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矽谷銀行為何“閃崩”?這些金融大咖發聲了!

作者:光明網

以矽谷銀行“閃崩”為起點,美歐銀行業遭遇的風險沖擊波過去一周裡持續震蕩,全球金融市場不确定性陡增。

到底是什麼讓事情發展到現在這一步?我們該從中吸取什麼教訓?面對不确定性,投資如何避險?

在18日舉行的全球财富管理論壇2023年會上,這些問題不出意料地引起多位财金大咖關注。财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央行副行長宣昌能、中投公司總經理居偉民等人均對此發聲,分析危機根源。

矽谷銀行出事,美聯儲難逃幹系

把月曆翻回2022年12月31日,彼時,矽谷銀行的總資産還高達2090億美元,總存款約為1754億美元。

僅僅2個多月後,這家以服務初創科技企業著稱的銀行便陷入流動性危機,遭遇擠兌後閃電倒閉,成為2008年9月以來美國最大的銀行關閉事件。随後,美國簽名銀行、第一共和銀行,歐洲的百年投行瑞信等,均遭遇危機。

對于這一系列銀行業風險事件,多位财金大咖指出,美聯儲激進加息難逃幹系。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分析說,近期美歐個别銀行業機構暴露出的風險表明,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币政策快速調整,在産生外溢效應的同時,也存在内溢影響。

他指出,過去長期低利率環境使部分金融機構習慣于在利率低波動性環境下擺布資産負債,缺乏對利率短期、大幅波動的預期和敏感性。矽谷銀行資産負債特征使其對利率變化更為敏感,并最終引發風險。

如其所言,由于矽谷銀行業務集中在科技、風險投資等領域,相對傳統銀行更少依賴個人儲戶存款。美聯儲激進加息,導緻債券價格下跌,商業銀行存款流失過快、融資成本增加。在這種背景下,矽谷銀行并沒有做好準備,最終走向破産。

“美聯儲加息産生的外溢效應及其對全球金融體系的影響值得高度關注。”中國的主權财富基金中投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居偉民分析說,高利率、高通脹環境打壓大類資産估值和價格,大類資産關聯性增強,全球股市、債市、彙市波動幅度超出預期,通過傳統資産配置模式分散風險、平衡收益的難度加大,對資産配置調整群組合管理帶來新挑戰。

居偉民進一步指出,去年的英國養老金抵押品危機、近期矽谷銀行破産事件的發生,直接原因是資産負債期限錯配、流動性錯配,其根源在于原有的業務模式對新範式的适應性明顯不足。而且,“類似的風險事件後續可能還會發生”。

中國如何防範相關風險?

“最近矽谷銀行破産事件發生,提示金融市場在貨币政策變化中受到沖擊”,全球财富管理論壇理事長、财政部原部長樓繼偉表示,大陸政府高度重視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風險,正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包括新設立國家金融監管局,調整和優化監管機構設定與職能定位。同時,中國将繼續與各國金融監管機構合作,共同防範化解全球金融系統性風險,維護全球金融市場穩定與繁榮。

變局之下,投資如何避險?

在全球經濟金融格局發生調整和變化的大背景下,财富管理的難度提升,重要性也進一步凸顯。

宣昌能認為,目前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短期内能否明顯回落還存在不确定性,繼續保持較高利率水準也可能對銀行業等金融體系穩健運作造成不利影響,這些都增大了貨币政策調控面臨的“兩難”甚至“多難”。财富管理和資産配置對上述重要宏觀變量的變化十分敏感,由于不确定性、不穩定因素增多,其面臨的挑戰也在增大。

在複雜多變環境下,宣昌能表示,中國市場的開放、穩定與發展,給世界提供了多元化機遇與選擇。堅定實施穩健、正常的貨币政策,讓中國經濟增長穩中向好,并形成了難得的低通脹經濟環境。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日益深化,也為投資者做好财富管理和資金配置提供了新機遇。

他舉例說,近年來,中國先後推出40多項對内、對外金融開放措施,大幅放寬了金融服務市場準入。到去年底,境外主體持有中國境内人民币資産餘額為9.6萬億元,較2017年增長1.2倍;境外發行人累計在中國債券市場發行“熊貓債”6300億元人民币。這些都反映了中國債券市場不斷提升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也反映出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金融市場持續擴大開放的信心。

面對更趨動蕩脆弱,高風險、高波動或成常态的國際金融市場,居偉民給出一條投資政策:以長期投資穿越市場周期。在他看來,目前,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維持高位,機構投資者更應堅持長期投資理念,着眼趨勢性、結構性變化,統籌好收益性、安全性、流動性,着力提高投資組合的韌性和品質,力争穿越市場周期和短期波動,經受住市場風浪的考驗。

居偉民同時提醒,新範式下經濟金融的“薄弱環節”和“脆弱地帶”容易突然暴露風險、對外傳導。例如,緩沖墊不足的部分中小銀行,依賴高杠杆撬動、對成本敏感的實物資産項目和并購私募等,恐将受到較大影響。機構投資者需要重新了解風險産生的底層邏輯,增強資産配置群組合管理的主動性、靈活性、适應性。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表示,應對變局,要持續增強資本耐心,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投入。近年來,全國社保基金通過投資市場化股權基金,不僅獲得了超過14%的年化收益率,還有力支援了科技創新企業。底層資産主要集中在硬科技、生物醫藥、新一代資訊技術、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撬動大量社會資本,推動幾百家企業上市。

“我們應該創造條件,促使長期資本大量形成,使其成為耐心資本,成為支援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陳文輝建議。

來源: 國是直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