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度重磅:二十大後,中國企業的新征途、新地圖

作者:華夏基石管理咨詢集團
年度重磅:二十大後,中國企業的新征途、新地圖

企業家精神是經濟發展的源動力,企業家對未來是否充滿信心,企業家精神能否被激發,民營經濟是否重獲信心,是中國經濟是否持續增長的決定要素,信心比黃金重要,隻有中國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對未來有信心,中國經濟的持續繁榮才有希望。

文9776字|閱讀約25分鐘

  • 作者 | 彭劍鋒,華夏基石管理咨詢集團董事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華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
  • 來源 | 華夏基石管理評論
  • 編輯 | 小石頭
年度重磅:二十大後,中國企業的新征途、新地圖

企業家精神是經濟發展的源動力,企業家對未來是否充滿信心,企業家精神能否被激發,民營經濟是否重獲信心,是中國經濟是否持續增長的決定要素,信心比黃金重要,隻有中國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對未來有信心,中國經濟的持續繁榮才有希望。

但最近來與我喝茶交流的許多民營企業家,似乎普遍彌漫一種悲觀情緒,信心不足,躺平心态,溢于言表,讓人頗感憂慮。我總結他們主要有三大困惑和焦慮。

一是對未來信心不足,缺乏安全感。許多企業家對未來發展趨勢感到看不懂、迷茫,對政策導向與營商環境憂慮,沒有安全感,幹與不幹,騎虎難下,繼續幹下去,不知道會面臨什麼樣的風險,就此躺平,抱着一堆錢跑國外去享受生活,又心有不甘。總之,進退兩難,焦慮萬分。

二是面對疫情反複、經濟下行,企業普通經營困難,現金流緊張,正經受從來沒有遇到的經營痛苦,許多企業過慣了順風順水,随大流,掙容易的、來得快的錢的日子,一旦經濟出現波折,要逆水行舟,錢很難掙就不知所措,對企業現在如何走出經營困境沒底氣,同時,對基于數智化的轉型更新力不從心。現在企業的生存環境确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複雜、更加不确定,企業家對自己的企業能不能活下來、新的活法是什麼?感到心裡沒底,越來越多的企業已将數字化作為核心戰略,但基于數字化的轉型更新推進不力,效果不佳,對企業要不要加大投入,如何投入,如何有效推進,憂心腫腫。

三是對企業交接班問題感到焦慮、憂心。目前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普遍面臨着從一代到二代交接班的問題。二代接班人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絕大多數獨生子女要麼沒有意願接班,要麼沒有能力接班,這是一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是,二代接班人與父輩在價值觀與經營理念方面出現沖突,而且也沒有經曆一線曆練,讓企業家不敢全然放手,又不能不放手。是以接班人問題是一代企業家目前面臨的既迫切又沒有最優解決方案的問題。與世界上的家庭企業傳承優秀做法對比,中國民營企業幾乎沒有家族傳承計劃,而且家族企業又較為缺乏優秀的治理模式。

這是目前中國民營企業家和企業面臨的三大問題,怎麼破解?在黨的20大之後如何描畫新地圖,探索新征途,謀求新發展?

01

保持信心和理性樂觀

我這個人一直屬于樂觀主義者,雖然末來越來越複雜且不确定,但在茫茫的迷霧中前行,更需要保持好的樂觀心态,更需要有信念和信心,不能躺平,躺平沒希望,奮力前行才有未來,我也建議大家保持理性樂觀。為什麼?

第一,沒有比保持樂觀更好的選擇。悲觀隻會帶來消極和痛苦,而用樂觀的心态去看待未來,就有了兩種結果。第一,起碼我現在快樂了,而不是把未來的痛苦拿到現在來消受,人的痛苦,很多時候是因為在提前透支痛苦。第二,希望會帶來希望,相信相信的力量。我相信時代總是在前進的、在進步的,即使一時遇到了問題,也一定是在自我調節中前進的。我一直說一句話,要相信中國共産黨,中國共産黨能夠走過百年就證明其有智慧并具有自我批判和自我調整能力。

讀了二十大報告後,我的幾個憂慮被解除了,在幾個重大是非問題上還是讓人感到放心。我認為,中國的經濟未來隻要堅持這幾點就沒有大問題。

第一,保持開放,不要閉關鎖國。強調獨立自主是對的,但是獨立自主并不等于閉關鎖國,如果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了解成閉關鎖國就大錯特錯了。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強調了要高水準改革開放,“讓開放為全球發展帶來新的光明前程”(習近平總書記),“要讓中國市場成為全球共享的大市場”(李強常委),從這一點上來講,堅定推動高水準開放是第一個定心丸。不是要搞閉關鎖國,不是要搞硬脫鈎,不是要搞所謂的封閉式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而是開放式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在開放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特點與核心能力。

