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凡事先搞起來,就能解決人生80%的問題

凡事先搞起來,就能解決人生80%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優秀是比較出來的。有了對比,才有了差距;有了差距,才有了評價。

比如,我們身邊的那些可以稱為“優秀”的人,他們有的升職速度極快,有的專業能力極強。但總的來說,他們都有明顯超出正常水準的“能力”。

那麼,他們的“能力”是如何得來的?他們以前做了什麼,導緻了他們現在的“優秀”?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一、工作數年後,

是什麼拉開了同齡人的差距?

為什麼起點差不多的人,工作幾年後,人生卻有着天壤之别?

是什麼拉開了人與人的差距?是智商嗎?是學曆嗎?還是家庭背景?

其實都不是。真正拉開人與人差距的,是你對待工作的态度。

你對待工作的态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你把工作當成敷衍,那工作就對你敷衍;你把工作當成謀生手段,計較于眼前的蠅頭小利,那你也一定走不遠。

真正優秀的人,會把工作當成修行。因為他知道,把工作當修行,不斷磨練心性、精進自己,不僅能成就事,也能成就人。

1.修煉心性,拒絕情緒内耗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份工作不委屈,沒有誰做得比誰更容易。

有的人内心很脆弱,稍不如意,就自怨自艾,在情緒的内耗中日漸沉淪。

比如,上司批評了兩句,就情緒崩潰了,整天無心工作;稍微遇到一點挫折,就灰心喪氣,失去了繼續前行的勇氣……

他們心性很差,扛不住工作的壓力,做事容易半途而廢,最終難以成大器。

但也有些人,會把工作中困難和挫折,當成是提升心志、磨煉人格的“修行”。

在他們看來,日複一日勤奮地工作,可以磨砺心志,厚重人格,是終生的财富。

給大家舉個例子:稻盛和夫在大學畢業後,進入松風工業工作。這是一家即将要倒閉的公司,員工工資的來源是銀行借款,而且遲發薪水更是家常便飯。

員工工作積極性很低,到處彌漫着消極怠工的情緒。稻盛和夫也受到了這種情緒的影響,經常和同僚一起吐槽公司。

後來,同期入職的同僚紛紛離職,稻盛和夫也有了辭職的念頭,可因為無處可去,是以隻得留下。

面對嚴酷的現實,稻盛和夫逐漸領悟到,茫然度日隻會讓人消沉堕落。不管是留還是走,如果不摒棄怨天尤人的态度,人生就不會出現轉機。

于是,他全身心地投入研發中,以此來忘卻現實的苦惱。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漸漸感受到了工作的樂趣。由于太過投入,連回宿舍睡覺都覺得麻煩,他幹脆把鍋碗瓢盆都搬到研究室,沒日沒夜地埋頭研究。

在這樣的過程中,他的煩惱消失,心境平和,研究成果開始不斷顯現,工作變得越來越順利,進而也為他之後創立京瓷奠定了基礎。

稻盛和夫認為,工作是提升心志、磨煉人格的“修行”。一旦你愛上了自己的工作,把工作看作完善人格的“精進”的道場,不斷磨煉意志,承受住考驗,并能夠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收獲事業的成功。

記住這八個字:借假修真,借事修人。

你遇到的挫折、困難總會被克服,都是假的,真的是你從困難中收獲了什麼,成長了什麼。

你也要知道,所有你現在經曆的事情,都是為了修煉你自己。

2.修煉能力,實作自我增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邊界,在能力範圍内做事情,你會覺得非常舒适,但卻是自我設限。

而當你所做的事情超過你的能力邊界時,你會覺得非常沮喪、痛苦和迷茫。

但,這并不是一件壞事。工作中的痛苦和迷茫,實際上是一種提醒,提醒你有一些重要的東西需要你去學習了。

比如說,你覺得寫文章太痛苦了,那說明你的知識儲備不夠,你需要多輸入,向外界多學習;你覺得做管理太難了,搞不定團隊,拿不到結果,那說明你還沒有真正了解管理的真谛,你還需要修煉。

