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姐解答秋招求職之-網申之後宣講會有必要去嗎?

秋招近半,不少同學表示,網申已經很費時間了,有的企業網申加測評做下來一個上午就沒啦,一天也就能網申兩家企業,還得抽空去跑宣講會,可壓根就不想聽宣講,隻想找同學幫忙最後幾分鐘交一份履歷就行。也有同學表示,既然都網申了,還有必要花幾個小時去聽本校甚至外校舉辦的宣講會嗎?

這次就再給大家“科普”一下幾個秋招必備常識,大家看看是否曾經或正處于某些秋招誤區中。

顧名思義,秋招就是秋季校園招聘,春招就是春季校園招聘。從時間上來說,秋招的時間主要是8-11月,春招則是3-5月。校園招聘,一般流程都是網申、筆試、面試(一般2-3輪)、發放錄取通知、簽三方協定。秋招來說,一般9月到10月中旬是網申時間,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是筆試時間,之後是面試時間,春招的時間段安排也差不多。

但是,這隻是總體而言,具體每家公司的招聘時間安排還是有比較大的差别的。把秋招和春招一起解釋,是要特别說明兩者的差別。

春招

秋招/春招攻略

秋招的時間,是我們大四的第一個學期,是找工作的最好時間!

以廣州地區為例做個大概統計,秋招期間,高峰期時全部高校的宣講會加起來接近100個,招聘會則是每天都有,有時一天幾個高校同時開展大型招聘會;而春招,高峰期時宣講會的數量頂多也隻有秋招的三分之一,招聘會則是一個月下來隻有幾個,且峰期隻有一個月左右。從公司的品質和招聘崗位來說,秋招可以說是全世界出動,各行各業各大知名公司都會進行招聘,招聘的崗位也是非常多的,是以秋招的招聘品質是非常高的!

而到了春招,很多的知名公司都不招了,就算招,崗位少,可能被外包,待遇也許也會低一點,但是并不是說春招就沒有好企業好崗位了,隻是在總體上跟秋招比較品質低了不少。秋招與春招有這樣的差別,是因為秋招是主要的,如果在秋招招夠人了,春招就不會繼續了,春招是作為秋招的補充。

是以要提醒大家,一定要争取在秋招就找到一份相對合适和滿意的工作,謹記!謹記!如果拖到春招,這樣形勢比較比較危險了。在秋招找到工作還有一個巨大好處,就是你能把第二學期的時間用來應付畢業論文、旅遊、自我提升等等,去做一些事,讓自己的大學少點遺憾。

管培生

管培生,全稱是管理教育訓練生,可以說管培生是公司的“太子黨”,就是這群人是要被培養為公司未來上司層滴。管培生可以說是校園招聘中最受追捧的崗位,因為好處多多呀。成為管培生,教育訓練期、學習期很長,你可以在公司的各個部門輪崗學習,待遇也會比較高,發展前景較好,比較受重視,升遷比較快。

當然,要成為管培生,要求也較高,别的不說,世界500強對管培生學曆的要求一般至少是碩士,普通大學畢業生是沒有申請資格滴,就算你是985、211畢業的大學生也一樣。

不過同學們要區分“真假管培生”,真的管培生大多是世界500強或其他知名企業設立的崗位,是真的很重視應屆管培生,願意投入教育訓練與資源,往往會讓管培生接收輪崗,以進行對企業全面的了解;而假的管培生,往往是一些不太知名的企業,将銷售崗冠以好聽的名字,以吸引應屆生投遞。是以同學們在遇到這一崗位時,一定要好好了解崗位要求、工作内容以及企業性質,可不要上當了。

宣講會

首先,要講一句,想找一份好工作,一定要

多跑宣講會!!!

多跑宣講會!!!

多跑宣講會!!!

1、宣講會是什麼?

宣講會在應屆生求職中一般是指,企事業機關到全國各大高校開展與招聘相關的主題講座。在宣講會中,會有該公司的資深HR、部門經理等重要人物為大家講解該公司本年度招聘中的相關内容,包括公司概況、招聘流程和崗位、薪酬待遇、員工職業發展、經驗分享、Q&A環節等等。宣講會一般每個月都有,但是,秋招是9-10月和春招的3-4月的宣講會高峰期,大家在這段時間要多留意。

2、企業為什麼要開宣講會?

