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交易所公鍊,可能是最好的以太坊Layer2解決方案?

交易所公鍊,可能是最好的以太坊Layer2解決方案?

交易所公鍊,可能是最好的以太坊Layer2解決方案?

Ethereum 生态的DeFi發展之路

聽說過DeFi的朋友,想必都知道Uniswap,它的 AMM模式給DeFi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整個區塊鍊圈成員耳邊回蕩最多的詞語,估計就是DeFi了。那麼,DeFi快速發展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回到金融本身來說,加密資産價值的本質是什麼?我們以BTC為例,BTC被人們定義為數字黃金、點對點的數字貨币。但這隻是概念,概念并不能産生價值;也有的人說“挖礦産出是有成本的!”實際上,這些都不能作為它的價值支撐,那又是什麼支撐着BTC萬億美金的市值呢?

答案就是流動性。法定貨币的價值是因為它能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價值尺度,是因為它具有最好的流動性和最強的信任背書。BTC同樣如此,點對點的交易方式,便是流動性的基礎。回到最初的BTC,主要用于交易平台的炒作、簡單的跨境結算以及各種區塊鍊的應用結算。而目前的BTC,已經發展成為全球加密交易平台的基礎交易媒介了。伴随各種BTC金融衍生品的誕生,以及衆多商家/機構紛紛接受BTC支付結算, BTC在目前的全球市場,已經具備非常好的流動性,作為其萬億美金市值的價值支撐了。

回到DeFi世界中,早期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很多采用訂單簿模式,這類型的平台發展相對受限,因為它需要為訂單簿提供流動性,也就是需要做市商。在DEX中,所有的交易資料都是透明的,做市商政策很容易被套利,是以DEX的發展遇到了瓶頸。

AMM的出現,則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流動性的根本問題。各種DeFi項目通過流動性挖礦快速刺激自身Token的流動性增長,如COMP、SUSHI、CURVE等,DeFi的發展通過流動性挖礦讓各項目Token之間進行了流動性關聯,搭起了DeFi樂高。

DeFi的發展鎖定了大量的ETH,其他資産的流動性與ETH、以及各種ETH生态資産綁定起來,快速形成了入金龐大的生态。

Ethereum DeFi生态的天花闆

随着DeFi生态的爆發,Ethereum網絡交易量急劇上升,各種套利機器人在DeFi應用中開啟了人工智能模式。普通使用者在參與這些應用的時候,則變得緩慢、網絡擁堵,操作一下就需要幾十美金的成本。是以Ethereum DeFi的熱度逐漸開始減弱,使用者的使用頻次開始降低。Ethereum生态應用的發展再次遇到了一個天花闆。

Layer2技術讓Ethereum生态應用煥發生機

Ethereum主網的使用成本高昂,Layer2技術逐漸被很多項目采用。Ethereum基金會在分片技術和Layer2領域都在積極地進行探索,也特别支援在ZK Rollup和Optimistic Rollup上的一些項目。比較典型的項目,如:Matic、OMG、LRC、Nerve、ZKS、Talon等,這些都是近期相對熱門的Layer2項目。

Layer2的好處是通過Ethereum的賬戶體系直接和Layer2的應用互動,應用不直接運作在主網上,這樣Layer2應用的性能、擴充性、成本等問題都可以得到很好地解決。Layer2的發展和Layer2應用的成熟,會持續讓Ethreum生态煥發出新的生機。

DeFi的烈火在Heco和BSC上持續燃燒

可以說,Ethereum生态為DeFi領域的迅猛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期,BSC和Heco先後橫空出世、适逢其時,正好承接了很大一部分Ethereum生态的溢出。

它們基于Ethereum底層架構搭建主鍊,主要架構均與Ethereum網絡完全一緻,僅在共識機制層面更改為了DPOS形式。這一設計使得Ethereum的DeFi生态可以快速地部署到這兩條網絡上,大大縮減了開發者建立項目的成本(幾乎隻需要設計一個新的前端就可以建立新項目了)。例如BSC網絡上的PancakeSwap和Heco網絡上的Mdex,其合約都是基于Uniswap修改而來。目前,PancakeSwap、Mdex的項目市值均已達到數億美金。

BSC、Heco網絡相對Ethereum網絡而言,具備自己的一些獨特優勢。一是交易平台的天然資金沉澱導入,二是交易平台團隊對生态項目的孵化支援,三是平台作為各種主網資産的天然跨鍊橋。兩大平台的這一布局,将資産引流、并沉澱在交易平台的同時,也在自己的生态網絡中搭建起了DeFi樂高。前段時間,在一頓操作猛如虎後,BNB、HT的價格急速水漲船高,BNB亦正式位列全球加密市值第三。

綜上所述,從目前的發展來看,Heco和BSC似乎已經是最好的Ethereum Layer2解決方案了。也許在不遠的将來,能為Heco和BSC搭建去中心化跨鍊橋接的項目,會成為行業裡又一個新的熱門闆塊,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