唯有在工作中不斷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界,你才能承擔更大的責任,做出更大的業績。

查爾斯·施瓦布是美國第三大鋼鐵公司——伯利恒鋼鐵公司的創始人。

他出生在美國鄉村,隻受過短暫的學校教育。18歲那年,施瓦布來到鋼鐵大王卡耐基所屬的一個建築工地打工。

當别人都在抱怨工作累、薪水低,并是以而怠工的時候,施瓦布卻一絲不苟地工作着,并且還自學建築知識。

一天晚上,卡耐基來到工地辦事,恰巧看到坐在角落裡看書的施瓦布。

他看了看施瓦布手中的書,又翻了翻他的筆記本,問:“你學這些幹什麼?”

施瓦布說:“我想,我們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才,對嗎?”

第二天,施瓦布就被卡耐基升任為技師。

打工者中,有些人諷刺挖苦施瓦布,他回答說:

“我不光是在為老闆打工,更不單純是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為自己的遠大前途打工。我們隻能在認認真真地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産生的價值,遠遠超過所得的薪水,隻有這樣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獲得發展的機遇。”

抱着這樣的信念,施瓦布一步步升到了總工程師的職位上。

25歲那年,施瓦布做了這家建築公司的總經理。

後來,施瓦布建立了屬于自己的伯利恒鋼鐵公司,真正完成了從一個打工者到創業者的轉變。

那麼,如何在工作中修煉能力,實作自我增值呢?

你要去承擔更大的責任。能力是因為需要而産生的。你的需求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

如果你隻是重複你容易做的事情,你的能力不會有太大的增長;但是,當你承擔了更大、更多的責任後,這些責任會迫使你不斷地提高自己,進而獲得更大的能力。

是以,不要止步于舒适區,不要自我設限,去承擔更大的責任,突破自己的能力邊界,唯有如此,你才能不斷地成長、進步。

3.修煉思維,拓展認知邊界

哲學家叔本華說:“世界上最大的監獄,是人的思維意識。”

真正能限制一個人的,從來不是經濟上的貧窮,而是認知上的困頓。

囿于當下,坐井觀天,你的視野也隻在方寸之間,難以看到更廣闊的天地。

習慣于經驗做事,墨守成規,那你很容易陷入思維的囚籠,就不會有大的突破和成就。

人,永遠無法賺到認知以外的錢。你有多大的認知,就能成就多大的事。

那麼,如何提高自己的認知水準呢?三個建議送給你。

① 空杯心态,保持終身學習

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化。環境變了,行業變了,商業邏輯變了的時候,如果你沒有變化,停滞不前,那你就是在退步。

是以,你要以“空杯”心态,保持終身學習,大量吸收新的知識,接受外界新事物、新思想的輸入,不斷打破自己,更新自己。

當你的見識越來越廣,知識儲備越來越多時,你才能和世界碰撞出火花,進而實作思維躍遷。

② 深度思考,見樹木見森林

職場上從來都不缺乏按部就班的執行者,缺少的是那些能夠看穿本質,提煉經驗的思考者。

機械地、單調地重複着自己的工作,沒有深度思考,那你所做的事情永遠就隻會停留在一個水準上。

不斷地深度思考,去追問背後的原因,你才能看到各種表象背後的本質,見樹木見森林,更新自己的認知。

③ 更新圈子,和優秀的人同行

不同的圈子,有着不同的思維認知。一個圈子待久了,就很難實作個人認知上的突破。

你必須要有“破圈”思維,和優秀的人同行,才能打開你的格局和視野。

莫言說:“人最大的運氣不是撿到錢,而是某天你遇到了一個人,他打破了你原來的思維,提高了你的認知,繼而提升你的境界,并帶你走向更高的境界。”

是以,多向外看,多向别人請教,你能少走很多彎路。

二、計劃重要,還是行動重要?

