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訂單覆寫率驟降 矽動力闖關科創闆

作者: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朱成祥 每經編輯:文多

消費電子需求疲軟,同行主要競争對手業績下行,在此背景下,主營ACDC(交流-直流轉換)晶片、DC-DC晶片的無錫矽動力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矽動力)正闖關科創闆IPO。

半導體本是一個強周期行業,但這波從缺芯潮到砍單潮的轉換,着實令許多企業措手不及。據矽動力問詢回複内容,2021年末,公司在手訂單金額尚為5636.45萬元,到2022年6月末,在手訂單金額已降至2224.59萬元。

好在,公司實控人、董事長兼總經理黃飛明在半導體行業耕耘三十餘載,早已見證行業起起伏伏。從美股上市公司美新半導體轉戰矽動力,從MEMS傳感器轉戰電源管理晶片,他似乎已經曆太多風雨。

訂單覆寫率驟降 矽動力闖關科創闆

資料來源:記者整理 視覺中國圖 楊靖制圖

IPO程序目前為中止狀态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2020年、2021年半導體行業持續的缺芯潮,令行業大部分公司賺得盆滿缽滿。然而到了2022年,特别是2022年下半年,市場行情急轉直下。中芯國際(SH688981,股價42.73元,市值3381億元)聯席CEO趙海軍在2022年二季度業績說明會上,曾用“速凍急停”來形容這種産業鍊的極端反應。

矽動力所處行業為模拟IC中的電源管理晶片闆塊,業務主要集中在ACDC晶片領域。2021年,矽動力AC-DC晶片營業收入為2.13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87.87%;DC-DC(直流-直流轉換)晶片營業收入為2248.45萬元,占比9.28%。

在行業景氣周期,矽動力AC-DC晶片量價齊升。2019年、2020年、2021年,其AC-DC晶片銷量分别為1.33億顆、1.70億顆和2.85億顆;銷售單價分别為0.53元/顆、0.56元/顆和0.75元/顆。

對于2021年銷售單價大漲,矽動力稱,一方面,上遊晶圓生産廠商産能出現階段性緊張,使得晶圓、MOSFET采購價格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漲,公司結合原材料行情對成本的影響上調機關售價;另一方面,産品結構中快充晶片以及内置MOSFET的中高功率段的擴充卡晶片銷售數量占比較2020年進一步提升,上述晶片須合封功率更高的MOSFET,使得其機關售價較高。

2022年1~3月,矽動力AC-DC晶片銷售單價甚至進一步漲至0.81元/顆。不過,彼時産銷量也從2021年97.29%降至2022年1~3月的80.0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目前,矽動力IPO程序處于中止狀态,公司正在補充新的“三年一期”财務資料。在這之前,能從公司的問詢回複中了解其ACDC晶片銷售單價進入2022年後的更多資訊。2022年4~9月,其AC-DC晶片銷售單價為0.80元/顆,較2022年1~3月下降1.02%。其中,4~9月快充系列晶片銷售單價為0.87元/顆,較1~3月銷售單價下降7.94%。

收入增長可持續性存疑

晶片行業已從“缺芯潮”轉變為“速凍急停”,矽動力還能保持業績增長嗎?

據媒體報道,2022年以來,晶片産能緊張的問題已逐漸緩解,從需求端來看,消費電子市場需求疲軟,以電源管理晶片為首的模拟IC正在經曆砍單降價。

是以,在2022年10月出具的問詢函中,上交所要求矽動力說明2022年截至當時的公司經營情況,包括收入、利潤、在手訂單及對應主要客戶、産品價格、毛利率變動等,并結合前述情況以及行業市場變化充分分析收入增長的可持續性,公司經營環境是否已經或者将要發生重大變化,并進行針對性重大事項提示、充分提示相關風險。

2022年1~9月,矽動力營收為1.45億元(未審數),淨利潤1722.93萬元。其中,2022年一、二、三季度營收分别為5201.05萬元、4933.20萬元(未審數)、4374.96萬元(未審數)。可以看出,矽動力單季營收連續走低。

事實上,基于2021年旺盛的市場需求,矽動力2022年初還加大了備貨力度。隻是不曾想,2022年市場行情驟變。

2020年末、2021年末,矽動力訂單覆寫率分别為251.36%、248.01%。2022年3月31日,訂單覆寫率迅速降至106.56%,2022年10月31日,訂單覆寫率進一步降至62.38%。

矽動力表示,2020年下半年以來,随着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下遊工廠複工複産使得市場需求回暖,疊加2021年缺芯潮影響,發行人所處下遊市場景氣度較高,使得2020年末、2021年末以及2022年3月末公司存貨的訂單覆寫率相對較高。2022年10月末,受下遊客戶需求預期影響,公司存貨訂單覆寫率有所下滑。

關于訂單覆寫率驟降以及消費電子疲軟是否會對公司業績帶來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23年3月6日下午緻電矽動力,不過未能接通。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矽動力存貨占營業成本比例尚且低于可比同行均值,而2022年1~9月,已然大幅高于可比同行均值。

2021年末,矽動力存貨占營業成本比例為28.53%,芯朋微(SH688508,股價68.79元,市值77.95億元)、必易微(SH688045,股價63.54元,市值43.87億元)、英集芯(SH688209,股價21.19元,市值89.00億元)、南芯科技的均值為33.30%,矽動力較可比同行均值低4.77個百分點。

2022年9月末,矽動力存貨占營業成本比例升至65.16%,而芯朋微、必易微、英集芯均值為56.22%,矽動力較可比同行均值高8.94個百分點。

這或許說明,盡管行業不景氣,矽動力存貨去化情況比不上可比同行均值。作為半導體行業老兵,矽動力董事長黃飛明或能給出他的解決之道。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