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算機有損壓縮編碼,有損壓縮格式有哪些

有損壓縮格式有:1、mp3格式;2、AAC格式;3、AAL格式;4、Ogg格式;5、divX格式;6、Xvid格式;7、jpeg格式;8、rm格式;9、rmvb格式等等。

計算機有損壓縮編碼,有損壓縮格式有哪些

本教程操作環境:Windows7系統、Dell G3電腦。

有損壓縮是利用了人類對圖像或聲波中的某些頻率成分不敏感的特性,允許壓縮過程中損失一定的資訊;雖然不能完全恢複原始資料,但是所損失的部分對了解原始圖像的影響縮小,卻換來了大得多的壓縮比。

有損壓縮廣泛應用于語音,圖像和視訊資料的壓縮。

常見的聲音、圖像、視訊壓縮基本都是有損的。

在多媒體應用中,常見的壓縮方法有:PCM(脈沖編碼調制),預測編碼,變換編碼,插值和外推法,統計編碼,矢量量化和子帶編碼等,混合編碼是廣泛采用的方法。

常見的有損壓縮格式有哪些?

mp3 、AAC、ATRAC3/ATRAC3+(*.aa3)、AAL(ATRACAdvancedLossless)、Ogg、divX 、Xvid 、jpeg、 rm 、rmvb、 wma 、wmv等都是有損壓縮。

有損資料壓縮方法是經過壓縮、解壓的資料與原始資料不同但是非常接近的壓縮方法。有損資料壓縮又稱破壞型壓縮,即将次要的資訊資料壓縮掉,犧牲一些品質來減少資料量,使壓縮比提高。這種方法經常用于網際網路尤其是流媒體以及電話領域。在這篇文章中經常成為編解碼。它是與無損資料壓縮對應的壓縮方法。根據各種格式設計的不同,有損資料壓縮都會有generationloss:壓縮與解壓檔案都會帶來漸進的品質下降。

人眼或人耳能夠察覺的有損壓縮帶來的缺陷稱為壓縮失真(en:compressionartifact)。

更多計算機相關問題,請通路PHP中文網的常見問題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