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FID的演變①

作者:老王工控筆記

RFID的演變①

上篇說到MES系統,它主要是用于曆史資料的追溯,追溯資料首先當然要獲得資料,而RFID是MES采集資料重要途徑之一。

RFID的演變①

那什麼是RFID?

中文名叫做 射頻識别技術,英文全程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是自動識别技術的一種。RFID系統是一套基于RFID技術的硬體裝置,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資料通信,利用無線射頻方式對記錄媒體(電子标簽或射頻卡)進行讀寫,進而達到識别目标和資料交換的目的,其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資訊技術之一。

RFID的演變①

RFID的曆史

1935年Robert Watson-Watt爵士發明了無線電檢測和測距(雷達),這算是RFID早期的起源,而現在的RFID技術是出現在1940年-1950年 ,最早應用于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和德國都使用了類似的技術用于敵我飛機識别,查爾斯·沃爾頓(Charles Walton)于1973年設計了便攜式射頻發射識别器,成為RFID持有者,早期RFID高昂的成本在很大程式阻礙了它的商業應用,随着技術的發展硬體成本的下降,直到1980年才開始商業化使用,然後多年持續的改進,例如研究最小化的RFID硬體進一步降低成本,2003年,美國宣布了第一個射頻識别标準,知道現在相關生産成本進一步下降,應用領域逐漸增加豐富。

RFID的演變①

RFID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們要知道完整的RFID系統由讀寫器(Reader)、電子标簽(Tag)和資料管理系統三部分組成,其工作原理是标簽進入閱讀器感應區域,閱讀器(Reader)發射一特定頻率的無線電波能量,用以标簽的驅動電路将内部的資料送出,此時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讀資料, 送給應用程式做相應的處理。

RFID的演變①

RFID的分類

RFID如果按照供電方式分類,可以分為有源RFID,無源RFID,與半有源RFID。

1. 無源RFID

在這幾類RFID中,無源RFID出現時間最早,也是最成熟,其應用也最為廣泛的。他可以說是被動式RFID系統,無源RFID沒有電源,他怎麼供電呢?實際是通過接受射頻識别的閱讀器傳送來的微波信号,以及通過電磁感應線圈擷取能量來對自身短暫供電,進而完成資訊的交換流程。另外他的工作頻率主要在125KHz,13.53MHz等,像我們平時用的公交卡,二代身份證,食堂餐卡都是這種類型的。

2. 有源RFID

有源RFID可以說是主動式RFID,他相對于無源興起的時間不長,但其實已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比如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等,有源RFID顧名思義,他是需要外接電源供電的,他是主動向射頻識别閱讀器發送信号的,他的體積相對大一點,但也是以有更長的傳輸距離和更高的傳輸速度,有的傳輸距離可以到達百米。有源RFID的頻率主要在900MHz,2.45GHz,5.8GHz等較高頻段

RFID的演變①

3. 半有源RFID

由于無源RFID 和 有源RFID各有優劣,無源的識别距離短,有源的雖然識别距離長,但需要外接電源,體積較大,由于市場的需要出現了這種半有源的RFID系統,他本身自帶一個移動電源,平時的時候處于休眠狀态,不工作不發送信号,隻有當标簽進入低頻激活器範圍時,才被激活工作,是以其也可以維持相當長的時間。

RFID的演變①
RFID的演變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