第二,堅持市場經濟主導,不要用老掉牙的“人民經濟”替代市場經濟。“人民經濟”是一個上世紀50年代老掉牙的概念,這個概念已經被曆史證明是錯誤的,不能用它來替代市場經濟。學者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一個國家也需要有不同的聲音,但是我認為“人民經濟”這個概念是落後的。中國共産黨奉行人民至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但人民至上并不等于“人民經濟”或回到“計劃經濟”,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市場經濟主導原則,讓市場配置資源起主導作用,提出高水準的市場調節機制。沒有提事先讓人擔心的用“人民經濟替代市場經濟”,黨的基本經濟政策沒有倒退,而是進化了,這一點沒有問題,整個市場機制的主體還是市場經濟,仍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要相信市場經濟的力量而不是計劃經濟的力量,這是第二個定心丸。

第三,堅持按勞配置設定,不要“殺富濟貧”。二十大報告還是強調堅持按勞配置設定,承認财富積累,隻是現在的發财一定要建立在規則的基礎之上,一定要建立在有序的基礎之上。過去那種賺快錢、賺熱錢、賺容易的錢、賺體制漏洞的錢,享受政策紅利的時代過去了。換句話說,未來企業要靠效能紅利、靠能力紅利謀發展,而不再是靠資源、關系等外在的東西。

企業回歸到要真正做好自己,做“三好企業”,即未來企業是拼人品、拼産品、拼組織的時代,企業家要回歸到有情懷,要有好的人品,做企業就是做人品,要為社會提供安全可靠的好産品。未來是産品緻勝與客戶經營的時代,隻要把産品做好,将客戶價值經菅好,企業的生存就沒有問題,産品做好,服務做好,經營好客戶,你能不賺錢嗎?即使遇到疫情,那些關注産品、關注服務、緻力于客戶經營的企業不照樣也能活下來嗎?再一個,要有好的組織。這是我說的“三好企業”,還是要回歸到做“三好企業”。

年度重磅:二十大後,中國企業的新征途、新地圖

一個靠規則緻富的時代開啟了,你要賺能夠承受得了規則成本的紅利,換句話說,你要付出規則成本。過去那種不按規則、不按牌理出牌,享受破壞規則、“鑽空子”、投機的紅利的時代過去了。未來你要能夠付出規則成本和依法成本,企業要靠效能緻勝,要靠能力緻勝,真正回歸到效能緻勝、能力緻勝時代。這是企業永續發展、持續經營成長永恒不變的真理。即:

  • 第一,賺正确而幹淨的錢;
  • 第二,賺難掙的,需要技術、人才等長期投入的錢;
  • 第三,賺需要戰略耐性與時間積累的錢;
  • 第四,賺有長闆和能量聚合優勢的錢。

二十大也是指明了這個發展方向,這是第三顆心丸。

中美現在真正進入到了戰略競争時代,這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遏制中國發展這是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的共識,與美直接競争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自已折騰自己,自己内亂,我們雖然現在存在很多問題,但我一直認為競争對手比我們存在的問題或許更多。我的不少美國朋友也認為,美國的民主制度走到今天,也病了,問題很多,它的深層次沖突美國現在也解決不了。美國也需要來一次自我批判,自我革命才能持續稱霸世界。盛極必衰,美國這麼多年一直是世界霸主,做霸主習慣了以後,走到頂峰以後,就妄自尊大,就開始自己帶頭破壞規則,自已不講信用,變成了規則與信用的破壞者。這個時候美國也應該來一次深刻的自我批判與反思,才能做穩霸主地位。

無論中美競争激烈到哪種程度,我認為,中國仍然需要虛心向美國學習,學習美國先進的技術與體制的某些優勢,同時走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隻要敢于鬥争,善于學習,中國的發展是遏制不住的,而且在競争中,會不斷提高抗摔打能力。是以在産業網際網路時代,我贊成“用新地圖尋找新大陸”的觀點。

02

發揚企業家冒險精神

有人說,我們知道時代變了,不能用舊地圖去尋找新大陸,問題是新地圖在哪兒?用新地圖尋找新大陸,新地圖是什麼?

