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理統計7:矩法估計(MM)、極大似然估計(MLE),定時截尾實驗

數理統計7:矩法估計(MM)、極大似然估計(MLE),定時截尾實驗

在上一篇文章的最後,我們指出,參數估計是不可能窮盡讨論的,要想對各種各樣的參數作出估計,就需要一定的參數估計方法。今天我們将讨論常用的點估計方法:矩估計、極大似然估計,它們各有優劣,但都很重要。由于本系列為我獨自完成的,缺少審閱,如果有任何錯誤,歡迎在評論區中指出,謝謝!

Part 1:矩法估計

矩法估計的重點就在于“矩”字,我們知道矩是機率分布的一種數字特征,可以分為原點矩和中心矩兩種。對于随機變量\(X\)而言,其\(k\)階原點矩和\(k\)階中心矩為

\[a_k=\mathbb{E}(X^k),\quad m_k=\mathbb{E}[X-\mathbb{E}(X)]^k,

\]

特别地,一階原點矩就是随機變量的期望,二階中心矩就是随機變量的方差,由于\(\mathbb{E}(X-\mathbb{E}(X))=0\),是以我們不定義一階中心矩。

實際生活中,我們不可能了解\(X\)的全貌,也就不可能通過積分來求\(X\)的矩,因而需要通過樣本\((X_1,\cdots,X_n)\)來估計總體矩。一般地,由\(n\)個樣本計算出的樣本\(k\)階原點矩和樣本\(k\)階中心矩分别是

\[a_{n,k}=\frac{1}{n}\sum_{j=1}^{n}X_j^k,\quad m_{n,k}=\frac{1}{n}\sum_{j=1}^{n}(X_j-\bar X)^k.

\]

顯然,它們都是統計量,因為給出樣本之後它們都是可計算的。形式上,樣本矩是對總體矩中元素的直接替換後求平均,是以總是比較容易計算的。容易驗證,\(a_{n,k}\)是\(a_k\)的無偏估計,但\(m_{n,k}\)則不是。

特别地,\(a_{n,1}=\bar X\),

\[m_{n,2}=\frac{1}{n}\sum_{j=1}^{n}(X_j-\bar X)^2=\frac{n-1}{n}S^2\xlongequal{def}S_n^2,

\]

一階樣本原點矩就是樣本均值,二階樣本中心矩卻不是樣本方差,而需要經過一定的調整,這點務必注意。這裡也可以看到,由于\(S^2\)是\(\mathbb{D}(X)\)的無偏估計,\(S_n^2\)自然就不是了。

下面給出矩法估計的定義:設有總體分布族\(X\sim f(x;\theta)\),這裡\(\theta\)是參數,\(g(\theta)\)是參數函數。如果\(g(\theta)\)可以被表示為某些總體矩的函數:

\[g(\theta)=G(a_1,\cdots,a_k,m_2,\cdots,m_k),

\]

則從\(X\)中抽取的簡單随機樣本可以計算相應的樣本原點矩\(a_{n,k}\)和中心矩\(m_{n,k}\),替換掉\(G\)中的總體矩,就得到矩估計量為

\[\hat g(\boldsymbol{X})=G(a_{n,1},\cdots,a_{n,k},m_{n,2},\cdots,m_{n,k}).

\]

看着很長的一段定義,其實展現出的思想很簡單,就是将待估參數寫成矩的函數,再用樣本矩替換總體矩得到矩估計量。并且實踐中,還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則:

  • 如果低階矩可以解決問題,不要用高階矩。這是因為低階矩的計算總是比高階矩更容易的。
  • 如果原點矩可以解決問題,不要用中心矩。這是因為中心矩既不好算,還是有偏估計。

運用矩法估計,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得到一些總體矩存在的分布的參數點估計。下面舉書上的例子——Maxwell分布為例,其總體密度為

\[p(x)=2\sqrt{\frac{\theta}{\pi}}e^{-\theta x^2}I_{x>0}.

\]

現在要對此參數\(g(\theta)=1/\theta\)作估計。用矩法估計的話,我們要求出總體矩,按照上面的原則,假設\(X\)服從Maxwell分布,則

\[a_1=\mathbb{E}(X)=2\sqrt{\frac{\theta}{\pi}}\int_0^{\infty}xe^{-\theta x^2}\mathrm{d}x=\frac{1}{\sqrt{\pi\theta}},

\]

顯然有

\[g(\theta)=\frac{1}{\theta}=a_1^2\pi,

\]