1.與其左思右想,不如先搞起來

遇到事情,是應該做足準備再開始,還是要先搞起來?

布裡丹毛驢效應,或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布裡丹是一名大學教授,他養了一頭小毛驢,布裡丹每天要向附近的農民買一堆草料來喂。有一天,送草的農民出于對哲學家的尊敬,額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邊。

這下子毛驢可為難壞了,因為這兩堆草料數量、品質都差不多,而且和它的距離完全相等。

它雖然享有充分的選擇自由,但由于兩堆幹草價值相等,客觀上也無法分辨優劣,于是它左看看,右看看,始終無法厘清究竟選擇哪一堆好。

于是,這頭可憐的毛驢就這樣站在原地,一會兒考慮數量,一會兒考慮品質,一會兒分析顔色,一會兒分析新鮮度,猶猶豫豫,來來回回,在無所适從中活活地餓死了。

盡管布裡丹毛驢效應是一個不太可能的故事,但确實是現實的一種映射。有時候人總是想得太多,而沒有行動,到最後反而被自己所累。

與其左思右想,不斷權衡利弊,以期做好充分準備,還不如先讓自己搞起來。

2.猶猶豫豫,陷入精神内耗

搞起來,就成功了80%。而猶猶豫豫,隻會拖延時間,錯失良機。

的确,有些決策需要慢一點。但也有一些事情,需要我們有超強的行動力。

張麗俊老師說,人的決策要慢,事情的決策要快。

人用錯了,滿盤皆輸,是以要花時間去考察他,要選擇合适的人。

而事情的決策要快一點,當你看到了一個機會,或者要做某一件事,不可能等你什麼都準備好再行動。因為等你準備好,機會也就沒有了。

就像是在戰場上打仗一樣,再精密的部署,都不能保證你獲得勝利。形勢瞬息萬變,是以在有一定的準備後就投入戰場,在打仗的過程中,進行調整,進而提高獲勝的機率。

而且,徘徊和猶豫,極容易讓你陷入内耗之中。

有一部叫做《星期六》的意大利小短片,核心就是講内耗,盡管該短片隻有三分鐘,卻是大多數人的内心寫照。

故事的主人公,在周六的早晨,一邊啃着香蕉,一邊思考着今日打卡清單。

他計劃今天要洗碗、洗衣服、支付賬單、清潔浴室、丢垃圾、給家屬打電話等一系列事。

在開始做這些事情之前,他預想了一遍,所有可能會遇到的事情和不好的結果。

他反複盤算,試圖找出最佳方式。

在持續的思考下,大量的能量被消耗掉了,而瑣事卻越積越多。

就這樣,一天很快就過去了,但他什麼都沒有幹,到最後又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覺得白白浪費了一天的時間。

他如果行動起來,兩個小時就可以做完所有的事,結果卻花了八個小時思考,什麼都沒有幹成,讓自己的心靈視界高度失序。

是以,當我們要做某件事,不要讓自己進入内耗之中,而是要先搞起來。

哪怕是做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搞起來,也能讓我們進入到嘗試、回報、修正推進的循環,至少有一半的機率能成。

3.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先搞起來的背後,還藏着一條高手思維。就是我要做什麼,而不是我會做什麼。

一些人之是以老是糾結,不去行動,一方面是害怕困難和麻煩。另外一方面,是害怕失敗,雖然看到了一個機會,但覺得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欠缺,認為自己不懂,進而産生恐懼心理。

但牛人往往不會這麼想,他關心的是要做什麼,而不是我會做什麼。

在做的過程中,有不會的可以學,邊學邊做,逐漸解決問題。

埃裡克·萊斯在《精益創業》中,提出了“最小可用品”的概念,指的是“能滿足最基本功能的産品”。先釋出“最小可用品”,然後不斷接受使用者回報,快速疊代,直到打磨成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好産品。

