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長求學的過程

作者:與時說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引言:

學習是一個人應當終身進行的一件事,在漫長的人生旅程中,學習可以幫助一個人不斷進步,不斷靠近真理存在的地方。

而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學習更是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古人在學習道路上的探索,其實跟我們現代社會中的學生差不多。

人們都需要經過漫長的求學路程,才能夠最終到達自己理想的彼岸。在不同的時間階段,古人自然也會在不同的場所接受不同的教育。

他們漫長而枯燥的求學曆程到底是怎麼樣的?古人學習都是為了入仕為官嗎?其中的門道,我們一一來了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長求學的過程

基礎學習,各有所得

士農工商,這是封建社會中不同社會身份的地位等級。毫無疑問,朝廷官員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享有着絕對的優勝地位。不管是農家子弟還是上層人士,大多數學子都想通過考試來為自己争一個前程。

不過縱觀中國整個封建時代,考試并不是選拔人才的唯一途徑。至少在隋唐之前,社會上的人們對于系統性學習并沒有那麼重視。甚至連上層官僚階級選拔人才時,更多的也是考察一個人的品德,而非真才實學。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長求學的過程

是以在隋唐之前,普遍開設于民間的學堂,很多時候都是一片冷清。大多數古人學習時都抱着一定的功利性目的,既然學習文化知識并不能夠幫助人們入朝做官,那大多數人其實就舍棄了這一條道路。

不過自從隋唐開始逐漸确立科舉考試人才選拔制度,社會氛圍就是以而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民間開設的學堂和私塾,一時間竟然人滿為患。

不少平民老百姓都把自家的孩子送入到學堂當中,讓孩子能夠跟在老師的身後學習基礎教育知識。

這個時候,孩子們的年紀差不多是七八歲。換算到我們現代來說,那正好是孩子們上國小的年紀。這一階段的學習壓力并不是十分巨大,老師最主要的任務也隻是幫學生打好學習基礎,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能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長求學的過程

在古時候,家長要想帶着自家孩子上私塾,那還得經過一定的流程。

首先,家長需要通過人際關系去打聽這位私塾老師的教書情況,了解私塾今年的招生人數。而後,家長會把自家孩子親自帶到老師面前,接受老師的第一輪檢查。但實際上,這輪檢查也隻是走個過程。隻要家長願意交出束脩,老師當然是願意教授學生的。

所謂束脩,其實就是我們今天繳納的學費。在國家的福利之下,今天的孩子們可以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但是在古代封建社會,沒有那麼多的國家福利可以為窮人提供保障。而那時候的孩子們要想上學,家長都是要出點兒血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長求學的過程

束脩的形式豐富多樣,不一定非得是貨币。實際上,家長們會為老師帶去臘肉、雞鴨、糧食等生活必需品,這些東西恰好就能抵扣孩子們的學費。

而老師收下束脩以後,學生就得先去拜拜孔子,之後再向老師磕個頭,這拜師禮就算正式完成了。從此以後,這位學生便可以按照事先約定的時間來接受老師的教導。

從這一系列過程可以看出,老師在古時候的社會地位是較高的。在文盲率普遍偏高的社會背景當中,能夠有資格教授學生文化知識的人,自然會得到不少尊重。他們有的是落選的秀才,有的是對朝廷生活心灰意冷的官員。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長求學的過程

範仲淹當年被貶谪之後,也曾去嶽麓書院,當過教書先生。這些文人的才華自然非同想象,而能夠被他們教導,其實也代表了一位學生的榮耀。

在成功進入私塾或者學堂以後,學生接受的基礎教育便正式開始。不管是閱讀四書五經,還是學習文章格調,這都是在為以後更深層次的學習打基礎。這一時期的壓力不大,标準不高,對學生的自覺性也提出了極大的要求。

畢竟古時候的學堂,其學習環境完全不能與我們現代化的校園相比。在那個時代,讀書人的學習過程其實是非常艱苦的。

過程煎熬,全憑意志

古時候的求學環境相比于現在來說,也是非常艱苦的。現在的我們可以坐在多媒體教室中,冬天享受着暖氣,夏天吹着空調冷風,口渴了還能喝口熱水。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長求學的過程

以前不是這樣的,以前的學堂環境簡陋,有時候屋子四面透風,遇上下雨天還有可能漏雨。冬天時,穿着棉襖站在室内,整個人也還是瑟瑟發抖。雙手凍得通紅,也必須堅持看書,寫文章。而且,那個時代的上課禮儀也不同。