是以其矩估計量為\(\hat g_1(\boldsymbol{X})=\pi\bar X^2\),簡單快捷地求出了矩估計量。

但是,矩估計量唯一嗎?我們不妨再往上計算一層,計算其二階原點矩\(a_2\),它的計算比\(a_1\)稍微複雜一些,有

\[\begin{aligned}

a_2&=\mathbb{E}(X^2)=2\sqrt{\frac{\theta}{\pi}}\int_0^\infty x^2e^{-\theta x^2}\mathrm{d}x\\

&=2\sqrt{\frac{\theta}{\pi}}\int_0^\infty -\frac{x}{2\theta}\mathrm{d}(e^{-\theta x^2})\\

&=2\sqrt{\frac{\theta}{\pi}}\int_0^\infty e^{-\theta x^2}\cdot\frac{1}{2\theta}\mathrm{d}x\\

&=\frac{1}{2\theta},\\

g(\theta)&=\frac{1}{\theta}=2a_2,

\end{aligned}

\]

從這個角度來看,其矩估計量為\(\hat g_2(\boldsymbol{X})=\frac{2}{n}\sum_{j=1}^n X_j^2\)。

你不能說哪一種矩估計量錯了,因為它們都是基于矩法計算得到的合理矩估計量,但是\(\hat g_1\ne \hat g_2\)是顯然的,是以矩估計量是不唯一的。另外,由于兩個矩估計量用到的都是原點矩,且次數都是一次,是以它們都是無偏的。這是矩估計的缺點之一——即得到的估計量不唯一,哪一個更好還有待于實踐的選擇。

現在我們來檢驗一下哪個統計量效果更好一些,假設參數\(\theta=2\)。為此,我們需要設法從Maxwell分布中抽樣,抽取100000個樣本,分成50組,每一組包含2000個樣本。

如何從Maxwell分布中抽樣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使用MCMC抽樣法,下面的函數是用于從Maxwell分布中抽樣的:

p <- function(x, theta){
# Maxwell分布的密度函數,無正則化因子
return(exp(-theta*(x^2)))
}

maxwell <- function(n, theta){
# 從參數為theta的Maxwell分布中抽取n個樣本
buffer <- 10000
samples <- c()
x <- 1 # 初始值
for (i in 1:(buffer+n)){
 y <- runif(1, x-0.5, x+0.5)  # 極小鄰域
 h <- runif(1)
 if (y > 0 && h < p(y,theta)/p(x,theta)){
   x <- y
 }
 if (i > buffer){
   samples[i-buffer] <- x
 }
}
return(samples)
}
           
此程式是能夠正常運作的,下圖中,黑色為抽樣核密度,紅色為實際的密度曲線。
數理統計7:矩法估計(MM)、極大似然估計(MLE),定時截尾實驗
對于2000個一組的樣本,計算其估計量的值,結果如下:
數理統計7:矩法估計(MM)、極大似然估計(MLE),定時截尾實驗

在樣本容量為2000時,兩個估計量的表現類似,精度都在\(\pm 0.1\)左右,不能說有多好;但對于我們的100000個樣本,如果一起計算,則

\[\hat g_1(\boldsymbol{X})=0.5000618,\\

\hat g_2(\boldsymbol{X})=0.499744,

\]

效果都不錯。

事實上,\(a_{n,k}\)總是\(a_k\)的無偏估計、強相合估計,是以這也成為了矩估計的優點,隻要選擇的矩是原點矩的話。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即使樣本容量多達2000,矩估計也偶然會出現20%的較大誤差,是以矩估計的精度是難以解決的痛;并且,矩法估計要求總體矩一定是要存在的,對于柯西分布這類奇形怪狀的分布,矩法估計就沒法使用。

Part 2:極大似然估計

極大似然估計是另外一種參數點估計的方法,它采用的思路與矩估計的“直接替代”不同。矩估計更像是一種貪圖友善的做法,采用直接替代法而不顧後果,這樣雖然有無偏性和強相合性作為保證,但精度卻無法考慮。極大似然估計源于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它總是在可選擇的參數中,選擇最有可能導緻這個抽樣結果發生的參數,作為參數的估計量。

如何量度這種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呢?我們以離散情況為例,離散情況下,如果你抽取了一組樣本\(\boldsymbol{X}=(X_1,\cdots,X_n)\),它的觀測值是\((x_1,\cdots,x_n)\),則在參數為\(\theta\)的情況下,這組觀測值發生的機率就是

\[\mathbb{P}(X_1=x_1,\cdots,X_n=x_n|\theta),

\]

既然不同的\(\theta\)對應着不同的發生機率,在發生機率和\(\theta\)之間就存在一個對應關系,這個關系就稱為似然函數,記作\(L(\theta)\),即

\[L(\theta)=\mathbb{P}(X_1=x_1,\cdots,X_n=x_n|\theta).

