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男人相處時,有這種情緒,證明他并不愛你

作者:冷愛

“他到底愛不愛我呢?”這是一個總令人欲罷不能的問題,會讓人沉迷于生活中的各種蛛絲馬迹,進而去求證真相。

見過有個觀點說,如果你開始思考對方愛不愛你,那很可能就是對方真不愛了。

對此,我認為同意50%就好。

畢竟,如果是感覺到不愛了,除了對方心裡真沒有你,還可能是對方在用他的方式來愛,沒有用你期望的方式來愛,你無法感覺。

這種情況下,如果好好溝通,把兩人真正的需求比對上,就還有回旋的可能性。

問題來了,覺得對方愛不愛,其實依然是自己很主觀的感受。

哪怕拉長時間線看,總體上是相愛的兩個人,也總有幾個瞬間也是“不愛”的。

當下你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絕望、厭惡、不耐煩的情緒,在心裡罵你的對象一百遍,這日子不想過了。

那這些讓你産生負面情緒的情景,就能力證對方确實不愛你嗎?真說不準。

要看兩個人怎麼具體把沖突兜回來,如果還想繼續好好過日子,基本都會積極溝通,了解彼此,解決問題。

是以才經常說,感情是需要經營的。

相比于糾結對方愛不愛,更重要的其實是,和對方在一起時舒不舒服,日子過得長久舒服,已經比很多事情都重要。

既然說到愛還是不愛,主要看自己感受,那麼有一種情緒,無論怎麼自欺欺人,怎麼拿外界來力證和支援,怎麼鼓勵自己樂觀,都是掩蓋不了的。

那就是在一段感情中,當對方不愛你的時候,會有一種迎面而來的“窒息感”。

下面分開三個方面說明。

和男人相處時,有這種情緒,證明他并不愛你

01

他的眼裡隻有自己的需求和利益

在電影《絕望主夫》裡,胡鐵男是個成功學大師,經營着一家大型人生管理機構,出版的書非常受歡迎。

在自己的新書宣講會裡,他倡導男人的成功和幸福離不開女人在背後默默地付出和支援,非常主張男人在外賺錢養家,女人在内相夫教子。

這樣的觀念,在社會上也得到了不少的追随。

胡鐵男的老婆原本是個優秀的注冊會計師,為了家庭和孩子,已經脫離職場很久,全職家庭主婦的日子也慢慢把她熬成了一個無精打采的黃臉婆。

有一次,胡鐵男應酬完回家,老婆想和他好好溝通希望能回到職場,胡鐵男根本沒有耐心聽她講完,并直接打斷她:

“我這麼辛苦賺錢養家,不就是為了讓你在家享清福嗎?

我可是多麼羨慕你啊,你好好在家,把家打點好,就是你最好的付出了。”

說完,他直接去洗澡睡覺了。

接着就是胡鐵男由于電梯事故導緻心髒驟停,在夢中經曆了和老婆的角色互換,才能在女性作為弱勢群體的視角下,慢慢感受到了自己的爹味、大男子主義是多令人難受。

回到真實世界後,他悔不當初,想日後善待老婆,卻迎來了老婆的離婚協定書。

胡鐵男經曆的角色對調和換位思考,從自負到懊悔,終究是屬于他的視角。

無論他經曆過什麼,隻要老婆不想過了,他都會收到離婚協定書。

在影片中就可以了解到,他老婆早已在一次又一次的無效溝通中,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絕望和窒息,直到出現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用抛頭露面在職場受虐,不用苦苦掙錢,不用自己愁吃穿,隻管在家相夫教子,享享清福,不說絕對的,可能确實是一部分人期望的生活吧。

這種生活好不好,見仁見智,重點在于和另一半溝通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時,對方的态度。

如果一個人心裡真正有你,哪怕對你的想法有異議,也會先認真聽完,然後再一起讨論對雙方都好的解決方式。

至少不會簡單粗暴就将自己認為對的觀點,淩駕于你之上。

要知道真正愛你的人,無論讨論什麼,都會把你的感受放在盡量優先的位置。

影片最後,老婆要和悔改的胡鐵男離婚,在這裡也可以了解為:

面對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如果真切感到不舒服了,過不下去了,哪怕不想分手或離婚,至少也要懂得做些什麼維護自己的感受。

若默不作聲隐忍,容易忍出内傷。

和男人相處時,有這種情緒,證明他并不愛你

02

不回應,不接納你的感情

所謂談情說愛,談戀愛談的就是感情,但和一個不愛你的人談感情,會如何?

