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信仰》猜想12:為什麼說傅作義才是三大戰役的“關鍵”?

作者:賊會侃劇
《信仰》猜想12:為什麼說傅作義才是三大戰役的“關鍵”?

本圖檔來源于網絡

熟悉中國近代史的觀衆,一定會知道三大戰役的曆史意義,三大戰役剿滅了蔣介石的主要精銳部隊,為人民解放戰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戰争規模和取得成果來看,三大戰役在中國戰争史上是空前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那便是:“誰才是三大戰役的關鍵?”#影視圖文連載計劃#

《信仰》猜想12:為什麼說傅作義才是三大戰役的“關鍵”?

本圖檔來源于網絡

三大戰役前後國共軍事力量對比

三大戰役前後國共雙方戰場态勢是,國民黨軍隊365萬人,被分成了幾個重兵集團。其中東北戰場50萬,中原戰場70萬,華北戰場60萬,西北戰場30萬。而我軍隻有280萬軍隊,被編成了五大野戰軍,東北70萬,華東36萬,中原20萬,華北30萬,西北不到10萬人。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三大戰役初期,我軍無論從軍隊數量,還是武器裝備,都處于絕對劣勢。那麼,我黨為什麼會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呢?很多人會将此歸結為“民心所向”,可是,在我看來其中還有一個關鍵因素。

《信仰》猜想12:為什麼說傅作義才是三大戰役的“關鍵”?

本圖檔來源于網絡

蔣介石提出的作戰建議

在遼沈戰役期間,蔣介石曾專程飛抵北平,他向盤踞在華北的傅作義,提出了兩條作戰意見。一是希望傅作義可以增援錦州,二則是希望傅作義可以率部南下,馳援徐蚌會戰。在這裡,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傅作義遵循任何一條建議。都将會改變戰争的結果。

為什麼這樣說?那是因為,當年我遼東野戰軍正是因為攻占了錦州,才對國民黨完成了“關門打狗”的戰略。如果傅作義率部增援錦州,大量地國民黨軍隊就将撤回關内。而傅作義如果率部馳援徐蚌會戰,那麼,我中原野戰軍就無法完成對徐蚌之敵的包圍。由此可見,傅作義的華北兵團才是三大戰役的“關鍵”。

《信仰》猜想12:為什麼說傅作義才是三大戰役的“關鍵”?

本圖檔來源于網絡

曆史交給傅作義的“選擇權”

其實,在三大戰役之初,戰場的形式對傅作義極為有利。如果傅作義采納蔣介石的作戰意見,他真的很有可能會改變戰場上的走勢。因為,國民黨政府在華北戰場上有60萬人,而我軍卻僅有30萬人。通過劇情,我們不難發現,傅作義率部起義時,北平城還有25萬人。

如果傅作義将其餘的35萬人,兵分兩路,一路增援錦州,另一路馳援徐蚌。他已然可以算作“華北王”。但他并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了隔岸觀火。雖說,傅作義之是以會這樣做,皆是出于個人利益的考量。可是,在我看來,這也是因為傅作義,并沒有在蔣介石那裡看到希望。

《信仰》猜想12:為什麼說傅作義才是三大戰役的“關鍵”?

本圖檔來源于網絡

正如劇中的趙雲飛,他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但他從未在軍統,顯露過自己的這種特長。而他之是以會這樣做,皆是因為他并沒有在軍統中看到希望。而希望究竟是什麼?希望就是心中的信仰。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信仰》這部電視劇?您覺得誰才是三大戰役的“關鍵”?歡迎大家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