\]

極大似然估計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個\(\theta\)使得\(L(\theta)\)最大,就這麼簡單。如果對于連續的情況,則用聯合密度函數表示這個聯合機率函數即可。總而言之,極大似然估計的要點,就是先寫出似然函數來,似然函數與聯合機率函數是形式上一緻的,隻是主元從\(\boldsymbol{x}\)變成了待估參數\(\theta\)。

依然以Maxwell分布為例,它的總體密度為

\[p(x)=2\sqrt{\frac{\theta}{\pi}}e^{-\theta x^2}I_{x>0}.

\]

是以似然函數就是聯合密度函數的形式,寫成

\[\begin{aligned}

L(\theta)&=2^n\left(\frac{\theta}{\pi} \right)^{n/2}\exp\left(-\theta\sum_{j=1}^n x_j^2 \right)I_{x_{(1)}>0}.

\end{aligned}

\]

要如何對這個函數求\(\theta\)的最大值?既然這裡\(L(\theta)\)是可導的,顯然對\(\theta\)求導最友善,但是對\(L(\theta)\)求導顯然不太友善,注意到使\(L(\theta)\)最小的\(\theta\)值必然也使得\(\ln L(\theta)\)最小,是以我們完全可以對似然函數的對數求導。這個技巧過于常用,以至于人們直接給似然函數的對數\(\ln L(\theta)\)起了一個專門的名字:對數似然函數,記作\(l(\theta)\)。由于聯合密度函數是總體密度的乘積,對數似然就是總體密度對數之和,經過降次,求導肯定更容易了。

在這裡,

\[l(\theta)=n\ln 2+\frac{n}{2}\ln\theta-\frac{n}{2}\ln \pi-\theta\sum_{j=1}^n x_j^2+\ln I_{x_{(1)}>0}.

\]

和\(\theta\)無關的項可以直接視為常數,是以

\[l(\theta)=C+\frac{n}{2}\ln\theta-\theta\sum_{j=1}^n x_j^2,\\

\frac{\partial l(\theta)}{\partial\theta}=\frac{n}{2\theta}-\sum_{j=1}^n x_j^2.

\]

令這個偏導數為\(0\),就得到了\(\theta\)的極大似然估計量為

\[\hat\theta_{\text{MLE}}=\frac{n}{2\sum_{j=1}^n X_j^2}.

\]

但是,問題還沒有解決,我們要求的是\((1/\theta)\)的極大似然估計,怎麼把\(\theta\)的極大似然估計給求出來了?其實,參考這裡極大似然估計的來源,隻有\(\hat\theta_{\text{MLE}}\)能讓似然函數的偏導數為\(0\)取到最大值,由鍊式法則,也隻有\(1/\hat\theta_{\text{MLE}}\)能讓似然函數對\(1/\theta\)的偏導數為\(0\),是以我們得到極大似然估計一個極為有用的性質:

  • 如果\(\hat\theta\)是\(\theta\)的極大似然估計,則\(g(\hat\theta)\)是\(g(\theta)\)的極大似然估計。

雖然這裡對\(g\)有一定的限制,比如\(g\)可微之類的,但是一般情況下這樣的限制都是可以滿足的。是以,我們得到

\[\left(\frac{1}{\theta} \right)_{\text{MLE}}=\frac{2}{n}\sum_{j=1}^nX_j^2=\hat g_2(\boldsymbol{X}).

\]

可以看到,它的極大似然估計與矩法估計中,二階矩對應的矩法估計一緻。

不過實際上,極大似然估計并沒有這麼一帆風順,有時候\(L(\theta),l(\theta)\)不一定可導,導數為\(0\)的點也不一定唯一(這兩種情況一般發生在總體是均勻分布的時候),這時候要根據似然函數的性質靈活選擇極大似然估計量。

需要注意的是,極大似然估計的無偏性、相合性都是沒法保證的,為什麼我們要使用它呢?原因很簡單:它的原理很好解釋,并且效果确實還不錯。

Part 3:一個例題

截尾資料是之前一直被我們忽略的題目,這道題出自習題2的第26題,了解這道題還是很有必要的。

某電子元件服從指數分布\(E(1/\lambda)\),密度函數為

\[f(x)=\frac{1}{\lambda}e^{-\frac{x}{\lambda}}I_{x>0},

\]

從這批産品中抽取\(n\)個作壽命試驗,規定到第\(r\)個電子元件失效時停止試驗,這樣獲得前\(r\)個次序統計量\(X_{(1)}\le X_{(2)}\le \cdots\le X_{(r)}\)和電子元件的總試驗時間

\[T=\sum_{i=1}^rX_{(i)}+(n-r)X_{(r)}.