現在的我們可以坐在座位上,看着老師站在講台上侃侃而談。但以前,老師就是坐着的那個人,學生隻能在老師的身邊圍站着。那樣的情形,大概就類似于今天的教師辦公室老師問學生問題。

以前老師所用的桌子非常大,桌子上面擺放着老師需要用到的各種書籍和教學工具。而其他學生就站在老師身旁,圍成一圈,聽老師講解四書五經和各種典籍文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長求學的過程

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當中寫道,學生們圍着老師站成一圈,仔仔細細聆聽老師的教導。而老師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可能會随機選擇一位學生回答問題,如果有人答不出來,甚至會受到戒尺的懲罰。

那句“餘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恰好也能說明讀書人當時環境的艱苦。一個家庭幾乎是傾其所有,才能為家中的孩子提供上學的機會。而在學堂當中,每個學生為了自己的未來,也隻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艱苦的過程裡。

在學堂學習得差不多之後,學生們就陸陸續續會經過檢驗,而後便能正式參加科舉考試最開始的環節。如果能夠勝出,最後得到一個舉人的身份,那麼這些人就能夠在地方上謀個一官半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長求學的過程

如此一來,整個家庭的命運就會徹底因為學生讀書而改變。

在社會階層相對固化、社會資源流動極差的古代,要實作階層跨越,要改變未來的生活方式,大多數人都隻能選擇讀書這一條道路。、

路漫漫其修遠兮,讀書的過程是煎熬而痛苦的。十年寒窗,其中的辛酸悲苦不足為外人道也。不過,每位考生都應當憑借自己強大的意志力堅持下來。因為隻有靠自己,才能改變過去悲慘的命運。

不管是寫出了《送東陽馬生序》的宋濂,還是其他讀書人,大家都是抱着同樣的心思在學習,也堅定地朝着同一個方向在努力。

求學的道路無限漫長,但目标長遠的人從未停止過腳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長求學的過程

目标不同,學制不同

在一個結構相對成熟的學堂當中,一般會有兩種班級開設。一種是相對規律的長班,一種則是短期速成的短班。

以後要接受科舉考試檢驗的讀書人,都會在長班中去接受系統教學。他們從基礎學科開始學起,逐漸了解到四書五經背後所傳達的思想内涵,逐漸根據統治階級所傳遞的思想來建構自己的文章結構。

當學到一定程度時,他們便會參加科舉考試。如果能夠得到進京趕考的資格,那麼他們就會成為天子門生。未來不管是做任何職業,不管是入朝做官還是成為閑散讀書人,他們都會受到社會的尊重。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讀書都為着同一個目标。有的人來參加學堂,僅僅是為了識字,為了了解一些基本的社會溝通規則。是以他們上的,就是短班。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長求學的過程

短班的持續時間可能隻有一兩個月,老師在課堂上不會要求學生去閱讀四書五經這種高深的書籍,隻會簡單地教給他們一些漢字,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和使用簡單的文化知識。

這群人大多都是農家子弟或者商人子弟,他們的學習有着短期速成的功利性。當掌握了基本的文化常識以後,他們在未來從事農業生産活動和商業交易活動時,至少能夠占據一定的優勢。

就算跟自己的合作夥伴産生分歧,他們也不至于在任何環節都被蒙在鼓裡。這份學習,其實就帶着實用性的思想。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長求學的過程

古人的求學之路大不相同,但能夠踏上求學之路的人,僅僅隻有男子。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女性被剝奪了學習的權利,也被剝奪了平等參與社會勞動和生活的權利。

是以我們在古代很難看到女子學堂,女孩子們要讀的書大多都是女德一類的勸誡性書籍。這是古代教育制度當中一個極大的弊病,也是近代社會急于改變的一個問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古人漫長求學的過程

當女子能夠在求學之路上享受與男子同等的機會時,社會人才力量自然也會不斷壯大,整個國家會趨于更加平衡的方向去發展。

結語:

不管是古代社會還是現代社會,求學之路都是漫長而艱辛的。隻有扛過了這樣一段煎熬的路程,人們才能夠實作自己的目标。

或者說,人們才能夠朝着理想走得更近。學習學到的不僅僅是功利性思想,還有更多的文化價值。這些價值已經跨越了時代,至今依舊熠熠生輝。

參考資料:

1.《送東陽馬生序》

2.《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