這恰恰就是需要煥發企業家精神的地方。企業家精神最核心的就是冒險精神、創新探索精神、敢于追求夢想的精神。

二十大報告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中國式現代化”,強調堅持推動高品質發展,建構高水準的市場經濟體制,把發展經濟的重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強調教育科技、人才驅動、綠色發展,這些理念是代表先進生産力的,包括強調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些都是代表先進生産力的。

在理念和價值觀上,在對未來的世界價值觀的引領上,在對未來的世界經濟格局判斷上,我認為美國恰恰在理念上落後了,因為美國還是用二進制對立思維在看待整個世界,中國恰恰是在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思維來看待整個世界。

為什麼我對未來相對樂觀呢?我們現在理念上是領先的,在看待這個世界的發展上,比如說高品質發展問題、新型能源體系問題、綠色發展問題、教育科技人才驅動問題、實體經濟的發展問題等等,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問題,是要更加開放地融入世界。這些理念與認知,恰恰突破了傳統的二進制對立思維。所謂超競争就是超越傳統的二進制對立思維的競争,這種競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競争,不是你死我活,有我沒他的競争。美國人現在恐怕也要進行認知與思維的革命,美國人的思維代表了工業文明時期先進的生産力,但是代表不了産業網際網路時代的先進生産力,中國在思想上恰恰是領先的。

我認為,新地圖現在很難描繪未來是什麼,因為新地圖還沒有畫出來,還處于探索階段。這不像過去,過去是把世界全弄清楚了,把地圖畫出來了。未來的世界是啥樣?未來測不準,地圖沒畫出來,是以第一要有創新精神,第二要有冒險精神,要敢于探索,去畫這張新地圖,去探索新的未知的東西。

03

用量子思維描畫新戰略地圖

五六年前,我寫了幾篇關于量子思維與經營戰略、量子思維與組織管理的文章,今年量子糾纏光子實驗獲得了諾貝爾獎,為此許多企業家朋友都問我為何能夠在五六年前就有先見之明,将量子理論應用于數智化時代的管理認知,并提出要用量子思維重構企業的戰略、組織與人才思維。其實,這并不是我有先知先覺,而是實踐已經走在理論研究的前面,光啟科技的創始人劉若鵬,海爾創始人張瑞敏等企業家在實踐中很早就在用量子思維思考企業的基本管理命題,我對量子理論的學習及實踐的探索,是被企業家們倒逼出來的。

2015年,我們在為光啟科技做企業頂層設計時,光啟創始人劉若鵬就提出,光啟作為一家以“以改變世界的創新”為使命的高科技企業,在對企業進行頂層設計時,一定要走出《華為基本法》的成功模式和套路,一定要用創新的思維來認知企業的經營與管理,這就是量子思維,是以光啟的頂層設計定名為《光啟颠覆式創新作業系統1.0》。首次用量子的測不準原理、态疊加原理、量子糾纏原理、量子波粒二象性原理、量子躍遷原理、量子最低能級原理等量子思維全面定義和铨釋了光啟的戰略、發展路徑、組織與人才。

這是一個讓人燒腦并腦洞大開的思想沖撞與認知革命的學習與交流體驗,《光啟颠覆式創新作業系統1.0》裡面提出的新思想、新思維都是超前而聞所未聞的,今天看來,既具超前引領性,又有現實可操作價值。

如果說1998年我們起草《華為基本法》所奉行的思想,是工業文明的智慧結晶,而“光啟作業系統1.0版本”則是對産業網際網路時代、數字時代的文明時代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想象與洞見。雖然目前光啟科技和我們共同制訂的“光啟作業系統1.0版本”還處于實踐探索期,還沒有取得象華為一樣的成功,但是光啟颠覆式創新系統1.0裡面所提出的對企業戰略、組織、人才的新認知與新思維,是代表未來幾十年的管理思維革命的。

數智化與産業網際網路時代,為什麼我堅持主張要進行管理的認知與思維的革命,要用量子思維重構企業的戰略、組織、人?如果我們還用原來确定性、線性的思維去描畫通往不确定未知時代的“新地圖”,那是無論如何找不到正确方向和出路的。隻有率先進行認知革命、思維創新、觀念轉型、能力更新,才能描繪、探索通往“新大陸”,新發展之路的“新地圖”。

