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淺論情人節曆史來源關于浪漫情人節的曆史,你又知道多少?這個來源于西方關于情侶的的節日,真要追溯起來,其實在曆史上有着存在

作者:九鼎鑒史

淺論情人節曆史來源

關于浪漫情人節的曆史,你又知道多少?這個來源于西方關于情侶的的節日,真要追溯起來,其實在曆史上有着存在着很多種說法,其中最有名的說法是大約在3世紀,羅馬帝國的皇帝克勞狄二世為了擴充自己的部隊力量,于是頒布了一條要求所有羅馬單身男性都要參軍的指令,十分殘忍的剝奪了他們結婚的權利。

皇帝的這種行為惹怒了當時的天主教神父瓦倫泰,于是他私下裡違反皇帝的指令,偷偷的替相愛的情侶進行證婚,但好景不長,很快瓦倫泰就被皇帝發現并處以了絞刑,人們為了紀念瓦倫泰的勇敢精神,于是把每年的2月14日定為紀念日,紀念瓦倫泰對愛情事業做出的偉大付出,而這個節日,在曆史的演化中也逐漸演變為情人節。

直到大約一千年後,這一天才與浪漫聯系在一起。14 世紀末,英國詩人傑弗裡·喬叟 (Geoffrey Chaucer) 發表了《鳥的議會》一詩,宣稱情人節是鳥兒擇偶的日子。這首詩似乎引發了戀人在鳥類交配季節互相寄浪漫信件的傳統。這些被稱為情人節的資訊越來越受歡迎,并在 1700 年代後期大量生産。節日的商業化确立了糖果、珠寶和鮮花作為常見禮物的地位。

中世紀的時候,情人節在英國最為流行。當時還流行一些風俗,比如他們把當地未婚男女的名字分别寫在紙條上,把男女的姓名分别裝在不同的盒子裡。然後未婚男女到裝着異性姓名的箱盒之中抽簽。當名字被抽出後,他們會互相交換禮物。女子在這一年内成為男子的“Valentine”。女子還會在男子的衣袖上繡上女子的名字,照顧和保護該女子就成為該男子的神聖職責。

情人節的特色是情侶互相饋贈禮物。時至今日,人們則喜歡以情人卡向夫妻表達情意。情人卡上通常繪有邱比特、被箭射中的心等等。

而在古羅馬時期,羅馬衆神的皇後名叫約娜,羅馬人民信奉他為婦女和婚姻之神,到了2月14号,人們都會走進教堂,向約娜祈求幸福的愛情,而到了第二天,也就是2月15号,被羅馬人稱為盧帕撒拉節,主要是向約娜麾下統治的衆神表示尊敬。

在平常日子,古羅馬的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隔離開的,隻有到了2月15号,也就是盧帕撒拉節,小夥子們可以将自己喜歡的女孩名字篆刻到花瓶上,等到過節的時候,他們就可以與自己喜歡的姑娘一起慶祝跳舞,如果兩個人真的互相愛慕,那麼他們便會被認為配對成功,并最終一起走進婚姻的愛河。

除了這種說法以外,據說古羅馬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2月15号牧神節,在羅馬衆神之中,畜牧神盧波庫斯負責保護羊群和牧羊人的安全,這一天就是為了慶祝紀念畜牧神。

而随着羅馬勢力在歐洲的不斷擴張,牧神節這一習俗也對法國和英國産生了不小影響,尤其是節日當天的摸彩活動,年輕貌美的少女會将自己的名字寫在小紙條上放進盒子裡,等待有緣男生的抽中,抽中的一對男女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就會嘗試接觸,并逐漸成為情人。

而在基督教的影響下,人們對于紀念衆神的節日越來越淡漠,而傳教士們并不希望人們放棄節日的歡樂,幾番考慮協調下,便将牧神節改成了瓦倫丁節,并将時間訂到了2月14日。

而在不同的時代,人們度過情人節的方式也大不相同,其中最為特殊的便是1837-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等到了情人節這一天,互相中意的一對對情侶會來到花圃,挑選一朵與兩人姓名第一個字母相吻合的鮮花,并将其種植在特制的花盆裡,還有一個特殊的要求,那就是這株鮮花必須要有兩朵含苞待放的花蕾,而在種植之後,如果這隻雙生花蕾争相怒放,交相輝映,那麼便預示着栽下這朵花的情人将白首偕老,幸福一生;反之,如果這朵花綻放之後是各分東西,背對吐蕊,那麼就預示他們沒有辦法走到最後。

參考文獻:

1. 戀愛大過天 情人節法令難禁 文彙報 2011-02-11

2. 情人節過度商業化在中國引起議論看中國 2008-02-14

3.新聞智庫:情人節延續多國習俗  now TV新聞 2013年2月14日

淺論情人節曆史來源關于浪漫情人節的曆史,你又知道多少?這個來源于西方關于情侶的的節日,真要追溯起來,其實在曆史上有着存在
淺論情人節曆史來源關于浪漫情人節的曆史,你又知道多少?這個來源于西方關于情侶的的節日,真要追溯起來,其實在曆史上有着存在
淺論情人節曆史來源關于浪漫情人節的曆史,你又知道多少?這個來源于西方關于情侶的的節日,真要追溯起來,其實在曆史上有着存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