一般來說,多數的公司都會到高校開宣講會,而像銀行業中的四大行、網際網路中的BAT等大公司更是會開展多場宣講會,遍布全國。這些公司都會通過公司官網、官方微信等管道釋出宣講會的行程。對于公司來說,開展宣講會不僅可以招攬人才,更加是一次宣傳本企業的好機會。

3、宣講會中收履歷的問題(重中之重)

一般有四種情況:一是宣講會開完直接結束,現場不收履歷;二是開完宣講會現場接受履歷投遞;三是開完宣講會不僅接受履歷投遞,還會進行一輪面試,每個人時間大概是30-60秒;四是宣講會後除了收履歷、面試,還可能會有筆試。正常來說,第二、三種情況是最常見的,其餘兩種情況比較少見。

4、為什麼一定要多跑宣講會?

其一,多跑宣講會,能大大提高你進入筆試的機率!應屆生想參加一個公司(尤其是大型公司)的校園招聘,必須投遞履歷,一種是網上申請投遞履歷(也就是網申),另一種就是宣講會(或招聘會)現場投遞履歷,而宣講會現場投遞履歷獲得筆試機會的機率是比網申大很多的!這非常好了解,因為網申是面向全國的。以中國建設銀行網申為例,每年秋招網申人數達到10多萬,你,隻是這10多萬中的一人,猶如大海裡的一滴水。還要特别說明的一點是,網申投遞的履歷很多是由計算機系統根據公司設定的關鍵詞(例如四六級)篩選的,即機選,不一定由HR挑選的。而一場宣講會,現場如果有2000人,其實已經算是非常多了,因為一個課室容不下那麼多人,一般都是1000人以下。

說到這裡,你懂了嗎懂了嗎懂了嗎?

在宣講會現場投遞履歷~

你的履歷是幾百人中的一份~~

而且是交到HR手中的~

你的履歷被HR看到的機率跟網申相比,那該有多高啊!!!

這裡要提醒大家,參加宣講會之前,一定要看清楚釋出出來的宣講會資訊,看看現場是否接收履歷和面試。當然,随身攜帶履歷參加宣講會是最穩妥的!

其二,宣講會是你的一個學習機會。一場宣講會其實就是一場講座,前面講到内容包括公司概況、招聘流程和崗位、薪酬待遇、員工職業發展、經驗分享、Q&A環節等等,如果你認真聽了,你能對這個行業、這個公司了解得更多一點,也能獲得一些經驗分享,這對你進行就業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啊!!!而且,在後面的面試中,HR問你的一些問題是可以在宣講會中得到答案的,例如:你知道你應聘的這個崗位是做什麼的嗎?

招聘會

1、什麼是招聘會?

招聘會,一般都是由政府的人力資源機構或者高校的就業中心舉辦的,分為現場招聘會和網絡招聘會,我們這裡講的是現場招聘會。而現場招聘會,分為行業專場、綜合專場、公司專場。這裡提一下公司專場,那些大型企業,會自己舉辦本公司的專場招聘會,例如中國建設銀行專場招聘會。

2、跑了宣講會,為什麼還要多跑招聘會

招聘會和宣講會最大的差別之一,就是『現場面試』。所有的招聘會,你都是可以現場直接交履歷給HR,并進行面試的。這是最大的好處,因為宣講會你隻能讓HR收了你的履歷,但是招聘會現場你不僅能讓HR看到履歷,還能向他展示你自己!!!毫無疑問,這又大大了增加了你獲得筆試的機率!!!

參加招聘會的第二個好處是,增加了你通過網申的機率。這裡要說明一下,網申是進入大型公司必經之路,就算你參加了宣講會和招聘會,最終還是要網申的,參加招聘會怎麼增加通過網申的機率呢?舉個例子,你參加了建設銀行的現場招聘會,面試完後HR跟你說:回去把你的網申序列号告訴我(或者說,回去記得一定要網申!),哇,那你可能就賺大了,這很可能意味着你的網申可以通過!!!

參加招聘會的小技巧

√ 拼的

參加招聘會就是打仗,争分奪秒。一個大型招聘會,參加人數是幾千人甚至過萬人,你晚到幾分鐘,就要多排一個小時的隊伍。參加一個大型招聘會,排幾個小時的隊伍是正常的,能早到就早到,不要把時間花在擠公交上。找幾個一起去的同學拼的士,一天能參加好幾場招聘會。

√ 随身攜帶U盤

一定要記住,在U盤裡放着自己的履歷,随身攜帶,如果你在招聘會現場想多面試幾家企業,但是履歷沒帶夠,那還能随時列印啊。

√ 照顧好自己

參加招聘真的是打仗,人山人海,要排很久的隊伍,一直站,一定要準備好水、幹糧、傘等等,保持好的身體狀态,以一個最好的姿态出現在HR面前。

網申

網申,也就是網絡線上申請,這個招聘步驟基本上都是所有大型企業必備程式,如果網申沒有通過,是無法進入筆試或者下一輪面試的。網申要求應聘者登入企業指定的網站系統,填寫資料。這個網申系統,有些企業是自己開發的,有些企業則是使用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專業招聘公司提供的系統。