個人認為,量子思維有幾個理論可指導我們描繪新發展之路的新戰略地圖。

第一,看不清、測不準的時代,方向最重要、信念和信心最重要。量子的一個重要原理首先就是測不準原理。未來的世界就是一個測不準的世界,就是一個高度複雜的世界,它不再是一個确定性的世界。而且人類對世界的認知越深入,就越覺得自己無知,越會覺得不确定。人就是坐井觀天的時候,覺得自己懂很多,當你真正地走出去,越對這個世界進行探索,就會發現自己越無知,對外部世界越難把握。面對一個外部的不确定的世界的時候,面對測不準的時候,對企業來說方向最重要,信心最重要,這是量子強調的精神的力量、信念的力量。

用量子思維看戰略,什麼叫戰略?戰略首先是對未來不确定性去尋求确定性的選擇,這種基于不确定性的選擇往往是方向性、探索性的,甚至是試錯性的,而不是來自預先精确的計算與連續性趨勢的把握,某種意義上,戰略不是一種預先的計劃設計過程,戰略的原點不是來自戰略專家或戰略職能部門,而是來自企業家,來自企業家對未來發展趨勢與發展機會的洞見與感覺,來自企業家的發心動念,是一種企業家精神的勃發,是一種面向未來的企業家信念、追求與意識流。

所謂意識流就是企業家對發展趨勢、機會的先知先覺與共同認知,這種共同的認知聚合成一種意識流,這種意識流引領和聚合了各種資源和能量,最終彙成湧流而不可阻擋。如網際網路及許多新型産業和商業模式的發育和發展,并不是來自預先的設計,而是來自于企業家家與投資人的超前眼光、意識與共同認知。大家都堅信未來的世界是網際網路的世界,都堅信基于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的創新是有未來的,堅信這麼做是正确的,而非因為正确才去做,有了這種前瞻性的意識與信念,大家都相信它,而且一大批企業家敢于冒險去嘗試,一大批投資人願意為未來而投資買單,資金和優秀人才都往網際網路裡湧,一旦能量聚合到一定程度和量級,就會找到商業模式成功的突破口。商業模式一旦成功,更多的資金和人才就會往網際網路裡湧入,最終會形成各種湧流,當無數湧流開始海量連接配接、彙集、互動以後,就會聚合成波濤洶湧,不可阻擋的洪流與大勢,網際網路就形成了一個全新的産業。

年度重磅:二十大後,中國企業的新征途、新地圖

而那些先知先覺者如阿裡的馬雲,騰訊的馬化騰,京東的劉強東及投資人孫正義、徐新、張磊等便共同創造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成長的奇迹。是以在不确定時代,企業家精神與投資人眼光是一種稀缺資源,企業家的洞見力、方向的引領是企業戰略成長永不衰竭的源泉,企業員工對未來的共同期望與對戰略方向的認可是企業戰略執行與戰略目标的實作的内在動力與可靠保障。

是以面對不确定、測不準,要确定正确方向,堅定信念,相信相信的力量,以足夠的戰略耐性,做好當下,積蓄能量,不斷創新探索。正如任正非所提出的“面對不确定性,方向保持大緻正确,組織始終充滿活力。”這也是一種量子思維。

作為一個企業最重要的是把握大緻的方向正确,不要精準,因為你測不準。方向是什麼?方向是你要看到十年、二十年以後整個的方向是正确的就可以了,而且是在探索之中聚焦。是以,第一要把握方向,要洞見方向;第二要有信心,因為面對不确定性,信心最重要,否則就舉步不前,而當你相信了,所有的資源能力都往你确定的方向去湧現、去聚集,當能量聚集到一定量級,就有了商業模式,最後就做成了,我把它比喻為企業家精神、企業家洞見力,是一種意識流理論。就像任正非說的,做企業就是畫大餅,讓大家信這個大餅,但是你把階段性的餅在探索的過程聚焦做成,然後分好餅,再畫一個更大的餅,這種思維就是量子思維、疊代思維。

第二,戰略是一種動态選擇與動态聚焦,要先開槍再瞄準。量子戰略思維的第二個特點是動态選擇,戰略也是一種動态選擇,就像OKR一樣,首先内心要呼喊,你的内在目标是什麼,然後要有階段性的目标,再不斷地調整。是以它是先開槍再瞄準,不是先瞄準再開槍。這種戰略思維跟過去就不一樣。經典的戰略思維是非對稱性資源配置原則,叫聚焦,将雞蛋放一個籃子裡,標明一業務領域死磕,而面對不确定性,則要遵循對稱性資源配置原則将雞蛋放五個籃子裡,可能同時選三四個領域去探索,一旦發現其中冒出一個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就把其他項目關了,然後再把資源集中在一個方向上,是以它是動态聚焦,不是不要聚焦,而是疊代中進化更新。

