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企業IT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與營運平台技術建設方案

作者:FRI55O3336776

企業IT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與營運平台技術建設方案

(擷取完整版文檔請添加關注并私信溝通!)

1、項目總體概述

1.1、項目背景

近年來,XX市立足于建設卓越全球城市,率先實作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标,在公共資料管理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舉措,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同時也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 根據《市公共資料和一網通辦管理辦法》要求,需要進一步促進公共資料資源整合和利用,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等電子政務發展,加快智慧政府建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準。

XX市通過大資料資源平台的建設,将“四大庫”、“市級統建系統”、“各市級委辦”、“各行政區”的資料彙聚成了市級資料湖,并以市級資料湖為基礎,通過資料的內建與治理,建構了市級資料庫,推動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資料共享交換和應用,為後續公共資料的進一步整合、共享、開放提供了一定的工作基礎。

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料平台,全面實作政務“一網通辦”,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切實提升群衆和企業獲得感的重要舉措。市委市政府已經明确,2020年建成政務“一網通辦”總門戶;到2022年,要形成整體協同、高效運作、精準服務、科學管理的智慧政府基本架構。

在此背景下市大資料中心積極開始相關IT建設,随着各類IT系統的逐漸實施傳遞上線,對IT系統實施上線釋出和傳遞過程的品質及資産等管理的需求也越發旺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軟體資産缺乏統一的管理,包含源代碼、軟體傳遞上線過程中的傳遞物等,暫無統一管控;
  • 軟體上線釋出無可視化的管理,以各IT系統承建方自行釋出部署為主,無标準的釋出規範,釋出記錄不可追溯;
  • 上線品質不可控,目前從需求到測試的管控較弱,以IT系統承建方自測為主,上線品質存在較大風險;
  • 各系統部署上線無統一平台完成自動化部署,手工打包部署效率低;

1.2、藍圖架構

企業IT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與營運平台技術建設方案

通過建立統一的IT營運管理平台把大資料中心IT建設與營運過程中相關聯的各方機構連接配接整合起來,并實作項目營運全過程的流程化管理,把所涉及到的各個業務與管理要素串聯起來。進而建構一個覆寫全角色、全過程和全業務周期的一體化IT營運管控體系,以支撐整個大資料中心平台的建設與營運,達成中心的發展目标。

1.3、核心業務流程

企業IT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與營運平台技術建設方案

建構一個從年度預算規劃,到立項前POC驗證、項目立項采購、項目開發實施,再到項目驗收結算以及日常運維管理的IT營運全過程管理流程,真正實作對大資料中心IT項目建設與營運端到端、精細、規範與高效的管控。

1.4、系統總體架構

企業IT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與營運平台技術建設方案

采用基于微服務、容器化與分布式技術架構,并使用“統一技術平台+擴充業務中心”的中台架構設計。可以支援“統一規劃+分期實施”的平台建設模式,大資料中心可以根據實際營運、管理與發展需要分階段、分步驟打造統一IT營運平台。

1.5、系統業務模型流程

企業IT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與營運平台技術建設方案

1.6、實施階段劃分

一階段:實作對基本項目需求與開發及核心代碼資産的統一、規範化管理

  • 實作項目需求的統一管理
  • 實作對開發與測試過程統一管理
  • 實作開發源代碼的統一管理
  • 實作系統應用的統一釋出與釋出記錄
  • 建立營運管理與供應商服務門戶

二階段:實作對整個IT營運全過程和要素統一、規範和高效的流程化管理

  • 在一期平台上逐漸進行應用與功能的更新疊代
  • 實作項目立項的管理
  • 實作招投标的統一管理
  • 實作項目合同的統一管理
  • 建立統一系統監控門戶,實作對系統的統一監控營運管理
  • 完善營運管理門戶的建設,提供項目立項、招投标管理應用服務

三階段:實作全業務周期的智能化、可視化IT營運管控

  • 實作對預算決算的統一、規範化管理
  • 實作嚴格、規範的項目驗收與服務廠商考核管理
  • 實作統一的結算報賬管理
  • 實作統一的支付管理
  • 站在整個營運管控的視角,串聯整個業務營運的各個過程,拉通營運鍊條上各個節點與要素,實作端到端的全業務周期營運管理

1.7、一階段建設目标

建設IT系統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結合開發運維一體化方法論,打造成能夠完全覆寫軟體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管理平台,實作以下業務能力:

  • 建構軟體資産統一管理能力建立統一的源碼倉庫,對源代碼資源進行統一留存,并提供可視化的源代碼倉庫管理界面;結合軟體實施傳遞流程制度,完成軟體實施傳遞上線過程傳遞物的收集與沉澱;
  • 建構軟體品質管理能力通過自動化的代碼品質掃描完成代碼品質監控,并提供掃描結果可視化展示;依據标準的代碼品質檢查規範,并結合規範名額完成代碼相關品質統計與可視化展示;建構規範的上線流程,結合測試結果進行上線,實作上線内容品質可控,有效降低風險;
  • 建構自動化、可管理的軟體釋出上線能力建立标準的釋出流水線,固化釋出過程中的階段與步驟,減少人工幹預産生的風險,有效提升釋出效率;釋出記錄及過程可視化,可實時檢視釋出過程中的應用日志及釋出結果;提供系統級别的釋出能力,減少系統應用依賴導緻的釋出失敗;
  • 建構整體項目次元的統一管理視圖通過對需求與任務的管理實作研發精細化管理;建構需求、研發任務、測試任務、自動化內建、自動化部署、可視化釋出的可視化IT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

2、一階段解決方案

2.1、系統總體架構

IT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建設主要涉及七大核心功能子產品,包括需求任務管理、建構管理、版本管理、釋出管理、流水線、品質控制、基礎功能子產品,各子產品功能通過統一門戶對外展示,實作全生命周期流程的貫通。

企業IT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與營運平台技術建設方案

圖 2‑1平台總體架構

2.2、系統總體流程

建設IT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通過統一靈活開發管理、統一持續內建管理、統一部署上線管理完成對大資料中心現有及未來的IT系統從需求産生到應用部署上線的全生命周期貫穿管理。

平台總體流程如下:

企業IT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與營運平台技術建設方案

圖 2‑2平台總體流程

主要管理子產品:

  • 統一開發管理:

完成IT系統建設需求/優化需求的統一收集與管理,對需求進行拆分形成各應用的任務并進行處理跟進,需求研發完成後結合測試流程完成上線前測試并生成測試報告,最終形成上線前從需求到測試驗證的統一開發管理流程;

建構統一的源代碼倉庫,完成IT系統源代碼的統一管控;

  • 統一持續內建管理:

通過流水線的編排與配置完成測試環境的源代碼自動化建構與部署,并在持續內建過程完成源代碼掃描,對源代碼品質進行檢查,通過可視化界面檢視源代碼品質檢查情況,形成穩定可靠的統一持續內建管理;

  • 統一部署上線管理:

基于測試環境的自動化持續內建結果完成生産環境釋出部署,收攏生産環境操作和釋出權限,有效降低部署上線風險;

釋出過程中的資産制品實時歸檔;

2.3、軟體功能設計