放存儲在他手機上的雨神角的求愛啁啾聲。凱文回應說,雨神角的繁殖活動期是5-6月,現在是8月下旬,交配後活躍期,不是很有用。

美國生物學家凱文:“武夷山是我在中國看到的生态最平衡的地方”

手對手

愛上武義山的生物多樣性,期待繼續深入挖掘科研潛力

24日上午,我遇到了來自陸木村村部所在地三崗上饒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的200多名學生。凱文走近學生團體,先解釋了他的意圖,從他前一天晚上抓到的特殊蛇袋中取出了一條無毒的黑背白環蛇。然後,他熱情地教學生關于蛇的知識。

一個學生注意到凱文手上被蛇咬傷的疤痕,兩個黑色的痕迹中的一個特别耀眼,問凱文是否害怕蛇。

凱文說:"我不怕蛇。手頭上的兩個腳印是2012年對Shennon貨架進行檢查時,一條毒蛇花椰菜鐵頭咬傷留下的,當時出現了中毒眩暈的現象。這種疤痕經常提醒你,首先要辨識它是否有毒,然後再采取措施小心是最好的保護!"

凱文被問到:"你喜歡武夷山嗎?""

凱文大聲回答:"我愛武夷山!武夷山良好的生态環境和自然條件為兩栖爬行動物提供了生态鍊,是我在中國見過的最均衡的生态之地!"

武義山被譽為"世界生物之窗"。小時候,凱文研究了來自法國、美國等國家的生物學家在武夷山采集生物标本的故事。1873年10月,法國人P.A.大衛進入杭義山區采集動物标本,并據此發表了一批脊椎動物新品種,不到60年後,僅在懸挂區就采集了62種脊椎動物新品種。在如此狹小的面積上,脊椎動物标本新物種的數量在世界上是罕見的,飛蛾被中外生物學家描述為"研究亞洲兩栖爬行動物的關鍵"。在大英自然科學博物館,有許多從飛蛾中收集的生物标本。

聽凱文談武夷山生物多樣性,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程溫州進一步介紹:"武夷山儲存了世界上最完整的緯度、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林生态系統,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研究的重點地區,擁有'蛇王國''鳥樂園''昆蟲世界'等美譽。武夷山共記錄了高等植物2799種、藻類239種、地衣100種,同時記錄野生脊椎動物558種、昆蟲6849種。值得驕傲的是,武義山出産的植物至少有91種,昆蟲圖案标本1163種,是以武夷山已成為中國著名的動物模型标本。"

作為蛇類專家,凱文對武義山豐富的蛇資源非常感興趣。他說,如果條件到位,武夷山五步蛇将被視為研究對象,蛇安裝了定位器來觀察其活動及其生态環境。

"隻有愛,才會在乎;隻有心,才會行動;隻有行動,才會找到。程溫州表示,凱文的專業精神、專業精神和科研能力令人欽佩,期待更多像凱文這樣的專家學者到武義山,充分利用生物多樣性資源,挖掘自然教育和科研的潛力,進一步推動生态文明建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