第三,量子戰略思維的第三個特征是在整個社會協同體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能級場。面對不确定性,企業的成長不完全是基于已有資源能力,它的成長曲線不是連續性曲線,會出現斷點,會出現突變。過去的思維是連續性思維,就是你有多大資源,有多大能力幹多少事兒。現在面對不确定性,在某種意義上需要突破資源能力的局限。是以要大膽去探索,大膽去試錯,去整合資源、去連結資源。假如我沒有資源,那我也可以去整合,可以去連結。通過整合資源、連結資源就可以形成新的能量場。

在這個時代,企業的戰略定位不是你有多大資源、多大能力,就定位自己幹什麼,而是要突破資源與能力,需要在整個社會産業生态協同體系中不斷探索,不斷尋找自己的定位,不斷連結資源,不斷突破資源與能力的局限。這跟傳統的戰略思維是不一樣的。連結能量的聚集變得更加重要,能量場變得更加重要,未來不是基于資源能力標明一個什麼樣的領域,而是聚集了多少資源,在一個什麼樣的能量場中,這是量子的能量場思維。

重要的戰略選擇是找到自己的能量場。企業的成長一個叫裂變,一個叫聚變。我們過去的思維是裂變,一定要分裂出去,未來是聚變。當我的能量集聚到一定程度以後會爆發,就像核聚變一樣。聚變的能量比裂變要大得多,是以它強調能量場。原子跟原子的特點是一碰就彈開了,而量子一旦找到了糾纏會迅速聚集而形成能量場産生聚變,是以企業不僅要取得裂變式成長,更重要是未來的聚變式成長,這麼多資源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大的能量場,這種能量場所産生的核聚變能量是超越所有的成長模式的。

生态戰略戰略思維本質上也是量子思維,生态就是各種産業要素跨界聚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系統,就是一個互相連結與糾纏的能量與能級場,企業的生态定位主要是三類,一是産業生态建構者,如華為、小米、平安、阿裡、京東等巨型企業;二是被生态者,依附于華為、小米生态而生态,絕大多數中小企業都将依附大生态系統而生存,三是超生态者,基于獨特的技術與産品與所有生态都合作,都相融,如甯德時代等行業冠軍等

是以戰略上的思維完全是不一樣的,成長模式也是不一樣的。

04

回歸初心與價值觀,用“态疊加”思維看未來

我們看任何事情都要有态疊加思維,不能用二進制對立思維去看待這個世界。如果問我未來是好還是壞?我說既好又壞,既壞又好,我用的就是态疊加思維。态疊加講的是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處于A和B兩種狀态,它是同步存在的。之是以變成A或者變成B,是因為加入了人的意識,加了人的觀測進去,加了人為的幹擾。

量子糾纏證明了精神的作用,精神會影響物質的形态,人的意識同樣也是一種物質,其實這跟禅宗的生死一體是一樣的,跟不二法則是一樣的。今天我們在看待這個世界的時候,不要用二進制對立思維去看,而是要用态疊加思維。我們看待這個世界它既是A又是B,既是好又是壞,好中有壞,壞中有好。對于未來,自己想朝着好的方面去發展,你就是這個能量場裡面好的;也可能你自己心态壞了,自我放棄了,躺平了,那你就壞了,這就是人的精神力量可以影響到你的狀态,是以我一直認為人還是要對未來充滿信心,要有耐心,而耐心的基礎,做好當下。

年度重磅:二十大後,中國企業的新征途、新地圖

未來用新地圖尋找新大陸,關鍵還是要回歸你的初心,回歸你的價值觀。因為你的初心、你的價值觀會影響到最終整個事物的發展走向,會影響事物的形态,會讓量子态産生坍塌。是以我們看待這個世界永遠要有正能量思維,永遠是以積極的态度去擁抱這個社會。

“中國式現代化”這個表述就是态疊加的表述,就是一個混合物。前面有一句話,就是我們既要吸收世界各國的優秀成果,又要走自己的道路,這就是态疊加,這就是混合體,這說明中國式現代化本來就是一個東西方融合、思想交彙的,但是以我為主,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國情的中國特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表述就是量子思維,方法論沒有錯。

為什麼一定要按照美國人的做法去做呢?美國才兩三百年的曆史。中國文化真正是博大精深的,比如,喝一個岩茶都有幾千個名稱,你一輩子也研究不透。能說中國文化是腐朽的東西嗎?!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現在要有态疊加的思維,換句話說,還是要有不二法則,要有灰階思維來看待這個世界。中國式現代化吸收了世界各國優秀的成果,同時又有自己的特色,這本身就是一個态疊加,本身就是走出了二進制對立思維。