想起了一個朋友分享的她和前任的感情經曆。

當時是前任先和她告白,加上她第一次談戀愛,愛不愛什麼的未必懂。

朋友當時和對方的互動是這樣的:

每當她表達内心感受時,或者表達對一件事的看法時,對方常常就一個表情包回應;

對方和她分享她實際不感興趣的話題,她也會體貼地回應兩句,但他也不接梗,自顧自地說下去。

對這種相處方式,朋友隐隐感覺不對勁,有時會對他發脾氣表達不滿,但多數會被說無理取鬧,不懂事。

久而久之,朋友覺得這樣相處沒意思,于是借助一次發脾氣的契機,順勢分手。

過後,每當朋友回想起她這第一次的戀愛經曆,她都記得自己憋屈的感受,還感慨道:為什麼自己就能夠和這奇怪的人相處了一陣子。

如果感情好的兩個人,無論是朋友還是情侶,無論聊什麼話題,之間一定是會有情緒的流動的。

而流動的前提,就是一方的感受被另一方看見,和給予回應,進而産生有效交流。

朋友的第一次戀愛談得如此憋屈,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男方幾乎不給予情感上的回應和交流,隻用表情包回應。

說到這裡,我還想起了另一個更極端的例子,《無問西東》裡的許伯常和劉淑英。

劉淑英已經不僅僅憋屈了,而是歇斯底裡到跳井自殺了。

因為她和許伯常的婚姻是被她要挾過來的,許伯常根本就不愛她,常年不給她任何情感上的回應,總是對她冷暴力。

這正應了那句土味歌詞:得到你的人,卻得不到你的心。

需要情感交流是人的本能,戀愛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提供情感需求。

一個不愛你的人,在生理上就不願意産生情感互動,很難給到你正向的情緒回報,甚至不會跟你有情感交流。

這種無回應的感情生活,是非常令人窒息的。

和男人相處時,有這種情緒,證明他并不愛你

03

你們在生活中的銜接點非常少

想先提及一個概念叫形婚,即形式婚姻,顧名思義,婚姻隻有一個外在形式,沒有實質内容。

在理論上,形婚想要相處得融洽,就需要能接受你有你玩、我有我玩。

兩人都在外尋歡作樂的同時,不對彼此抱有任何意見,更加不會參與對方的生活,不發表看法。

也就是說,兩個人就是純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租客,大部分時間都是彼此獨立的個體,近似陌生人,井水不犯河水。

形婚的選擇,有的是因為自己或對方是同志,有的是為了兩個家族的利益最大化。

其實更常見,也更容易有沖突的,就是匆忙為了結婚而結婚。

如果找伴結婚成為了目的本身,那兩人是否合适,對方愛不愛,已經被放在了其次。

在當下這個常常缺愛的社會裡,除非内心很強大,很清楚自己為了什麼可以接受沒有感情的婚姻。

不然即使如願找到人作伴,一起生活,卻沒有愛情,隻有争吵,對彼此的參與感卻幾近空白。

日子漫漫長,這種情感真空的生活方式,容易把人逼瘋。

網上也有新聞說:有個妻子晚餐時精心準備了火鍋,丈夫回到家卻不聞不問,隻吃水煮面條。

且不清楚他們是否有沖突,是否長年就這樣相處,這件事情就已經展現了處于同一屋檐下但沒有任何交流的絕望感。

很多沒有愛的感情生活裡,都會有這樣的不交流,不參與,不銜接,慢慢積攢越來越多的絕望和窒息。

是以才說盡量不要為了完成任務或者年齡到了,就找一個不愛的人湊合結婚,因為等體驗了才能明白個中心酸就晚了。

身邊有個同僚,和老公結婚多年,女兒剛出社會工作,兩人感情穩定。

因為疫情,兩個人輪流着陽,是以輪流照顧對方。

閑聊的時候,同僚無意間這麼說了一句話:今天輪到我不舒服倒下了,剛好他好很多了,到他來照顧家裡了。

這句輕描淡寫的話,其實很好展現了和有愛的人結婚作伴的意義:精神上不孤獨,遇到風浪可以互相攙扶。

和一個愛你的人生活,除去物質上的意義,在情感上、精神上的意義,更是不容小觑的。

因為積極的交流和對彼此生活的參與度,很難讓人産生窒息感。

作者 | 西良 90後雙子座,用愛發電的寫手。想法多,推理迷。熱衷從文學作品及生活細節中,探索背後的情感動機與價值觀。

本文的插畫,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及個人,未經授權,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