\]

第一步,證明\(2T/\lambda \sim \chi^2_{2r}\),即證明\(T\sim \Gamma(r,\lambda)\)。注意到總體服從的分布是指數分布,具有無記憶性,這是本題考察的一大知識點,是以作如下變換:

\[Z_i=X_{(i)}-X_{(i-1)},\quad i=1,2,\cdots,n,X_{(0)}=0.

\]

這裡要注意,雖然\(X_{(r+1)},\cdots,X_{(n)}\)我們沒有觀測到,但是它們是切實存在的量。\(X_{(1)},\cdots,X_{(n)}\)的聯合密度函數為

\[f(x_{(1)},\cdots,x_{(n)})\frac{n!}{\lambda^n}\exp\left\{-\frac{1}{\lambda}\sum_{j=1}^{n}x_{(j)} \right\}I_{0<x_{(1)}\le \cdots\le x_{(n)}},

\]

\(X_{(1)},\cdots,X_{(n)}\)到\(Z_1,\cdots,Z_{n}\)變換的Jacobi行列式為\(|J|=1\),且\(X_{(j)}=Z_1+\cdots+Z_j\),是以

\[\begin{aligned}

&\quad g(z_1,z_2,\cdots,z_n)\\

&=\frac{n!}{\lambda^n}\exp\left\{-\frac{1}{\lambda}\sum_{j=1}^{n}x_{(j)} \right\}I_{0<x_{(1)}\le \cdots\le x_{(n)}}\\

&=\frac{n!}{\lambda^n}\exp\left\{-\frac{1}{\lambda}\sum_{j=1}^n(n+1-j)z_j \right\}I_{z_1>0,\cdots,z_n>0}\\

&=\prod_{j=1}^n\left(\frac{(n+1-j)}{\lambda}\exp\left\{-\frac{n+1-j}{\lambda} z_j\right\}I_{z_j>0}\right)\\

&=\prod_{j=1}^n g_j(z_j),

\end{aligned}

\]

這裡

\[g_j(z_j)=\frac{(n+1-j)}{\lambda}e^{-\frac{n+1-j}{\lambda}z_j}I_{z_j>0},

\]

是以

\[Z_j\sim E\left(\frac{n+1-j}{\lambda} \right),\quad j=1,\cdots,n.\\

(n+1-j)Z_j\sim E(1/\lambda),\quad j=1,\cdots,n.

\]

于是

\[T=\sum_{i=1}^r X_{(i)}+(n-r)X_{(r)}=\sum_{j=1}^r(n+1-j)Z_j\sim \Gamma(r,1/\lambda).

\]

第二步,尋找\(\lambda\)的極大似然估計量。由于統計量是樣本的函數,而我們實際上沒有獲得\(X_{(r+1)},\cdots,X_{(n)}\)的觀測值,是以我們隻能用\(X_{(1)},\cdots,X_{(r)}\)來構造統計量。事實上,我們得出了統計量\(T\)的分布,可以驗證\(T\)是充分的,隻要求\((X_{(1)},\cdots,X_{(r)})\)的聯合密度,運用我們在次序統計量處說到的方法,可以得出(忽略示性函數部分)

\[\begin{aligned}

&\quad p(x_{(1)},\cdots,x_{(r)})\\

&=n!p(x_{(1)})\cdots p(x_{(r)})\left(\frac{[1-F(x_{(r)})]^{n-r}}{(n-r)!} \right)\\

&=\frac{n!}{(n-r)!}\frac{1}{\lambda^r}\exp\left\{-\frac{1}{\lambda}\sum_{j=1}^{r}x_{(j)} \right\}\exp\left\{-\frac{n-r}{\lambda}x_{(r)} \right\}\\

&=\frac{n!}{(n-r)!\lambda^r}\exp\left\{-\frac{1}{\lambda}\left[\sum_{j=1}^rx_{(j)}+(n-r)x_{(r)} \right] \right\}\\

&=\frac{n!}{(n-r)!\lambda^r}e^{-\frac{t}{\lambda}}.

\end{aligned}

\]

是以\(T\)是一個充分統計量。下尋找極大似然估計,對數似然函數為

\[l(\lambda)=\ln\left[\frac{n!}{(n-r)!} \right]-r\ln\lambda-\frac{t}{\lambda},

\]

這裡參數空間(參數的取值範圍)為\(\lambda>0\)。對其求偏導,有

\[\frac{\partial l(\lambda)}{\partial \lambda}=-\frac{r}{\lambda}+\frac{t}{\lambda^2}=0

\]

是以

\[\hat\lambda_{\text{MLE}}=\frac{T}{r}.

\]

如果要求指數分布參數\(1/\lambda\)的估計量,則利用極大似然估計的可映射性,得到

\[\widehat{\left(\frac{1}{\lambda}\right)}_{\text{MLE}}=\frac{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