先搞起來,在複盤和疊代中,進而找到正确的路,這樣遠比停留在原地,不斷内耗更有意義。

行動力非常重要,在做事情的時候,我們要勇于拍闆,果斷行動。但為了讓我們的行動有價值,我們也可以參考如下兩個原則。

原則一:如果收益遠高于成本和風險,就立刻采取行動。

從曆史的次元看,很多時候某一方發動戰争,都是提前做好了準備,起碼看到了成功的機會。

我們決策時也應該如此,如果發現收益高于成本和風險,就一定要積極出擊。趨勢就像一匹駿馬,要讓自己騎在馬背上。

原則二:要麼行動,要麼按兵不動,絕不要回避或想折中的辦法。

這一原則,和做手術是一樣的,做手術有風險,你可以選擇做,也可以選擇不做。但你不可能手術做到一半,就不做了。

我們在決策時也一樣,一旦做了決策,并且采取了行動,就沒有折中方案。堅持到底,直到做完為止。

如果你一早就打算不做這件事,那麼就不要在這件事情上陷入内耗,不要等到過了一段時間後,帶着遺憾說:“要是當初做了這件事就好了。”

這樣想沒有意義,又将自己推入到了内耗裡,要決斷一些。

事實上,人生最痛苦的就是騎牆,一方面想做,一方面又猶豫,一直在牆上,就會内耗,沒有價值。

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凡事先搞起來,能解決人生80%的問題。積極主動的人總是看到問題背後的答案,瞻前顧後的人總是看到答案中的問題。

三、管理,管的是什麼?

随着工作能力的提升或者公司業務的拓展,我們不可避免地要開始負責某些管理工作,或者從事某些“類管理”的崗位。

那麼,怎麼盡快提升管理能力?或者說,我們該如何判斷一個人有沒有管理能力?

張麗俊老師認為,核心看2點就夠了。

第一個,看他能不能拿到業務結果。

第二個,有沒有培養人。

如果一個管理者持續拿不到結果,一直完不成目标,這樣的管理者一定是沒有管理能力的。

持續拿不到結果,人力資源就變成了人力成本。

管理者也要培養人,因為管理是通過團隊拿結果。如果管理者是團隊中最大的銷售,是最厲害的業務員,那麼管理者就沒有發揮作用。

是以業務結果和人才培養,對管理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核名額,如果做不好,那麼就沒有管理能力。

1.沒有結果,說得再天花亂墜也沒有用

先說業務結果。

業務目标一年會比一年高,他到底能不能帶領團隊完成?

如果拿不到結果,一切等于零。

拿結果,看的是他管業務的能力,這也是在管理工坊教給大家的目标落地八部曲中的核心内容。

比如要學會給員工定績效目标。

績效目标就是一根指揮棒,你考核什麼,下屬就會做什麼。

舉一個例子,如果你管的是銷售團隊,你隻考核GMV(交易額),并且銷售根據交易額拿提成。

那麼銷售就會隻沖着GMV去幹,甚至會為了關單,做一些傷害客戶的事。

你想通過低價的可樂搞促銷,如果你隻考核拉新,就會有銷售刷單。

做團購的銷售,最常見的辦法就是搞虛拟手機号刷單,然後将低價可樂再賣給超市,從中賺一筆。

他這麼做,他的目标完成得很好,他賺到了拉新獎金,還拿到了差價。

對公司來說,表面上增長了幾千個新客戶,業績也非常漂亮。

看似是皆大歡喜,實際上,對公司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因為這些賬号都是無效的, 根本不會有複購。