網申,其實就是讓你在網上填一份履歷,這份履歷的内容子產品都已經設定好了,你按要求填就行,隻不過内容比較多,可以說是一件非常之繁瑣、讓人煩的事情,好像查家底似的,我第一次網申花了4個多小時,後面就算熟了,每次填還是要2個小時左右。網申要求填的内容很多,包括:你的個人資料(這個真的要填得很細。。。)、你父母兄弟姐妹的基本資訊、教育背景、實習經曆、項目經曆、獎勵情況、技能及證書等等。

說到網申,不得不提的是open questions,也就是開放性問題,一般網申都會有這類問題讓你填,比如:你覺得自己的優缺點是什麼?你認為你在大學裡最成功和最失敗的經曆是什麼?你對所應聘的崗位有什麼看法?這類型問題是最惡心最花時間的,填的時候因為之前沒寫出答案,得慢慢寫,又怕寫得不好會被刷。。。

這裡要教大家一個技巧,在填網申時,一定要把大部分的内容都複制下來儲存在一個文檔裡,尤其是開放性問題的答案。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下次網申遇到相同的内容,能複制粘貼,提高網申速度;二是如果網申通過了,面試前能看看自己網申時寫了什麼,不要面試被問到不知道,或者說了自我沖突的答案。

還要教大家一個技巧,就是自己制作一張表格,記錄下想網申的企業、網申的截止日期,網申網址、是否已經網申了這家企業等等。因為,每年都非常多的同學不記得自己有沒有網申某家企業,不記得網申截止日期而錯過了網申,這些情況都是可以避免的,我們要做一個有心的求職者。

廣撒網

也就是向很多行業很多企業投遞履歷。我個人是不贊成這種求職方式的。因為這種方式,說得難聽點,就是你沒有目标、沒有針對性,看見好的企業就投。而且這種方式,不是每個人都Hold得住的。如果你投了很多的企業,你到時可能就得參加很多的面試和筆試,這樣會把你的精力和時間分得很散,導緻你無法集中子彈應付重點企業,最後可能一無所獲,還累得要死。

我的建議是在秋招開始前,确定2-3個目标行業裡面的幾個目标企業,集中精力和時間,把想拿的offer拿到手。别以為拿到很多offer很屌,然而,這并沒有什麼卵用。因為,你最終能要的offer也就一個。。。你能簽的也隻有一個公司,毀約得賠錢的親。。。

筆經/面經

就是筆試經驗/面試經驗,這些是往年應屆生釋出在BBS上供師弟師妹參考的,每一年總會有一部分人願意去寫出這些文章來。在海投網APP與官網上這類的文章就很多。

行測

也就是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它是用來測試應聘者與招聘崗位相關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是考查應聘者從事公務員工作所必須具備的一般潛能的一種職業能力測試。實際上,現在大多數的企業筆試都要考行測,而不僅僅是公務員要考。

行測是統稱,裡面包含了好多種題型,包括:言語了解與表達(也就是我們高中做到想吐的病句、語句排序、選詞填空等等)、數量關系(你可以了解為數學題)、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常識題等等。哈哈,有沒有一種又回到了高中的感覺……

申論

講了行測,怎麼能不提申論呢。。。

申論是我國大陸地區公務員考試的科目,簡單的說,就是給一段材料,例如經濟發展、制度改革、社會事件、民事糾紛等等,然後要求你對材料進行分析、歸納整理、提煉精華等,發表自己的見解,主要是考查應聘者的閱讀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文字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等。申論有大題和小題,大題材料多,答案要求字數也多,就是要你寫作文……小題材料就少一點,也不用寫那麼多。

電面

即電話面試,是一些企業在收到履歷後,打電話給應聘者了解一下應聘者一些情況,例如家庭情況、履歷上的内容等等,通過電話溝通做出是否要進行面試的判斷。電話面試一般都是比較突然的,不過電話面試比較少出現,不用擔心。

結構化/半結構化面試

結構化面試是指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面試提綱上的問題逐一提問,并按照标準格式記下面試者的回答和對他的評價的一種面試方式。簡單點說,就是面試程式、面試試題、面試的評判标準都是提前規定好的。而半結構化面試,則是面試中的部分内容做了統一的規定,部分内容則沒有提前預設,HR可以在面試過程中提出一些随機性的問題。

Offer

Offer就是錄取通知書的意思,就是你面試一家公司,公司決定錄用你了,給你發的一份通知函,一般裡面會說清楚錄用崗位、崗位職責、薪酬待遇等基本情況。要特别說明的是,Offer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