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hiplet:在晶片“叢林”中披荊斬棘

作者:中國電子報
Chiplet:在晶片“叢林”中披荊斬棘

1月6日,在2023年美國消費電子展(CES)上,AMD帶來了一款重量級産品Instinct MI300,這是AMD首款資料中心/HPC級的APU,AMD董事長兼CEO蘇姿豐稱其是“AMD迄今為止最大、最複雜的晶片”,共內建1460億個半導體,還采用了當下最火的Chiplet(小晶片)技術,在4塊6納米晶片上,堆疊了9塊5納米的計算晶片,以及8顆共128GB的HBM3顯存晶片。

Chiplet:在晶片“叢林”中披荊斬棘

AMD

董事長兼CEO蘇姿豐在CES上展示Instinct MI300

無獨有偶,1月5日,長電科技宣布,其采用通過Chiplet異構內建技術完成的XDFOI™ Chiplet高密度多元異構內建系列工藝,已按計劃進入穩定量産階段,正在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5G、汽車電子等領域應用。

可以看出,經過這兩年的“厚積”,Chiplet正呈“薄發”之勢,國内外各大企業都在不斷突破,為打造完整的全球Chiplet生态體系,争相在小晶片“叢林”中披荊斬棘。

Chiplet将成為未來之選

随着近年來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5G、汽車、雲端等新興市場的蓬勃發展,對于算力的需求持續攀升,僅靠單一類型的架構和處理器無法處理更複雜的海量資料,“異構”正在成為解決算力瓶頸關鍵技術方向。Chiplet技術被視為“異構”技術的焦點,也是當下最被企業所認可的新型技術之一。2022年3月,英特爾、台積電、三星、ARM等十家全球領先的晶片廠商共同成立了UCIe聯盟,目前聯盟成員已有超過80家半導體企業,将Chiplet技術的熱度推頂峰,全球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研發Chiplet相關産品。據Omdia資料顯示,到2024年,預計Chiplet市場規模将達58億美元,2035年Chiplet的市場規模将超過570億美元,增長态勢十分迅猛。

Chiplet:在晶片“叢林”中披荊斬棘

最初建立UCIe聯盟的十家企業

AMD很早便開始投入Chiplet技術開發, 2019年釋出的7nm Zen2架構銳龍處理器中,就采用了Chiplet設計,将不同工藝、不同架構的晶片電路按需搭配,實作更加靈活的配置。AMD面向CPU與GPU互聯的Infinity架構也在第四代版本中支援AMD IP和第三方小晶片的無縫內建。在GPU領域,AMD面向資料中心圖形的CDNA 3架構在單個封裝中結合了5nm小晶片,面向遊戲的5nm GPU架構RDNA 3也融入了Chiplet設計,預計每瓦性能提升超50%。

本屆CES 2023中,AMD推出的首款資料中心/HPC級的APU Instinct MI300,采用Chiplet技術,在4塊6納米晶片上,堆疊了9塊5納米的計算晶片。AMD表示,相較于上一代的Instinct MI250,提升了8倍的AI訓練算力和5倍的AI能效。

Chiplet:在晶片“叢林”中披荊斬棘

蘇姿豐展示

Instinct MI300與Instinct MI250的AI訓練算力和AI能效對比圖

其他半導體企業也将Chiplet技術作為重點發展方向。英特爾釋出的Ponte Vecchio計算晶片,就是采用3D封裝的Chiplet技術,在單個産品上整合了47個小晶片,綜合實作了計算、存儲、網絡多項功能,将異構內建的技術提升至新水準。在2022世界內建電路大會上,英特爾進階副總裁、中國區董事長王銳表示,Chiplet技術将成為未來優化産業鍊生産效率的必然選擇,該技術不但能提高晶片的制造良品率,還能比對最合适的工藝來滿足數字、模拟、射頻、I/O等不同技術需求,還能将大規模的SoC按照不同的功能分解為子產品化的芯粒,減少重複的設計和驗證,大幅度降低設計複雜度,提高産品疊代速度,為半導體行業打開了全新的市場機遇。

而英偉達則是釋出了一款資料中心專屬CPU——“Grace CPU超級晶片”。該晶片由兩顆CPU晶片組成,其間通過NVLink-C2C技術進行互連,NVLink-C2C技術是一種新型的高速、低延遲、晶片到晶片的互連技術,與Chiplet技術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支援定制裸片與GPU、CPU、DPU、NIC、SoC實作互連。英偉達CEO黃仁勳表示,與NVIDIA晶片的定制晶片內建既可以使用UCIe标準,也可以使用NVLink-C2C。

蘋果則與台積電合作開發了UltraFusion封裝技術,也是一種類似Chiplet的技術,能同時傳輸超過1萬個信号,晶片間的互連帶寬可達2.5TB/s,超出了UCIe 1.0的标準。蘋果此前釋出的M1 Ultra晶片将兩個M1 Max晶片的裸片,采用UltraFusion封裝技術進行互連,其CPU核心數量增加至20個,而GPU核心數量更是直接增加至64個。M1 Ultra的神經網絡引擎也增加至32核,能夠帶來每秒22萬億次的運算能力。

