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皖南事變中,4個上司叛變2個,傅秋濤為何還能成功率部突出重圍

作者:netzj風吟

給予自身緻命創傷的人,不一定是實力強大的敵人,往往是那些平日裡陪伴在左右的人。他們在不經意間與你背道而馳,也在不經意間奪取你的生命。

在曆史長河中,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漢初三傑的韓信,便是死于同樣是漢初三傑的蕭何的手中,韓信因為有蕭何的幫助,一介布衣一躍稱為劉邦軍中的将軍,統帥三軍。如此的交情,卻最終以背叛結束,韓信因為是蕭何的邀請,是以沒有心生疑窦,也沒有拒絕。

但是蕭何将昔日的好友置于死地,是何等得令人心寒。

近代曆史中,也有頗為類似的事情發生,不過比起韓信蕭何,主人公的結果要好很多。他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上将傅秋濤,在皖南事變中,兩個上司紛紛叛變投敵,棄他于不顧,導緻傅秋濤和他的部下命懸一線。

皖南事變中,4個上司叛變2個,傅秋濤為何還能成功率部突出重圍

傅秋濤

堅定不移的選擇

傅秋濤,祖籍湖南,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這樣的家庭背景,傅秋濤的父母沒有能力讓他接受教育,于是在傅秋濤十幾歲的時候,他就去地主家打工賺錢。

然而那時候的社會比起現在,不可同日而語,封建氣息尚存,地主對農民的剝削殘酷而毒辣,恨不得将農民抽髓吸血,榨幹他們所有的價值。是以盡管傅秋濤十分賣力地工作,但是依然過着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

不過那時候的思想啟蒙已經開始,群眾的思想開始解放,智力也得到開化,比之以往,他們的抗争更加頻繁和理智。

傅秋濤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深知底層人民的艱辛和痛苦,也深切體會到了封建制度的落後和殘酷。于是在1925年,接受了新思想的傅秋濤參加了雇農大會,在三眼橋,人們聚集在這裡,尋求一條有光的路。

皖南事變中,4個上司叛變2個,傅秋濤為何還能成功率部突出重圍

因為在大會中表現出色,傅秋濤曾一度成為大會中的風雲人物,擔任工會委員長。不過雇農大會終究有它的局限性,和傅秋濤本人的理念思想存在一些分歧。

當有一天,中國共産黨的理念傳到他的耳中的時候,傅秋濤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參加共産黨,1929年,傅秋濤正式稱為中國共産黨的一員。

自此,傅秋濤開始了他的傳奇生涯。1930年時,參加了紅軍對長沙的攻打計劃,并且作戰勇猛,謀定而後動,不失大将之風。

傅秋濤帶領的軍隊是紅16軍,在最開始的時候,隻有僅僅1000人,人員少不說,裝備也落後。時移世易,流年似水,傅秋濤的名望越來越高,紅16軍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最高曾達到5000人,武器裝備也有不小的提升。

不過在他的生涯中,最為矚目的還是那次的突圍戰役,也正是曆史上十分著名的皖南事變。在這場戰鬥中,傅秋濤沉着冷靜,敵人的重重包圍和上司的叛變,可謂是内憂外患,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處理方式堪稱經典,也由此看出他不俗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皖南事變中,4個上司叛變2個,傅秋濤為何還能成功率部突出重圍

皖南事變的傳奇經曆

皖南事變,是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第二次對中國共産黨的戕害。

時間定格在1940年,蔣介石用一封電報引誘新四軍進入國民黨軍隊的包圍圈,企圖消滅共産黨的有生力量。而這次戰役中,有鼎鼎大名的葉挺、項英等人,傅秋濤也在其中。

新四軍在蔣介石的哄騙之下,被國民黨軍隊包圍在了皖南泾縣。當時的國民黨軍隊有8萬人之多,而新四軍隻有僅僅9000人之多,敵衆我寡,而且還在包圍圈之中,新四軍危在旦夕。傅秋濤帶領的隊伍,由趙淩波擔任副司令,江謂清擔任政委。

此時,面臨國民黨第四十師的包圍和圍攻,形勢并不樂觀。不過這種陣仗傅秋濤見得多了,并沒把敵人放在心上,在他的帶領下,新四軍和數倍于自身的敵人展開搏鬥,一時間戰鬥處于膠着狀态,敵人沒能得逞。

皖南事變中,4個上司叛變2個,傅秋濤為何還能成功率部突出重圍

經過時間的推移,攻勢一轉,新四軍展開了對國民黨第四十師的反攻,毫無疑問,新四軍取得了勝利。為了擴大戰果,傅秋濤迅速指揮軍隊占領了有利地形,在丘嶺、榜山等地布軍設防。

但是令傅秋濤沒有想到的是,早在他指揮反攻國民黨軍隊的時候,自己的副司令趙淩波已經叛變投敵,成了國民黨在新四軍中的内應。不僅如此,就連趙希仲,傅秋濤的上司,也選擇了叛變投敵。

這讓傅秋濤不敢相信這是事實,大敵目前,上司人竟然紛紛叛變,一時間事情變得千鈞一發,傅秋濤所帶領的軍隊危如累卵。不過這并不能難倒傅秋濤,盡管内憂外患,内有敵人的内應和夥伴的投敵,外有數倍于自身的國民黨軍隊,但是傅秋濤有他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皖南事變中,4個上司叛變2個,傅秋濤為何還能成功率部突出重圍

這時候的軍隊有些人心不穩,但是看到傅秋濤臨危不亂的樣子,也都鎮靜了下來。傅秋濤發現敵人雖多,但是有很多疏漏的地方,而且地處山區,不利于大規模軍隊作戰。于是傅秋濤将自己的軍隊分散開,編排成數個連隊,意在化整為零,然後從不同的方向開始突圍。

經過二十多天的艱苦戰鬥,傅秋濤帶領大部分的軍隊沖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最終在蘇南地區彙合。而這次彙合,也是傅秋濤在面臨困境時的準确判斷,由此看來,不愧是一代傳奇人物。

傅秋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要人物,一位戰功赫赫的開國上将。他不僅在戰役中有突出的能力,在軍隊的建設中也有十分顯著的成就。

皖南事變中,4個上司叛變2個,傅秋濤為何還能成功率部突出重圍

在他的一生中,名聲最大的非他撰寫的《義務兵役制度的優越性》一文莫屬,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成為了新中國建設軍隊的主要綱領,直至今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依然實行着義務兵役制度。

傅秋濤出身貧苦,卻能快速的接受新思想,并且毅然決然的選擇了中國共産黨。為人剛毅不屈,頭腦清醒,有勇有謀,也有不錯的人格魅力,對中國共産黨和新中國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皖南事變中,4個上司叛變2個,傅秋濤為何還能成功率部突出重圍?相信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