你看,你隻考核拉新資料,他就不會管你的使用者體驗,不會管你是否真的增長,不會管業務是否健康,他隻會關心能往自己兜裡裝多少錢,這就是人性。

這也要求管理者知道如何拆解為關鍵性的名額,知道什麼對你要的結果起着決定性作用。

定目标不是單一的隻要,而是既要又要還要。

定目标後,還需要有看關鍵資料儀表盤的能力,儀表盤就是方向盤。

美團能夠在千團大戰赢下來,就是内部在資料化、量化和結果導向方面做得好,這也讓王興和王慧文引以為傲。

今天的社群團購,資料化依然是美團的優勢,透過資料,能快速發現問題、回報問題、解決問題。美團的每個管理者都必須學會看資料,上司開日會、周會,過的也都是資料。

人會騙人,資料很難騙人。從結果報表、過程報表、财務報表三張報表就能發現問題,通過不斷地複盤,也能從中找到增長政策。

既然資料化和過程管理如此重要,為什麼大多數人不願意這麼做?

因為正确的動作,從來都是反人性的,很少有管理者能堅持下來。

然而一旦堅持下來,那麼就有差別于普通的團隊,也就等于在内部建立就起了一套高效的工作系統,有利于拿到業務結果。

2.人才培養的四重需求

培養人才,也是對管理者的基本要求。

培養人才有四重需求,分别是:公司的需求、團隊的需求、管理者的需求、員工的需求。

為什麼是公司的需求?

豐田提出過“造物先造人”這一理念,如果一家公司沒有人才,即便是産品再好,也會走下坡路,因為不可持續。

彼得·德魯克說,企業存在的目的,是創造客戶。如果産品跟不上使用者的需求,那麼遲早會被客戶抛棄。

為什麼說是團隊的需求?

如果你隻關注業務,可能他目前的能力,能完成目标。

但業務是動态發展的,目标會越定越高,他的能力沒有提升,下一次可能就完不成了,團隊的成果也将減少。

當員工得到成長時,在機關時間内,創造的價值也就會更大,團隊的利益也就更大。

為什麼是管理者的需求?

我曾說過,無後備不晉升。

什麼意思?如果要提拔一個管理者到更高的位置,就要看看他有沒有替補的管理者。

因為如果沒有替補的管理者,就貿然晉升他,不能保證他在新的位置上幹得好,但可以保證老業務一定會坍塌。

是以如果管理者想往上走,就一定要培養人。

管理者要有格局,不要害怕培養他後超過你,你就沒飯吃了。

而是要拼命栽培,給自己培養出競争對手,讓他們強大到能頂替你,你也就有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為什麼是員工的需求?

實際上,很多員工都有上進心,有變得更優秀的訴求。

但管理者都罔顧這一點,心裡沒有人,隻有業績。是以一心讓員工勤奮,讓他埋頭到目前的工作中。廢掉一個員工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有時間成長。

三年五年過去了,他的能力沒有提高,就害了他的一生。

是以好的管理者,不是壓榨員工的剩餘價值,而是拼命栽培員工,讓他能力強大到足以離開,同樣也會對員工拼命地好,讓他心甘情願地留下來。

有了培養人的思維,還要具備培養人的方法。

有一個關于人才的公式:人才=意願*能力。

管理學大師克瑞斯·阿吉裡斯曾經給能力做了這樣一個定義:“能力是在需要與環境之間架起的一座橋梁,為表達需要提供了一個途徑。”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能力是因為需要而産生的。需求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

你看,意願和能力是強相關的。當你找到了他的意願,他自己也就找到了打開潛能的鑰匙。

比如他原來隻會剪視訊,你告訴他,要是能自己拍出爆款視訊,營運出來一個賬号,給你幾萬塊錢獎勵,而且還給你分成。

如果他需要錢,他就會自主地去學習如何拍好視訊,學習如何寫腳本、如何做競對分析、如何營運賬号等等。當他幹好了,得到了獎勵,有了成就感,又形成正向回報,表現也就更突出了。

有意願,能力不夠的,很快就能補上。如果沒有意願,即便能力很強,但他不去幹,也無法産生價值。

是以,找到下屬的内在動機非常重要,将他想要的和你想要的結合在一起,就能激發他的意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