國内企業不掉隊

Chiplet技術也是中國半導體産業重點發展的賽道之一,大陸的阿裡巴巴、芯原股份、芯耀輝、芯和半導體、芯動科技、芯雲淩、長芯存儲、長電科技、芯來科技、通富微電等企業陸續加入UCIe晶片聯盟中。

長電科技董事、首席執行長鄭力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Chiplet技術是衆多廠商用來在“後道制造”工序中提升內建度的關鍵。在後道制程,或是內建電路成品制造這個環節中的先進制程技術,并不能改變晶圓本身的線寬線距,而是用所謂的Chiplet技術,即采用異構內建技術把多個小晶片內建在一起,并使其內建的密度更高、互聯的密度更高。

Chiplet:在晶片“叢林”中披荊斬棘

使用小晶片異構內建技術形成的一顆高內建度的異構封裝體(示意圖)

長電科技釋出的XDFOI™Chiplet高密度多元異構內建系列工藝量産是通過小晶片異構內建技術,在有機重布線堆疊中介層(RDL Stack Interposer, RSI)上,放置一顆或多顆邏輯晶片(CPU/GPU等),以及I/O Chiplet 和/或高帶寬記憶體晶片(HBM)等,形成一顆高內建度的異構封裝體,一方面可将高密度fcBGA基闆進行“瘦身”,将部分布線層轉移至有機重布線堆疊中介層基闆上,利用有機重布線堆疊中介層最小線寬線距2μm及多層再布線的優勢,縮小晶片互連間距,實作更加高效、更為靈活的系統內建,另一方面,也可将部分SoC上互連轉移到有機重布線堆疊中介層, 進而得以實作以Chiplet為基礎的架構創新,而最終達到性能和成本的雙重優勢。

目前,長電科技XDFOI™技術可将有機重布線堆疊中介層厚度控制在50μm以内,微凸點(µBump)中心距為40μm,實作在更薄和更小機關面積内進行高密度的各種工藝內建,達到更高的內建度、更強的子產品功能和更小的封裝尺寸。同時,還可以在封裝體背面進行金屬沉積,在有效提高散熱效率的同時,根據設計需要增強封裝的電磁屏蔽能力,提升晶片成品良率。

鄭力表示,4納米封裝技術最大的意義在于,使得未來的晶片技術的提升,不僅可以通過在前道工序中縮小晶片本身的線寬線距來達成,還可以通過在後道工序中把晶片“封”的更加精密,來實作晶片性能的提升。這對于晶片後道制作工序而言,是一種考驗,但對于內建電路的異構內建技術的發展而言,則是重要的一步。這也驗證了未來Chiplet技術和異構內建技術在進一步推動內建電路的高密度內建上,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芯原微電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指出,Chiplet将帶來新的産業機會:降低大規模晶片設計的門檻;更新為Chiplet供應商,提升IP的價值且有效降低晶片客戶的設計成本;增設多晶片子產品(Multi-Chip Module,MCM)業務,Chiplet疊代周期遠低于ASIC,可提升晶圓廠和封裝廠的産線使用率;建立新的可互操作的元件、互連、協定和軟體生态系統。芯原微電子提出了IP即小晶片(IP as a Chiplet)理念,旨在以Chiplet實作特殊功能IP的“即插即用”,解決7nm、5nm及以下工藝中性能與成本的平衡,并降低較大規模晶片的設計時間和風險,從SoC中的IP到SiP中以Chiplet形式呈現的IP。

芯和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創始人淩峰認為,單晶片SoC微縮技術已接近極限,子產品化SoC—Chiplets逐漸興起。目前國内Chiplet還處于起步階段,從SoC轉到Chiplet,EDA企業面臨着非常大的挑戰。他表示,Chiplet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如果直接套用原來的EDA工具很難發揮出Chiplet的真正優勢。Chiplet需要一個新的EDA平台,在架構、實體實作、分析及驗證等方面都要适應Chiplet的需求,從“系統設計”到“簽核”做出重構。”

國内封測龍頭通富微電具備了Chiplet量産能力。通富微電指出,Chiplet技術可以在提升良率的同時,進一步降低設計成本和風險,有效提升晶片性能。在先進封裝方面,公司掌握Chiplet工藝技術,具備Chiplet晶片産品的封裝檢測能力,已大規模生産Chiplet産品,同時可以為客戶提供晶圓級和基闆級Chiplet封測解決方案,并且已為AMD大規模量産Chiplet産品。

據了解,此前AMD的7nm銳龍5000正是由通富微電負責封測,而此次通富微電實作的5nm産品的工藝能力和認證,将擁有更大的市場空間。

作者丨許子皓

編輯丨陳炳欣

美編丨馬利亞

監制丨連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