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市後股價下跌,業績連虧,破發股青雲科技再拟“圈錢”4億元

作者:界面新聞

記者 | 胡振明

編輯 |

截至12月15日午盤,青雲科技(688316.SH)股價為32.15元/股;在10月12日創新低之後,經過兩個月,其股價仍無明顯起色。

上市後股價下跌,業績連虧,破發股青雲科技再拟“圈錢”4億元

此前,青雲科技于12月10日釋出《2022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以下簡稱“發行預案”)等多份公告稱,拟向不超過35名(含)特定投資者發行不超過1150萬股(含)股票。

本次發行價尚未确定,定價基準日為發行期首日,發行價格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預計本次發行股票募集不超過3.97億元,扣除發行費用之後拟用于“信創金融行業雲建設項目”和“超級智算平台建設項目”。

上市後股價下跌,業績連虧,破發股青雲科技再拟“圈錢”4億元

青雲科技表示,本次“信創金融行業雲建設項目”和“超級智算平台建設項目”分别聚焦現有重點行業客戶的迫切需求和行業重要創新前沿領域,在公司通用雲計算平台技術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創新功能,完善公司産品布局。

根據發行預案,兩個募投項目的實施主體均為上市公司青雲科技自身,項目總投資額分别為2.18億元、1.79億元,實施周期均為4年,實施地點均位于北京市豐台區麗澤路16号院4号樓25層;主要實施内容為購置硬體裝置及軟體,招聘技術人員,開展研發工作等,項目實施不涉及土建、房屋建設、裝修等,基本無污染物排放;相關場地通過租賃的方式取得,不涉及購買土地或房産。

前次募投項目出現調整

同在12月10日,青雲科技還釋出了《關于調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投資金額的公告》,其中顯示,将“雲計算産品更新項目”拟投入募集的資金金額由7.34億元調整為3.10億元,調減4.24億元;将“全域雲技術研發項目”拟投入募集的資金金額由1.41億元調整為0.35億元,調減1.06億元。不過,該兩項目的投資總金額不變,隻調整了所投入的募資金額,除了募資金額之外不足部分由公司通過自有或自籌資金解決。

另外,青雲科技還将“雲網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拟投入募資金額由1.64億元調整為1.92億元,調增0.28億元,項目投資的總金額相應調整。

上市後股價下跌,業績連虧,破發股青雲科技再拟“圈錢”4億元

上述募投項目是青雲科技于2021年3月在科創闆IPO時的投資計劃。在招股書當中,拟通過IPO募集11.88億元;實際上,當時青雲科技以63.70元的發行價格合計發行了1200萬股,募得7.64億元,扣除發行費用7712.16萬元之後,實際募得資金為6.87億元,出現大約5億元的差距。

截至2022年9月30日,依據招股書披露的募資承諾投資金額,“雲計算産品更新項目”和“全域雲技術研發項目”的投資進度比較慢,分别為37.83%和20.01%,實際分别投入了2.78億元和0.28億元。

上市後股價下跌,業績連虧,破發股青雲科技再拟“圈錢”4億元

青雲科技上市之後,其股價呈現波動下跌的趨勢,上市交易首日觸及98元/股的高點,收于82.13元/股,漲幅28.93%;此後,在5月底及6月初出現了一輪快速上漲的行情,最高漲至106.19元/股。然而,其股價經過一年多的下跌之後,于2022年10月12日創下新低25.66元/股。

上市後股價下跌,業績連虧,破發股青雲科技再拟“圈錢”4億元

持續虧損,競争加劇

與股價走勢相拟,青雲科技經營業績下滑,目前存在較大規模的未彌補虧損,且呈持續虧損狀态。

截至2022年9月30日,青雲科技的累計未彌補虧損餘額為8.54億元。根據公告,尚未盈利的情況可能造成青雲科技的現金流緊張,對公司資金狀況、研發投入、業務拓展、市場拓展、人才引進、團隊穩定等方面均可能造成影響。

2021年度,青雲科技實作營業收入4.24億元,和2020年度收入4.29億元基本持平;不過,2021年度淨利潤-2.85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2.96億元和2020年度淨利潤-1.65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1.70億元相比,虧損規模出現明顯的擴大。

至于2021年度收入持平但淨利下滑的原因,青雲科技表示,主要由于公司持續對創新技術和産品研發、銷售體系建設等領域進行較大規模投入,但短期内沒有轉化為收入和利潤。

2022年前三季度,青雲科技實作營業收入2.33億元,和2021年前三季度收入2.95億元相比,略有減少;但2022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2.09億元和2021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2.44億元相比,虧損有所縮小。

青雲科技表示,近年來尚未實作盈利,主要因為公司正處于高成長期,前期購置雲計算平台所需伺服器、網絡裝置等固定資産的資本性支出金額帶來的折舊成本較大;同時,公司加大研發投入,銷售費用等期間費用上升,目前的毛利貢獻不足以覆寫期間費用,處于虧損狀态。

此外還認為,其所處雲計算行業競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公有雲領域出現巨頭競争者的加入,全行業資源使用價格呈下行趨勢,公司雲服務業務承壓降價,增大了盈利難度,未來市場經營環境存在進一步競争加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