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好基礎軟體攻堅戰,國産EDA上市企業“打頭陣”

作者:核芯産業觀察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劉靜)2月21日,為了推動基礎研究高品質發展,政策提出,“要打好科技儀器裝置、作業系統和基礎軟體國産化攻堅戰。”

其中EDA軟體是內建電路領域上遊的必備工具,廣泛應用于內建電路設計、制造、封測等環節,在推動國産內建電路産業發展中,正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近期作為內建電路産業重鎮之一,深圳寶安區2023年再度提高內建電路企業最高補助金額上限至2000萬元,加大對制造、封測、裝備、材料及EDA軟體企業的扶持力度。

近年全球EDA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根據SEMI的統計資料,2021年全球EDA市場規模為132億美元,同比增長15.11%,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增長至183.34億美元,期間年複合增長率為6.79%。

但EDA市場長期被海外巨頭新思科技、楷登電子和西門子壟斷,2021年這三大巨頭占據的EDA市場佔有率分别為32%、30%、13%,合計達到75%。未來在持續增長的EDA市場中,新思科技、楷登電子和西門子或将繼續憑借頭部優勢穩坐龍頭寶座。同時,本土EDA軟體企業在局部領域也在快速發展。目前,大陸本土EDA上市廠商主要有華大九天、概倫電子、廣立微等,我們來看一下幾家上市公司的發展近況。

兩年時間EDA國産化份額翻倍,廠商營收快速增長

目前,國内的華大九天和廣立微已在創業闆上市,概倫電子科創闆上市。據了解,華大九天、廣立微、概倫電子的募資規模分别達35.5億元、29億元、12.27億元。募資資金将助力這些國産企業完成EDA工具軟體的性能更新,以及布局新一代EDA工具産品的技術研發,在內建電路設計、制造、封裝等多環節加速國産替代。

打好基礎軟體攻堅戰,國産EDA上市企業“打頭陣”

根據賽迪智庫的資料,2020年中國EDA市場營收國産化份額已提升至11%,相較2年前翻了1倍。2021年,這一數字來到12%。

打好基礎軟體攻堅戰,國産EDA上市企業“打頭陣”

在國内市場,華大九天是緊随新思科技、楷登電子和西門子三大海外巨頭之後的第四大EDA工具軟體企業。華大九天憑借模拟電路設計全流程EDA工具系統、數字電路設計EDA工具、平闆顯示電路設計全流程EDA工具系統和晶圓制造EDA工具等領域的優勢,持續在國内EDA市場嶄露頭角,實作業績快速增長。具體來看,2020年華大九天以61.26%的速度增長至4.15億元,2021年突破5億大關,達5.79億元,2019年至2021年年複合增長率達50.07%。

2020年華大九天占領大陸EDA市場約6%的市場佔有率,居本土EDA企業首位。根據賽迪智庫資料,2020年EDA領域國内市場總銷售額為7.6億元,而華大九天在EDA領域市場佔有率穩居本土EDA企業首位,份額占比保持在50%以上。

內建電路EDA軟體與晶圓電性測試裝置供應商廣立微,依托EDA軟體工具授權、軟體技術開發和測試機及配件三大主營業務,實作業績的快速增長。2019年-2021年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高達73.07%,2020年和2021年增速均高于50%。

近日,廣立微也披露了2022年業績預告,預計實作歸母淨利潤1.1億-1.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2.56%-103.93%。對于業績的快速增長,廣立微表示“公司以EDA工具授權和良率提升服務為主的軟體銷售業務獲得原有客戶持續複購,新客戶拓展取得較大進展,緻營收穩步增長。”據了解,廣立微先進的解決方案已成功應用于180nm-4nm工藝技術節點,被華虹集團、三星電子、粵芯半導體、合肥晶合、長鑫存儲等大型內建電路制造企業采用。

上市最早的概倫電子,2020年營收翻倍增長,2021年以41.04%的增速增長至1.94億元。預計2022年實作歸母淨利潤3908萬元-4552萬元,較去年增加了1047.54萬元到1691.54萬元,最大增幅達59.14%。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前三季度概倫電子來源于境内的收入首次超過境外,同比增長96.34%,而2018年其境外收入比例更高達79.57%。概倫電子境外收入比例的逐年下降,側面說明其EDA産品解決方案更多地進入了國内的內建電路廠商。

大陸EDA市場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在市場存量博弈中,已取得初步的進步。在未來,若美國加強管制EDA工具出口中國時,國内領先的華大九天、廣立微、概倫電子等企業也有望實作局部領域的國産替代。

國産EDA迎新突破,最新部分數字EDA工具支援5nm

大陸本土的EDA廠商,在保持現有核心技術不斷疊代 、改進和優化的基礎上,正積極加大研發投入,開發新産品和新技術。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華大九天研發投入金額分别為1.35億元、1.83億元和3.05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别為52.50%、44.22%和52.57%。同期,廣立微的研發費用分别為2675萬元、4050萬元、6549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别為40.45%、32.69%、33.05%;而概倫電子的研發費用分别為23702萬元、5350萬元、7946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别為361.94%、38.91%、40.96%。

除概倫電子2019年的特殊情況外,上述國産EDA廠商研發投入逐年加大35%以上,最高達66.67%。此外,在研發投入占比上,也突出顯示了本土EDA廠商高強度研發投入的特點,這在內建電路衆多細分領域内也是較難見到的。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期間,華大九天投入的高額資金,主要是用在28nm模拟電路設計全流程軟體系統研究、基于AI的內建電路實體設計EDA技術研究、超低電壓設計高精度時序分析EDA工具以及AMOLED全面闆熱分析研發等。

據了解,華大九天的SPICE電路仿真工具Empyrean ALPS在2021年已認證三星半導體EDA工具認證流程SAFE™-QEDA,實作對其14nm和8nm工藝制程的支援。在高強度的研發投入下,華大九天在先進工藝上持續取得突破。在近日,華大九天再度來帶好消息,透露“部分數字工具新産品已能支援5nm,并已實作商業化。”

而廣立微資金主要投向的是先進工藝下內建電路成品率提升EDA全流程與資料測試系統的研發。概倫電子的資金則更多地是用于研究模拟提參平台BSIMProPlus和ME-Pro、并行仿真器NanoSpice等産品的功能增強和性能提升,不過其也有在官微有透露2023年将推出制造類、數字電路設計類EDA工具新品。

為了打赢基礎軟體國産化這場攻堅戰,營收規模不大的本土EDA廠商,仍年年豪擲重金來研發。如今看來,過去持續的研發投入,已取得不錯的成果,部分産品和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新産品在先進工藝上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如果國産EDA廠商能成功研發新材料、新工藝相關的下一代制造封裝EDA技術也将給大陸內建電路性能提升、尺寸縮減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