05

走出現實困境更需有“灰階思維”

跟态疊加思維相聯系的是灰階思維,我們現在提出了灰階上司力、灰階組織、灰階的人才機制。灰階的組織也是看不清楚,現在我們一談組織,一談戰略,就說戰略是一種選擇,要麼幹這個,要麼不幹這個;而未來的戰略選擇,是既幹這個又幹那個,它是跨界而且是動态選擇的,這是不同的思維。

過去的組織要麼是直線職能制,要麼是分權事業部制;而未來的組織是混合制,是跨界融合的立體組織。它也不是扁平化的,現在打仗都是海陸空一體化,基于資訊化的海陸空一體化,它是跨界融合的。未來的組織就是一個有機體,就是一個“變形蟲”,它既強調扁平化,又強調職能化、專業化。未來是各種形态的“變形金剛”,它是一個有機組織,我們叫“水蛭式組織”,強調的是生命力。你把水蛭切成一段,它還能“自主經營”,你把它放在一個整體就變成一個螞蝗,個人離不開平台,又是一個整體,是以要有整體思維、系統思維。

企業家未來既要看自己的企業,要做好自己,又要擁抱環境的變化,必須要有産業生态的思維。組織是一個複雜的生态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過去我們講秩序規則,講基于嚴格的分工;而未來是跨界、混合、立體作戰。人在組織中是一種角色扮演,我今天是老闆,明天可能變成員工。張瑞敏提出的“人人都是CEO”有其道理,小人物也能夠成就大事業,别以為他是小人物,将來他一旦抓住了一個機會可能就把你颠覆了。

年度重磅:二十大後,中國企業的新征途、新地圖

從人才的角度來講,量子更強調自我驅動、自我管理、自我限制,更強調自主經營。為什麼叫“水蛭式組織”?它是一個生命有機體。再一個是小熵理論,拉開差距,打破平衡,不是一個僵化的組織,它在不斷地變革,變革會成為一個常态,它就是一個“變形金剛”,是一個不斷熵減的組織。從戰略到組織到人才的認知、知識結構都得變。

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是什麼?現在我們用的都是新詞,但是我們的認知和行為方式是舊的,包括那些教科書,用的全是新詞,但底層的方法論和底層邏輯、思維方式還是舊的,并沒有用量子思維。

量子強調的是開放,一定要足夠開放,它不是一個封閉體,原子才是封閉體,量子首先是開放的,強調的是能量的交換,強調一定要動,是以才會有糾纏。糾纏就是兩個個體找到糾纏,就可以進行無障礙的資訊溝通,強調的是禅宗裡面的拈花一笑、心領神會,強調道要相同,道不同不相為謀,強調大家都是同頻共振,這是人力資源上一些新思維,強調正向激勵。

未來的人不都是跨界的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個生态。你即便是一棵參天大樹也要靠小草,參天大樹身上也縛着藤,要允許有小草的存在,過去我們把小草、小樹都砍掉了,隻剩下了參天大樹。現在是生态,生态裡面既要有參天大樹又要有小草,過去是獨木成林,現在強調的是生态。

現在企業家需要的是認知與思維的革命,用認知與思維革命去畫新地圖,去探索新地圖,去創新新地圖,然後去尋找新大陸。我在廣東的二代班上課,跟那些年輕人交流,我發現他們真的“不左不右”,我倒是看重這一點,“不左不右”恰恰是态疊加,這種思維是符合這個時代要求的。是以要超越過去的競合思維,超越傳統的二進制對立思維,超越要麼你“死”、要麼我“死”。未來的世界是你“死”了我也不舒服,咱們都得活着,但是也别你活得太好,我活得太慘,要讓所有人共同富裕。過去是一批人好,一批人慘,這個世界絕對不平衡。

未來是真正的能力時代、效能時代,是以華夏基石提出中國企業進入到真正的效能時代和能力緻勝的時代,做好自己的時代。要有戰略耐性,學會慢下來,掙正确的、幹淨的、難的、需要耐性、需要時間積累、需要長闆及能量聚合優勢的錢。企業家要改變思維,要進行認知與思維革命,真正擺脫過去成功的路徑依賴,用新思維了解新時代,捕捉新機會、謀求新發展。

年度重磅:二十大後,中國企業的新征途、新地圖
年度重磅:二十大後,中國企業的新征途、新地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